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1
作者:梦回故都      更新:2023-06-17 20:10      字数:4463
  物不归原主纪宁已经在往京兆府去的路上,这边突然说还有证据,也是让围观跟随的百姓很是失望,显然他们更想看到纪宁把事情闹上京兆府,事情越大越好。“纪解元,请回吧”过来相请的正是之前那名书吏,这书吏也是举人出身,本身不需要对纪宁行礼,但或许知道是理亏在先,他不得不先行礼,表示对纪宁的尊重和挽留。纪宁道:“许知县的态度,我们可不敢再信,现在刘府的人,请了进士过去帮忙说话,那就是说,在下这个举人说话也没什么份量,何不去京兆府讨回公道”“纪解元这不是说的见外话吗您也是读书人,许知县也是读书人,我们读书人本就是一家,何必跟几个市井之人一般计较不就是刘府的人许知县说了,只要您一句话,这事还是可以继续商量的”书吏头上也是冷汗直冒,如果被纪宁把事情继续捅到京兆府,那时不但知县可能要承担罪责,连他这个小吏也不能保住官位。纪宁现在是打蛇打寸,掌握了他们的命门。他是必须要把纪宁给请回去。“好,在下这就回去,听听许知县到底说什么”纪宁道。一行人撤回到了大兴县的知县衙门外,此时大兴县衙外的人数量,大概有两千人,大兴县的审案,也从来没这么热闹过,主要是这次的民事案子,涉及到一个进士,还有一个解元,再加上涉及的是田宅纠纷,还有尼姑、没落家族等等因素,使得这次的案子看点很大。“纪老爷回来了,纪老爷回来了”人群有人喊了起来,随即更多的人鼓噪起来。纪宁可以说是在千呼万唤走出来,跟他离开时不一样,他回来后所享受的待遇明显提高,也是因为他之前用了耍诈的计策,让刘府的人把假的契约给吃了,如此闹出一场公堂上吃证据的丑闻,只要纪宁在更高级别的衙门将真的契约拿出来,刘府的人是百口莫辩的。“纪宁之前契约书的事情,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这里还有一份”知县许礼承问道。此时许礼承的态度就很客气,说话也没了之前高高在上的气势,显然是知道这纪宁不好对付。纪宁道:“在下并不知道这份是从何而来,莫非知县之前所给刘府人所看的,只是一份誊录本”张瑜联道:“纪宁,你可别不知好歹,之前说你伪造契约书,看来还真没冤枉你,现在刘府的人把契约书毁去,那也是在情理之。”纪宁笑道:“既然在情理之,何必还请在下回来在下倒也想去京兆府看看,看看京兆府的那些官员是否也会跟诸位一样的口气”“两位,先别争吵,都是读书人,争吵有伤和气。”这会许礼承反而成为间的和事佬,他说道,“纪宁,这样吧,你拿出原本的契约来,由本官亲自看过真伪,如果确定当初刘府刘员外将田宅送给了慧晏,那本官会帮几位师傅讨回公道”纪宁道:“在下的那份契约,分明已经被刘府的人给摧毁,许知县说自己上还有一份,那必然是许知县早就料到刘府的人会有此一招,所以事先将一份大致模样的书丢下去,被他所毁,可是如此”许礼承瞬间被摆在下不来的台阶上,他思索了一下,如果现在他否认纪宁的话,等于说他在纵容刘府的人去吃契约。至于契约的真假已经不是他所计较的关键了,他现在所在意的,就是赶紧把这案子给结了,无论是否能拿到更多的银钱,那都不是重点了。息事宁人才是应该做出的选择。“好,本官就仔细查验一下”许礼承居然把上的那份契约又拿出来,仔细看过,“这好似是十多年前所签订的契约,当时还有诸多的见证人,不知道是否能找人去请一两个来”许礼承环视当场,显然原告和被告两边都没有打算请什么证人回来。