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47
作者:梦回故都      更新:2023-06-17 20:17      字数:4385
  照理说是没理由恨他的,而后二人应该就这问题详细商谈,结果赵元容一连多日未曾露面,这甚至让纪宁觉得,赵元容有过河拆桥之意。但纪宁也知道赵元容用心坦诚,他不相信赵元容是这种人。纪宁问道:“阁下说的喜,喜从何来”“纪公子何必要装样子呢其实这件事,旁人不会知晓,在下也只是在跟踪文仁公主时,无意中现她已为人妇,料想这世上能让文仁公主折服之男子,除了你纪公子之外,别无旁人”上官婉儿说这话时,尽量让自己的语气看上去很平静,“在下而后又详细盘查,现文仁公主经常出入一小屋之内,但她多数过去之时,都是单独行动。后来在下便在小屋现了纪公子你”纪宁这才知道,原来自己跟赵元容私会的事情,已经被上官婉儿查知。上官婉儿打量着纪宁,道:“明人不做暗事,纪公子,你还要遮掩吗”“呵呵”纪宁笑了笑道,“阁下来说这些,意欲何为”其实他也不想隐瞒上官婉儿,或者说,既然都被上官婉儿知道了这么多秘密,他再遮掩也失去了意义,毕竟上官婉儿把这些话告诉太子,太子就绝对没理由要留他活命,别的势力也会将他铲除。现在上官婉儿上门来说,其实就是在提醒他要收敛,让他暂时不能跟赵元容见面。上官婉儿轻叹道:“其实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在下对文仁公主还是十分佩服的,她是能成大事之人,心中有高洁之气,远非太子、五皇子之流可比。但可惜她只是女儿身,在这世上,永远是女子不如男,即便她再有雄韬武略,也无法得到皇帝的认可而受封为储君,但她能得到纪公子你的支持,想来将来能得势的机会是很高的”“哦”纪宁在此时,尽可能不去说,免得泄露出什么消息,他宁可去听上官婉儿说。但听上官婉儿续道:“文仁公主之成,非自己登基为帝,否则便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不如匡扶少主登基,她以摄政公主总揽朝纲,到时她可说是掌握天下权柄,尚且无人能非议她,纪公子以为如何”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说,纪宁也承认上官婉儿这主意很好。但从历史的教训来说,这件事是不可取的。华夏古代的朝代更迭,所验证的最后结果,扶植傀儡皇帝,很容易成为最后失败的根由,做大事必须要做到底,不能黄袍加身,而想当一个权臣,到头来很可能就是在国家大事上名不正言不顺,导致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会支持少主背离,从而导致覆灭。纪宁摇头道:“在下不明白阁下的意思,文仁公主有成大事之意吗”虽然被上官婉儿说中了,但纪宁到此时,还是不能承认。这涉及到原则问题,毕竟上官婉儿不是他的人,也不是文仁公主的人,甚至也不是个路人甲,上官婉儿背后的势力其实是太子,对纪宁来说,防备上官婉儿,也就等于是在防备太子对他的试探。本章完第701章 携礼上门纪宁对上官婉儿,其实是不抱有什么阶级立场的,因为在他看来,上官婉儿在做大事的气度上极佳,也不会因为圣坛跟太子走的近,而跟他彻底处于对立面,对他百般加害或者怎样。八一中文网188811zc1o他始终跟上官婉儿亦敌亦友,甚至他还跟上官婉儿有了肌肤之亲。这些都是他对上官婉儿提不起应有戒心的原因,现在上官婉儿还来刺探他跟崇王家族的关系,并且将调查到他跟赵元容关系的事情相告,在纪宁看来,上官婉儿现在也只是想提醒他和赵元容要小心应付。他现在装糊涂,或者上官婉儿继续试探,对二人来说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现在双方只是在某些事情上互相不承认罢了。