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6
作者:梦回故都      更新:2023-06-17 20:06      字数:4503
  一眼,都想从对方眼中找到答案,等于是在用眼神交流,想讨论出到底是说纪宁的文章好,还是不好,怎么说对他们最有利。赵元容见江松、张烈和隋熙都不言语,怒从心起,喝道:“本宫问你们话,都哑巴了吗”张烈这才赶紧行礼道:“回公主,臣并非不想回答,只是这两篇文章,臣读的不是很仔细,只是觉得中规中矩,若说此等文章能中解元,或许人心不服。”张烈和隋熙都是那种说话很油的,模棱两可,如果说纪宁被定罪为牵扯进贿考案,那他们这番说辞就可以说纪宁的文章“中规中矩”,我们也早就料到了他的文章是中不了解元的。但若说最后纪宁解元位子坐实,他们也可以说,此子的才学也只是一般,只是在矮子里找个高的,把纪宁给拔了出来。赵元容冷冷一笑,她这才知道大永朝用国库钱粮养活的是怎样一群善于阴谋算计的臣子。赵元容心想:“我问他们,还真不如不问”“公主,不知您如何看待这两篇文章”况凌见气氛有些尴尬,上前行礼问道。“现在下定论有些早了。”赵元容道,“本宫想在看过所有复校考生的卷子之后,再作评断和定夺”第277章 说的好,我不接受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有考生交卷,不过更多的考生连一个字都写不出来,纪宁作为先行交卷的考生,他暂时挪到一个偏院中等候,在之后一个多时辰时间里,居然没一人交卷过来作陪,以他恐怖的四分之一时辰完成两道四书文的成绩,在很多考生看来都是匪夷所思的事。纪宁不禁想到了一句话:“无敌是多么寂寞”虽然他不敢说自己的才学,在大永朝所有的考生中可以拔得头筹,但至少不会落于下风,他通过脑海中的强大文库,是可以跟任何一名大永朝的考生一较高下的,两世为人,才学都已经留在脑海中,见地也是别人所不及的,如果就这么被冤枉贿考,他自己都会觉得很荒诞可笑。时值中午,纪宁腹中有些饥饿,早晨就没吃什么东西,中午看样子这里也不管饭,就在他想事情时,突然一阵微风吹来,纪宁下意识转过头,便见到身后的凉亭内,出现了一名身着白衣华服的女子,这女子并未以男装示人,但身上的服装偏中性,但身前高耸,远眉凤目,身上少的是女儿家的柔弱,而是一股英气,还有出身帝王家的威风凛凛。是文仁公主赵元容。与上次纪宁见到赵元容面带轻纱不同,此番赵元容出来,脸上没有做任何的修饰,纪宁只能分辨出,赵元容应该是画过眉毛的,至于别的都未加雕琢,这是一个近乎于素颜状态的赵元容,身着的是中性的华服,但纪宁还是能感觉到赵元容身上女人的风采,如果单纯是对一个女人欣赏的态度来说,纪宁还是很喜欢用目光来打量如此由上天来雕琢的美女,可惜赵元容所背负的身份,令纪宁知道自己不能在言语和视线上有所冒犯。“公主殿下。”见赵元容走来,纪宁还是恭敬拱手行礼。“纪公子,又见面了。”赵元容走到凉亭内,笑着招呼一声,在石桌前的石凳上坐下,道,“之前匆匆一别,本以为从此并无机会再见面,未想到你我还有见面之期坐。”纪宁在琢磨赵元容说这些话的目的,他心想:“文仁公主这是要先礼后兵,先用和颜悦色来吸引我的注意力,再来威胁我”“能与公主见面,实乃在下三生有幸,在下本就一介寒微之士子,如今又为疑罪之身,不敢正面与公主相对。”纪宁可不会贸然与赵元容平起平坐。赵元容笑了笑,道:“纪公子,之前本宫很欣赏你的才华,你在算学上造诣颇深,本以为你在诗词文章上或许会资质平平,但今日欣赏过你几篇文章后,感觉颇有启发,如今本宫奉皇命前来彻查江南科场舞弊贿考的案子,如今再跟纪公子提出招揽之意,不知纪公子是否会考虑接纳呢”纪宁暗忖:“果然是先礼后兵,她先对我很客气,让我先放松警惕,然后告诉我她负责这案子,提出招揽,这是要胁迫我必须要归顺她,否则我就要被归于贿考考生之列”纪宁语气很坚决道:“在下不会考虑。”