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节
作者:蓝牛      更新:2023-06-17 22:43      字数:2124
  刘婵好奇的看了看,“这些都是东瀛的书吗?小姨!”几个人里,数窦清幽年纪最小,唐宛如和她关系亲密,教了刘婉和刘欣叫她小姨。“是啊!这个是东瀛的字。你想不想学?”窦清幽翻开书指着问她。刘婵神奇的看着那些拐弯画圈的古怪文字,“这样的,谁能看得懂!”窦清幽和唐宛如都笑起来。窦小郎大步从外进来,“哎呀!宛如姐来了!婵妞儿!欣儿!今儿个做好吃的!”“谦舅舅!”刘婵拉着刘欣见礼。窦小郎应着声,人已经进来,“看啥?要教婵妞儿和欣儿学东瀛话吗?来来来!我教你们!”“一边去!”窦清幽斜他一眼,被叫叔叔叫舅舅就嘚瑟。窦小郎觉的他当舅是占便宜了,虽然每年见了都给个红包,但被叫舅舅就是高了一辈,当长辈的感觉,不要太爽!窦小郎看了眼端上来的酥皮乳酪,捏了一个扔进嘴里,招呼刘婵和刘欣一块吃,“让你娘和你们小姨自己聊去,她们俩说起话来没玩没了,舅舅带你们到正阳楼去玩!”两人都不敢随便跟他出去,虽然年年都见面,却并不熟。唐宛如对他还是比较放心的,“婵姐儿!欣儿!你们要想去,不妨跟谦舅舅先过去看看!”“我换身衣裳,洗漱一下就来!你们先吃点心!”窦小郎拍拍欣儿的头,回屋去。唐宛如问起品酒会的事,窦小郎半年来都在堤坝上,这段时间回来也是因为品酒会,“都准备的咋样了?到时候咋安排的?”“安排在正阳楼,一天排不完,安排了三天。”窦清幽跟她说了品酒会的安排,刘家和齐家到时也会参加。两人说着话,窦小郎换洗好出来,“婵妞儿!欣儿!走!”刘婵看了看唐宛如,她一不是小子,二也不是欣儿一样的小娃儿,都十岁了,还跟着出去跑,也不好看。“让刘妈妈跟着你们,想去就去吧!”唐宛如倒是想她们都多出去见识见识,不要像她年少时一样,天天关在家里诗词刺绣,轻易就被人哄骗上当,落一辈子遗憾。见她那么支持,刘婵不自在的拉了妹妹欣儿跟着窦小郎出去。看她们都走了,唐宛如和窦清幽说起齐令萱的亲事,“令萱家世品貌都好,就是亲事屡屡受挫,今年本来说的一个秀才,已经开始议亲了,结果冒出来个相好的,我来的时候,齐太太正病着。”窦清幽皱眉,“突然冒出个相好?之前没有打听清楚吗?这是谁说的媒?”“她妗子和她舅!”唐宛如也觉的齐令萱那妗子不太靠谱,但齐太太设定了框框,就找那样的,也很听信娘家人的话。“马上品酒会,让她到陈家姑姑家里住些日子,到时候来不少文人学子!”窦清幽道。第一百九十九章:针锋“这事你不好插手,你这边插手了,你表姐那边就撇不掉了。”唐宛如跟她说,也是提她个醒。梁凤娘来的很勤,即便家里人都忙的不行,她也能借着送东西,过来一块吃个饭。就指望着靠梁氏和窦清幽找个富贵人家嫁进去,也做大家太太少奶奶。若是窦清幽插手齐令萱的亲事,她必然以此相胁,让窦清幽也帮她的亲事。“嘉怡已经嫁了,陈家也没有适龄的女娃,她要是来龙溪镇,也只能找我为由,帮我打理正阳楼。梁凤娘那里好说,诗词书画全不懂,她也不敢说帮我忙的话!”窦清幽冷硬道。唐宛如的意思,“这件事由陈太太她亲姑姑来插手,也名正言顺。虽然令萱住到陈家去有些刻意,但也无可厚非。你要是插手,那边不好说,也会麻烦很多。”那梁凤娘存着心思就找空子,看她那性子,若是不如她意,怕是会遭她记恨。窦清幽却不想被梁凤娘的看法左右了,“她还碍不着我的事!”惹怒了她,对她没有好处,梁凤娘她有点脑子就该知道。唐宛如就知道她听了要插手,换成是她,只怕也忍不住想要帮一把,笑着摇摇头,“你这里正好事情多,那我回去就跟她说一声!”“那你走时,带回去个帖子给她。齐太太病了,她要出来,也得有个名头。”窦清幽点头。唐宛如应声,又跟她说起新品种果子和粮食酿酒的事,真露烧酒和清酒也都酿出来了,正好趁此机会,打响名声。到吃晌午饭,窦小郎直接让人传信儿不回来了,带着刘婵和刘欣在外面吃了,下午在正阳楼汇合。“去了哪了?”窦清幽问。来人直接回,“少爷带着两位刘小姐乘船下乡了,说是在下河镇吃了饭回来。”梁氏听的骂了一声,“带着两个女娃儿还跑到下河镇去了。”“不碍事,我也希望她们多出去走走见识见识。”唐宛如笑道。梁氏知道她年少时遭遇成了心里疙瘩,想好好带两个继女,也就不多说了,“那咱们就吃咱们的!那小子虽然有点嘿嘿哈哈,还是有点谱儿的!婵姐儿和欣儿跟着他也没事!”唐宛如笑应。吃了饭,窦清幽陪着她,一路散步到正阳楼。下午的人还没上来,两人从一楼大厅,逛到二楼,三楼的书架和雅间。窦小郎才带着刘婵和刘欣回来,直接在洺河码头下了船,到正阳楼来。已经有三三两两的来,见了窦小郎,认识的打声招呼。“县主来了没有?”窦小郎进门问。大堂管事忙回话,“县主和刘少奶奶在三楼,几个公子正在跟县主请教东瀛译本里的事。”窦小郎带着刘婵刘欣上了三楼,就见窦清幽和唐宛如被四五个青年男子围在中间,还有三五个散落在外围,也注视听着。窦清幽正在讲东瀛文化的一段,因为不论是茶道,瓷器,服装,还是大和文化,都是从中土流传过去的,而在东瀛有了不同的发展变化。看她淡声娓娓道来,仿佛熟稔于心,去过东瀛一般,刘婵眼中闪过崇慕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