上官婉儿道:“纪公子不想说,那在下也不勉强,有些事劝纪公子你好自为之,在下能刺探到的事情,未必不会为其他势力的人所探查,纪公子身边乃是众敌环伺,如果连基本的戒备心都没有,也实在说不过去了告辞”上官婉儿起身便要走,纪宁没有起身相送,因为他二人之间的关系还很微妙。之前可能朋友的成分更居多一些,但现在似乎又是敌人的成分占了上风。连纪宁都快模糊了跟上官婉儿的关系,越是微妙的关系,越容易打破,也让纪宁越是感觉到烦扰。这可比揣摩别人的心思要复杂的多,他宁可去跟崇王、惠王等势力在权谋上争锋,也不想去思考关于自己跟上官婉儿之间的关系。纪宁已经在准备进入文庙。文庙的见习学士考试,尚未结束,他必须要等到文庙考试彻底结束之后,才能正式进入文庙为见习学士。到此时,他的文名仍旧是进士,即便成为见习学士,他也不是学士,仍旧是进士。在文名的进取之路上,他也算是任重而道远,在进入文庙后,自己到底朝哪个方向展,他也并未完全想好。只是他厌倦了官场的争斗,才会选择进入文庙,做一些相对清闲的差事,但现在看来,进入文庙也未必令他可以居于庙堂之远。他现在仍旧牵扯进权力的漩涡之中。接下来几天,他都在筹备搬家的事情。他准备在京城买一处相对大一些的宅子,不再局限于崇文门一带的小宅院,而要搬到靠城东的大宅。他现在还只是进士,所以他也不想太高调,只是想买个四五进院子的宅院,这在京城来说,也算是不小的宅子,也不用十分宽敞,在花费上,基本在三千两银子到五千两银子之间。在这价位上,已经能买到十分好的宅子了。原本的官宅,他不会去碰,至于私宅,也要看宅子的修建年份和地理位置。他没时间去自行找地方修宅子,而且在京城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修宅子是很费时费力的,还不如买现成的,自己再稍微收拾一下。因为这将是他在京城里的府宅,他会把宅子修缮一新,现在惠王失势,他也不用担心被惠王府报复的事情,在选宅子上,他也没那么多的讲究。一连几天,他都在为宅子的事忙碌,甚至都不会去见唐解和韩玉。关于唐解和韩玉在差事上得到如何分配的事情,他也没去问,但三人一起相约去李璟府上的事,纪宁倒一直记得。四月初六这天,纪宁买宅子的事情,基本已经定下来。宅子他在东四牌楼周围买的,地角还不错,重点是靠近京城的文庙,这样他若是在京城文庙获得差事,出入也方便一些。即便他分配到地方文庙,平时可能回到京城需要到京城文庙述职,来回也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宅子只是定下来,还没正式过户,纪宁还需要一些准备工作。这天他不得不出来见唐解和韩玉,因为这天是去李璟府上拜会的日子,唐解和韩玉特别打探到,说是户部侍郎李璟在这天正好轮休,几人到府上去,李璟正好在家。“永宁,拜帖已经写了,连礼单也都准备好,你看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地方”唐解把拜帖和礼单给纪宁看。纪宁看过之后,点头道:“大致,应该没什么问题,只是不知李侍郎是否会见客”“料想是没问题的,这年头,都是礼多人不怪,我们带了厚重的礼物上门,只是作为金陵故地之人的礼节性拜访,又不是说一定要请他做什么事,他能不见”唐解显得很自信,“这么说吧,我和公台的差事基本等着放下来便可,吏部那边我们也派人打点过,暂时看来,要放个地方知县应该是不难,就看县衙的门楣是否宽敞了”唐解的意思,现在要得到知县的放缺不难,难的是要放到大县的知县。不但唐解和韩玉在花银子打点,别的人也在用银子打点,就看谁找的关系更硬,而且看谁花的银子更多。