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2
作者:梦回故都      更新:2023-06-17 20:08      字数:4499
  收拾,跟雨灵交待一声,下楼而去,便听到有人喊道:“南方的船到了”外面一阵哄闹声,就连一些客栈伙计也冲出去,好似是看热闹,或者是有什么好事。“什么情况”纪宁下楼便看到了韩玉,问了一句。“不知道,北方人说话的口音好奇怪,永宁,你能听懂”韩玉问道。纪宁苦笑了一下,对他来说,北方口音的字正腔圆,才是他所习惯的,大永朝的官方语言其实是陕西话,那也是传说中的“雅音”,但因京城的北迁,使得京城百姓的主要口音变成了北地口音,除了文庙做一些活动时还会用到陕西话,别的时候,就算是朝堂上,也都只会用北地口音。至于金陵城的口音,更类似于吴侬软语,也就是江南的方言。“能大概听懂一些吧。”纪宁道,“不是说有位福建的举子吗人在何处”“人就住在楼下,听说你是本届金陵乡试的解元,想过来拜访一下你。”韩玉笑道,“永宁,你还不知道自己有多有名气啊。咱江南之地,一向才子遍布,在金陵的乡试中,能拿到解元是非常不易的,即便一两届之内考中进士很困难,但金陵乡试的解元在之后仕途中基本都会一帆风顺。永宁你也很有机会一榜中进士,到时别忘了提拔一下哥几个”第353章 有的忙福建的举人姓孙,自称孙貌城,纪宁也不知道他是本名貌城,还是字貌城,此人是上一届的举人,在之前一次来京城赴考时,跟唐解和韩玉有一点渊源,这次听说唐解和韩玉又来京城赴考,还跟本届金陵乡试的解元纪宁同行,便过来拜访。唐解道:“孙兄这两年模样倒是没怎么变,本以为要来年初才能见面,没想到这么早来。”孙貌城笑道:“几位来的也很早,如今才是冬月天,京城里还没到最冷的时候,等到腊月底天寒地冻的时候,可能运河北上的路就不太好走,所以干脆早些来京城适应一下,顺带做点小生意。”听到“小生意”,唐解和韩玉对视一眼,很显然他们不理解孙貌城会做什么生意,照理说一个举人已经到了社会士族阶层,没必要再去做下九流的商贾要做的事,就是高买低卖。唐解问道:“孙兄做的是什么生意不知道可否跟我们几个说说”说到生意,孙貌城脸上露出了精明干练的神色,道:“不过是一点小生意,不足一提,几位也就不用记在心上,生意要看到成效也要过许久,我们读书人,还是为了科举之路更好”既然孙貌城自己都不说,唐解等人也不便勉强去问,这次的会面也没持续太久,孙貌城便起身告辞。人走了,唐解和韩玉才意识到这次孙貌城基本只是个照面,连句有用的话都没说,就好像过来是耀武扬威的一样。“永宁,不太对啊,我们刚到京城,照理说马上应该准备科举的事宜,孙兄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跟我们提做生意”唐解不解道。在关键时候,这些人都想到要问纪宁的意见,也是因为纪宁在考虑问题上一向最全面和中肯,纪宁摇头道:“这种事,我们暂时先别管为好,无论是什么生意,暂且也与我们无关不是几位不是说要找居所来居住,不如还是早些落脚,在下先在客栈里住几天,回头再看看是否搬出去。”原本还在猜测孙貌城前来的用意,突然就被纪宁转到关于住所的问题上,唐解道:“居所找好的话,永宁最好也能搬过去住,我们在京城中能有个联络也不容易,一次会试有上万考生,从中能录取为进士的也只有三四百人,这可说是竞争力最强的一次科举,也不容我们有失。平日见面能探讨一下学问也是极好的”纪宁之前很不想跟唐解等人搬出去住,但现在他担心自己的身体,还有雨灵不适应京城的居住环境,现在也需要找到能自己住,而且有家模样的居所,但他又知道即便找到这样的居所,也会因为雨灵不适应,而无法保证平日的衣食住行,最好是有当地熟悉环境的人来负责此事。