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4
作者:梦回故都      更新:2023-06-17 20:08      字数:4642
  细节,每次都是被纪宁敷衍了事,雨灵是最倒霉的一个,她甚至会被纳兰吹雪从清醒的状态点昏睡穴,第二天雨灵只是觉得记不清昨天发生的事情,偶尔还会觉得自己得了失忆症,却不知自己是被一个高手给“蹂躏”了。纪宁没有马上去帮纳兰吹雪报仇,因为他知道自己如今举人的名位并不稳妥,纪宁也知道自己跟纳兰吹雪之间的合作关系也很薄弱,如果帮纳兰吹雪真的报仇成功,他也知道纳兰吹雪会履行诺言到他身边来为奴为婢,但他其实也并不需要这样一个奴婢来帮他做事情。纳兰吹雪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怎么指望她去照顾别人这天纪宁还在房间里温习书本,准备做两篇文章出来,试试自己破题的能力。就在此时,唐解亲自登门来拜访。唐解等人相继都搬了出去,悦来居客栈里也只剩下同行五人中的纪宁,唐解这次是转呈过来见纪宁,也是带给他一个消息京城诗会马上要开始了。“永宁或许不知这京城诗会的盛大,这诗会两年才举行一次,这次恰逢第二年就是会试年,眼看也到了冬月末,如今到京城的举子数量也不少了,这样的诗会总会流传出一些好的诗文来,很多都可以流传一时,对于举子的才名增长是很有帮助的”纪宁问道:“唐兄,问你个问题,这往常诗会中可是出现什么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一个问题,就把唐解给问住了。很显然的问题,这种诗会虽然盛大,但也很难做出被人耳熟能详的诗篇,毕竟那些诗词还是大家做出来的好,就算是称号大学士的沈康,也没做出什么流传千古的诗文来,或者会有,但眼下是没被人发现而已。通常一个时代,能有一两个大的文豪就已经不错了,这些大文豪也只是在文章上了得,未必会诗文双绝。唐解整理了一下心态,道:“永宁也别太较真,我的是实话,你想啊,现在那么多学子都在,连一些进士都会去参加这种诗会,多认识一些达官显贵不也是很好的吗无论是在官场上,还是在文庙,都是朝中有人好做官,你如果一个人都不认识,就算中了进士,也可能被人闲置几年,到最后也只能外派到地方为一方知县,或许是穷乡僻壤,做三年的一任就会退下来,也许这辈子就会跟仕途无缘。你再看看那些有背景和人脉的,考中进士,或者能直接留在六部中为官,有的还能进翰林院,直接做到人人艳羡的京官,不用去地方遭罪,更有甚者可以成为皇帝身边的谋臣,将来更是会名扬天下。”纪宁道:“在下的志向,并不在做官。”“就算是在文庙,不也一样吗这年头,都是有背景的人才有机会晋升,永宁也要知道,你是有沈大学士作为靠山,可沈大学士毕竟已经年老,很多事已经不能由他来定夺,不过这对你来说也是有便利之事,你可以通过跟沈大学士的关系,以后在文庙中获得晋升的渠道,现在也可以通过沈大学士的关系,跟一些人多亲近一些永宁你的才学很好,尤其是诗才,如果再能做出一首不错的诗文来,会让你在本届会试中的声望出奇的高,对你最后中进士,也会有所帮助”唐解好像个说客一样,就是要让纪宁参加这次的诗会。纪宁摇头道:“不是我不想参加,是我知道枪打出头鸟的道理在任何时候都是成立的,我在金陵乡试中的遭遇还不说明问题吗何况我现在还没有能在京城扬名立万的本事,就算有,那也不该在这种时候表现自己,我们还是平平淡淡备考为好。”或许是学子之间都喜欢一较高下的原因,士子进京城后就会各种惹事,会有一些文会,假借要探讨学问,其实是为了做出比较,还会堂而皇之邀请很多人去参加这种文会来分出高下,最后的结果就是闹笑话。京城的会试从来不看谁的声望高来录取考生,而是看最后的诗文文章,因为会试是封卷考试,连试卷都是被人誊写过的,试卷在最后开封之前,谁都不知道是出自哪位考生之手,反倒是那些之前大放异彩的考生,可能会在开卷之后,被人议论是否可能会作弊,又或者是被主考官认为品行不端给刷下来。