“哦”赵元容脸色微微一变,似有薄怒之色,“为何”纪宁装作视而不见,赵元容对他的威胁,在他看来是形同虚设,很明显的道理,赵元容如果是这种要趁人之危胁迫他的人,这种人怎能配得上被他所投靠,继而为其效命纪宁道:“公主赎罪,在下如今尚未洗脱嫌疑,而且就算能洗脱,在下的志向也不在朝堂争锋,而是希望将来能在文庙中有所建树,可以研究儒学造福于天下之民。”“道不同不相为谋。”赵元容突然说了一句,“纪公子之前在文章中特别点明这句话,其实就是在对本宫暗示什么吗”“在下不敢。”纪宁道。“纪公子,你说想在文庙中研究儒学有所建树,那为何不在朝堂上有所建树呢”赵元容开始与纪宁驳斥,“文庙建树,不过是儒学经典、大篆、小篆,文字之间,为天下百姓中识字之人可得,且四海苍茫,文化始终在有智慧之人中传播,而无法真正造福于万民。但若志在朝堂有所建树,则可以安万民,上到百岁老人,下到襁褓婴孩,可以做到生有所养老有所依,更是能留名青史为世代之人所敬仰。孰轻孰重,本宫想来,纪公子也能分辨一二吧”跟之前纪宁与旁人辩论时,都是一边倒向他不同,这次他跟赵元容辩论,有种“棋逢对手”的感觉。赵元容胸中有丘壑,才学卓著,又有皇室贵胄的威严,志向更是不在当一个安分守己的公主,这样一个有才有能的女人,在纪宁看来也是很可怕的,如果说将来和五皇子党在斗争中折戟沉沙的话,赵元容甚至都是有机会当女皇的人,虽然这种可能性很低。但纪宁与人辩论多场,自然懂得辩论的技巧,如果不能在一个理据上占据上风,那就只有另辟蹊径。此时的赵元容在笑看着纪宁,她似乎也想听听纪宁用什么言语来驳倒她的言论。但恰恰,纪宁根本就没去驳赵元容的高论,纪宁笑道:“公主所言极是,若要留名青史,为万人所敬仰,志在朝堂或许真的比志在文庙,要更能实现胸中抱负。但在下生平志愿,不过是能安然守于田野之中,一生衣食无忧,身边有娇妻美妾相伴,最好能过得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在这种生活状态之下,在下若能偶尔做一些诗词文章,为文化传承作出一些贡献,果然是好,就算不能,在下也无愧于心。敢问公主,若在下身在朝堂,可是能追求到这种平静的生活”赵元容本以为自己所提出的观点,就算是找几个大儒来,都无法将她辩倒,但当纪宁说出这番话来之后,她突然卷的哑口无言。纪宁的话总结起来也很简单:“公主你说的很有道理,我同意,但我胸无大志就是准备过平淡生活,所以我不接受你奈我何”第278章 恭喜了,纪解元赵元容准备了大段的说辞准备跟纪宁辩论到底,可纪宁才发言一次,赵元容便感觉自己已无话可说,倒不是说她在这次的辩论中失败了,而是纪宁用了一个“人各有志”的观点,直接不跟她探讨了。赵元容心里很懊恼:“我虽然年纪轻,但也跟无数大儒辩论过,就算有胜有负,也从未在辩论中如此窝囊无话可说,为什么此人无论在算学、诗词歌赋,还有经纶文章,辩论上,都会有这么深的造诣也难怪小怀珠会对此人又爱又恨,因为这人实在太让人抓狂了”“纪公子,本宫跟你探讨在家国和文庙上的建树,你说出如此之言,不觉得有些无礼吗”赵元容道。纪宁行礼道:“若公主觉得在下无礼,那在下也无话可说,但这是在下心中真实所想,一辈子风云激荡,反倒不如做一个普通人,在下已在士子当中成为公敌,那还不如老老实实做一个平常人,若能留住举人之位,将来再中进士,也终身为文庙效力,而不问朝政”赵元容不再跟纪宁辩驳。因为她觉得根本辩不倒纪宁,还不如什么都不说。