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5
作者:梦回故都      更新:2023-06-17 20:06      字数:4556
  之前,众人还要继续等候,新科举人和观礼的士子都要在正殿或者偏殿等候,况凌则先回到后堂,他仍旧捧着丹书册有些不解,这好端端的丹书册怎就损坏了“况学士,在下找到了”况凌还在匪夷所思时,一名文庙的文士拿着一本古籍走来。“嗯”况凌打量着那文士。文庙中的文士,并非一个正式的头衔,而好像是一个“见习学士”身份,在有学子考中进士进入到文庙后,会给予一个“文士”的临时称号,直到他们有资格成为学士,这些人很多穷其一生,都无法从文士晋升为学士。那文士有四十多岁,将书籍摊开,是一本用小篆所书写的古籍:“况学士,这里春秋有记载,传说中孔圣人第一次铸造出丹书册,曾为他的七十二名弟子检测文气和精力,其中有七十人在丹书册中,子长慧光而凌于儒殿,圣以为叹,遂以子长为婿,况学士,您看这位纪公子的情况,是否跟先师子长的情况相似”孔门七十二贤中,公冶长字子长,是孔子得意弟子之一,后被孔子纳为女婿。况凌一脸难以置信的神色道:“不会,就算纪宁才学还不错,但要跟先贤相比,那也太夜郎自大”第296章 圣贤与庸人况凌道:“丹书册发生损毁的事情,如实跟文庙上报便可,但若说此事跟纪宁的精神力可以与先贤相比,本学士是绝对不信的。一会出去为每个人定文名,再尝试过便可以了”况凌也有些不解,为什么纪宁能让一卷好好的丹书册发生损毁事件。他只能推算,可能是巧合,又或许是纪宁身上有什么不同寻常的东西,比如说跟入学相悖的某种特殊力量。原来在文庙之外,其实一直有一股力量在挑战儒学的经典,有人想通过推崇别的什么学说,来取代儒学。而这股学说,虽然同是学问,但更接近于法家或者是道家的思想,而且流传了几百年,已有一定的规模,到如今已经形成了几个大的流派,试图在朝中找到一些人来推崇,从而制造舆论,先要与儒学分庭抗礼,再逐渐将儒学挤下神坛。等况凌带着新的丹书册走到正殿时,众举人都站起来,此时后殿的祭拜仪式已结束,所有人都想让况凌给出一个解释,告知为什么丹书册会发生损毁事件。“这是新的丹书册,是从金陵周边的文庙临时借调过来的,你们先来尝试过,这次按照倒叙的顺序来,从举子最后一名开始”况凌也学聪明了,既然上次是从解元开始的,而纪宁上去第一个就让丹书册发生损毁事件,在不确定纪宁身上有什么“妖魔力量”的前提下,还是先让别人来尝试比较好。纪宁只好立在一边,不过即便如此,他仍旧是全场瞩目的焦点。“永宁,你不用担心,相信刚才的事件只是个巧合,或者你身上有什么大神通呢”跟他站在一起的谢泰安慰道。纪宁却感觉没那么简单,他已问过唐解和韩玉,到底是否在三年前定文名的时候看到关于上古圣人传道解惑的画面,二人都说没有,甚至连关于定文名的一些官方记载中,也未曾有过纪宁身上所发生的现象,纪宁可不会单纯相信这是一个巧合。纪宁心说:“莫非我的精神力太高,以至于连丹书册都无法驾驭,所以最后丹书册也失效”中举的举人一个个上去尝试,每个人在丹书册上留下或多或少的印记,旁边摊开一本记录着小篆字体的书籍,每个中举定完文名的考生都可以上去尝试翻阅一下,临时看看能学会几个小篆字体。按照一个举人的精神力,一天能写出的小篆数量仍旧不多,但已能写出来一两句话,这种话有可能就是与鬼神田地沟通的媒介。随着队伍的前进,排名只是名列中上游的谢泰和宋睿都被定下文名后回来,二人的精神力水平已经不低,在丹书册上留下了不浅的印记,而别的人留下的印记也有深浅,甚至也有的无法在丹书册上留下自己的痕迹,这通常也会引起旁人大笑,因为这些不能被丹书册所接纳的举人,将来也是没资格进入到文庙中的,他们只能学习当一个官,至于是好官还是恶官,那就另当别论。