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节
作者:秀木成林      更新:2023-06-17 19:33      字数:4124
  兄妹聚首,自然欢喜,姜宁侧过身让两人进门,兴奋过后,她忙问:“大哥二哥,你们咋出去那么久呢,当初不是说大概十天半个月吗?”现在都差不多有一个月了,虽然发了个电报过来说忙工作没事,但就那简明扼要的寥寥几个字,根本无法说清楚情况,还是很让人牵挂的。通讯不便就是烦,私人电话到底啥时候能够放开呀?姜宁仔细打量两个哥哥,二人虽面上略有疲惫之色,却神采奕奕,看来出门挺顺利的。她放下了心,抱怨道:“我每次打电话回村委,爸和妈都要念叨一遍呢,小杰也说很想爸爸了。”“你俩给家里打电话没?”“打了打了,刚给家里挂了电话,才过来的。”姜建设姜红兵何尝不不惦记家人,但出门在外人生路不熟,找不到电话打才是常态,就算偶尔能打,又凑不上亲人候在另一边,不然他俩就不会选择拍电报了。兄弟俩一个月前出了杨市,往南而去,本来车队是商量好路线的,但计划赶不上变化。他们发现,在一个城市采购的某些货物土产,不用等回到杨市,在回来途中的大小城市就能热销。于是,他们干脆边走边卖,卖掉一部分货物,然后继续采购,他们后面还刻意绕了路,途径自己有些人脉的城市,节省时间并利益最大化。这么一改变计划,固然多赚很多,但同样也多耗了半个月。姜红兵拍了拍两人扛来的包裹,并随意解开一个,笑道:“宁宁,这些是我和大哥挑的,外地的土产,你和东子尝尝鲜。”“啥呀?”姜宁好奇凑过去一看,好家伙!男人巴掌大的鱿鱼干,厚厚两三捆;一小布袋满当当的干虾,橙红橙红的,之所以叫干虾不叫虾米,是因为它晒干后还有拇指粗细;两三指宽的蚝豉,青白色,一看就是生晒没有取过油的。她又扒开一个包,黄白澄明的响螺片,一大包鱼肚,沙虫干鱼干咸鱼紫菜海带,等等等等。咸香扑鼻,海产品气息铺面而来。她眼前一亮,上等海货许久没吃上了呢。姜宁如意料中一般欢呼雀跃,姜建设和姜红兵对视一眼,目带笑意,他俩就知道小妹喜欢。“这些在杨市卖着贵,实际在海边小城便宜得很,家家户户一大堆,咱们来收购,他们开心得很啊,要走了还拉着打听啥时候再来。”这是亲哥不是外人,姜宁没半句废话,直接利索收下,她好奇问:“哥,那你们拉回杨市的东西,也是批给人吗?”这样最省事,不过有些可惜,能被他们最后带着回来的,肯定是在杨市最畅销最高价值的,如果直接面向市场,比整批出手获益大很多。谁都知道二道贩子赚得多,姜家兄弟也中间商,不过他们是长途奔波,四下比较货源,还出人出车,赚得也不容易。要是批给杨市的人,那这人就稳稳大赚了。姜红兵笑笑,摇了摇头,“咱们拉回杨市的货,小半批给人吧,剩下大半咱们打算开个两个店直接卖。”这是路上就商量好的,辛辛苦苦运回来的东西,当然不想被人白割一茬。本来犹豫着怕麻烦的,因为他们不长期留在杨市,怕雇的售货员欺上瞒下,是姜宁的明码标价给了姜红兵启发,定个实价,称重进店,可以略略浮动一些,但再多就不行了。老百姓火眼金睛,你想缺斤少两也不容易,再拜托几个哥们常来逛逛,就差不多了。这些紧俏货物,不愁生意不好。至于批给人的那小半,其实是维持人脉打通关系用的,相较而言获取的利益不能以钱来计算。