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53
作者:梦回故都      更新:2023-06-17 20:17      字数:4428
  有六部官缺紧张的原因”唐解迟疑道:“听永宁这么说,好像很有道理,难道说我们争取外放知县,争取错了”“那倒没错。”纪宁道,“很显然的问题,你们去地方,可以避开京城的权力争斗,如果你们留在京城,也必须要过早地选择阵营,而像我们这样的新科进士,在得不到要害官缺的情况下,根本没人会拉拢,无论哪边得势,自己都会成为牺牲品,那为何不到地方去任职,可以山高皇帝远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唐解一拍大腿道:“还是永宁你看得透彻,永宁你选择进文庙大,该也是这原因吧”“嗯。”纪宁点了点头,算是承认了。唐解道:“永宁还是太谨小慎微了啊”韩玉笑道:“既然这次外放的知县价码不是很高,我和子谦也就到地方去任职了,做几年后,争取能混个通判,再混几年,希望能到知府任上,哈,十几年后我们再在京城相见时,说不定永宁已经是大学士,而我们也是六部的堂官了”本章完第713章 进文庙第一天四月十五,这天是纪宁到京城的文庙正式报到的日子。虽然他跟当期考中文庙的人是同一届,但在文庙中,没有这种细分,每个人都是在不同的时间段到文庙去述职,他是当届保送进文庙的状元,会在四月十五上午去报到,属于分配差事比较早的。有了之前一次先到文庙的经验,他这次进文庙,已经对文庙内的布局很清楚。这次他直接进了仁孝堂,在里面,等待他的是京城文庙的大学士马恒。纪宁跟马恒之间,虽然身份和地位相差悬殊,但二人之间已经不是很陌生了。马恒打量纪宁一眼,道:“年轻人,有时候做事要知分寸,我也就不跟你多说了,你把执事牌和相应的备案写好,老朽还有别的事情要做”马恒把几张纸交给纪宁,就好像表格一样,让纪宁填写。纪宁对这些东西已很熟悉,他第一次来文庙报到时也曾填写过这些东西,但这次的相对更为正式一些。他拿起笔来,马恒在旁边也根本不去看,倒是马恒身后那些学士或者见习学士都在看着纪宁。纪宁上次来,给一人送了几两银子,按照规矩来说,这次纪宁再次来述职,还是要宴请这些人一顿的,就算是这几天来文庙报到的人多,这种宴请也可以先排下去,他们这几天近乎可以每日饮酒吃宴。纪宁把手头上的表格都添完之后,递给马恒,马恒拿在手上看过,见纪宁填写的很工整,道:“不错,以后暂且留在京城,在你省亲回来之后,大约半年之后会调配到地方,这段时间内,好好学习和总结,别辜负了圣人和先师的教导”不辜负圣人和先师的教导是几个意思纪宁心想,我来是让你们教导我的,不是让那些死人来教我知识,如果让这些人来教我,就意味着我要自学,那还要你们做什么马恒倒觉得自己说的没问题,在文庙中,所有的做事标准都不是活人给的,而是那些死人定规矩。马恒拿着纪宁所填写的执事牌和备案离开了仁孝堂,他这边一走,很多人都过来跟纪宁拱手道贺。说是道贺,其实就是想让纪宁赶紧宴请一顿,因为纪宁是当届所有新晋的见习学士和学士最先来报到的,这些人等着三年一次的学士补录,已经等到望眼欲穿。但纪宁却不想跟这些人一起喝酒,因为他来的晚,这些人都是他的上司,一旦跟自己的上司喝酒,那还不是每每需要敬酒,别人要喝酒,他也要陪酒如果每一杯都要喝的话,那他今天不酩酊大醉,是难以从酒肆中出来的。