唐解道:“永宁,这次算是我们对你的一次邀请吧,一起参加,就算表现的不好,也就当是为我们江南士子争气了,毕竟江南之地还是需要有人出来主持局面的。南北之争,一直是科举中难以回避的事情,你也不想让我们南方的士子在本届的会试中抬不起头吧”纪宁心想,自己有这么大的本事,居然能事关到最后南方士子的面子问题“我可以参加,但我不能保证最后的结果如何,尽力而为罢了。”纪宁最后也算是做出了会参加的承诺。唐解赶紧去把这消息告诉韩玉等人,回头要商量参加的具体细节。纪宁原本也以为这京城的诗会,在举行诗会的时候去走个过场就行了,没想到还需要进行报名等事情,事情做的还很隆重,甚至还会有官府的人出来主持。等下午纪宁再见到唐解时,唐解正在跟韩玉商讨这次诗会的具体内容。“永宁你知道吗这次的诗会,还有位京城的名媛,说是要在所有学子中选择一名最有才华的,要许配终身,这也成为了坊间的美谈啊”韩玉笑道。才子佳人的故事,永远是学子们最为热衷的,甚至连看热闹的普通百姓,也有一种狗血的心态,想看看最后到底是谁可以抱得美人归。“永宁才学这么好,别又是既得到才名,又得到佳人,让我们好生羡慕啊”唐解哈哈大笑道。第358章 学问南北之争在儒家至上的年代,读书人一直被人推崇,而读书人通常会举行一些活动来比较高低,诗会这种形势是很得体的,因为好的诗词可以陶冶人的心灵,连不太懂诗文的人也能琅琅上口,甚至可以成为孩提的启蒙读物等等。所以在历朝历代,包括如今大永朝的各地,一直有举行诗会的传统,或者在一些别的什么活动中,也会穿插诗会这种形势的比试,让读书人之间可以有一个交流和比试的机会。至于有哪家的大户小姐准备在诗会上选择佳偶,最多就只是一个噱头,京城的闺秀一般都是藏在闺中不出来的,不是别人说她美就美,说不定是个丑八怪,嫁不出去的那种,非要死赖着一个才华横溢的公子哥,那也要看谁能配上谁的问题。人们想问题的时候,总会把问题往好的方面想,就会想那女人一定是美女,才子佳人的故事流传起来就会很生动,但现实生活永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完美,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纪宁对于连面都没见过的什么大家小姐,是半点兴趣都欠奉。他还在等着来年的会试,希望能考中进士后回去迎娶“苏蒹葭”,这可以说是他对婚姻的责任了,此时他也容不下别的女孩子来抢走他心头最重的位置,无论是宓芷容,又或者是赵元轩,或者说是纳兰吹雪、柳如是等等,这些女孩子虽然好,但还没有达到纪宁心中对于佳偶的判断标准,所以这些人都只能被放在一边。唐解和韩玉对于诗会是很热衷的,他们见识过纪宁的诗才,知道纪宁的水平到底有多高,他们觉得只要有纪宁在,这次的京城诗会应该是八九不离十,会让纪宁夺魁,江南学子会更有面子。“永宁,你第一次参加会试,或许不明白南北之争。以前提及读书人,都知道我们江南盛产才子,而北方的那些读书人的才学就远不及我们,后来文庙和朝廷为了限制南方人在会试中的出类拔萃,干脆定下了南北取士的制度,每次会试都会按照一定的比例,必须从南北学子中录取多少人。但近几届会试,北方的学子中出现几个有名的人物,占据了大多数的三鼎甲名单,使得北方的读书人开始觉得,他们的学问一定比我们南方人的好。”唐解解释道。纪宁道:“读书的好坏,应该部分地域,最多是一些地方文风是否开放,或者是学子是否更有向学之心,如果单纯以北方或者南方来定义学子的学问,是否太笼统和武断了一些”“永宁是这么觉得那也难怪,永宁的想法一向比我们更为开明,这么说吧,其实南方的举人,普遍比北方的举人才学要高,这也是很多人的共识,主要在于我们南方之地,大字不识的白丁数量不多,很多民户都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去读书,使得读书人的数量一直居高不下,容易从中选拔出优异的人才。