“宁宁,我和大哥商量过了,想在杨市买个房子,把爸妈嫂子小杰接过来。”这趟出去真赚了不少,就算留下大半作为下次出车本金,买个好房子安置家人,还是绰绰有余的。“真的?!”惊喜来得太快太突然,姜宁愣了半响才反应过来,一向遇事淡定的她喜形于色,“真的吗?那太好了!!”她欢呼雀跃。分开几个月,姜宁非常想念爸妈,她还以为至少得耐心等个一年半载呢,现在哥哥事业顺利又雷厉风行,一下子就拍板了。兄妹三个都非常高兴。“到时候爸妈嫂子来了,还能帮你们看着那边店呢,也不怕有人欺上瞒下了。”姜父姜母才四十多岁,闲在家里怕是待不住,有事情忙才是好的。姜宁想了想有些担忧,“也不知咱爸舍不舍得工作。”姜父在木材厂是个中层领导,这工作是他退役后分配的,经营多年,养了小家还安排了儿女工作,感情肯定不浅的,她怕亲爸两难。“宁宁放心,我上次回家已经和爸妈商量过了。”就是年后回林县与姜建设汇合那次,姜红兵安慰妹妹,“爸爽快着呢,我一说他就点头了。”对于姜父来说,离开多年岗位不舍肯定有的,但对比起儿女,那都不是事。三个孩子连同孙子都在杨市了,他的心也跟过去了,就算有媳妇陪着也不是事。这事儿没说的。姜宁这才放了心,她喜滋滋地说:“哥,你们打算买哪儿的房子呀?我也想一起买呢。”买房置产,这念头她一直都有,但一来没空,二来没地儿寻摸房源。这年头商品房还没出现,租房都极少,更甭提出售房产的了,真正的可遇不可求,而且最重要一点,这不管是出租还是出售,都没有一个平台放消息,想买房子少不了消息灵通的人脉。姜宁一没时间,二人脉也少,她原来想等二哥回来拜托一下二哥的,现在凑在一起倒不用特地开口了。“二哥,我还想买个店面呢,最好是西河坊的,要是暂时没有,其他地儿也成。”有了常金兰,她算是受够租店的烦扰了。脚下这店肯定至少再开两年的,租房合同到期另说,不过这也不妨她物色个储备分店。“行,房子我和你一起寻摸。”其实买房就没想落下姜宁,兄弟俩还想着,要是小妹资金不凑手,他们直接给垫上得了。现在看来不用了,姜宁手头宽裕着呢,姜建设姜红兵本来还打算细细询问一下小妹店里的事,关心关心,现在看来倒不用了。“不过西河坊的铺面,估计得耐心等着,二哥给你先找找其他地方看有不?”西河坊铺面确实很多,有公家的,也有归还到私人手里的,公家的就先不说了,那些私人房主也不是傻子,这百年旺地店铺价值只有涨不会降的,金母鸡一只,不到山穷水尽迫不得已,谁卖谁傻子。所以只能耐心等待机会了,这点姜宁知道,不过要是其余地方有好位置,她也很乐意囤下来的。只不过杨市其余地方的好店面,道理同上,也就范围大了可能性更多而已。“其他位置也成。”“行,二哥给你留意着。”说定了这两件事,姜宁就问:“大哥二哥,咱们啥时候接爸妈和嫂子小杰出来呢?”她一脸期待,姜红兵笑道:“这一两个月吧,好房子也不是那么好找的。”既然买房,就想一次性买个合适的再让家人搬来,以免折腾着搬来搬去。兄弟俩其实已经商量过了,房子最好在西河坊附近买,新店也开在左右,好和小妹互相照应。“那倒也是。”姜宁很理解,就是有点儿失望。“宁宁,你这店顺利吗?”姜红兵转移话题,顺势询问小妹近况,环视一圈店里各色时装,他虽然能猜到店里生意很不错,但亲口确认才更放心。“挺不错的呢,衣服款式受欢迎,卖得很好,就是人手短了点。”