“诸位,今日在下入得文庙,还未来得及跟诸位圣人和先师行礼,还请诸位带在下先去职司,等在下熟知了自己的差事,必当好好款待诸位”纪宁先表明了态度,别过来就让我请你们喝酒,我是来报到述职的,先带我去看差事,以后我需要做什么,在哪工作,谁是我的直属上司,你们先给我解释清楚了,一个个都以前辈高人的姿态到我面前,我不跟你们啰嗦听得纪宁说要好好款待,这些人是相信的,毕竟之前纪宁拿出了不少的银钱来给他们作为“买路钱”。这年头,皇帝昏庸,官府也就相对黑暗一些,连文庙中的风气也不是很好。很多人都在讲钱,讲关系,没这些就得不到别人应有的礼遇。有钱好办事,纪宁说出要款待之后,马上有人带纪宁去看了他的新“办公室”,说起来,其实就是在京城文庙中很不起眼的一个书房,名字叫做礼仁书堂。“纪学士,到这里之后,你就是文庙中的一员,以后你便在这里整理先贤的文章,如今礼仁书堂乃是京城文庙中最大的书堂,负责整理的是前代先贤们的遗作,如果整理的好,或者有什么现,上报之后,都会得到相应的奖励,这对你将来晋升为正式的学士很有帮助”纪宁的直属上司,礼仁书堂的掌堂学士吴松章对纪宁说道。吴松章已经五十岁上下,到现在仍旧是学士的身份,不是他资历不够,而是他的文名的确是不到进阶的地步,但因他资历高,就在文庙中做掌堂学士。如果分配到地方去,或许他还能当个庙祝或者相应的职位,至少不用跟现在一样,留在京城处处受制于人。“多谢吴学士提醒”纪宁行礼道。“也好,你的座位在甲字二号座位,这里原来是宋学士的位子,但去年他征调到江南之后,已经驾鹤西去,你过来也当是继承他的遗志了吧”吴松章说的一句话,让纪宁很不爽。他心想,怪不得这座位看上去已经许久没人坐过了,感情是死人的位子,这么晦气的位子就不能换了,用新的桌椅板凳但他毕竟是新来的,在这种问题上没太多言权,便也就不去理会了。吴松章又给纪宁大致介绍了一下整理前代先贤遗作的一些规矩,总的来说,就是有人把这些遗作从封存的仓库中拿出来,每个人分几本,要从中判断出这些人的思想主张是哪个流派的,再把文章中精华的部分上报,再由掌堂学士和几个副掌堂学士来斟酌,决定哪些文章可取,哪些不可取,最后把所有的文章整理成册,再上报,由上司来决定这种整理出来的册子是否合格,再决定是否需要重新整理和编撰。纪宁感觉自己不是来当什么文庙学士的,而好像是来当图书馆管理员的,因为他的差事中,还包括去将书籍分门别类这样散碎的工作。“纪学士,有什么问题吗”吴松章最后问道。在文庙中,除了几个大学士以及名义上的称号大学士之外,其余之人都是学士,地位的高低不是从一个称呼就判断出来的。但纪宁知道,自己在文庙中,属于最没地位的底层学士。“没问题了”纪宁笑了笑道,“在下明日就可以来当差”本章完第714章 异样的目光纪宁把自己的差事基本问明白,他对以后要做什么,日常怎么来分配时间,基本也就有了计划。文庙的工作看似不是很轻松,但其实也不是很累。一天工作大概三个时辰,上午一个时辰,下午两个时辰,没有加班的说法,每旬逢四、九而休,是属于轮休制度,如果有什么大事,可以请假,但需要扣除一定的俸禄。他暂时的俸禄是一个月十二两银子,如果再加上一些额外的津贴和补助,一个月最多也就十五两。这种工作,对那些举人来说都没有太大的诱惑力,更别说是已经考中进士,本身可以在朝为官的文人了。如果单纯只是比较俸禄的话,纪宁这个见习学士一个月就能拿到十五两银子,而唐解和韩玉花了几万两银子所买的知县,俸禄一年才不过四五十两,是没有可比性的。看起来文庙的工作还是显得很清闲自在,但毕竟当了知县,有地方三节两寿的一些孝敬,甚至还有人会去贪赃枉法。在大永朝,一些官场的礼数送礼等等,根本不算是受贿,有很多甚至是公开的,每年逢年过节,很多官员都能收到大量的礼物,一年下来灰色收入肯定是要超过一个文庙学士的。所以大永朝的进士也都不喜欢到文庙来供职。吴松章道:“纪学士,既然你已经了解了这里的工作环境,也该让你认识一下礼仁书堂其余的一些同僚。