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作者:桃之夭夭夭夭      更新:2023-06-18 07:21      字数:4184
  第2章 穆家兄妹农家孩子就没有不会干活儿的。一家子大小齐齐动手,饺子很快就包好了。穆武把锅烧开,穆婉端着竹箅子,把五十来个饺子下锅。面粉是自家种的小麦,村里石磨磨出来的,不是那么细腻,也没那么亮白,但煮出来味道很香。实话说,一家大小六个人,饭量都大,这点儿饺子根本不够吃。穆清彦也明白,这锅饺子穆林穆婉根本不会吃,果然就见穆婉在小锅里热野菜包子。春天野菜鲜嫩,到处都是,农家都会挖野菜,晒干储存到冬天。像穆婉这样拿野菜做包子,是为省粮食。包子皮儿是两合面,做的很薄,馅儿多,才出锅时还算可口,但凉了就会发涩。野菜馅儿可没有各种调料炮制,也没有猪肉做辅,就是放些盐和辣椒。饺子煮好,穆婉先盛了一碗:“小文,给赵婶子家送去。”穆文眼里不舍,但心里明白,端着碗就去了。赵婶子家离穆家十来步远,都是当年一起逃难来的。青山村原村民对待他们到底有点儿隔阂,又有种优越感,逃难来的十二户自然而然更亲近,其中穆家就跟赵家关系最好。剩下的饺子,穆婉一一分派,她跟穆林各盛了两个,倒是给穆清彦满满一碗。“我这几天胃口不好,给小文小武吃。”穆清彦直接把饺子拨了,只剩四个,若是都给了,穆婉就要发火。穆婉果然没多说,却道:“你病刚好,得好好儿养。后晌若饿了,蒸个鸡蛋吃,大哥能挣钱了,家里几个鸡蛋还是吃得起。”穆林连忙点头:“对,二弟,你姐说得对。你就是吃的太少,多吃饭才能长身体嘛。”穆婉吃了个饺子,惊讶的说道:“二弟做的馅儿好鲜!”一直埋头吃的三个小的也争先发表意见:“好吃!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饺子!”穆林砸吧着嘴:“二弟真厉害,做的比食仙楼还好吃。”或许是错觉,穆林觉得两个饺子下肚,回来时的愁绪都散了,有种通体舒畅的感觉。穆婉也有相似的感觉,但她没多想,只以为是饺子好吃。吃完饭,穆婉穆绣姐妹两个收拾厨房,穆文穆武缠着穆林讲县城里的趣闻。穆林心里头有事,正想跟穆清彦说说,看自家二弟有没有好主意,就把穆文穆武打发了。“二弟啊,最近县城里出了个采花大盗,你知道吧?”穆清彦自苏醒有好几天了,整理过原主的记忆,自然知道近一个月县城里出了个采花大盗。人们都喜欢八卦,特别是香艳八卦,同时时下女子重贞德,出现个采花大盗,无疑令人闻虎色变。“人没抓到?又做案子了?”穆清彦不由得的猜测。穆林提起来满脸愤怒:“那家伙胆子太大,上回就是个普通商户女儿,这回居然潜入黄员外府上,员外家的小姐当天夜里就吊死了。”穆清彦叹了口气。上回受害者是小商户女儿,出事后也曾寻死,家人拦住了,却也没法子在县城待下去,根本没报官,很快就全家搬走,不知去向。只不过当初闹出了动静,外人知道了,人人自危,官府就在查,始终没有收获。黄员外却不同,乃是本地望族,家境豪富,娇养的女儿已和一位官员之子定亲。如今遭遇横祸,哪怕女子是受害者,却因丢失了清白而有了原罪,想要不给自己和家族抹黑,唯有一死。“黄员外一发火,我们就惨了。”穆林挠头,满眼无奈:“咱们这个新县令才上任,正要做政绩的时候,偏生一来就遇到这样的案子,黄家给县令施压,县令就拿我们这些捕快下刀。抓人?我们也想抓啊,可采花大盗是那么好抓的?”