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6
作者:末日游侠      更新:2023-06-17 19:20      字数:4476
  。然打井一事并非小事,也非朝廷一力便可解决的,世家若有心参与,朝廷当来者不拒,但是,价钱方面就按照玄龄所说的,每口井不得超过六十钱,所有设备,世家可自备材料,朝廷只收取少量工费。”龙椅上的李世民出言制止了那没有头尾的争吵。裴寂既然站出来替世家开了口,此事必然不可能没有结果,况且以朝廷之力,也的确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布局全国的战略,如今也唯有依靠世家才能做到。话虽是如此,可对于这个结果,李世民却很是不满。心中对于裴寂的恨意也更多了三分,如果说以前李世民只是想找个机会将裴寂罢官的话,那么现在,他已经对裴寂动了杀心。李世民是贤惠不假,也能接受,愿意接受群臣的纳谏,但那也是有限度的,如裴寂这般不知死活的作死行为,放在任何一个朝代,这家伙都是第一个死的。“陛下圣明”长孙无忌,房玄龄,程咬金等天策府老人连忙拍着李世民的马屁。而余下的群臣此刻也不好再去开口,李世民已经做出了退步,他们若是继续追击,怕是会得不偿失。但这个结果却并不是他们想要的,世家也绝不会接受这个结果,那么他们也就只能采取其他的方法来达到目的。“诸位还有事可揍”李世民略微有些不喜道。世家,还真是让人生厌,李世民心头对于整治世家的想法也是愈来愈深。“陛下,臣有一事要揍”先前一直闭不做声的王珪忽然站出来说道。“何事”李世民微微一皱眉头,心中稍有些担忧。“臣要弹劾泾阳开国县男,飞骑尉,司农寺少卿,振威校尉秦超,臣家中有兄长嫡女,然兄长嫂嫂不幸英年早逝,侄女便久居臣家中,日前臣为家中侄女寻了门亲事,却不知秦县男使了何法诱骗臣之侄女与其私定终身,并将嫂嫂留与侄女的嫁妆共六千贯交与秦县男。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臣之兄长夫妇过早离世,臣待侄女如小女一般,于情于理,此事应当由臣来决定,朗朗乾坤,臣恳请陛下圣裁,还臣一公道。”王珪将弹劾的内容说了一遍。大体上没有问题,但细节上却有很大的问题,比如说王珪起初的确待王诗诗还算是不错,但其夫人却不喜王诗诗,而原本王诗诗的嫁妆有万贯之多,已经被其夫人不声不响的搞成了六千贯。而王诗诗与王永安的婚事,一则是王永安见到王诗诗后甚喜,但王珪对于王家父子却很不喜欢,但奈何没能守住初心,被夫人再三劝说之下,最终答应了将王诗诗嫁与王永安,其背后的目的,则是为了让王家的势力在幽州扎根,从而继续保证世家之中,王家老大的格局。“仅凭你一人之言,朕也无法决断,不若明日将秦超召入朝堂再议,卿寓意如何”李世民嘴角微微抽搐着,默默的为王珪点了个赞。这个赞是真心的点,没有丝毫的犹豫,也没有丝毫的虚伪。就凭着王珪敢把这件事情搬到朝堂上来说,他就值得被点这个赞。李世民本不想参与世家的私事,但先前已经许诺了秦超,让程知节去处置此事,后续程知节是怎么处置的,李世民并不清楚,但答案却已经显然易见,王珪没有同意这门亲事。但是王珪也并未丧失理智,并未将程知节咬出来。而以王珪的精明,不应看不出这背后有李世民的身影,但他却仍旧拼着坏了王家女的贞洁,也要将此事闹大。此事虽为世家私事,但两者皆为朝廷要员,即闹上了朝堂,李世民也不得不管。虽然李世民是倾向于秦超的,但是在这件事情上,他却无法做出半点有利于秦超的抉择,也唯有让秦超与王珪当堂对质,至于结果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便是皇帝也无法改变,李世民已经不大看好秦超能娶到那王家女了。