礼仁书堂一共有学士十三位,见习学士有八位,平时如果有什么重要的文稿需要修撰,可能会从别的堂口征调一些人来。没有的话,就我们这些人在这里当差,你可明白”“嗯。”纪宁点头。“那好,今日就先为你引荐几位,除了今日休沐的几人之外,其余之人都在这里,你先认识一下这位是赵学士”吴松章把礼仁书堂的人都介绍给纪宁认识,有几个,纪宁之前已经见过,这次算是重新认识。在他未来半年多在京城学习见习学士的一些日常工作流程时,这些人也就是他的上司,也是他的前辈,纪宁虽然未必需要跟这些人打好关系,但总要避免被这些人穿小鞋,这年头的人还是很喜欢斤斤计较的。纪宁认识了一圈下来,发现除了自己是二十岁以下的,其余之人都是二十五岁以上,按照别人的说法,这里也的确不适合年轻人来混吃等死。所以这些人看到纪宁的眼神,也都跟看怪物差不多。放着好好的保送翰林不去,非要到文庙来吃苦,这是缺心眼还是怎么着纪宁却根本不在乎别人异样的目光,吴松章最后道:“纪宁啊,这么说吧,未来几天,还可能会有一两名学士进入到我们礼仁书堂,以后除了打杂的事情不用你做之外,其余的事情,你还是要多留心,毕竟你是新人,要多学习,要懂得谦卑和恭谨,知道了吗”纪宁点头,他也知道差不多该是表“规矩”的时候了。他拿出一张一百两的银子兑票,交给吴松章,道:“吴学士,学生初来乍到,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以后还望您和诸位学士要多多关照了”吴松章没想到纪宁居然如此“识相”,把银子兑票拿在手中,简直想揣进怀里据为己有。但见旁边有很多人在盯着他看,他知道这银子必然是要给在场的进士分了,一人最后他也分不到几两银子,但怎么说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了。一名名叫张筑的学士过来笑道:“走,纪学士,正好要到中午午休的时间,我们一起喝酒去”纪宁笑道:“在下今日要早些回去,将这好消息告知家人,还要走亲访友,这顿酒水,等日后再补上。这里还有一点小小的心意,不成敬意”说着,纪宁又拿出一百两银子的兑票来,“就当是请诸位喝酒了”张筑笑道:“好手笔啊,难怪纪学士不选择进朝廷,感情是手头上有银子啊。在下之前听说过,有人曾为金陵城的花魁一掷千金,一次拿出两万两银子来,还说这位是江南乡试的解元,不会就是纪学士你吧”纪宁笑了笑道:“最后也未事成”到此时,他纪宁曾花两万两银子要包下柳如是头三天,最后事未成,反而得了两万五千两的事情,已经传的人尽皆知,纪宁也没必要去隐藏。张筑叹道:“那就难怪了,稀奇,稀奇啊。如果纪学士进朝廷,将来必会大有作为,作何要进文庙呢”吴松章清了清嗓子,道:“你们以后也要对纪学士客气一些,这位纪学士的师公,可是当朝赫赫有名的沈大学士,你们可要多担待一些了”“哇”当众人听到这件事,没人还敢轻视纪宁。张筑道:“那纪学士的父亲,不就是纪大学士”不但纪宁的师公沈康有名,而纪宁的父亲纪凌同样赫赫有名,都是文庙中出类拔萃的人物。纪宁道:“那正是先父”之前一群人还在想着怎么盘剥和压榨纪宁,一边让纪宁多出银子来孝敬他们,一边还准备让纪宁多做苦差事,把他们的差事给分担了,现在听到纪宁有这么大的背景和来历,一个个都噤声,不知该说什么好。吴松章笑道:“纪学士出身豪门望族,而且是秉承先父遗志,乃是忠孝之人,此也乃是我文庙所称颂的楷模,相信纪学士将来的成就和造诣,必不在乃父之下。这件事便如此定了,请吧”纪宁受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