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74
作者:梦回故都      更新:2023-06-17 20:13      字数:4480
  等到了京兆府周围之后,果然这边的人很少,连就近的茶楼都没坐满人,而且这些人基本都是会试的“老油条”,参加过几次会试,知道今天礼部和贡院那边人多,他们专门在人少的京兆府方向等。上楼之后,有人过来问姓名,各自打了招呼,纪宁才现这里面“人才济济”,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详,算是在举人中非常有名望的,参加的会试多了,屡次不中,但他们的名声也会越积累越多,并非是只有进士才能为天下知。第547章 放榜喜报十三更纪宁等人所选择的茶楼,就在京兆府街口,所有京兆府出来报喜,要走城东和城南一片的,都会走这边,即便不往这边来的,报喜的人一路上都会大胜张扬报喜之人的名讳和名次,因为距离京兆府比较近,在这边也能听到。纪宁认识了一下楼上的人,才现这些人算是这届会试中最有可能中进士,甚至是中状元的人。无论是江南的学子,还是江北的学子,在这家茶楼的二楼上,是没有什么南北地域上的争执的,因为他们的年岁普遍都是三四十岁,有的甚至已经五十多岁参加了六七届的会试,早就成了会试的专业户。单就以市面上这些人中会试榜会元的赔率来说,都是市面上非常高的。正因为他们会试经验丰富,才能找到京兆府这种地方来听会试放榜。这些人,见到纪宁等人之后,一看是年轻后辈,显得没多少耐心,因为在他们看来纪宁等人就是来“陪太子读书”,事后等着落榜回去,不可能考中进士的,即便能考中,也只是中个三甲进士一辈子没什么大的出路,反而是断了将来重新考进士的机会。可当介绍到纪宁时,这些人又有些惊讶,五十多岁好似老学究,连说话都是一板一眼的孙茂绝上前道:“你就是纪宁,纪永宁”因为跟介绍到唐解等人的待遇不一样,纪宁也有些好奇,他不知道为什么这些人会单独提到他,他拱拱手道:“正是”“年轻后辈而已,也看不出有什么本事。”孙茂绝说话时也很不客气,对纪宁充满了轻视,“但你却有个好师公,让天下人都知道,甚至在你师公被风传要成为会试主考官时,你甚至还成为了会试会元的第一人选,哈哈,真是荒诞可笑”或许是这些久考不中的举人,心理上都会带着一些傲慢的想法,诸如:“那些中进士的一定是才学不如我,但或许是撞了运,或者是写了一些谄媚的文章,或者是朝廷中有强大的后台关系,或者是通过营私舞弊,他们这才考中进士。而我,才华横溢才高八斗,只是因为出身贫寒,才屡次不第。”这些人对那些年轻考生也是充满敌意的,在他们看来,年轻跟无知是划等号的。所以他们才会对纪宁有如此不堪的评价。如果不是纪宁脾气好,肯定已经跟他们辩起来,纪宁拱拱手道:“久违了”一句话就当是打过招呼,回到座位上坐下来。唐解等人而后才回来,他们脸上也带着一些不满。唐解道:“这些人,虽然是声名在外,但看样子可是心高气傲的很,我们还是别理会他们”几人都觉得有道理,韩玉笑道:“还是永宁有见识,你们看过来等放榜的,无不是在会试中可说是最富经验的人,我们过来听放榜,还省了自己去看,在度上也要比在那边人挤人要快,何乐而不为”点了茶点,几人便安心等候,别人是在三月天人挤人看放榜,而几人则悠闲自在听放榜。“永宁,在我们当中,你可算是最有机会中进士的,你可要仔细听着”宋睿突然说了一句。韩玉笑道:“这不是还有我们不管是出到谁,我们都记录下来,最后再去礼部衙门外面的张榜处对比一下,就知道是否有错了”茶点上来之后,差不多已经到中午了,但京兆府那边还是安安静静并不见有报喜的人出来。随即,有官兵所护送的两辆马车而来,马车上各有一个箱子,几人都到窗口去看,便听到旁边那孙茂绝道:“不必言说,这必然是杏榜所有中选之人的喜报”唐解等人听到这种“过来人”的解释,心中也多了几分期待。