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节
作者:阿琐      更新:2023-06-18 06:32      字数:3965
  再睁开眼,看见站在边上的母亲,又看看玄烨,展颜笑道:“玄烨,不许再和祖母顶嘴,没规矩。”玄烨偷偷看了眼祖母,愧疚地低下了头。“玄烨,你先出去,在门口等一等。”福临说,“阿玛来劝皇祖母,皇祖母一定跟你走。”“嗯。”玄烨答应了,哭着说,“您要好好的,一定要好起来,阿玛比我强,一定会好。您答应过,要来书房看我和哥哥的功课。”“阿玛一定来。”福临说,“玄烨,听话,出去吧。”玄烨又给父亲磕了头,起身来,怯怯地看了眼祖母,玉儿怒色道:“还不走?”“是……”玄烨咕哝了一声,“皇祖母,您也出来。”玉儿不理会,玄烨没法子,只能先跑了。看着儿子不服气地走开,福临笑了,玉儿走上前,将冰冷的帕子,盖在他的额头上,嗔道:“你别看他平日里乖巧,脾气大得很,性情也倔强,小脑瓜子里每天不知道在想什么。不像福全,看着调皮,其实又简单又憨厚。”福临道:“额娘,您回去吧,我的遗诏,我的罪己诏,我想能尽快看到,辛苦您费心。”“放心养病。”玉儿说,“我会安排。”“额娘,我很羡慕玄烨。”福临却说,“您和玄烨说话,彼此都不压着心里的想法,有什么就说什么,您会骂他,会打他,真正是祖母。所以……我知道,是我不好,我不能像玄烨这样简简单单地做个孙子,来当您的儿子,一辈子都没能回应您对我所有的付出。”“福临,忏悔的话,想通的话,我们母子将来,有大把大把的时间来说。”玉儿道,“答应我,要活下去,儿子,别丢下额娘。”门外头,玄烨独自站在台阶上,他第一次仔仔细细地看乾清宫里的一切,这么大的宫殿,比景仁宫大数倍,抬头看,乾清宫上方的天,也更广阔。但不如南苑岛上的天,不如那里海阔天空,乾清宫是帝王至尊所在,即便如此,也是被束缚在方方正正之中。大李子总对他说,做皇上很辛苦,他知道大李子是不愿在自己的面前说阿玛的坏话,是希望他不要抱怨得不到父爱,是希望父子和睦。可父亲究竟是怎样一个皇帝,他的心里很明白。“玄烨。”祖母的声音传来,玄烨转身,顿时高兴起来,上来就拉着皇祖母的手。玉儿低头看着玄烨的小手,努力地抓着自己的几根手指,那么用力,甚至让她觉得有些疼。“我带你去洗漱。”玉儿道,“听话,不许再跑来了。”“皇祖母呢,您还来吗?”小孙儿睁大眼睛,严肃地看着祖母,“您也不要再来了,答应我好吗?”玉儿知道,对于玄烨而言,自己比福临更重要,这孩子没有掩藏他的感情,如果要他选,他一定会选择自己,而不是父亲。这是福临应得的,他从未对孩子付出什么,又怎么能强求自己的儿子,将他放在心里最重要的位置。“先回去,不要再顶嘴。”玉儿道,“别惹我生气,你越来越不听话,惹人嫌。”玄烨哽咽:“皇祖母,我听话,可是您也要听话,玄烨不能没有皇祖母。”这句话,戳进玉儿的心窝里。她知道,除了福临,她还有女儿们,她还有孙儿们,可怜的儿媳妇们,也眼巴巴地指望着她。就不说什么大清,朝政,什么科尔沁,什么江山天下……为什么偏偏是她,为什么永远是她,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她的人生,再也不属于自己。“走吧,奶奶带你去洗漱。”玉儿说,“玄烨,要好好孝敬你额娘,回去陪在她身边,寸步不离地陪着她。”“皇祖母,阿玛会好吗?”“会,一定会。”玉儿牵着玄烨的手,一步步走出来,乾清门外,索尼、鳌拜、岳乐等等亲王大臣,都来了。众人齐齐向皇太后叩拜,玉儿道:“你们去慈宁宫外等我,我很快就过去。”第681章 福临不怕,有额娘在大臣们沿着宫道,默默走向慈宁宫,彼此都不说话。原以为皇帝的叛逆,会是大清的劫难,可眼看着年轻的帝王渐渐振作,一场疫病,又夺走了所有人的希望。他们在慈宁宫外等了半个时辰,皇太后才归来,一双双眼睛盯着她,若是之前皇帝不作为,还能因为愤怒而有话可说,到这个地步,谁也不忍心,再逼着这个可怜的母亲。玉儿的目光,和范文程对上,范文程是最先知道,皇太后有废除皇帝之心的人,那么太后现在,是何等万箭穿心的痛苦,他都清楚。“宫中尚未解禁,你们今日且退下,回府中待命,有任何消息,我会立刻派人传召你们。”玉儿没有邀请他们进门,说道,“请诸位如往日,扶持朝政,务求一切安定不要乱,只是一场疫病,早晚会过去。”“是。”“皇上之病,我不想瞒你们,但暂时不要对天下公布。”玉儿道,“对于百姓们来说,只要龙椅上有人坐着,他们就能过安定的生活,这就足够了。”“太后,皇上对臣等,可有吩咐?”索尼问道。“有,皇上方才,已经都交代我。”玉儿说,“但眼下还不是时候,你们和我都要有信心,期盼皇上早日康复。”“请太后保重身体。”鳌拜道。“请太后保重身体……”众人齐声附和。玉儿平静泰然:“也请各位大人保重身体,江山社稷离不开你们,大清从血雨腥风中走来,任何难关,都能闯过去。