分节阅读 52
作者:末日游侠      更新:2023-06-17 19:19      字数:4460
  关于这个商品,秦超只想关掉系统,然后默默的找些硫磺,硝石和木炭,自己配制出简易的黑火药给系统瞧一瞧。系统内开放的商品并不多,什么火箭,石灰,冶炼钢铁等等,看似对这个时代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帮助,可对于秦超本人而言,却根本没什么卵用。讲真,还不如直接给十贯钱用处大。商城系统一分为二,除了明码标价的坑爹商品以外,另一个就是比较人性化的设计,定制功能。定制功能的介绍中表示的很强大,看的秦超有些不忍扔掉系统。于是默默的告诉系统,自己想要购买如何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完成第四个任务的方法。然而结果却是“滚,滚的远远的,我再也不想看见你了。”秦超发疯似的朝着系统咆哮道。系统给了他希望,却又给了他绝望,经历过这种感觉的人,不用多言也能体会到那种近乎崩溃的感觉。系统给出的回复是,任务难度太低,系统拒绝接受定制任务。这个系统从一开始就给秦超一种很鸡肋的感觉,然而几个月的时间接触过后,秦超发现系统好像真的很鸡肋。但冥冥之中却又有种感觉,系统好像并不是那么的鸡肋。可实际却又告诉他,系统真的很鸡肋,鸡肋到不能更鸡肋,甚至还不如没有。“难道是打开系统的姿势不对看过那么多穿越小说,带系统的也有不少,可愣是没见过这么鸡肋的系统。”秦超喃喃自语道。想了整整一夜的功夫,秦超依旧是没有任何的头绪。直到次日天亮,秦超这才昏昏睡去,一觉便是到了下午,太阳即将落山。胡乱的吃了点食物,以至于腹中不是那么的饥饿,秦超便开始无聊的在村中晃荡着。系统给出的任务虽然没有时间限制,但是秦超却总感觉前面的几个任务虽然鸡肋,但又是无法绕过的,这就好比爬山,不经历途中的艰难,是绝不可能看到山顶的风景。于是,秦超就像个后世考察商业的大老板似的,在村中左晃右荡的,惹的村民们阵阵蜚语。“刘伯,你们这是作甚”走到了自家的地头,秦超发现刘伯等一众佃户围坐在一团歇息,不过脸上的表情却并非轻松。“老爷,我们这是在祈求上天呢。眼下马上即将入冬,可这天却依旧这么热,在不转冷的话,冬天可就不太好说了。”刘伯一脸担忧的说着。古人希望冬天能冷一点,这还是秦超第一次听说。而作为一个后世人,站在秦超的角度,古人最应该期盼的就是冬天别那么冷,这样他们就不用过于担心御寒的问题。毕竟战乱和国家初立的时候,不知有多少百姓死于冬天。刘伯似乎是看出了秦超的疑惑,也并未多想,直接解释道:“这冬天不冷,天便不会下雪,百姓的日子倒是不用想着怎么御寒,可没了大雪,这来年的庄稼就会减产,若是灌溉及时还稍好一些,虽仍会减产,但也不至于颗粒无收。咱们村子距离灞河不远,即便是老天不下雪不下雨,来年也能到灞河取水,但浇灌的最佳时间也就那两天,错过了就会减产。而我们西灞村距离灞河之间还隔着三个村子,若是旱情严重,即便是我们西灞村,想要取水也没那么容易,得先紧着那三个村子浇灌完之后才会轮到我们。”经刘伯这么一提醒,秦超这才反应过来。瑞雪兆丰年,说的就是这么个理,积雪不但会暂时的限制住庄稼的生长势头,让他们在来年开春以后瞬间爆发出强悍的生长力,同时积雪融化以后,也能让土地变的更湿润。在古代这个看天吃饭的年代,冬天下雪,雪下的大与不大,不仅仅只有普通的老百姓关注着,连朝廷也在无时无刻的关注着。甚至遇到灾年前夕的时候,皇帝总是会率领大臣祭祀上天,求雨求雪什么的案例层出不穷,然并卵,这么做只不过是求个心里安慰罢了。“刘伯,若是来年大旱,对我们西灞村有什么影响”秦超种过地,但那只是小时候跟着去地里帮忙,那时候家人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但是大旱这种年景,秦超记忆中也经历过好几次,但是对于庄稼什么的却并没有任何的影响,至少江南,中原,关中以及北方是这么个情况。