等回到座位上之后,唐解道:“看来榜文和喜报都已经送到了京兆府,如果我们在京兆府中认识人就好了,可以让人帮我们去打听一下”纪宁微微摇头道:“今日京兆府是不会对外透露任何消息的,也不会有人到京兆府来买消息,何必呢,再过不到半个时辰就送到府上,还要冒着违反朝廷法度的事情去调查,那简直是多此一举了”“还是永宁说的对,在家中等候,也比去京兆府找人问询要好,心中多个期待嘛”韩玉道。几人便又安心等待起来。一直过了正午时分,京兆府的大门突然打开,第一名带着喜报的衙差出来,他的肩膀上挂着一个锣耷拉在身前,作为第一个出来报喜的人,他身上是带着锣的。只见他一手将一封红纸举高,另只手突然敲了一下锣,随即他的腿迈开,大跨步往城东的方向跑去,嘴上大喊道:“江东胡原县宋伯安宋公子,得会试贡士,名列第三百名”这一声高喊,等于是拉开了报喜的序幕。三百名考生的报喜之人,都会从京兆府出,分别往考生自己之前报考时所提供的住宅位置,送去喜报,即便是那些在礼部和贡院见到自己中贡士的考生,也是要回去等报喜之人的,等于是二次确认。报喜虽然需要报三百人,但报喜的衙差却只需要大概一百人,去报喜的人,把喜报送去,把赏钱领了,就可以回来顺位接下一个喜报的工作,这天京兆府那边也会比较忙碌。到了会元之时,京兆府尹也会一同前去,这也是为了体现朝廷对中会元之人的礼重。等喜报传报结束之后的第二天,也就是三月初二,所有中贡士的考生需要带自己的路引和具结到礼部衙门,将自己参加殿试时的士子服领回去,进宫参加殿试是很神圣的事情,所有考生都需要有整齐划一的着装。“开始了开始了”报喜的人这一出来,就让唐解等人的心情紧张起来,他们生怕自己错过了什么重要的消息。而纪宁则显得很淡然,他没求自己一定中贡士,更不会去求在会试中有什么好成绩。无论会试挥的再好,到了殿试也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共同角逐状元之选。第548章 一百四十三名十四更会试的成绩,并不会带入到殿试中,所以会试即便中了会元,到殿试中名列三甲的可能性也是有的,而在会试中倒数第一名,也有可能在殿试中取得状元。因为都是弥封考试,考官根本看不到考生的名字,至于选谁不选谁,全看文章是否入主考官的眼,而会试和殿试的主考官是不同的。纪宁不会太去在意自己是否中贡士,但每个人心中总还是有些希望的,他现在中进士,为的不是能早些入文庙,而纯粹是能在对付张洪的问题上有更高的主动权,少了进士的身份,他跟张洪之间的地位差距就有些明显,给他扳倒张洪带来不小的麻烦。“庐州府苍郁县马之宁马老爷高中会试第二百八十九名贡士”报喜的人一路上都会大喊中贡士之人的名字,还有名次,虽然在百名开外的贡士听起来不太好听,但怎么说也是中了贡士,这就是个准进士,只需要平稳参加完殿试,即便写一篇狗屁不通的文章,只要别犯忌讳,这几天再检点一点别去辱骂文庙圣人或者是皇帝,那他基本就可以坐定了进士,那时便可以衣锦还乡荣归故里。有时候一次会出来两三人,报喜的声音交杂在一起,需要仔细听才能听到,而有时候则是好些时候才出来一人,喊的人嗓门只要大一些,就能听的清清楚楚。到二百名左右的时候,茶楼上这些人,还是一个都没传报出来,也就是说,要么这些人是在前二百名范围内,要么就落榜了,因为中贡士的考生也就还不到总考生数量的百分之三,这使得落榜也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事情,反而最终中贡士的,无论是多少名,都能兴奋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在大多数人看来,能中个贡士获得个进士名位就不错了,哪敢奢求在会试中有多好的名次。