纪宁道:“唐兄的话我会回去认真考虑的。时候还早,我先回去收拾房间”纪宁借口要收拾房间,老早就回了三楼的天字号房,雨灵很勤快,不多时就将所有的衣服收拾好,被褥是客栈自己准备的,纪宁手头上最重要的东西其实是笔墨纸砚,但他又不需要平日将这些东西全带在身边,晚上基本带几本书,在入眠之前拿出来看看便可。纪宁脑海中的知识很多,但这不代表他能写出一篇非常好的文章,这年头要判断一个考生的才学,最重要的还是要从这个考生的诗词文章中找到亮点。就算胸中有万卷书,下笔也未必有神,这也是当世很多人会去研究每次科举主考官喜好的原因。主考官对于文风的偏好,会直接决定主考官会录取做出如何文章的考生,有的狗屁不通的文章,也许到了某些人眼中就是惊世名作,要有人做出好的文章不难,这世上还是缺少发现好文章的伯乐。纪宁也怕自己满心希望来参加科举,到头来名落孙山,他记得自己对“苏蒹葭”的承诺,是要考中进士之后回去迎娶苏蒹葭,他这目标没有变。而且他无心官场,将来想在文庙中有所建树,至于争名逐利这种事,对他来说也不是很热衷。在雨灵还在收拾东西的时候,纪宁自己在整理书卷,纪宁重点要看的,都是他脑海中没有的书籍,这些书籍大多都是在这时代历史中所产生的,这些名人并未在纪宁原本那个时空中出现,所以这些人的文章也是独一无二的,其中有不少人在文学上的建树很高,纪宁自问很难达到这些人的境界。“纪公子,外面有两位从粤地来的考生,您见还是不见”唐解的家仆又在外面打搅了纪宁做学问。纪宁道:“你家公子呢”“我家公子不能确定,所以让小的来问纪公子”那家仆显得很谦卑道。纪宁原本是很讨厌这种应酬的,但有些规矩还是要顾的,既然人家登门来访,他就不能拒人千里之外。他第二次放下了手头的事情,将自己的衣服简单整理后,跟随那家仆去见来访的学子。冬月中,随着来年会试的愈发迫近,京城学子的数量会逐渐增多,彼此之间的来往也会更加频繁,纪宁知道未来一段时间内自己的日子不过太好过,因为他的解元的名头在摆着,很多人都会慕名前来。就好像是一种挑战和比较,都知道他是金陵城乡试的第一名,而金陵城又是江南学子汇集之地,别人很想将纪宁的才学比下去,以证明自己在学子中的造诣很高,将来甚至可以登入朝堂为官宦。纪宁对于这种比较没任何兴致,就算这些人能在几句话中证明自己的才学,那有什么用,最后不中进士还是不中,毕竟不是他纪宁来做会试的主考官,又或者是试金石。来访的两个人,虽然表面上对纪宁很客气,但背地里还指不定对纪宁有多羡慕嫉妒恨,纪宁也不去跟这些人一般计较,客套说两句,也就回了。刚回到楼上,唐解道:“永宁,你可真是名人啊,刚入住,你看看,这么多拜帖和请柬,看来未来一段时间你有的忙了。”第354章 以文会友纪宁入住京城的前几天,基本都是在各种被人拜访,各种违背心意去见客,再到虚情假意寒暄一番后作别到最后,他甚至觉得自己不像是来赶考的,倒好像是来走亲访友的。南方的士子来见他也就罢了,毕竟都是江南人士,彼此之间可以通过乡党的方式亲近一些。可到后面,北方的学子也会来见他请他,邀请他去的地方,无不是北方学子们所举行诗会或者是以文会友的文会这种场合,这就让纪宁很无语了。“永宁,地方已经找好了,你看看是否跟我们一道过去看看,如果觉得好,随时可以搬过去,在隔壁找了一个不大的屋舍,正好给你居住,这几个月过去住,也能免除这么多人的叨扰。”唐解对纪宁的遭遇还是很同情的。纪宁作为金陵乡试的第一名,很多人情事是难以避免的,如果单纯只是为了拜见亲友,也就没这么麻烦了,纪宁甚至可以挑选几个社交的文会去参加一下就算了。偏偏这些邀请他的人本身就用心不良,为的不是跟他探讨学问,而是想在诗文上跟他做比较,甚至机会想方设法将他的声名踩在脚下,到了会试开始前的这段时间里,京城学子中各种妖魔之事盛行,总是会用各种手段去打压别人抬高自己。