那年代机井遍地都是,一口机井负责几百亩地,短短半个月时间不到就能全部灌溉完成,根本不用担心旱情什么的,无非就是比往年多灌溉一次。但是这个时代,农民灌溉不叫灌溉,而是叫浇灌。意思就是字面上的意思,自己去打水,然后顺着庄稼根部一点点的浇灌下去,湿润的只是庄稼根部附近的土地,如果遇到大旱,水源充足的情况下,基本上百姓是不用休息的,每天都要来回不停的去浇灌,一遍又一遍。若是水源不足,那就只能祈祷上苍了。“若是遇到大旱,减产一半是轻的,若是旱情严重,颗粒无收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刘伯满脸忧愁的说着。村子里好不容易等来了一个爱民的地主,家中田地虽然少了,但收入却多了,可未曾想老天却如此不给力。虽然冬天还没过完,甚至还没来到,可看着眼下时节这天气,这个冬天十有八九够呛。大旱之后,必有蝗灾,蝗灾之后,必然颗粒无收,这才是所有庄稼人最担心的的。“多打几口深井不就好了吗”秦超有些无语,古人的智慧还真是无可挑剔,这么简单的问题竟然都找不到解决办法。刘伯眼前一白,带有丝丝鄙视的说道:“哪有那么容易,打一口井往往需要数百人数月时间的功夫,眼下根本就抽不出人,也没有钱和时间去打井。”第105章:老爷我要打井秦觉得自己好像找到了一条可以带领着村民们财的法子,而且要想带着村民们完成狗日的系统给出的任务,似乎也没有什么办法比这个更加靠谱。古人打一口井竟然需要上百人才能完成,这在秦朝看来也是不可理喻的事实。然而事实却告诉秦,打一口井真的需要上百人,而且还不一定一次性就能打出一口井。在打井的同时,往往会出现一些没有水的废井,这也就意味着在这口井上之前的努力已经全都废了。所以一支专业打井队,在古代的时候还是很吃香的,但这个活计却不是人人都能做的,先你的会判断哪里有水,哪里没水。挑选的井位正确与否,往往注定了打井的成功率高低。这是个专业性比较强的职位,而在古代这个大环境下,这种技术也全是家传绝技,传男不传女,并且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得到真传,传承之严格,近乎苛刻。也正是因为这些种种原因堆积在一起,所以才造成了如今这幅局面,村民们虽然知道怎么打井,但却不知道该选在哪里,而他们也没时间去地里面瞎忙活,一群人忙了个把月的时间,最终智能打出一口废井,而且还很容易出事,所以久而久之,打井这件事情也就无人再提。一般情况下也只是每个村子只有一口井,若是遇到旱年,连人吃水都是个问题,更别是浇灌。秦来到唐朝的时间并不久,但见过的井也有数十座,而这些井几乎全是三米左右的浅井,年景好的时候,井中的水是不会断的,但遇到大旱之年,有些会断水,有些则是会减少水量,但是等天气变过来以后,井又会恢复正常。在唐朝,很少会出现过五米深的井,而五米深的井,除非是连年大旱,否则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出现任何问题的。“刘伯,若我有办法只需数十人,在七日之内打出一口井来,附近会不会有人争相打井”秦一脸严谨的问道。刘伯摇了摇头,道:“应该不会太多,打井耗费最多的并不是人力和时间,都是庄稼汉,一年在忙也总能抽出些时间,但打井绝非易事,没有师傅们指导,要么就是打不出水,要么就是容易出事,打一口井顺利的下来也需要至少十贯,谁能有这个闲钱去打井呀”“额”秦瞬间泪崩,刘伯简直一语戳破泪点呐这是。千算万算,就他喵的没算到老百姓手里压根没钱,秦又不是雷锋,可没想过要做好事不留名的蠢事。