代表刘府前来的刘启道:“回知县老爷,那些见证人,恐怕早就作古了吧”纪宁道:“但那也不可以直接否认,这份契约是真的”“这位纪老爷,我们跟您无冤无仇的,您作何要帮这群尼姑打官司”刘启恼羞成怒道,“就算这宅院真的是当初家祖送给慧晏的,现在慧晏已经死了,那这田宅是否应该物归原主了呢”许礼承突然也找到了突破口,笑道:“是啊,纪宁,按照道理来说,自然是如此的。”纪宁哈哈一笑道:“现在刘府的人终于承认,这宅院是舒安堂原本庵主慧晏禅师的吗”刘启不屑道:“还禅师,最多是个老尼姑,霸占别人的地界,说不定还有什么勾当呢”许礼承先看了张瑜联一眼,见张瑜联不说话默认,他这才道:“就算有这回事吧,纪宁,你且说,既然慧晏死了,那庵堂是否应该物归原主”纪宁笑道:“那意思是,如果在下送给许知县一件奇珍异宝,作为答谢,来日许知县作古的话,这件东西在下就可以上门讨回”“当然不可”许礼承自己也是个小气之人,听到纪宁的假设,当即否认,“纪宁,本官现在跟你说的,不是什么奇珍异宝,而是田宅。如果真的是一件东西,如果慧晏死了,那她的子孙是可以继承的,而不应该找几个根本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来继承,没问题吧”纪宁道:“大永法典可不是这么说的”他的话,掷地有声,所有人都听的清楚,许礼承问道:“大永法典如何说”问出来,才知道不合时宜,他身为大永朝的地方知县,如果法典的内容还要问别人,还怎么判案但实际上,地方知县就是不太了解这些,真实的判案,大多是由下面专门研究刑律的人来做出判断,然后将结果告知于知县,最多是有负责任的知县会拿法典比对一下,看看是否确有其事,有的不负责的,甚至连自己出面都省了,直接让底下的人画押勾准。:。:第457章 各退一步纪宁道:“大永法典中规定,一切田宅、佛像、庙宇,若原主归丧,而无直系亲眷继承者,一律以宗门弟子居长者而继承,俗世直系亲眷不得干涉如果庙里的老和尚过世,连他的直系亲属都没有继承权,而要继续传与僧侣和小沙弥,今日慧晏禅师故去,传寺庙、田宅于同门弟子,合情合法,旁人岂能干涉”纪宁说的合情合理,也带着大永法典上的确切内容,容不得许礼承等人所质疑,当纪宁说完此话后,连张瑜联和刘启等人也具都不语。一个进士,最多算是在学问上不错而已,他们在法律等专业知识上还是有所欠缺的,就算是知县要判案,下面的人也是先去翻看各种法典来确定罪行,最后再有知县把审判的结果宣读,现在纪宁说出这些来,许礼承不知道是否为真,还需要找人去扒拉大永法典,看看这些内容是否为纪宁所编撰。“纪宁,你说这些,可有诓骗本官”许礼承觉得很没面子,自己才是知县,结果懂大永律法的事情,居然还不如纪宁,就好像跟人说,他在做官上不如一个举人一样,对他的人格是一种极大的侮辱。纪宁微微摇头道:“在下所说的一切,都可以在大永法典上可查,慧晏师傅过世,虽然并未留下确切的文字记录要传与弟子,但法律如此,许知县既然已知晓,便直接判案为好”许礼承看着旁边的书吏等人,这会书吏已经在扒拉大永法典,看看纪宁所说的是否属实,用了好半天之后,书吏才将纪宁所说的一条给扒拉出来,在许礼承耳边说了一句,虽然听不清许礼承说的是什么,但见许礼承脸色漆黑的模样,就知道纪宁所说的并非虚言,这让许礼承非常没有面子。“此案还需从长计议”许礼承在得知案子对刘府的人不利后,他便想把案子拖延下去,这案子可以重新审讯。纪宁道:“大人,现在原告和被告双方都在公堂之上,一切便按照大永朝的律法来做出判决,作何还要从长计议”张瑜联道:“好你个纪宁,你还敢要挟知县不成”“在下并无要挟知县之意,但现在是公事公办,舒安堂以及城外的田地一共三十多亩,本为舒安堂堂主慧晏师傅所有,如今慧晏病故,这些产业当由舒安堂的继任堂主所有,乃是天经地义,这些田宅既然已是由刘员外送出,再跟刘员外无任何关系,刘府的后人如何能把这些田宅再讨要获取还请知县直接判案,让舒安堂的几位小师傅继承此田宅,从此之后不许刘府的人再到舒安堂干扰,若知县不能秉公断案,在下便前去京兆府上诉,看看到时京兆府尹站在哪边”纪宁说完这话,人群中出振聋聩的欢呼,这是对纪宁逻辑和语言能力的一种肯定。