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节
作者:秀木成林      更新:2023-06-17 19:39      字数:3503
  这么小一点的孩子,近距离直面血腥场面,安安趴在妈妈怀里睡一会,就发起热来。温度不高,是低烧,但姜宁还是第一时间发现了,她赶紧把儿子往县医院送。小孩子发烧可不能轻忽,因为有可能造成的后果比大人严重多了。姜宁坐的是驴车,路上颠簸她根本没在意,一颗心都放在儿子身上。糟糕的是,安安的体温渐渐升高,开始无意识喃喃:“爸爸,妈妈”。她心疼又焦急,恨赵玉燕恨得要死。好在大岗村距离县城不远,匆匆赶到县医院,大夫看说问题不大,只是孩子受惊发烧的话得注意反复。大夫开了点滴,姜宁匆匆跟着护士去了隔壁儿童输液室。这么小一个孩子打针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安安已经醒过来了,不舒服还害怕,又嚎哭又挣扎,姜宁哄了又哄,好不容易才把针头扎上。用手帕擦干净儿子脸上的泪,她一边轻轻拍着他的背,一边来回踱步。冬季孩子感冒发烧很多,小小的儿童输液室挤满了大人小孩,没位置坐,姜宁只能把儿子背在身前,一只手拿着支了药水瓶子的晾衣杆。不断有孩子扎针哭嚎,儿子显得十分不安,她询问了护士,干脆离开了输液室。姜宁想了想,往一楼急诊室走去,询问了卢修文的消息,再上了四楼住院区。刚上了四楼,她就看见了自己的丈夫。楼梯口不远处的一间病房门开着,赵向东站在门口看里头。这显然就是卢修文的病房了,人多病房不大,赵向前也没进去,兄弟俩都站在门口看着大夫进行术后检查。卢修文手术成功,伤口不大,烫伤也不严重,可惜后脑遭遇重击脑震荡了,伤情不重不轻,醒来后焦躁,晕眩,呕吐。大夫检查过后,表示这是脑震荡正常反应,大多数脑震荡病人都不会留下后遗症的,但卢修文是否属于不幸运那一小拨,还得继续观察。听大夫说完,赵向东揉揉眉心,刚要回答大哥的询问,忽心有所感,一侧头,就看见媳妇和可怜巴巴的儿子。他心一紧,拔腿就往这边奔去。“宁宁,安安咋回事?”“发烧了,被吓的,大夫说不严重,不过得注意反复。”半天时间折腾了这么多事,姜宁也觉得十分疲惫,揉揉儿子的脑袋,靠在丈夫身上。“安安乖,打了针就好了。”娘俩都无精打采,赵向东心疼得很,温声询问两句儿子,又亲亲他,再仔细翻看了病历,这才勉强放下心。朝也赶过来的大伯哥勉强笑笑,姜宁询问:“对了,卢修文咋样了?”赵向东黑着脸把详情说了一遍,赵向前随后补充:“燕子去验伤了,说是好几处软组织挫伤。”卢修文下手真狠,但软组织挫伤和暴击脑震荡还是差远了,前者更可能被归类为家暴,而后者则是不折不扣的故意伤害。“卢家真会报公安吗?”姜宁蹙眉,这小姑子罪有应得,什么下场她其实是不愿意管的,但她却不大乐意对方坐牢留有案底。她丈夫以后还会继续往上的,亲人没有犯罪记录总比有的好。虽说干系不大,但越往上竞争越大,到了上游以后个个都是百里挑一的人才,留着个有可能被人借题发挥并以此攻歼的点,并非好事。好比高手过招,胜负往往只差毫厘。姜宁蹙眉,“希望卢修文没有后遗症吧。”就算有,也不能是明显的。没有后遗症,这事才有可能揭过去。卢父卢母还有孙子孙女,这两个孩子要是有个劳改犯母亲,这辈子就毁一半了,最起码以后是不可能进入政治体系的。卢家正是走仕途的,要是卢修文问题不大,等卢父卢母冷静下来,很可能为了孩子放弃追究。至于离婚什么的,现在已经不是事了。姜宁长叹一声,希望卢修文尽快伤愈,没有后遗症吧。第149章姜宁能想到的,赵向东亦然, 不过他却没太介意, 卢修文有没有后遗症不是他能控制的。现在都中午十二点多了, 他赶紧给媳妇儿子买饭去, 还有赵父赵母。至于赵玉燕, 不管是赵向东还是赵向前,都没有多提她,显然是非常失望了。老父老母在手术室前连连向人低头,兄弟俩看着愤懑又难受。接下来几天, 姜宁专心照顾儿子, 以防反复,后续发展只断断续续从丈夫嘴里知悉。卢修文晕眩呕吐症状持续了一周,渐渐停歇, 恢复正常, 烫伤早好了,只等后脑勺的伤口拆线, 就能出院了。总体来说, 可以算是恢复如初。为什么说“算”呢?卢修文的后遗症还是有一点的,失眠, 烦躁,焦虑,脾气比以前坏了很多,动不动就摔东西。