最后,终于又轮到纪宁,所有人都看着他。第一本丹书册,已经被纪宁一掌下去给搞坏了,现在第二本丹书册,在质地上甚至还不及之前的丹书册,如果纪宁一巴掌下去再出问题,连快备用的都没有了,纪宁定文名很可能要再拖上一段时间。“纪公子,劝你悠着点来,如果学的是异端邪说,干脆就别碰神圣的丹书册。”况凌有些恼火,他生怕纪宁是别的什么学说派来文庙的“卧底”,专门来搞破坏的。纪宁道:“在下一生所学都是入学,如何算的上是异端邪说”纪宁说着,手已经按在丹书册上,就在所有人以为这次丹书册又会发生什么离奇的事情时,令人不解的事情发生了,丹书册居然什么反应都没有,就好像那些精神力很弱的人在丹书册上发生的反应一样,丹书册居然对纪宁不认可。“噗哧”很多等着看好戏的举人或者观礼者,这会已经忍不住笑出声来。这简直是最大的笑话,被文庙和朝廷共同所录取的解元公,居然是个精神力微乎其微的普通人,以后别说是甲骨文和大篆,就连小篆很可能都写不出几个来,这种人还有什么资格能进入到文庙中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传来:“纪公子不是说自己志在文庙吗真是天大的讽刺啊”“哈哈哈”旁边哄笑的人一片。之前才刚流传着“纪宁雄心壮志拒绝公主收拢,提出志在文庙”的故事,这边纪宁就在丹书册上被显示为精神力薄弱,这就好像是在瞬间扇脸一样。况凌怕丹书册又被纪宁给搞坏了,这次他亲自把手按上去,在发现丹书册一切正常之后,他才微微点头,公布道:“定文名仪式,正式结束,接下来是诸位新科举人,尝试默写小篆,看谁能默写出的小篆数量最多。每人可将自己所学会的小篆,写成是一篇文章,或者是一句话,一个词语,最后将零散的字写出来。诸位所写的小篆,会留存到文庙中,为后世人所瞻仰”在场很多观礼的举人显得很不屑,他们心想:“什么为后世所敬仰,举人能写出一百左右的小篆,那都是让人称奇的,别说是一篇文章,很多时候连一句完整的话都拼凑不出来。这种小篆实际意义不会很大,后世的人怎么会稀罕这种粗枝大叶的学问”每个考生都给一副笔墨纸砚,面前摆着一张小方桌,每个人都是席地而坐,要求是每个人把自己能默写的小篆都写出来,时间前后是一个时辰。文庙也不会给予太长时间,也是考虑到举人所会的小篆数量不多,给太多时间也是徒劳。纪宁作为解元,位置最靠前,很多观礼的人都能看到他落笔写的是什么。“开写吧”况凌说了一句。所有的举人都拿起笔来,纪宁也不例外,可当纪宁提笔要写下小篆时,突然他脑海中又多了一些别的奇怪的符号,而他知道,这些符号不是别的什么“异端邪说”,而是甲骨文。第297章 比拼精神力纪宁了解甲骨文,也是从头脑中的百科全书中所知,但他之前所了解的甲骨文数量并不多,那是国人对上古学问的一种总结,很多甲骨文的文义还是很晦涩难懂的,就算是到后世,也有很多文字的谜题也未被解开。但这次纪宁头脑中所多的甲骨文,很多都是他生平仅见,就好像是突然出现在脑袋中的,甚至这些甲骨文的文义,他都还不能完全领会。纪宁心想:“难道这是之前丹书册中所蕴藏的文字我若将这些文字写出来,会有怎样的后果”“快点写。”况凌见纪宁不动笔,催促道,“时候不多,如果实在一个字都写不出来,可以将笔放下”纪宁收摄心神,这次他不能完全不落笔,如果他一个小篆都写不出来的话,那别人还指不定怎么编排他,说他没才学,说他是沽名钓誉,说文仁公主假公济私帮他来渡过难关,说他在崇王府的表现是走了运最关键的,是别人会怀疑他解元的名位是靠贿考得来的。在纪宁尚未落笔时,一些人编排的语言已响起:“你们看看那纪宁,一定是写不出一个小篆的,他居然未在丹书册上留下任何的印记。”“纪宁写不出来,你们就能写的出来了”唐解替纪宁感觉不忿,出言喝斥道。