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4
作者:梦回故都      更新:2023-06-17 20:03      字数:4304
  才如此客气,要知道刚才崇王世子眼里根本就没有她。赵元启哈哈一笑,然后邀请纪宁和柳如是进入王府。进入王府侧门后,前往设宴的厅堂有一段不短的距离,散步慢行需要近一柱香的时间。赵元启和纪宁一边朝设宴厅堂行走,一边谈笑风生。倒是平日里被许多人恭维、争先与之交谈的柳如是被彻底冷落了,默默地跟在赵元启和纪宁身后。虽然是默默地跟在后面,但柳如是也仔细听着赵元启和纪宁谈话的内容。尽管不能看见纪宁与赵元启谈话的表情,但是她听着纪宁那淡定从容的语气,完全能想象到纪宁一副荣辱不惊的样子,芳心不禁有些佩服。再仔细听谈话内容,她听得不是很懂,只知道谈论的是天下社稷的话题,而且赵元启隐隐有向纪宁请教的意味。她听着听着,芳心里不禁有些感叹:纪宁不只是诗才超群,在更高一层的治世经纶上也有独到的见解,至少能让身份尊贵的崇王世子拜服。不过,下一刻,她不禁想到自己与纪宁的关系,想到自己虽大有飞蛾扑火之势亲近纪宁,但是纪宁却对她冷淡,才第二次约会见面就被借口功课紧推迟几天。她心底就不禁一阵难过悲哀,自怜自伤。走了大半柱香时间,终于进入设宴的厅堂。随着步入厅堂,纪宁看见里面的人几乎同时地转头看过来,那些人看见他和赵元启联袂而来,无不露出羡慕之色。下一刻,所有人站起来,走出案几座位,向赵元启拱手作揖地行礼问好道:“见过世子殿下。”人数不是很多,十几个人而已,但年龄不一,除了四五位青年俊杰外,还有七八位中年人和两位须发花白的老者。很明显,赵元启交往的层次不仅限于同龄的青年俊杰,还有其他不同年龄的厉害人物。“大家免礼。本世子来迟,让大家久等了。”赵元启露出崇王世子的威仪说道。众人立即说道:“不敢。”赵元启接着介绍纪宁道:“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青年俊杰是纪永宁,想必大家都听过他的名字吧”“何止听过,简直如雷贯耳。”众人笑着应道。然后纷纷对纪宁拱手道:“纪公子,久仰了。”纪宁从容地拱手作揖道:“小子见过诸位先生。”介绍完纪宁后,赵元启没继续介绍柳如是,便让众人坐下,他也走到主位。纪宁被赵元启安排到左下首的座位,至于柳如是则陪坐末位。其实,大户人家设宴,需要聘请淸倌儿宴会上献艺取乐,淸倌儿一般是不能入席的。不过,柳如是是正当红的花魁,所以赵元启破例让柳如是入席,但也只能是末座。众人入座后,不需赵元启吩咐,一群年轻貌美的侍女鱼贯从外面进来,麻利地撤走了刚才众人吃喝的美酒香茗,重新换上更好的美酒、香茗和山珍海味。趁着这段时间,纪宁留意看一下所有座位,发现人基本到齐。不过,在赵元启的右边稍低半个位置的地方摆着一张案几,那张案几明显别于一般案几,而且还是空着的。纪宁看着,不由猜测那个座位应该是留给与赵元启有很亲近的关系的人的。美酒、香茗和山珍海味等等上好,纪宁忽然发现做人都转头向厅堂门口看去,他也不由好奇转头看去。只见一位身穿白色宫装少女仪态万千地款款走进来。那少女的俏脸上虽蒙着一张绣着金凤的轻纱,但纪宁看身形、发型和气质立即认出是崇王最宠爱的怀珠郡主。怀珠郡主在众人的注目礼下,一路往里面走到宴席的前,向赵元启问好后,她转身走到刚才那张案几前,然后面向众人。“见过郡主殿下。”众人站起来,向怀珠郡主行了礼道。“诸位先生免礼。”赵元轩声音清脆悦耳地说道,“都请坐下吧。”