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节
作者:秀木成林      更新:2023-06-17 19:34      字数:3819
  赵向东想了想,“后天吧。”休探亲假的前一天,他已经打过电话回老家村委,告诉父亲他过两三日就回来,因为两个舅哥迟迟未归,已经延期一次了,再拖着不大好。不过媳妇怀孕他惦记着,想着明天腾出一天先安置好她,后天再回去。他计划回老家待一周,回来后再陪媳妇儿五六天,然后就去军校报到。姜父听了点点头,这安排挺不错,“好。第81章姜宁本就是老姜家的宝贝疙瘩, 一怀孕档次还上升了一级,直接把姜明杰小朋友也比下去了,一家人嘘寒问暖, 生怕她磕着碰着或哪不舒服。其实要她说, 自己这怀孕并无任何不适的感觉,能吃能喝能睡, 和平时一样, 以至于怀了快两个月也没发现。姜母笑得合不拢嘴,说这是福气, 她见过反应大的,怀孕就像是生大病,老遭罪了。再一次拒绝添饭,坐了一会消了食,姜宁就被催促回房洗澡睡觉去了。她瞥一眼墙角的大座钟,差五分钟晚上八点,好吧,孕妇确实充足的睡眠, 她从善如流, 乖乖往后院去了。赵向东按亮了抄手游廊上电灯, 灯泡外面还罩着大红灯笼, 悬挂廊道顶部中央,亮堂堂的十分有古蕴。他牵着姜宁的手,两口子默契对视一眼,笑容暖意融融, 沿着廊道回到房间。瓦盖顶就是这点好处,清凉,洗了澡以后,姜宁浑身舒畅,她坐在架子床床沿,搂着丈夫大头,手摩挲着他硬硬的发茬。赵向东虽表面沉稳依旧,但这一天他都是非常激动的,洗了战斗澡以后,就附在媳妇儿腹部,侧耳倾听孩子的动静。姜宁也不会说孩子还只是个胚芽的话,柔柔搂着他,让他感受着孩子的存在。良久,赵向东终于心满意足了,他起身低头,轻轻亲了媳妇额头一下,这个吻,不带半点多余意味,虔诚而真挚。“宁宁,谢谢你。”谢谢你给我一个温暖的小家。他有千言万语,最终只汇成了一句话。姜宁抿唇一笑,伸手搂住他腰腹,这怀抱温热暖融,是她此生归宿。很快很快,他们就要添上一个可爱的宝宝。*赵向东行动力很强,隔日就将姜宁起居惯用的东西都搬了过来,并一一整理好,给放在顺手的位置上。他还买了明天的火车票,打算一早就出发回老家,好消息就回去再告诉爸妈吧,毕竟在外头找电话不方便。两口子依依不舍,不过该暂别时还是得暂别的。第二天一大早,她早早起来给丈夫检查一下行礼,又嘱咐他不要忘了给老家人带的礼物,到了八点半,就该出门了。火车票是十点,不过要出远门,时间肯定得准备得充裕点。姜建设开车送赵向东,姜宁也跟着去了,不过两男人都没让她下车进火车站。姜宁也没打算去,到底是一省省会,这火车站人头涌涌,拥挤程度和老家不是一个档次,她记得去年年末还没这么厉害的,进一步改革带来的效果,无疑是巨大的。不少扛着老大一个包的人正闷头往里挤,三五一群的,被他们撞到可不是开玩笑的,她当然不敢往里面去。姜建设要进去送妹夫,赵向东拒绝了,让大舅哥照顾媳妇,他自己进去就行。姜建设想想同意了,于是兄妹两个,只能在火车站对面和他挥手道别。夫妻两半年里一直在一起的,感情融洽,突然分隔两地,姜宁情绪低落了半天,好在她也不是爱为难自己的人,不用其他人费心劝解,她就调整过来了。生活和工作依旧照旧,现在不管西河坊店里,还是厂子批发店,都已经重新上了轨道,她虽有点儿忙,但不累人,多注意点就成了。先巡视一遍厂子和批发店,由于两个多月来接连扩大规模,这两者的利润现已反超“锦衣”,而且不是一星半点。批发市场越来越旺,货源充足,质量稳定的店备受青睐,也是意料之中事。田斌还表示,新老顾客越来越多,恐怕不用多久,货源又该供不应求了。他请示,是否应该再次扩大生产。现在厂子一楼的空间已经被充分利用完毕,继续扩张的话,就得上二楼了。姜宁思索了半响,摇了摇头,“先缓一缓吧,咱们这两个多月已经扩张三次了,得过一两个月再说。”不管是管理层,还是新工人们,有个适应时间会更好,再者也能趁这个空档观察一下,为下次扩大规模物色合适的中低层管理者。规模变大了,光是孙弘毅几个人是不行的,下面也得提一些人起来,这既考验姜宁等人眼光的工作,也是女工们的际遇。譬如,姜宁踢掉常金兰后招聘的那个孙玉妹,她凭借着以前在服装当过小组长的经验,人也勤劳肯干,已经被任命为车间主任了,成功晋升为厂子中层管理者,超越最老的员工石小兰等人。看能力不看关系,况且说实话,她和石小兰等人也没啥关系。巡视了一遍厂子和批发店,结果很满意,姜宁就回到了西河坊。老实说,“锦衣”在利润方面之所以被批发店超越,完全不是因为生意问题,相反它蒸蒸日上,口碑传出去后,比年后火爆了不少。它只是局限于规模。姜宁认为,自己现在已经腾出时间,该为“锦衣”扩大规模做准备了,毕竟打造品牌才是她最终目的。“宁宁,咱们从后面绕过去。”