而纪宁,则保持了一种泰山崩于眼前而不改色的态度,因为他知道,无论自己中不中,他的目标都是在文庙中,甚至于连殿试的名次都对他没太大的影响,除非是他考中了一甲前三名,那他可以有自由选择进入到翰林院或者文庙为学士的资格,否则都需要参加附加考试。趁着等待的空暇,唐解问道:“朝廷尚未说,关于本次会试中算经题目的录取结果,会在何时公布,或许也是在今天。”韩玉道:“或许要等到过两日吧。算经的结果,恐怕要等贡士的录取结果出来,毕竟是额外增加的名额,且算经题目本身就不多,而且有准确答案,如果全都能做对的话,就看有多少人是中了贡士,以中贡士为优先吧,算经考试可没什么殿试之说”韩玉的话,得到了唐解等人的认同。一旁的宋睿道:“永宁我们这几人中,也就你中贡士的可能性最高,却不知是否有机会能见证一下”纪宁笑了笑道:“诸位的才学都不错,在中进士这件事上,应该机会都是均等的吧”或许是纪宁说的话有些“不中听”,倒是那年老的孙茂绝耳朵很尖,居然听到了纪宁的话,但见孙茂绝站起身走过来,指着纪宁道:“这位后生,你出口可莫要太过于武断,年轻人,必须要有自己的见地,别随大流说话。像你说的,如果每个人中机会都均等,那还要科举考试作甚,直接找一群稚子来考,那科举考试不就乱了套”旁边一众人马上附和,而且有的人还带着义愤填膺,好像纪宁挑战了科举制度的秩序一样。纪宁也没想到这群老学究居然会跑过来指责他的一句话,眼见这群人对他横加议论,他只是轻叹口气。纪宁心想:“这群人自己考不中进士,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总是从别人身上找,那是为何如果他们只是会写诗词文章,那也远达不到进士的录取标准,进士是未来朝廷官员,在文章中必须要有灵活变通和自我思考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去追求辞藻华丽,他们继续这么坚持自己的风格,恐怕一辈子也中不了进士,只是他们自己不承认罢了”“多谢提点”眼看这群人上来纠缠个没完,纪宁只能是先拱拱手,装作受教的模样,他现在更想知道外面报喜的人喊的是谁。报喜仍旧在继续中,很快便到了一百五十名左右,楼上还是没有一人中选。那些老学究,别看一个个都已经是老油条,而且声名在外,很多还是会元的热门人选,他们可以表面表现的很淡然,但在举手投足之间却能表现出急躁。考了半辈子的科举,到现在还只是个举人,进士屡次不第,这让他们人生的目标仅仅是中进士,都已经到了偏执的状态,这种人说自己不在意结果,说出来也没人相信。每有衙差从京兆府经过,无论是报喜的,还是回去复命的,他们都会过去看看。终于到了一百四十三名,纪宁几人还在喝茶,突然听到报子奏报:“金陵梅山县韩玉韩老爷,高中会试第一百四十三名贡士”一句话,就让韩玉近乎是从椅子上蹿起来的。韩玉赶紧到窗口去仔细听了一下,外面的报子还没到茶楼门口,他赶紧招呼道:“这位官爷,可是喊的梅山县的韩玉”“正是”那衙差抬头看着韩玉,这样的衙差也是很懂得人情世故,他赶紧相问道,“这位老爷不知如何称呼”唐解哈哈大笑道:“见到了韩玉韩公子,还不直接上来就不用去府上了,直接到这里来报喜便可”“这这不太合规矩啊”下面的衙差也有些为难。“无妨的,我们在这里等消息,等到会试报喜结束之后,您再一起往住处去,银两方面,自然要包个大红封”这次唐解先代表韩玉说话,而且拿出一个十两重的银锭,足足是那种普通贡士所给赏钱的几倍,“这位官爷,不知可否上来说话”那衙差一看,这生意好转,来一家顶跑好几趟了,他赶紧屁颠屁颠往楼上来,嘴上继续把之前的话喊着:“金陵梅山县韩玉韩老爷,高中会试第一百四十三名贡士。”爆完毕,求各种支持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