“县令让你们限期抓人了?”穆林大吐苦水:“比限三天。”捕快们抓人或查案是有时限的,寻常案件七天为一比限,重大案件三天一比限,或许一个案子要花好几个比限时间才能完成,但每到一比限还没完成,捕快就要受罚,通常就是挨板子。穆林接着又道:“今早蔡捕头几个已经挨了板子,三天后要是还没抓到人,我们剩下的这几个也得挨板子。”所以县令是把捕快们分了两拨来打,不仅能督促,还不会影响抓人。“关于那个采花大盗,县令怎么说?”穆清彦问。在古代,通常而言断案是官员的责任,捕快衙役只负责按命令抓人。“能大晚上不惊动任何人潜入黄家,肯定是武林高手啊!唯一见过他长相的人是黄家小姐,可黄家小姐已经死了。县令就让我们在县城里各处严查,只要是形迹可疑的都要查问。这就是大海捞针嘛,我看够呛!”穆林又叹口气,试探着问:“二弟,你觉得这采花大盗可能藏在什么地方?”穆清彦听了这么多,直觉采花大盗是惯犯,犯案手法娴熟,且自信狂妄。他见过很多犯案情形,一时间出于惯性,脑子里闪过诸多念头。穆林突然又说:“黄员外在外张贴了悬赏,谁能抓到采花大盗就能得到二百两银子!能提供消息,也有银子拿。”穆清彦神色微动。或许县令等人对于这起案子发愁无奈,可对于穆清彦而言,是十分简单的事情。他不敢说抓人,但却能知道采花大盗具体如何犯案,又是如何逃走,甚至藏匿在何处。“大哥一会儿就走?”“嗯,忙着抓采花大盗,我几天没回来了,好不容易请假回来一趟。”穆林在县衙当差,因为县城离家近,以往只要不当班都会回来,地里的重活儿还是得靠他。更何况,家里弟妹还小,他也不放心。“我跟大哥一起去。”穆清彦并没打算重操旧业,但二百两银子对于穆家来说很重要。“你要去县城?你要是想去,等明儿问问赵婶子家,他们家有牛车,走路多累。”穆林以为他是去县城闲逛。其实从青山村去县城,走路也就两刻钟的功夫,对于农人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但穆清彦身体自小就不大康健,穆林更是觉得他比姑娘家还娇弱,也就舍不得让他去吃那个苦头。“我的身体好多了,今天就去。”穆清彦没有过多解释。“行,要是不想回来,就去赵大哥家借住一晚。”穆林是个宠弟妹的,特别是自小迁就惯了的二弟,几乎没多想就妥协了。而他提到的“赵大哥”,正是赵婶子的大儿子。赵家有两个儿子,老大在县城里开了家面铺子,据说是祖传的手艺,生意不错,就在县城里安家。小儿子也是个能拼能闯的,进了家镖局,跑镖去了。当初还邀穆林一块去,但穆林不放心家里。穆林回屋,大约是跟穆婉说了穆清彦进城的事儿,很快就传出穆婉的责怪。穆婉因为是长姐,东家长李家短的打交道,性子比较强悍,又操惯了心,生恐穆清彦在外身体不适,或遇到什么事儿。少顷,穆婉出来,尚且面带余怒。穆林陪着笑跟在后面:“小婉你放心,我会看着二弟的。”穆婉瞪他一眼,对穆清彦说话就柔和多了:“你也好些时候没去逛逛了,在家也闷,去买本喜欢的书看。”说着抓了把铜钱给他:“想吃什么自己买,若要去赵大哥家,别忘了给他家提包点心,多少是个意思。至于买书的钱,找你大哥拿去!”若非城里正闹什么采花大盗,穆林不准她去,她定是要跟着的。穆清彦笑笑,抓着铜钱,颇有些滋味儿复杂。前世里他身世不好,从十二三岁起就自己挣钱吃饭,这种靠别人给钱买东西的经历很遥远了。也正是独立太久,以至于重生后有种迫切,希望赶紧挣钱,好似那样心里才不亏钱,才能安适。