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
作者:秀木成林      更新:2023-06-17 19:31      字数:4520
  “嫂子咋那么客套。”廖小山挠挠头,“反正车子每天都要开的,你天天坐也行呀。”他指了指老何,“我不是每次都来,不过老何办事你放心,有苦力活让他干就行了。”“那以后我天天来哈。”姜宁语气轻松,但在场只有她自己知道,这话不是假的。老何是个憨厚的,笑着露出一口大白牙,“好咧,嫂子。”时间不够,加上身体不是很舒坦,姜宁就没下车去逛自由市场,说说笑笑很快到了三点半,车子启动,往北驰去。军区附近的道路,都修整得十分平整,乘坐感觉比林县去市里好太多了,五十来分钟后,就抵达目的地。姜宁第一次来,虽然是赵向东亲自带着,但按规矩还是得察看资料核实身份,她掏出早准备好的身份资料,笑吟吟递过去,“麻烦你们了,小同志。”“嫂子好,不麻烦。”这个嫂子笑得真美真甜,两个小战士脸都热起来了,好在肤色黝黑看不出来,忙低头登记资料,本来前两天商量好打趣赵营长的,现在都给忘得一干二净了。赵向东轻咳一声,他当然了解这些猴崽子的,媳妇儿太好看怎么办,真是自豪骄傲心里还酸溜溜的。姜宁前世啥阵仗没见过,心下了然,她趁人不注意,嗔了丈夫一眼。完事以后,就可以进去了,赵向东他们行李多,廖小山老何索性将车开到军属区内,顺便帮两人把沉甸甸的大包小包也拎上去。军属区有平房有楼房,几座四层高刷黄灰的楼房是刚建成的,由于允许本来居住平房的军人家庭申请搬进楼房,所以现在平房已经没人居住了,大家都在楼房里。大家刚搬进去还忙碌着布置整理,再加上现在四点半,差不多是准备晚饭的时候了,因此姜宁只见到零星几个军嫂,以及一群玩得不亦乐乎的皮猴子。军嫂一个圆脸一个方脸,不过大家还不熟,她跟着赵向东点点头,算打过招呼就行了。两人分的房子,位于第一排左手边最边一栋,也是靠左的单元门,301房,一梯两户,她家是边楼。廖小山老何提了东西上来,就匆匆走了,他们还有任务呢,姜宁笑着道谢:“改天来我家吃饭哈!”两人一边往下窜,一边吆喝:“好的嘞,嫂子!”瞬间就不见人影了,咚咚的脚步声倒是挺响亮的。门是实木的,只有一扇很厚很结实,刷了淡黄色的漆,锁头是铜制的,赵向东掏出钥匙开了门,“宁宁,快进屋歇着吧。”他利索将大包小包拎进屋。房子不大,大约六十平米吧,两室一厅,一进门就是大厅,对面就是两间房,右手边则是厨房与厕所,左边穿过大厅有个小阳台。房子簇新,水泥地面,墙壁刷了腻子,跟后世不能比,但在眼下却是十分好的。屋里两房间各配一张床一个衣柜,厅里配了一套椅子还有茶几,折叠餐桌椅子,木质家具样式十分简单,却很结实。总体而言,准备好个人物品,就能正常生活了。姜宁对新家挺满意的,尤其是独立厕所,终于可以痛痛快快洗个澡了。不过锅瓢盆碗都没有,目前连热水都没办法烧。赵向东第一时间先进了主卧,拆开最大的包裹,他们带了一套铺盖,虽然压得死死的但一路带着很不易,现在到地方好处终于来了。“这床我早几天擦过了。”那天看过房子后,他顺带搞了几个小时卫生。赵向东不让姜宁动手,利索将铺盖整理好,催促道:“宁宁,赶紧躺下睡一觉,晚饭做好我再喊你。”看媳妇儿精神萎靡,小脸煞白,天知道他多心疼。姜宁觉得自己好多了,能一起搞卫生的,但无奈丈夫坚持,她只能点头应了。“我要洗把脸。”其实她想洗澡,但条件不允许,只能退而求其次了,偶尔用冷水洗把脸没问题。赵向东却不答应,他想了想,“对门王建国家也是刚批下来的,他媳妇孩子不知到了没,要不我下楼借点儿热水吧。”