都重新坐下后,纪宁忽然感到怀珠郡主的目光朝他看来,他转脸把目光迎上去,礼貌地露出一些微笑,对怀珠郡主微点头一下。不过,下一刻,怀珠郡主立即高傲地把俏脸甩开,似乎有些嫌弃讨厌。纪宁不明白怀珠郡主为何如此,不过他只是淡然一笑,并不放在心上。宴会终于正式开始了,赵元启朗声说了两句开场白,然后说道:“此次宴会是本世子的私宴,大家都随意一些,不必拘谨。另外,今晚不必浪费精力作诗词了,我们讨论一些有意义点的话题。”“世子殿下说的是。”一位中年文士对赵元启拱手说道,“诗词不过是小道,徒耗才智耳,于社稷民生基本无益。”其他人纷纷赞同地点头。纪宁也点头,他是真的赞同。在中国历代,纵然是诗圣杜甫和诗仙李白都不是当时的主流人物,属于郁郁不得志之人。只有专心把才智和精力放在治理天下或一方,或著书立说开创流派等人才是真正的主流风流人物。事实上,在中国古代的科举,宋代之后基本取消考诗词或者降低诗赋的重要性。求月票了。第170章 三味书院升级由于这是一场比较私人的宴会,主人赵元启从一开始就强调不作诗词,再加上宴会上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占比不到一半,所以宴会气氛比较融洽安静。虽有争论,但都基本是就事论事。而且,讨论的基本是一些民生问题和京城近日发生的一些重要事。当然了,既是宴会,舞蹈、唱歌和弹琴吹箫等等自然少不了。就舞蹈而言,崇王府拥有整个金陵城最好的一支舞姬。柳如是也离座走到宴席中央当场献艺了两曲,一首是最新出来的词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首是诗经关雎。除了献曲两首外,柳如是基本是安静地坐在末座。除了宴会上没有人再围着她转外,她也基本插不上嘴。宴会上讨论的内容深度和广度远超过了她平时在天香楼设宴上,众人为讨好她表现自己的夸夸其谈。不过,她发现纪宁随意抛出一两个观点见解,往往就能引得众人一起深入地讨论,甚至争论。除此之外,她还发现高高在上的怀珠郡主喜欢时不时针对刁难一下纪宁。不过,那种针对刁难不是那种恶意的针对刁难,而纪宁总能轻松化解。她敏感地察觉到纪宁与怀珠郡主关系不浅。下一刻,她又情不自禁想到自己,是不是纪宁对怀珠郡主有想法,故而疏远她。她胡思乱想着,芳心暗暗伤神自怜。宴会到大半时,柳如是看见纪宁起身去解手,不由犹豫起来。她犹豫地等了小半盏茶功夫,如瓠犀般的皓齿轻咬一下娇软粉红的下唇,然后站起来,也向茅厕走去。走到半路,不出意外地迎面遇上解手完毕返回的纪宁。“柳姑娘。”纪宁停下脚步,拱手打招呼地叫道。“纪公子。”柳如是暂停步子,微蹲身回礼地应道。纪宁正要与柳如是交谈两句,但是柳如是已经迈步继续前行,他只好作罢,把到嘴边的话咽回去,看见柳如是窈窕的背影渐行渐远。柳如是越过纪宁后,耳后根一直绷紧着,等待纪宁的叫声。然而,她一步一步地走着,越走越远,却始终没听到纪宁的叫唤声。她不由微扬首,长吸了一口气,两边脸颊各一条线往下的冰冷,却是泪水不知不觉地溢出来了。十月初二,刚刚过了寒衣节。清晨,纪宁比以往早起来半个时辰,在院子里先专心地打三遍太极拳,然后再戴上板扣指环,取过硬弓,通过拉弓练力。锻炼身体完毕,换上书生儒服,再吃过早饭,纪宁便比平时早小半个时辰出发去三味书院。车辚辚,纪宁坐在车厢内闭目养神。一起坐在车厢内的雨灵见纪宁如此,虽有些想与纪宁说话,但是猜想今天三味书院有重要的事,自家少爷估计没心情闲聊,便忍住了。“老爷、夫人,您们在天之灵一定要保佑书院这次招生顺利。”