第3章 惊人的真相因为是临时抽空回家,穆林不敢耽搁太久,去了趟赵家,问问是否要给城里的赵山捎东西。而后又把穆文穆武穆绣哄了一遍,许诺下回沐休带他们进城去逛,这才带着穆清彦离家。穆清彦穿着身半旧的蓝衫,神色浅淡,气度从容。穆林走着走着,不由得盯着他直看。“大哥看什么?”穆清彦笑问。穆林抓着头憨笑:“那个啥,二弟啊,真不是我夸,二弟你真是越长越好看,就像那戏文上说的世家公子。”穆清彦不以为意的反问:“大哥你见过世家公子?”穆林哈哈一笑:“那等人物,咱们哪儿见得着啊。”也不知是否错觉,总觉得穆林刚才的眼神儿别有意味。穆清彦见惯了各色人等,穆林又不是心思深沉的,因此很容易就猜测到,大约是揣测了他的身世。十二年都平静过来了,他更不可能去寻什么身世,目前的状态他还算满意。七八里的路,穆清彦歇了两回,出了一层薄汗。穆林一步抵他两步,几次要背着他走。穆清彦也觉无奈,有点儿高估这副身体了,大概还是大病初愈的缘故。前方就是城门,古朴大气,不断有车马行人进出。凤临城的繁华,跟它的地理位置有关。凤临城背靠大山,面向大河,是南来北往的交通枢纽。走陆路,途径凤临县城,再三四天便可入京畿。若走水路,也能在渡口靠岸,转陆路走凤临县。也正因此,令穆清彦有点儿担忧。县城只能严查进出人等,却不可能为个采花大盗关闭城门,如今黄员外盛怒,采花大盗是否还留在城里?如果那采花大盗是个流窜作案的,侦破的难度可想而知。进了城,热闹喧嚣的古代市井生活气息扑面而来。略微的恍惚,有种时空错乱之感。“二弟?二弟!”穆林见他发呆喊了两声。穆清彦回神:“大哥要回县衙?”“对,二弟,你就在平安街,别走远了,等一会儿得了机会我去找你。要是累了就去赵大哥家坐坐。”穆林不放心的嘱咐他。赵山的面摊儿就在平安街,以往穆家进城都去那边,比较熟悉。等着穆林走了,穆清彦问了路,去了枣花巷。来时的路上闲聊,他佯做好奇,问了关于采花大盗的所有案情,其中就包括第一位受害者的住址,正是枣花巷。那家走得急,直接把房子兑给牙行,价格压得很低,据说因为出过事,很多人心里忌讳,现今还没找到买主。枣花巷就是平民区,住宅密集。巷道略窄,两边住户对开门,泥土地面,直走到巷子深处,看到一户人家的院门落着锁,院内种有梨树,微风一吹,就有雪白梨花飘飞而出。案发至今尚不足二十天,院内梨树生机旺盛。这两个条件一满足,穆清彦就能完整的回溯案发当晚的情形。双目微合,精神力沿着脚下探出,越过院墙,附着在梨树身上。梨树无风摇曳,肉眼难以觉察的蒙蒙银光流转闪烁,周遭空间扭曲,天光忽明忽暗,最终停在案发那天的夜晚——夜色漆黑,各家都已沉睡。穆清彦借助梨树为依托,清楚的看见院墙外翻进来一个人影。院墙高六七尺,略掌握点儿技巧,很容易翻进来。看这人身形灵巧,落地也毫无声息,但最令人惊讶的是,人影根本没摸索,直接撬门潜入了左厢房。左厢房正是这家姑娘住的屋子!这人早先定是踩过点儿!左厢房门窗紧闭,穆清彦无法看到屋内情形,但屋内没有丝毫动静传出。小半时辰后,那人出来了,依着原路翻墙离开。穆清彦依托于梨树所辐射的精神力,只能扭转周遭五十米内的时间,但其他人家或种树或栽花,在他精神笼罩之下,便是一个又一个或大或小的碧绿光团,只要在笼罩范围之内,便能轻易的转移过去,再度以此为跳板,寻找下一个依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