但是一个村的人再怎么穷,也不至于凑不出一口井的钱吧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土地大多数都在地主们的手中,地主可从来不管你天好不好,收成怎么样,该收的租子,那是一点也不能少,交不起租子要么拿地来相抵,要么卖身为奴,或者取消你种地的资格,但是在此之前,地主往往会将你家中搜刮一番。好吧,其实大唐的地主根本没有这么坏,遇到灾年的时候,他们也会想办法来增加自己手中的土地,但是不管百姓死活这种事情基本上是不会生的。除非是连地主家的余粮也不多了,才会生这种情况。“若是一口井只收五贯钱呢”秦仍旧不死心。“五贯钱的话挤一挤倒是能打上一口,只是三贯钱一口井,打井的可赚不了什么。”刘伯说道。“成了,这事就这么办。”秦猛的一拍手,决定道。不管打井能不能赚到钱,秦虽然很在意,但也不是特别的在意,打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自己村子里的收成着想的,若是能够赚钱,那自然是再好不过。当然了,关于打井的大客户,秦心中其实已经物色了几个,倘若这些都能成为他的客户,那么短时间内,赚钱还是没什么问题的。“刘伯,从村中挑选二十壮汉,让他们这几天抓紧把地里的活做一下,过几日咱们试着打一口井出来,倘若能成,就多打几口,不管怎样,至少可以保证咱们西灞村来年的浇灌是没问题的。”临走之际,秦朝着刘伯吩咐着,也不管刘伯的反应,直接撒腿便跑。回到家中,秦立即找来纸笔,这个可是金贵物件,以秦的生活水平,是绝对买不起的,而这些纸笔也要得益于秦这个司农寺少卿的好处,朝廷给了他一些纸墨笔砚,用于记载土豆耕种的时机,不同时段的生长特征,遇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收获的时间与特征,收获的方法,育种的方法,存储等等一系列。说白了就是要让秦写一份关于土豆的指导说明而已。不过秦的心显然不在土豆上面,拿出了纸笔,秦用那堪称神奇一般的画术,将所需设备一一画了出来,画到最后,竟连秦自己都认不出所画之物。原本秦是想搞一套灌溉设备出来的,但是经过实践之后却现,事实好像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简单,而且浅水井除非运气好到爆,能够直接打入地下水溶洞,否则一般的井还真跟不上灌溉所需。在一个原因则是因为秦觉得自己并不是科学家,恩,秦很恰到好处的将研究这项工作的任务算到了科学家的头上。秦觉得费尽心思搞出那么一套复杂的设备并不容易,效果也未必有想象的那么好,更重要的是,自己没钱赚。所以,秦只觉得自己打出井,确保旱年井中有水即可,其他的事情,还是让其他人去头疼吧。古人打井费时费力费钱,其实还是生产力低下的缘故,关于打井,他们只想到了用人去挖,可人挖的度哪有凿井快在后世,家用吃水井,三个小时就能钻出水来,秦没那个技术,也没那个实力,所以他只能搞老式的冲击式顿钻凿井法。写写画画老半天,秦最终还是将画好的图纸撕掉,冲击式顿钻凿井法已经确定了,但秦的这个图纸却需要近一米直径的钻头,这在古代可是要命的,而且成本那么高,根本不怎么赚钱。恩,钻井还得考虑到成本和利润的问题,不能哪个好就搞哪个,难度简直第106章:来,让哥忽悠一下“大哥大哥大哥你在哪啊”程处墨站在秦超的院落中,大声的吆喝着。“二哥,大哥该不会不在家吧”牛见虎郁闷的说着。两人一路从长安疾驰而来,途中更是引的不少路人的围观,为的就是希望尽快见到大哥。这两个家伙虽然胆子不怎么样,但是人品还算是不错。自从知道了朝廷对秦超的奖赏几乎没有之后,更是在家中嚷嚷着不公,以至于引起两位的老爹极其不满,只能再一次的将二人吊起来一阵猛抽。养了几天的伤,好不容易稍好了一些,两人便带着大量的礼物来到了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