虽然很多人都听不懂纪宁在说什么,但听纪宁这种辩论的技巧,在帮一些小尼姑打官司,让那些所谓的官老爷吃瘪,在普通百姓听来就很过瘾。许礼承和张瑜联等人,都是一脸的灰头土脸,他们的神色已经是很憋屈了,但又不肯承认最后得胜的是纪宁。“由本官进内堂重新议定,再做定论”许礼承近乎是很狼狈地从公堂上下去,直接往内堂而去。等人一走,外面公堂上百姓的欢呼声更高。纪宁就好像一个为民做主的大英雄一样,所有人都在朝纪宁打招呼,好像纪宁也能帮他们申冤做主。张瑜联和刘府的人更是觉得无地自容,最后张瑜联也借故往衙门后堂去了,他是进士,面子大,就连小小的知县衙门公堂都能自由进出,至于刘启就没那么大的脸面,留在公堂上,他的地位跟纪宁相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纪解元,我们许知县请您到里面走一趟,有些话跟您交待”之前的书吏走出来,说道。纪宁道:“还有什么可说的在下还是留在外面为好”“还是进去商谈一下,与人方便,就是与自己方便不是”书吏陪笑说道。纪宁这才昂阔步往衙门后堂而去,到了后堂,但见张瑜联和许礼承正抬头看着他,显然这两个同年进士已经把问题都商量好了。纪宁道:“许知县,张进士,今日您到底是何意公堂上审案,为何要将在下请到后堂来”许礼承道:“纪宁啊,是这样,你看这案子,你是占据了一些上风,但你还是总要给本官,还有张进士一个台阶下吧”“在下不明白两位的意思。”纪宁故作不知道。“这样吧。”许礼承道,“本官也不跟你多废话,这案子呢,本官准备如此判,舒安堂那几亩地,还有寺庙,就归了那几个小尼姑,至于舒安堂之前在城外的那些田地,就归了刘府,你看如何”张瑜联也微微点头打量着纪宁,似乎这提议已经获得了他的认同。纪宁眯着眼,道:“许知县如此判,是否对舒安堂的几位师傅不太公平”“凡事哪里有公平可言”许礼承道,“就说刘员外将田宅土地都送给一位出尘之人,如此就会引人遐想,如果外面再有传言,说是舒安堂的老尼姑和小尼姑,跟刘府的人有什么勾搭,对慧晏的名声也有影响,现在这么判,两边各退一步,就当是本官出来当和事佬了,如何”纪宁在心中是愿意接受这结果的,其实他也没奢望说能把城外的田产也一并拿回来。但他不能很痛快的答应,需要做出一些迟疑:“那关于此番诉讼的费用”“当然是由刘府的人来承担。”许礼承道,“刘府家大业大的,多花一些银子,那是他们自己愿意,你身为举人,出来帮人的忙,不也是出于一时义愤现在刘府的人破了钱财,只得回几亩田地,就当是小惩大诫,你也可以回去了”纪宁这才笑着满意点头道:“那在下也就恭敬不如从命”第458章 三天时间纪宁进去的时候,跟张瑜联那边还是势成水火,出来时,两边便感觉和气了许多,就好像是冰释前嫌了。等知县许礼承将判案的结果公布,在场的百姓甚至觉得很不过瘾,这种田宅分开,分别归属到一方的判罚,就跟各打五十大板差不多,话题性明显没之前那么强。“纪公子,这就算判完了”静萱显得不解,打量着纪宁,神色中明显带着不明白。纪宁点头道:“最好的结果,大概也只能如此,接下来,舒安堂会在官府报上户籍,你们也算是正式的京城之人,以后舒安堂也归你们所有”“那很好啊”静萱对最后的结果显然是很满意,她似乎并不太在意城外田地的归属,似乎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