第132章:无限作死之裴寂“哎,今日朝堂之上,裴公此般作为实乃不妥,裴公这是何苦呢”散朝之后,宇文士及急忙几步追上了裴寂劝说道。裴寂的所作所为简直就是在找死,李世民并不是李渊,裴寂也不可能像是在李渊身边那样受到李世民的恩宠。那李世民且敢杀兄弟,弑子侄,逼迫父亲让位与他,单是这份狠心,就不是裴寂能够对比的。李世民登基三个月不到,大大小小的事情出了一大堆。常人只看到了李世民善于纳谏,礼贤下士,从不令臣下因言获罪。但是这些人却没看到问题的根本,那天策府老将可是跟着李世民一起出道的,他们与李世民之间的感情更为牢靠,其他人能看到的问题,难道这些人就看不到吗可为什么到目前为止,李世民登基奖金三个月的时间,原天策府的老将们却无一人站出来进谏的看看那些进谏的都是些什么人,隐太子手下的太子洗马魏徵,世家门阀的发言人,以及一些言官。然后就是一些看不清大势的人,裴寂显然已经被宇文士及归于这一行列。两人同属太上皇的心腹宠臣,可是两人在李世民手下的地位却是完全不同。“哼,有何不可老夫也只不过是就事论事,皇上若是看不惯,大可来治老夫的罪。”裴寂一声冷哼,满是不屑的回答道。宇文士及努了努嘴,想要再劝些什么,但看着裴寂这幅态度,最终也只能就此作罢。太极宫,没了皇位的李渊便待在这里独自生着闷气。以前的老臣,也只有裴寂和宇文士及经常来陪他说说话,至于其余的人,那就只能呵呵了。“朝堂的事就不说了,朕也没心思去听那些,还有其他的趣事吗讲来与朕听听。”李渊面不大欣喜的挥着手,不想再听朝堂上的事情。除了不想自找无趣之外,李渊还对裴寂的做法有些生气,不管怎么样,李世民那也是他李渊的儿子,虽然李渊也很憎恨这个儿子。但是此时突厥刚刚退兵,正是朝廷需要收拢人心的时候,李渊虽然优柔寡断,也正是因为他的优柔寡断才造成了最终的玄武门,但是在这件事情上,李渊的立场是与李世民一致的。说到底,这还是李家的江山,裴寂如此帮着世家来对付朝廷,这一点很让李渊生气。但生气也只能忍着,现如今李渊的身边也只剩下了这两个还念些情分的老臣,若是因此事惹怒了这两人,日后与自己断了往来,那岂不是要孤老宫中“有,今日谏议大夫王珪弹劾秦超,称其与其兄长家小女私定终身,并骗走了六千贯嫁妆。”裴寂却不以为意,只觉得李渊是不想再关注朝堂,转而立即将秦超与王家的恩怨讲来。在娱乐新闻匮乏的年代,这种看似很普通的事情,却是唐人唯一的解乏方式。“秦超就是那个在洛州种出了土豆,在泾阳以少胜多,发明了最新打井的那个秦超”李渊不禁猛的瞪大瞳孔,这个新闻对他来说,足够震撼。“正是这个秦超,单凭功绩,这每一件均是利国利民大事,若是得意奏成,自此大唐便再无干旱、缺粮之说,秦超此功便是被封为郡公也毫不为过,但皇上却只是封了个泾阳开国县男,新设立了个正六品上的司农寺少卿,飞骑尉,振威校尉。”裴寂笑呵呵的为秦超打抱不平道。“这个封赏也太低了些吧”李渊也不由得皱着眉头。秦超身上的云骑尉,户部度支员外郎这两个官是李世民亲自封的。因此李渊甚至怒骂了李世民一顿,李渊在封官封爵这件事情上却从来都不是个谨慎的人,曾经有一次李渊率兵路过某座村庄,与那壮汉交谈了一番,得知对方也姓李,于是便封了对方一个爵位具体啥爵俺忘了,百家讲坛上说的。。也正是因为李渊的这种不谨慎,所以造成了唐初时期郡公国公一大堆,有些是凭借着战功获得的爵位,也有些甚至连他们自己都很迷茫,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因何被封的爵位而最为讽刺的是,连李渊自己都不记得自己到底封过多少个爵位。指的是类似上面说的那种爵位秦超有如此大功,李渊在见到土豆之后,便直接要找李二封秦超为国公,最终被裴寂等人劝了下来,在李渊这里这事倒是勉强也能被封个国公,但咱能不能稳妥一些起码要等秦超真的把土豆种出来以后再去让李二封秦超“臣也以为此封赏极为不妥,但陛下圣意已决,臣也不好进谏。”