大夫说这是脑震荡后综合征,卢修文情况轻微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 好好休息适当服药,基本是能慢慢痊愈的。至于时间,有可能是几个月或者一年半载,也有可能是数年,这个要看个人体质以及日常配合程度。这对于赵玉燕来说,差不多是最好的情况了。卢家让医院开具了伤情证明,却没有马上报公安,显然是冷静下来后,想到孙子孙女的前程了。当然,卢家也没有原谅赵玉燕,卢父还好,卢母每每看见赵家人,总要怒声喝骂。可是这事儿终究是要有个结果的。傍晚,赵家堂屋里。赵老头吧嗒吧嗒抽着水烟筒,最后抬起头,“明天我和你们妈去一趟卢家,还有燕子,至于你们兄弟几个,就在家里待着。”他这是要和赵母去卢家低头,给卢家人铺一个台阶,他自己闺女没养好,受罪活该,但他可不打算让儿子们也一起丢脸。至于赵玉燕,管不了了,卢家要离婚就离吧,也没办法了。“爸!你和妈……”赵家兄弟当然不乐意爸妈独自受罪,三个要说话,但被赵老头摆手止住了,他下定了决心,儿子们也没办法。“爸,只要卢家不报公安,咱们也不怕!”赵玉燕见卢家没报公安,听家人分析也知道对方是打消念头,悬在头顶的大刀移开了,畏缩了好些日子的她立即心思浮动。她受了这么多苦,卢家不给她一笔钱,她是不会把孩子给他们的。她打听过了,这么小的孩子,一般父母离婚都是跟着母亲的。她怕抢了孩子卢家会报公安,不敢打攥着孩子每月拿赡养费的主意,但一次性拿点补偿,还是合理的吧?话说她连命都差点丢了,才给老卢家生的儿子。赵玉燕还没把她的主意说出来,赵老头就“霍”一声站起,一个箭步冲下来,“啪”地一声,狠狠一耳光扇在他这二十年都没碰过一指头的闺女脸上。“我和你妈没教好你,给你收拾烂摊子也就认了,但你兄弟不欠你的,凭啥被你拖累!”“这次完了以后,你要再闹事也不要回来了!老子没你这个闺女!”赵老头也不是傻子,赵向东两口子没说什么,但他也能想到要是闺女坐牢,恐怕会给二儿子添上一个污点。二儿子给老赵家光耀门楣,怎能让个不懂事的拖累了?眼看赵玉燕闹的事一次比一次大,已经从折腾自己逐渐变成连累家人,一向沉默寡言赵老头终于爆发了。老实人爆发,远远比泼皮赖汉厉害,赵老头两句话掷地有声。他做的主,连赵母也不敢反驳。屋子里静了三秒,赵玉燕的哭嚎声响起。哭声有恐慌有惊惧,她这一刻清晰意识到,恐怕自己最坚强的后盾娘家,真要离她远去了。偏偏围坐了一屋子的人,不管是她的亲妈还是兄弟,一律安安静静,没吭声也没动作。姜宁也是在座围观者之一,她轻轻拍着怀里昏昏欲睡的儿子,捂住他的耳朵以防他受惊。赵家人对赵玉燕失望也是好的,赵玉燕之所以敢闹腾,全因她知道娘家不会对她撒手不管。人是趋吉避凶的,没了倚仗就没了底气,胆子小了能折腾出来事就小多了。这不管是对赵家还是她的小家,都是好事。至于卢家,这次应该会顺着台阶下的吧。毕竟就算当不了亲家,也不能当仇家,赵向东还是两个孩子的亲舅舅,血缘关系斩不断的。卢父一向都是个精明人。*姜宁分析得挺合理,事实上事情基本都按她猜测发展,赵老头赵母带着赵玉燕,上了卢家放低姿态,卢家也就坡下驴了。卢父还叹息着说了几句诚恳话,赵玉燕他家是不敢留了,毕竟他只有一个儿子。不过两个孩子总是无辜的,孙子孙女身上留了一半赵家的血,他也不会阻拦孩子和外家亲近,以后两家就按正常亲戚走动吧。赵老头还能怎么说,只能点头说好的。本来到了这里,这事就沟通得差不多了,只等卢修文出院和赵玉燕把婚一离,就彻底结了。可惜,卢修文放出一个大雷。他不离婚。“哼,离什么离,我现在不想离!”卢修文一把将桌上的保温壶扫落在地,见玻璃汤水溅了一地,心头的焦躁感才略略舒缓了些。他扯了扯唇,阴恻恻一笑,把他打得脑震荡进了医院还想拍拍屁股走人?白日做梦!你赵玉燕不是能打吗?他就一日照三顿地打!什么时候他打高兴了再说其他。一阵子躁意又起,暴虐的情绪在胸口一拱一拱的,泄不出去很难受。但想想打人,卢修文突然很兴奋。或许,他找到了发泄这股情绪的好方法。*卢父卢母苦口婆心规劝,卢修文满不在乎抛下一句:“难不成你们认为我有防备,还会吃那个娘们的亏吗?”卢父卢母一滞,那倒也是,他们儿子打小就是打架斗殴一把好手,要不是这次骤不及防,赵玉燕还真伤不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