而北方之地读书人的数量,则远没有江南多,基数小,当然最后选拔出来的学子质量,也就不行了”韩玉对于南北之争的事,也很热心,看样子他们都把自己当成是南方人,跟北方的读书人有点势不两立的意思。唐解道:“韩兄说的话一点都没错,永宁啊,我们南方人虽然在普遍的才学上比北方人高,但这几届,偏偏状元、榜眼和探花,北方人的数量反倒比我们多,这就很奇怪,所以有人说,是因为朝廷和文庙中北派的读书人,在暗中偏袒,因为会试的考卷内容不会公之于众,没人知道这些人到底是做出的怎样的文章,我们就不妨先用诗会这种场合,来试试这些人的学问,如果朝廷再不顾真才实学,而将一些北方没有才学的人拔擢,那我们南方的学子也不至于吃亏”纪宁感觉到了一股深深的恶意。为了证明南方读书人的学问更高,就先去证明一下北方学子的才学低,然后在放榜之后闹事。纪宁心想:“也就如今文风开放,朝廷和文庙对于读书人太过于纵容,才会有各种闹朝堂和哭文庙的事情发生,但凡有战争发生,变成军国的体系,那也不再有人会偏袒这些读书人。当个读书人都当不安分,也是没谁了。”这时代,所掌握话语权的就是读书人,当读书人感觉到自己的利益被人侵害时,他们可不会纵容别人对他们的侵害,他们在反击上是很犀利的。“按照你们的意思,我必须要在这次的诗会中发挥很好”纪宁道。“那当然,其实道理是一样的,如果你在这次的诗会中表现一般,甚至诗词不被大多数人所认可,即便你最后考中进士,甚至排名很高,可以到二甲前列或者是鼎甲,别人也会攻讦你,说你是贿考或者是夹带小抄等等,永宁也不想到考中进士之后被人怀疑,最后还会因此而在朝堂中被人冷落吧”唐解问道。纪宁微笑道:“难道一个金陵乡试的解元,还比不上在诗会上作首诗”纪宁自己是解元,还是江南乡试的解元,别人都会把他当成是目标,连北方的学子都会来拜访他,试图找到他才学上的规律,研究他,最后打败他。他觉得自己已经是万众瞩目的焦点人物,谁知道现在唐解和韩玉认为他这些才名还不够,必须要更彻底一点,在京城诗会上表现的非常出色,让天下人都知道有他纪宁这号人物存在。“永宁,我们也不多数了,你尽可能发挥的好一点吧,就算不为来年的会试,也为了自己的一点面子不是表现的好,总归是会得到别人尊重的,如果能得到一些朝中或者文庙权贵的欣赏,说不定即便永宁你不用考中进士,都能成为王府或者是什么大将军府的幕僚,将来的前途也不可限量”韩玉道。纪宁这点仍旧不能赞同。他心想:“我连文仁公主的拉拢都没接受,会在意去什么王府或者大将军府当个幕僚这次的诗会,我就不去当出头鸟,安安分分去凑个热闹便行了”第359章 各有算计纪宁答应了去参加诗会,但没答应一定要表现出怎样的水准来,因为他不想去涉及到太多的名利争夺。之后几天,唐解等人都在弄诗会的事情,倒是另外有件事,也是吸引了唐解等人的注意力,就是金陵城的天香楼在京城里开了分号,而且是“开业大酬宾”,说是要在天香楼里举行一次花魁大会。按照唐解的说法,这次的花魁大会跟以往有所不同,花魁大会所举行的方式不是跟以前一样靠鲜花的数量来决定谁是花魁,得了花魁也不单单是请谁喝个酒的问题,天香楼为了一次打响知名度,用的是比才学的方式,谁能做出更好的诗词,就可以自己选择跟天香楼的姑娘共度良宵。纪宁暂时不知道这“共度良宵”是否是玩字面意思,但见唐解的热衷,很显然唐解是相信共度良宵就是共度春宵,因为本次天香楼进京城的姑娘中,也包括了柳如是,柳如是因为是金陵城的花魁,使得金陵城的士子对她的好奇心还是很重的,甚至有的人也想通过这机会,占据美人,虽然只是一夜夫妻露水情缘,但毕竟柳如是也是清倌人出身,所有男人都是趋之若鹜。“少爷,那个什么花魁大会,您还是别去了,青楼里的姑娘,一定都不干净,您为什么要去惹这些女人啊”雨灵在得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