在纪宁中解元时,其实已经料到自己到京城后会被人攻讦。本来不见也是可以的,但作为金陵城的代表,纪宁必须要为金陵城的士子保留最基本的颜面,那些邀请他过府的他大可借故推辞,但亲自登门的如果他都不见,会让人觉得他很无礼,所以礼节上的会见还是有必要的,只是见面时不会过多去交谈,更不会去卖弄自己的学问,知道对方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大概的情况背景了解之后,就可以送客,反正这些人过来认识他也不是真的想跟他当朋友。在纪宁正在“以文会友”的时候,京城内,文仁公主赵元容已经回到京城四天,但她仍旧没回自己的公主府,而是在秘密查探一些事,但到此时,她仍旧没查探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公主,已经调查过,不但甲骨文祭文的下落成谜,如今京城周边更是有大批的人在封路,好像朝中有事生。陛下有近一个月未曾在朝堂上露面,就连宫里的那些主子们都见不到陛下,有人说陛下已仙游驾崩,只是现如今被一些奸佞掌握了朝廷所以秘不丧”赵元容的死士将了解到的情况奏报给赵元容。赵元容冷声道:“父皇之前身体一直康泰,未曾有过大病大灾,怎就会突然病入膏肓消息定然不准确,要派人继续查,就算不能调查到父皇如今的状况,也要清楚当初父皇为何要突然找一篇甲骨文,难道这篇甲骨文本身就是父皇放出去的倒钩”虽然女死士听的不是很明白,可她还是意识到,赵元容对皇室,尤其是对皇帝,并没有外界传说中的那么恭谨,彼此之间还是在明争暗斗,不但太子和五皇子有机会登基为帝,连赵元容也会对皇位有所想法。赵元容盘算了半晌之后,突然问道:“可有纪宁的消息”“回公主,已调查清楚,纪永宁在之前几天已抵达京城,他暂时居住在崇文门一带的悦来居客栈,不过听说他身边的朋友正在找民户住所,准备迁居出去。这几天纪永宁那里有很多人拜访,很多都是去挑衅的,但一次事情也没出”女死士道。“那是必然。纪宁的心机很深,又颇有智计,那些小小的学子岂能难倒他别说是一群人分批次去,就算是同时去,怕是他也能应付自如吧”赵元容想到了纪宁,脸上突然多了一抹微笑。女死士道:“公主殿下可是有事跟纪永宁说”“没什么大事,如果要去拜访,本宫会亲自去的,你回去做好你自己的事情便可”赵元容说完,起身离开了自己所住的宅院,乘坐马车离开了居所。七娘在将甲骨文祭文护送到京城之后,便在想办法与太子相见,但七娘突然得到一个消息,说是太子称病了几天,都在府中闭门不出,甚至也不见任何的外客,这让七娘感觉到自己很被动。“七娘,要不这样,我们直接将此物送到宫里去,就说是太子找到的,让陛下看到此物,或许对陛下的病情有所作用”七娘的手下人道。“你懂什么”七娘喝斥道,“这东西是能轻易示人的吗你可有想过,金陵知府李璟为何有那胆子让我们来送这东西,就是他知道这是烫手山芋,如果太子不想要,我们也不能交给别人,因为这样一份东西,很可能将来会涉及到国祚的安稳”“是,七娘,属下谨遵教诲”即便那手下基本没听懂七娘的话,但她还是赶紧说恭维的语言。“做你的事情去,现在就是想办法跟太子府的人取得联系,就说东西都已在我这里”七娘道。手底下人匆忙去了,只留下七娘一个人怅然若失,她嘴上呢喃道:“这世上的男人,除了是花心好色之外,就是口是心非,真是太让人失望了”京城驿站内,李璟也是紧赶慢赶抵达。李璟此番进京城,名义上是参加九年一次的朝廷官吏考核,时间大约是半个月左右,不过这一来一回差不多就需要三个月时间。李璟真正的目的,是亲自护送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