“怎么,唐公子以为我们写不出来,要不要比试比试”那说话的公子哥有些不屑道。唐解正要说什么,旁边一个执事官道:“吵什么吵,来观礼还是来捣乱的再说话,将你们都赶出去”而处在风口浪尖上的纪宁,却是落笔,他要用小篆写一篇文章,他只是套用脑海中的一篇文章而已,这篇文章他也是非常喜欢的,就是曹植的洛神赋,此时他所要将曹植心中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用自己的文笔写下来,让人感觉到其中的浩荡气势。在场新科举人所能写出的小篆数量并不是很多,多的能到二三百字,少的则只能写出几十个字,跟一个秀才的水平差不多,而纪宁则开始洋洋洒洒写他的文章,所有人就看到纪宁的笔锋很迅捷,一篇文章在纸上如龙飞凤舞一样写出来,因为不能上前近看,别人也并不知道纪宁所写的是否小篆,或者说写的小篆是否准确,又或者是纪宁是否在糊弄事。但那些对纪宁的非议之声,明显少了许多,也是别人意识到纪宁对于小篆的掌握,或许是超出了别人对他的认知,别人也不敢再用之前纪宁在丹书册上未留下什么印记而对纪宁加以嘲笑。“时间到,放下笔”况凌说一句,在场的众新科举人终于放下笔。跟之前新科举人进大殿来定文名时的状况不同,此时众人额头上都满是汗珠,写小篆是极为耗费精神力之事,尤其要在这短短时间内将自己生平所知的小篆都写下来,一次能写几十字,就难以为继,更别说是用这些本来就晦涩的文字组成一篇文章。对于文人来说,写小篆就好像是一场耗费体力的马拉松比赛,越写精神力越不够用,到后面就是精神力和持久力的比拼,看谁能坚持到最后。但也有例外的,而且是唯一的例外,就是纪宁,当纪宁在宣布时间结束落笔时,恰好写完了一篇文章,与别人最多只是写了两三百字不同,纪宁一次写出了近千字,满满一大页的字,只见纪宁身周都好像有一股青色的气息,这股气息源自于纪宁所写的这篇文章,但因文章中的文气尚未被激发,使得这篇文章就好像潜藏起来的游龙,随时都可能会迸发出来。“诸位,都写完了吗”况凌问了一句,但其实也是白问,因为在场之人写小篆,那就好像是一场长跑,能坚持这么久跑下来的,都已到精神力透支的地步,再给他们时间也写不出来。况凌最后看着纪宁,此时纪宁太轻松了,轻松的好像不是刚写完一篇小篆文章,甚至连写一篇普通文字文章,都不至于会如此轻松,可当他看了眼纪宁面前那张写满字的纸,登时吓了一跳,纪宁居然一次写出了密密麻麻的字,周围还有隐约的青光,这些文字到底有多少是划水的成分,况凌还不能确定。“纪公子,你也写完了”况凌好奇问了一句。纪宁笑道:“学生只是想写一篇文章,正好凑巧,将一篇文章写完”况凌惊愕道:“你是说,你写的是一篇文章”“正是。”纪宁点头道。这下况凌更加不解,况凌端详着纪宁面前桌上的文字,他看了几行,大致能读的通顺,而且写的应该也是小篆,以况凌学士的身份,要认清楚大部分的小篆还是不太困难的。况凌不再过多去理会,而是看着远处那些举人,对旁边文庙的执事官道:“将众举人的文字收上来,检查无错误之后,再行归档”虽然是现场的一次检测,但检测的结果不会对外公布,这是文庙一向的规矩。但偶尔也会有例外的时候,比如说极好或者是极差的,跟往届不同,这次文庙定文名,有几个极差的特例,这几个人甚至只能写出一两个小篆,还是错别字,精神力低到匪夷所思的地步,如果不是纪宁最后突然发威,很多人还觉得纪宁也应该是跟这些人同流。“也罢,将这几张也归档就是。”况凌不想过多去过问,因为况凌知道,这次江南乡试有很多人舞弊,现在这些通过舞弊而得来功名的人,能写出几个字就不错了,他也不能再要求太高。况凌知道有贿考的事情发生,也知道有些涉及到贿考的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