说完他翻出毛巾就要出门,走了两步就被姜宁拉住了,“算了,我不洗了。”连脸盆也没买,大男人拎着条毛巾下去借热水,不大好看,伺候媳妇儿两口子知道行了,没必要秀到人家跟前去,毕竟赵向东本人冷水撸一把就成了。她只得脱了外衣外裤,躺在被窝里,还别说,一躺下脑袋晕眩感好多了,身体一阵疲惫后得到休息的舒畅感。姜宁不知道,她一直微微蹙起的眉心松开了,赵向东心也随即松了,掖了掖被子,他温声嘱咐:“你先睡着,我出门去拎点东西回家。”第25章两口子搬进来, 马上就得生活起居的, 但锅瓢盆碗一应俱无, 附近还没得买,是个大问题。好在赵向东虽然没空,但他却能拜托老何廖小山还有炊事班等人, 在日常采购时, 顺带帮他也捎上。锅瓢盆碗,搪瓷缸子脸盆,铁皮暖壶等等,由于姜宁想着两个人拎不了太多东西,于是她早早让二哥淘换了票, 上次就给赵向东带上, 到时候看方便就把东西都先置整齐。赵向东跑了一趟,领着几个帮忙的小战士, 将东西都扛了回来。谢了几个小同志,送走了人,他将东西搬到大致位置,又拆了带过来的行礼, 一一放好,最后撸起袖子, 开始搞卫生。他刚把地擦了一遍, 大门就被人捶得“哐哐”响, 外面人扯着大嗓门喊:“东子, 东子!快开门呀!”这声音是邵刚的, 赵向东是一营营长,邵刚是一营副营长,这小子嗓门出名的大。“轻点儿声。”赵向东怕惊醒姜宁,赶紧把门打开,外面呼啦啦涌进七八个人,一水儿板寸头绿军装。大伙儿知道赵向东今天到,几个关系好的,晚操一结束,不管住不住军属区的,都赶过来帮忙搞卫生。邵刚是个粗豪汉子,大咧咧的,一冲进门就四下扫视,“东子,咱嫂子呢?”看着一群探头探脑的汉子,赵向东没好气,“我媳妇儿少出远门,坐火车不大舒坦,在屋里呢。”“哦。”一行人恍然大悟,怪不得没见人出来,原来是不舒服睡了,大家好奇心有,但更多是担忧,忙七嘴八舌询问。得知没什么大碍,睡一觉就好了后,大伙儿放了心,有人又开始贫嘴了,“看来咱们得明天才能看见嫂子了。”砸吧嘴,“我猜咱嫂子肯定水灵得很,不然咱东哥咋能看上了,要知道他可是文艺兵献殷勤都当没看见的人。”压低声音嘻嘻哈哈,大家手脚一点不慢,擦地的擦地,擦窗户的擦窗户,整理灶台的整理灶台,各自找活干起来了。大家哄笑起来,一营教导员,赵向东的搭档兼好友许卫国笑道:“还用你猜?”“猴子消息也太不灵通了吧?后勤部有小道消息,说嫂子长得好,笑一笑,大门哨那两个小子连头都不敢抬了。”廖小山还是个大嘴巴八卦男。猴子大名候爱民,一营三连连长,没够资格申请家属随军,不过好在他也没娶媳妇,一听这话笑得贱兮兮,那手肘戳了戳赵向东,“嘿嘿,真的吗?真的吗?”“什么真的假的呀?”答话的不是赵向东,而是一道清脆的女声,从候爱民身后传出,他后面就是主卧的门,候爱民眼看兄弟们直直看向自己身后,慢半拍才反应过来。妈呀,这是正主儿出来了。他赶紧回身一瞅,一个柳眉杏目殷红小嘴,脸庞白生生,笑容甜美身材窈窕的女子正看着他,笑盈盈的。侯爱民瞬间热血上涌,嘴贱被逮住了,他忙低头,不好意思地说:“嘿嘿,嫂子,我没说啥。”妈呀,嫂子果然长得真好,他家营长福气大发了。这怂样,立即让大伙儿又一阵哄笑。姜宁也好笑,她在门后,可是一直着听见这声音嘴贫的,咋就还会不好意思了呢?其实她醒了有十来分钟了,睡一觉舒坦多了,她听到外面七嘴八舌,就知道有客人在,也不先出去,穿好衣服梳好头发,再从暖壶倒了热水洗把脸,整理好才拉开门。一眼看七八个大兵在,这些人来帮忙她家打扫卫生,显然是与赵向东关系极佳的,搭了一句嘴顺利出场,她就顺势冲大家一笑,“我不舒坦也没干活,辛苦你们了。”“嫂子哪里的话,不舒坦多歇歇才是,这点活咋就辛苦了?”