裴寂连忙附和着,偷偷打探了眼李渊的脸,继续说道:“臣虽未与秦超有过交集,但仅凭此子行事作风来判断,应当是个身正忠义之人,反正臣是想不明白,那秦超为何会与王珪侄女私定终身还私底下收了人家的嫁妆”裴寂一如既往的煽风点火,一旁的宇文士及却是闻言面大变,暗道要坏事。这裴寂之所以不被李世民重视,除了他自身的身份是李渊身边的宠臣以外,还有两个最致命的原因。一个是裴寂无能,之所以能被拜相,全是靠着李渊的宠幸而来的。二是裴寂既无能,却又喜欢刚愎自用,别人讨好皇帝都是说些皇帝喜欢听的话,做些让皇帝高兴的事来,但人家裴寂却偏不这么干。裴寂取悦李渊的做法只有一种,也是被古往今来都称之为最佳作死的方式。干预皇家的家事。皇家的事情,一般人那是躲避都来不及,生怕被牵扯进去,但裴寂却总是自主的掺和进去,李渊数次许诺要立李世民为太子,又数次食言,这背后便是裴寂的功劳。可以说,李渊能有今天,除了他自己优柔寡断以外,裴寂也是功不可没。而其他人均不敢在李渊面前提起皇家的事情,偏偏裴寂敢提,不仅敢提,还敢帮李渊做决定,也正是这个原因,李渊才倍加宠爱裴寂。裴寂看不清大势,李渊现在已经失势,这个时候他们决不能再去参与皇家的事情,不然不仅会害死自己,还会害了李渊。“陛下,此事如今尚无定论,皇上今日已宣秦超明日入堂与王珪对质,结论如何,明日自有答案。”宇文士及连忙解释道,生怕裴寂再次误了李渊。第133章:处墨,你过来求首订裴寂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怂恿李渊赐婚秦超,以彻底的打乱李世民的部署。虽然这样做成功的可能性很小,但裴寂还是要这么做。而且前面还有太上皇这个挡箭牌,说裴寂是为李渊鸣不平,一门心思的去给李世民找麻烦也对,说是裴寂自己对李世民的不满,从而想尽办法给他找麻烦也对。毕竟李渊时期,裴寂可是当朝的第一把手,无论是家事还是国事,裴寂都能插的上嘴。李世民上台之后,裴寂这个独揽大权的朝廷重臣,转眼变成了个吉娃娃似的人物,心态爆炸也纯属正常。李渊并没有听从裴寂的劝说,能够于乱世之中开创唐王朝的人物,即便如今已经失势,但也绝不是什么不明大势的人。裴寂的这个行为让李渊有些怀疑,而静下心来的李渊,也有时间逐一的去回想之前的事情,关于裴寂的所作所为,李渊也渐渐的看的更明白了一些。现在李渊不动裴寂,不过是为了给自己找个能说话的人罢了,真要李渊再去听从裴寂的建议,这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而李渊要比李世民更加忌惮世家,唐王朝是他们用武力打下来的,同样也是在世家的支持下打下来的,李渊深知世家的能力,所以这个时候即便是对李世民心怀不满,李渊也不会在这件事情上去扯李世民的后腿。未能得愿以尝的裴寂稍感有些失落,但也无能为力,在场的三人除了宇文士及以外,两个都是失势的老家伙,除了生闷气以外,他还能怎样呢程府,程处墨依旧摆弄着手压井,旁边的地上,铺满了等待着风干的水泥块,前面的几次试验均以失败而告终。虽然硬度要比这世上任何建筑材料都要坚硬,可依旧达不到秦超的要求。至于秦超,也乐得过这样的生活,住在程府,吃穿不愁,还有闲钱用来干自己的事情,何乐而不为不过久居璃下也终究不是个办法,所以对于水泥,秦超还是比较上心的。竹制的摇椅,上面铺着一层厚厚的绸垫,前面和两侧各摆放了一只火盆,使周围的温度得以上升。右手处有一胡桌,上面摆放着几只茶具,一名丫鬟正按照秦超的指示烧茶,昏昏欲睡的丫鬟,也侧面证实了秦超的这套烧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