唐解和韩玉光是要买个知县,就已经备了几万两银子,这已经是很夸张的,但问题就是这二人不缺钱,他们有底气来买这个知县,这样一个知县,就算是干半辈子也得不来几万两银子的贪墨,可以说唐解和韩玉在这差事上,完全是一笔亏本买卖。纪宁心想:“唐解和韩玉虽然也算是书香门第出身,但几代人中并未出过进士,他们更在意要获得文名,光耀门楣,至于花多少银子还是其次的。就好像那些大商贾,即便要为家里的学子买个举人文名,都可能会花费几万两银子,相比较而言,唐解和韩玉要得到知县的官缺,花几万两银子也是可以理解的。”韩玉道:“永宁,这次去李侍郎府上,你也不用带什么礼物了,我们为你准备了几件简单的礼物,毕竟你上门,也不是有事相求。”纪宁心想,我去了还真是有事相求,但求的却不是李璟,而是李璟的女儿,这还是有些尴尬。他知道这种事跟李璟说了也没用,现在就看他能否跟李秀儿有所联系,他想亲自面对李秀儿,将自己心头的疑问问出来。本章完第702章 得知详情三人往李璟的府上而去。作为新科进士,纪宁等人其实在殿试结束之后,有很长的时间是没有自己的具体差事,在此时,往往也是京城中新科进士在众多官员府邸走动最为频繁的时候。一旦官员遇到休沐,他的府邸就会有大批进士上门来拜访,越是位高权重的官员,需要接待的新科进士往往越多。纪宁等人并非当日唯一要拜访李璟的人。李璟府上,有前来拜访的人不下十位,在唐解安排人递交了拜帖之后,几人也需要先到李府的前院旁厅去等候。与他们一起等的,有几人是跟纪宁等人同科的进士,还有几人是往届的进士,或者是李璟的同乡官员。几人坐下来之后,也没什么要见礼的,互相寒暄两句就便直接坐下来等候李璟那边会见。李璟每拨人大概也就见一炷香左右的时间,至于见面说什么不重要,最重要的其实是礼物带了多少来,还有李璟是否觉得来拜访的人是否可以被提拔任用。大永朝的官运,手头上的权力还是很大的,皇帝越是昏聩,下面官员擅权的情况越重。李璟已经是户部侍郎,很多时候代理所做的都是尚书事,李璟受到器重,来拜访的人自然也是希望能从李璟这里得到官职的提拔,或许进入户部,或许通过李璟的举荐而进入到朝中其余几个重要衙门,有且不限于六部。唐解和韩玉没考中翰林,来李璟府上,可以被那些同科进士所理解,而纪宁到李璟府上来,别人可就不怎么理解了。因为纪宁曾在皇帝面前说过,他的目标是要进入文庙的,所以他不会理会朝廷的事情,既然如此,有什么必要来见一个户部侍郎但同时坐在李璟的府上,这些人也不好意思直接相问,几人便尴尬坐着,毕竟是来请谒送礼的,都或多或少会带着一点羞于启齿,彼此之间也不会去问为什么来拜访的问题。说是要等半个时辰左右就可以见面,但一直等了一个时辰,还没轮到纪宁等人进去拜访。从李府的知客口中,纪宁得知李府里来了客人,李璟正在招待客人,所以没时间继续会见宾客。“什么客人这么重要”唐解上去问那知客道。“几位进士老爷,这是我们李府的事情,跟你们没多大关系,您们还是别多问的好”知客显得有几分得意道,“其实有些事呢,也不是一点不能说,我们家小姐,现在正准备参加遴选入宫的秀女,如果选上的话,直接会进宫成为储妃,无论将来是做皇妃,还是做太子妃,都会让我李家更为显达”唐解皱眉道:“你们家小姐你们李府一共几位小姐”“当然只有一位,我们家老爷其实在外还有庶出的女儿,但称得上是小姐的,只有我们大小姐一人,如今大小姐正是待嫁年岁,要入宫,那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啊,几位进士老爷就别多问了”知客说完,出门而去,这让唐解有些郁闷。唐解道:“李府的小姐,便是在金陵城中也颇有才名的李秀儿李小姐吧这样如花似玉的美人,居然要入宫去给皇帝当皇妃,真是”他差点就把鲜花插在牛粪上相类似的话说出来。韩玉赶紧咳嗽两省,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