生老病死,皇权传承,历朝历代都有发生,不足为奇,我们也能做得更好。”“是。”“任何旨意,王熙和麻勒吉两位大人,会向你们传达。”玉儿道,“各位请回,请守护你们的妻儿母亲。”看着大臣们规规矩矩离去,玉儿扶着苏麻喇,走回慈宁宫。宫苑里的积雪,已经被扫清,她抬头望天,一片雪花飘然而至,在她额头上停下星点冰凉。又一片,再一片,雪花纷纷扬扬落下,化成水,顺着脸颊滚落。“命王熙二人来见我。”玉儿握紧拳头,“苏麻喇,你去,亲手为福临准备后事。”“格格?”苏麻喇拼命摇头,“不要,还有希望的不是吗?皇上会好起来。”“一定要有希望。”玉儿的眼泪,如断线的珍珠,她已经很多年没这样哭过,“可我不想我的儿子走了,连体面的衣裳都没有,我不想他死了都无处容身。”天花之灾,越是成年之人,越不易康复,何况福临近来体弱,长年内心抑郁,本就是个病人,这一劫,怕是难了。苏麻喇心里是明白的,可无法接受现实,一向稳重的她,跪跌在地上,捂着脸嚎啕大哭:“皇上……”紫禁城里的气氛,异常压抑,王熙和麻勒吉二人赶到慈宁宫,没想到太后,竟然是命他们为皇帝写遗诏和罪己诏。“你们要尽快写好,呈给皇上看。”玉儿道,“别叫皇上久等。”往年遇大灾大难,皇帝颁布罪己诏,那都是顺应时势写一些安抚百姓的话,眼下这份和遗诏一同颁布的罪己诏,该怎么写?两位大学士,也是饱读诗书,为皇帝写过无数诏书的人,此刻都傻了眼。“拿笔墨。”玉儿见他们神情呆滞,满眼迷茫,指了指桌上的东西,“我来念,你们写。”二人得令,忙到桌前,提笔待命,紧张地看着皇太后。玉儿缓缓走到门前,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早在很久之前,她就为福临准备好了罪己诏。那时候,她一心想着,将糊涂混账的儿子废除,不能让大清江山毁在他的手上,她脑中预演过无数遍逼儿子退位禅让,母子互相指责,痛骂痛哭的场景。甚至在梦里,也常常出现这样的情景,在半夜哭醒。福临的荒唐,让她终日不得安宁,她的强势威严,也让福临惶恐了一辈子。他们这对母子,前世今生都是孽。雅图曾说,她做额娘太狠心,做皇太后又太心软,全叫那丫头说中了。不论是太后的威严,还是母亲的慈爱,倘若玉儿早早放过福临,逼他退位,让他带着董鄂葭音离开紫禁城,也许就不会有这一劫,至少她的儿子,一定还能活下去。玉儿开口,凄然道:“朕以凉德承嗣丕基,十八年于兹矣。自亲政以来,纪纲法度、用人行政,不能仰法太祖、太宗谟烈,因循悠乎,苟安目前,且渐习汉俗,于淳朴旧制日有更张,以致国治未臻,民生未遂,是朕之罪一也。”“朕自弱龄即遇皇考太宗皇帝上宾,教训抚养,惟圣母皇太后慈育是依,大恩罔极,高厚莫酬,惟朝夕趋承,冀尽孝养,今不幸子道不终,诚悃未遂,是朕之罪一也……”“……”然而这天夜里,福临就高烧昏迷,红疹迅速恶化,太医们束手无策。玉儿每天都会来一趟乾清宫,但福临昏迷不醒,也见不到母亲,玉儿遵守了答应玄烨的承诺,没有再进暖阁,只是在门外,隔着门相望。直到正月初六夜里,乾清宫传来消息,说皇帝清醒了。然而太医今早才对太后说,皇帝情况不容乐观,恐怕就在这两天,他满身的脓包已经溃烂,无药可医。玉儿心中隐隐有所感应,立刻赶来,走到暖阁外,正听王熙在诵读遗诏。“端敬皇后于皇太后克尽孝道,辅佐朕躬,内政聿修,朕仰奉慈纶,追念贤淑,丧祭典礼概从优厚,然不能以礼止情,诸事太过,岂滥不经,是朕之罪一也。”“……”“朕既知过,每自尅责生悔,乃徒尚虚文,未能者改,以致过端日积,愆戾逾多,是朕之罪一也。”用整整十四条罪过,来结束一代帝王的人生,来结束儿子二十四岁年轻的生命。玉儿的心在滴血。她一步步走进来,福临隔着纱帘看见了母亲,用尽声音道:“额娘,别过来,您会吓坏的。”玉儿示意王熙退下,殿中只留她一人。“明日一早,请大臣们到乾清门下,朕,要颁布诏书。”福临吃力地说,“额娘,我……”玉儿走上前,掀开纱帘,福临脸上的溃烂,让她肝胆俱碎,任何一个母亲,都无法忍受自己的孩子遭受这样的苦难。福临惊恐地说:“您快出去,快出去!您会被传染……”玉儿却上前抱住了儿子,将他搂在怀中:“福临不怕,有额娘在,福临不怕。”紧绷的身体,缓缓松弛下来,福临本就没什么力气,根本挣扎不开。然而,母亲的怀抱,让他找到了归宿,曾经一次又一次的恐惧之下,他都渴望额娘能出现在眼前。现在,终于可以肆无忌惮地拥有。“元曦……”福临吃力地说,“额娘,她是世上,最好的妻子。”“额娘会照顾好她。”玉儿说,“她不会有事。”“朕对不起她……”“她和额娘一样,不爱听人说对不起。”玉儿道,“她为你付出的一切,都是心甘情愿,纵然往后的几十年,要孤零零面对没有你的人生,你也会在她心里,成为最强大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