店里熙熙攘攘,挤都难挤进去,姜母迎出来牵着闺女的手,绕到小侧门进了院子,从小后门进店。现在收银柜加宽了,已经完全将后面这小许空间隔绝开来,除了替一下姜母收款的胡国川,里面没有第四个人,也不怕挤着怀孕的姜宁。胡国川一见二人回来,打了声招呼就翻起翻板出去了,现在小毛贼多得很,还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防不胜防,不盯紧些不行。姜母一边收款,一边和闺女嘀咕,小偷太多,店里太挤,就算胡国川等人打醒十二万精神,失窃还是有些。姜宁也帮忙一起收款,“没办法的,店小人多,夏天.衣服团起来又不占地方,往包里一塞,胡哥就算有怀疑,也不能翻人家的包呀。”不是公安没这个权力。自从她店里开始卖女士包包以后,从西河坊往外,很快刮起拎包热,有钱的买,窘迫点的自己裁布缝,女性特别年轻的,基本人手一个。大点的包包要放件夏装太容易了,可是除非亲眼看着小偷塞进去,不然没办法,胡国川再厉害,也只有一双眼睛,其他店员忙得根本没空盯。“妈,今天咱们早点关门吧,让人都歇一歇。完事店里的货物也盘点一下,把账给算了。”店员们每周放假一天,但鉴于人手不充裕,店员不放假照常上班可以补工资,结果就没人愿意放假了。个人选择姜宁支持,但弦绷就了就得松松。姜母同意,“那今晚六点关门好了,正好回家吃饭,让川子也去。”这事是就定下了。姜母随后又问:“宁宁,那你现在怀孕了,还要继续高考上大学吗?”闺女要考大学,那是给老姜家争光,一家人既支持她,也甚觉与有荣焉。但问题是,姜宁现在怀孕了,还适合上学吗?会不会太累?姜母既心疼闺女,又心疼小外孙。这问题,她其实昨天就想问了,但赵向东在场,姜母怕女婿认为不上的好,而闺女则一定要上,两口子会爆发矛盾,所以硬是憋到今天才问。姜宁点了点头,“当然上呀,我名都报了。”她语气十分肯定。高考是77年冬季恢复的,由于前面闹革命的原因,积累了很一大批知青和往届高中毕业生,国家也急需人才,所以开始这几年,高考报名不限制年龄职业婚否。过了开头这几年,等知青和往届生都消化得差不多了,第一届高考大学生也出来了,国家人才紧缺现状得到缓解,就会给高考加限制了。姜宁恍惚记得,限制是有年龄和婚姻状况的,她还年轻,不怕年龄超标,但婚姻状况这点却卡了。她不记得限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但既然有心上大学,那就得赶早不赶晚,否则她今年放弃了,明年就下来限制,那她就得呕死了。亲妈的忧虑,姜宁不是不知道,她安慰道:“上大学怀孕的有,还有带孩子的呢,人家家里还不在杨市,条件还艰难,都克服下来了,我咋不行了。”这是实话,既然高考不限制年龄婚否,那么恰巧怀孕,或者不得己将孩子带在身边肯定不少,毕竟革命足足闹了十年,总不能让人不结婚不生孩子吧。那时候的人,还不知道高考能恢复呢。姜母转念一想也是,再难能比种地难?以前乡下农忙时,足月抢收把孩子生在地头的也有。自家闺女虽娇养,打小不用干农活,但身体一向是好的。坐着学习也没啥难度。“嗯,你拿主意就成。”姜母点头,又嘱咐道:“你记得和东子好好说,有不同意见就好好商量,不兴吵的。”姜宁一笑,“我俩指定不吵,他肯定没意见的。”她语气轻松随意,显然自信心十足,姜母见了只有高兴的份,闺女和女婿感情好可见一斑,而且女婿是个尊重媳妇的。作为一个母亲,没什么能比这事更让她欢喜了,姜母乐呵呵地点头,“好,好。”第82章姜宁决定照常高考的事, 姜家人很快全知道了。姜父一向是宠闺女的,闺女想要的,他能够上就没有不答应的, 但这回, 他却迟疑了一下。“宁宁,你要不再考虑考虑?”经历过三回媳妇怀孕, 他是很清楚妇人孕期反应的, 这又是怀孕又是上学又是打理生意的,咋吃得消?姜宁现在看着没啥反应, 但不代表后面也是呀。等孩子生下来,老两口能帮着带,可怀孕期间就只能靠她自己了。姜红兵也说:“我打听过了,这大学课业还挺忙的,宁宁要不缓一年?”“不了。”姜宁摇了摇头,将自己的担心告诉家人,“现在高考都考了好几次了,知青和往届生都消化得差不多了, 我怕很快会有报考限制。”姜家人默, 他们知道姜宁提前准备了好久, 对高考抱有很大希望的, 考不过就算了,要是不能考确实挺气人的。姜宁知道家人关心自己,忙安慰道:“我先参加了高考,考上了就去报到, 先上一阵子学,要是真很吃力,那我办个休学不就得了。”她其实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了,要是实在不行就休学一年吧,反正是保留学籍的,这样就不怕后面高考加限制条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