姜宁将店铺开张,店里生意和后面加工场的详情都介绍了一遍,亲哥面前,她也没想着报喜不报忧,常金兰那破事也简单说了说。姜建设和姜红兵脸色立即阴了下来,小妹说得简单轻松,处理得也极为恰当,但他们不是不经事的愣头青,妹妹独身一人的不容易一听就知。那个姓常的房东,想必也是看宁宁一个年轻女子独自打理店铺加工场,觉得人小可欺,才会一月不到就心生异念吧?要是换了是姜家兄弟这样的小伙子,就算她心思浮动,也肯定没那么快那么肆无忌惮!小妹被人欺负了,兄弟俩心情阴郁,就算是姜宁亲自劝着,也治标不治本。三人结伴去吃了午饭以后,等女工们上班,姜建设和姜红兵特地去加工场敲打了一番。还别说,效果是很不错的,两个高大严肃的青年往那边一站,气氛立即一肃。姜宁表示没办法,她自己脸嫩,骨架纤细身高也不拔尖,也没经过啥特殊训练,想一下子就用气场震慑住人,不可能的。“宁宁,你这儿缺了个男人。”还是可信任的。赵向东肯定脱不开身的,姜家兄弟又长期出门,姜红兵就琢磨的,要不等接了家人出来后,让爸过来帮着小妹得了。“这个以后再说吧,你们不是说忙吗?还不回去?”姜宁也觉得这个主意很不错,不过一切得等买了房子接了爸妈再说。训完人,去前面开了店,她就让哥哥们去忙自己的事去了。姜家兄弟俩确实很忙,他们回杨市路上就打了电话让人留意了几个店面,得去选个合适的确定新店的位置,再装修一下,招人手并进行上岗前培训。还得联系人找房子,并替姜宁留意店铺。这些都得在下次发车前必须办好的,休整期并不长,所以时间尤其紧凑。分.身乏术,不过两人都是疼妹子的,见店里忙碌起来,还商量着留一个人下来帮忙。姜宁没同意,“一直都是我自个儿看店的,忙活得过来,你们别担心了。好说歹说兄弟俩离开了,等四点的时候,姜建设重新折返,他开着货车来的,打算送小妹回家,兄弟俩拿来那些大包小包,姜宁一个人是绝对拎不走的。“二哥呢?”姜宁拎着两个小包跟在姜建设身后,交给他一起扔上车,她以为像上次一样,大哥二哥都去她家落脚的。“你二哥正找人,明天就装修新店。”出租铺面少,选择余地不多,兄弟俩办事干脆利落,一看中就拍板了,“新店就在西河坊后面再绕两个街口,叫新华路。”新华路,姜宁知道,是条很宽敞的街道,距离西河坊不足两公里,华侨商店就开在那,里头还有杨市唯二西餐厅的其中一家,是个档次挺高的地方,人流也多。姜宁一喜,“那地方很好呀。”姜建设一边发动货车,一边笑道:“其实那店虽说在新华路,但也只是在街尾而已。”差一点,就出了新华路范围了。想刚好拿新华路里头的铺面,哪有那么容易?不过好在那位置人流也行,两个店面相邻,够宽阔平正,也算可遇不可求了。“我和你二哥这回就不住你家了,省些时间多办点事。”姜建设看小妹坐稳了,利落一打方向盘,货车往北边驰去。他忙里抽闲,除了为送小妹回家以外,还打算在小妹家吃个饭,与妹夫碰个面的。姜红兵上次就住姜宁家,这次忙碌不来没啥,姜建设头次在杨市落脚,不走一趟不合适。“嗯,那你们注意休息,不许太累了哈。”事业起步阶段分.身乏术,这个姜宁懂,杨市家属区一来一往就得两小时,省下来确实够办不少事了,亲兄妹也不需要一再挽留来表示亲热,她只嘱咐哥哥们注意休息。“行,我今晚给你做好吃的,你再给二哥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