说话是七个人中最白净一个,剑眉朗目是个英俊青年,他是就是许卫国。大家关系好,过分客套反而生疏了,姜宁笑笑没说话。赵向东端详媳妇儿脸色,看果然好多了,他放下心,等眼前两人说差不多了,他就一一给双方介绍。许卫国已经结婚了,也住家属区,就在他们家脚底下的201,两家是邻居;侯爱民这个单身汉,不用说就住营房;还有二营营长孟跃进,二营副营长陈国柱,一营二连连长蒋自生,三连连长张富力等等。结婚住家属区的不少,也有单身住营房的,年纪有跟赵向东差不多的二十六七,也有二十二三年轻些。姜宁仔细认了人,一一打过招呼,末了笑道:“大家没吃饭吧,我去下点面条。”她面露歉意,“我们刚来,东西还没买上,得将就着简单些了。”人多就是力量大,她见屋子已经打扫得差不多,人家来帮了忙,留顿饭当然要的,这时候天都黑了,晚饭时间到了。“不用了嫂子。”姜宁挺热情的,许卫国却一挥手,笑道:“家里做了饭呢,你们刚安家正忙乱着,我们回家吃就行。”“就是,嫂子别跟我们客气,我让炊事班留着饭呢。”侯爱民紧接着说话,他搓了搓手,嘿嘿笑道:“东哥跟嫂子安顿好了,我们改天再来!”“行,那就改天。”几个交情好,赵向东也不说客气话,既然大家晚餐都有着落了,那就改天吧。“那我改天让东哥喊你们啦。”姜宁明白,他们说的是暖房,也就是入户宴了。赵向东也跟她说过,军属区新入户,惯例请暖房酒,不管菜色好坏多少,就图大家高兴高兴。自家现在确实有点儿不方便,她就不多留了。送走了一群人,姜宁去做饭,两口子中午就吃了干粮,现在早饿了。厨房不大,也就四五平米左右,有水槽有料理台有灶台,灶台上一个绿色的煤油炉子,是赵向东刚搬回来的,上方就是四扇木框玻璃窗。她顺手打开玻璃窗,外面风特别大,呼呼地往里灌,她赶紧把窗户关小,才好了些,不过都冬天感觉依旧凉飕飕的。姜宁观察片刻,发现军属楼后方不远不近的地方有连片山丘,两座小山空隙位置是个吸风口,不过没对准军属区,也就她家这一竖溜刮到点风尾,隔壁302估计没事。这平时除了做饭,就不好开窗对流了,不过风大也有个好处,就是做饭气味立即就能散,也不怕有一做好东西吃,附近邻居都会知道的状况出现。姜宁想了想,这得失还算合意,毕竟她手里有钱,不会亏待肚子,而在这年头太出格也不好,惹人非议,军属区邻居不同一般意义上的邻居。“宁宁,咱们吃啥?”赵向东十分自然地跟进厨房,洗了手要帮忙。姜宁含笑瞅了他一眼,很好,主动做家务帮忙做饭,不会向某些“大男人”,只会挑剔与等吃。“那咱做面条吧。”军区里面有服务站,相当于小卖部,里面货品种类挺少的,而且有时还会缺货,粮食是少数货品之一,赵向东刚才出门,顺便买了几斤面粉回来。姜宁看了看,是白面,这年头白面普遍不咋白,带点儿黑,卖相口感赶不上后世,但在眼下却是极好的了。她吩咐丈夫和粉揉面,她准备炒点熏鸡腊肉,完事再下面。熏鸡腊肉姜母买给闺女带上的,就是怕到了地方陌生找不到地儿买,扎得紧紧一大包。锅是新的就一个,不大,姜宁反复刷了好几遍,又盛了水架在煤油炉子上,打算烫一烫再用。这锅罐盆盏还是少了,改天得多添置。姜宁一边暗忖,一边点燃了煤油炉子,蓝色的火焰“腾”地冒出,她拧了拧长长的控火旋钮,将火调到中等。军属区不方便取柴买柴,大家基本都用煤油炉,这东西方便干净,炒菜非常好,就是如果焖东西或烧洗澡水的话,恐怕不大合适。“东哥,咱们得添个煤炉子。”烧蜂窝煤,姜宁想了想,“还是添两个吧。”“嗯,我明天让廖小山帮忙带。”批下房子后,赵向东次日就回乡了,他没在军属区生活过,小半天功夫想得也不太详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