雨灵在心里暗暗祈祷着。昨天寒衣节,她已经在纪凌夫妇墓前祈祷过一次。终于,马车停下,车帘布外传来何安的一个提醒声:“少爷,书院到了。”雨灵掀开车帘布钻出来,侧身站在一边,保持着掀起车帘布。纪宁随后钻出来,下了马车。“纪公子。”他刚下马车,一个温婉悦耳的声音出来。是比纪宁先一步到书院的宓芷容迎上来向他行礼问好。纪宁微笑地拱手回礼道:“芷容姑娘,好早。”同时下意识打量宓芷容一眼,宓芷容仍是穿着月白色的女先生服,量身定制的女先生服将宓芷容婀娜的少女身躯突显地高挑窈窕。她绝美的俏脸上比平时多化了一些淡妆,更加美丽动人。除此之外,她在三味书院做先生一个半月,身上除了本来的高贵优雅的气质外,还多了两分普通女子所不具备的亲和气质。总之,就一句话,宓芷容比以前更加美丽动人了。宓芷容说道:“您不也是吗”纪宁微微一笑,抬头看了一眼高高悬挂起来的书院名牌匾。牌匾还是原来的牌匾,但是门已经不是那个门了。原来,在三天前,三味书院终于扩建完毕,规模比原来大了十倍,足以容纳一千名学子就读。而三味书院的大门也被拆除重建,一改之前的小家子气,变得大气气派起来,俨然像是一座大书院了。收回目光,纪宁重新看着宓芷容问道:“你紧张”“嗯,确实比较紧张。担心妾身名气不足,又是女儿身,无法招徕学子。”宓芷容说道。纪宁微笑地安慰宓芷容道:“完全没必要。今天之前,我已经派人在整个金陵城做足了宣传。凭你曾是诗词阁的品鉴师的身份,肯定能吸引许多学子慕名前来求学。”原来,宓芷容已经编写过教义,再加上书院扩建完毕,终于要招新学子开讲经义了。纪宁对这次招生很重视,因为关系到三味书院的等级提升,不再仅限于只教人识字写字等最初级的教学。三味书院迎来一次特别的招生,宓芷容终于开始要开讲经义。招生方法与以前差不多,免费上课半个月,然后学子去留自决,绝不勉强。“嗯。”宓芷容应道。这时,雨灵把书院大门打开,纪宁向宓芷容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然后两人一起向书院内走去。两人并肩行走,纪宁又说道:“为长久之计,此次招生你一定要严格把关报名的学子的基础,基础太差,人太笨的,坚决不收,宁缺毋滥。”三味书院举办之初,受各方面条件制约,再加上只是教人识字写字,他才行有教无类之策。如今他的名声不再是臭名远扬,反而获得了才子之名,书院的硬件设施也提高了两三个档次不止,在加上颇有才华的宓芷容坐镇,当然不能再随随便便是个人就教。学四书五经等经义,就意味着以后要参加科举。科举不是每个人都能中榜的,必须有一定的读书天赋。三味书院要扬名要发展,就必须能教出秀才,甚至举人和进士所以,学子在挑选三味书院时,三味书院也在严格挑选合格的学子。当然了,在最初级的识字写字的教学上,三味书院还是保持原来的政策,甚至主动地降低了一成束脩。普及穷人识字写字是三味书院的基本盘,万万不能掉了。“妾身明白。”宓芷容严肃地应道,“哪怕一个学子都招不到,妾身也绝不将就”纪宁不惜花巨资兴建这么大的一座书院,她就是再笨也能看出纪宁图谋不小。第171章 宁缺毋滥巳时,三味书院招生正式开始。与三味书院其他招生还没开始就排满人不同,这次招生正式时,提前到来的报名人数只有七八位。不过,纪宁倒没失望。读四书五经的学子都是读得起书的人,而即便是繁华似锦的金陵城,真正供得起读书的家庭并不多。而肯花钱送子弟读书的家庭,当然不会为了占这半个月免费教学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