当她想到纪宁所描述的世界,她自己也会带着一点向往,赵元容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诗词吗”纪宁没有回答,这是陶渊明的名作,在这世界是没有陶渊明的,这些诗词自然也就无人所知,在纪宁那时代,即便已不推崇诗词文章,而是讲求学好数理化,这首诗词仍旧为世人所共知,便知道这首诗词是有多么大的感染力,有多脍炙人口。“只是在下信口说出来的,公主请勿见怪。”纪宁道。这下赵元容更是自愧不如了,她轻叹道:“随口之言,便能让本宫听来悠然神往,不得不说,纪公子可是蛊惑人心的行家。此事暂且先不提,本宫现在要公事公办,关于乡试贿考的案子”纪宁心想,终于说到正题上来了,废话这么半天,最后还不是要探讨最后我是否作弊了赵元容顿了顿,道:“本宫看过纪公子的几篇文章,其中最重要的是乡试的三篇四书文,还有复校中的两篇四书文,文章写的非常中肯,本宫很是欣赏,也排除了纪公子你贿考的可能性。”纪宁想了想,文仁公主有如此仁慈,居然就不追究了“但本宫也不能直接判你无罪,你始终要去参加最后一轮的复试,只要你通过了,那你便可以回去,正式享有解元的文名”赵元容最后道。“不知最后的复试”纪宁问了一句。但赵元容没有回答纪宁之意,直接起身往正堂那边而去,纪宁也不敢上前冒犯,只好停留在原地等候。一直等到下午,终于零星有几个人交卷后过来,这几个人才学一般,一来都紧张兮兮问东问西,想知道同行的考生是否作答有序,很多人也在慌张感慨,说的话无非是“死定了”之类的丧气话。这些人都是世袭秀才出身,家族地位都很尊崇,纪宁也不认识谁,他就坐在旁边等候。他在等赵元容所说的“复试”。结果到日落黄昏时,有一名贡院的执事官走出来,道:“谁是纪永宁”所有人都安静下来,纪宁走出来道:“在下是。”“哦你就是纪永宁那恭喜了,纪解元,您的嫌疑洗脱了,您可以先回府了,门口已经为您准备好了轿子,恭喜恭喜”贡院的执事官很市侩,走过来给纪宁道贺。纪宁不禁皱眉,不是说还有复试吗,怎么这就洗脱嫌疑了纪宁正要走,旁边有考生不干了,有人质问道:“这位纪解元走了,我们是否也可以离开了”“不行,你们的文章,还在复查中,尚且不能离开,一律要留下等候”执事官换上了严厉的口吻道。“凭什么我们抗议”士子当中反叛心理很重,他们觉得自己是读书人可以超越法律存在无法无天。“谁抗议来人,把不老实的拖出去打看谁还敢跟老子横”执事官也没好脾气,听到有人吵嚷,怒喝道。在场士子中很多人都是做贼心虚,这种情况下他们别说出来再抗议,就是连个屁都不敢放了。纪宁没去多管,反正他现在自由了,而且解元的位子保住了,要说最大的变数就可能是赵元容言而无信,但他想那赵元容乃是心高气傲的皇族公主,不会做出这种滑天下之大稽的事情来。纪宁走出贡院时,才知道贡院外聚拢了上千人,其中大部分是得知朝廷和文庙派人来审查举人资格,过来听消息的,他们希望能将里面的举人全部刷下来,而将他们增补进去。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涉案考生的亲朋好友,以及一些来看热闹的士子或者百姓。总之,此时身在贡院之外的人都是各怀心思,幸灾乐祸的心理更大。随着纪宁走出来,人群登时沸腾,当天进去的人不少,但能平安走出来的,纪宁是第一个。“有人出来了,这不是纪永宁吗”有人在人群中喊道。“他是本届乡试的伪解元,他怎么没有被判罪”有人喝问道。纪宁身为解元,又是荫袭秀才出身,早就成为士子当中人人嫉妒的公敌,当纪宁走出来,人群中不服气的人相当多。陪同纪宁一起出来的执事官怒喝道:“废什么话纪解元如今已洗脱嫌疑,并未涉及贿考案,纪解元能考中本届乡试解元,乃是实至名归来人,将纪解元复校的两篇文章贴出来示众”“哇”在场围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