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节
作者:桃之夭夭夭夭      更新:2023-06-18 07:23      字数:4325
  穆清彦有些惊讶:“还有讨饭的?哪儿来的?”一般村子里不会有这样的人才对。“不知道哪儿来的,可能是城里来的吧,大大小小的快有十个,瞧着怪可怜的。”余姑娘还偷偷背着爹娘兄嫂,给了那个小乞儿一个鸡蛋,她现在都记得,那个小乞儿接鸡蛋的手,又黑又瘦,活像个鸡爪子。余姑娘见他似有不解,又道:“这也常见,他们就是讨饭吃,若是知道哪里有人办酒席,就会去说几句吉利话,讨些东西吃。”穆清彦点点头:“你侄儿是满月后的第三天夜里丢的,丢了五天,你将这件事前前后后详细讲一遍吧。”毕竟是两年前的事,很多细节都模糊了,余姑娘年轻热心,自然不爱胡说,就一遍回忆一边讲。穆清彦看似在听,实则开启异能,回溯至两年前余家侄儿满月那天。正如余家姑娘所说,办满月酒是习俗,不管家穷家富都会酌情办席,邀请远近亲友来给孩子祝福。所有丢孩子的人家都办了满月酒,因此满月酒像是一个信号,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标志,“鬼母”是通过满月酒才得知这家有婴孩儿的。*两年前,仲夏。余铁柱家新盖了两间瓦房,又添了个白胖的小子,双喜临门,整日乐得合不拢嘴。余铁柱上有爹娘,下有弟妹,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媳妇儿是邻村的,夫妻俩投脾气,新婚第二年就有了大儿子,如今又生了一个,他这小日子不知让多少同辈羡慕。孩子满月,按习俗办酒,席面虽是荤少素多,但图个热闹喜庆。院子里席面摆不开,还有几桌就摆在院外的路上。果然有七八个乞丐来讨饭,有老有小,倒是没一开始就围上来,而是等着席差不多散了,这才凑过来说几句祝福话,讨些剩饭剩菜吃。一些大娘婶子们看到小乞儿都觉同情,余铁柱娘就给每人打了半碗剩菜,再给个二合面馒头。中午时有煮鸡蛋的,都是按人头发,两年前的余姑娘十三四岁,把自己攒下来没舍得吃的鸡蛋塞给小乞儿,让她藏着偷偷吃。小乞儿受惊似的,抓着鸡蛋躲在一个乞儿身后。这乞儿对着余姑娘直弯腰:“谢谢姑娘,谢谢姑娘。”尽管这嗓子沙哑,可余姑娘听得明白,是个年轻姑娘。这一惊讶,仔细再看,透过脸上黑灰和蓬乱的头发,那双眼睛很是漂亮。余姑娘觉得他们肯定是母女,忍不住念叨:“真可怜。”这年头穷苦人很多,但若不是实在熬不下去,没人愿意去做乞丐讨饭。乞丐是阶级最底层,属于流民,又不事生产,衣着邋遢,不论为官者还是百姓都不喜欢。满月后第三天夜里,万籁俱寂。两家新瓦房,余家爹娘住了一间,余铁柱一家四口住了一间。余铁柱白日里下地干活,累的够呛,睡得呼声震天。余家大媳妇也不轻松,名义上是坐月子,可家里头都忙。婆婆还算好的,不让她出屋子,做饭不用她管,尿布不用她洗,但大儿子才两岁,小儿子刚出生,她哄了大的哄小的,觉都不够睡,这会儿也是轻声打呼,大儿子躺在她左侧,小儿子躺在她右侧,正好右侧靠墙,也不用担心孩子掉下床去。正对院子有扇大窗,夏日天气热,都习惯开窗睡觉。对付蚊虫,农家人都习惯用艾草熏,床帐子肯定舍不得用,有那个钱还不如扯布做成衣裳穿。余家刚添小孩儿,小孩子肌肤嫩,又招蚊虫,直接在屋内点艾草怕太熏,就将艾草放在外面的墙根底下。明亮的月色在地上映出一道黑影。这人身形灵活轻巧,哪怕余家黄泥院墙低矮,但这人就似飘进来的一样,无声无息。他站在窗口望向屋内,身子一弯就进去了,猫儿一般把床里侧的婴孩儿连包被一起抱在怀里,接着身形一扭就离开了农家小院儿。从头到尾,余家没一个人察觉。夜色很明亮,穆清彦看得十分清楚,那是个女人。尽管女子头发梳理的整齐,脸也洗的干净,但身上的衣裳破烂,脚上的鞋子都有豁口。若非衣裳也浆洗的干净,收拾的利索,无疑就像个乞丐。不,哪怕她如今讲干净,若有人见到,依旧会叫她乞丐婆。自然而然的,穆清彦联想到满月酒那天来讨饭的乞丐,那个带着个小女孩儿的女乞儿。她们的眼神儿不一样,但眼睛和五官相似,加上身上那衣裳,应该就是同一个人。不过,总觉得这个女人有些奇怪,精神状态就像两个人。再把时间往后拨动五天,依旧是个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小小的黑影来到余铁柱家院门外,看样子是想推门,然而这道木质的院门对成人来说很低矮,但对于这个黑影无疑很高很结实。院门从里头拴着,她推不开,又怕惊动村里人,犹豫了一下,把一直抱在怀里的婴孩儿放在院门前。她在婴孩儿脸上轻轻拍了拍,然后赶紧跑得远远儿的躲起来。不大会儿,嘹亮的婴儿啼哭声响起,余铁柱家许是丢了孩子的缘故,对这声音格外敏感,立刻就有余家大媳妇大叫孩子。小黑影似松了口气,没敢逗留,赶紧跑了。果然是那个小乞丐。*脑中微微发胀,穆清彦身体也晃了一下。闻寂雪一直都留心着他,连忙将人扶住,皱眉道:“你的脸色都有些白。”闻寂雪猜测可能是他能力使用太耗费,但之前那次并没有这个意外,令他有些犯疑。余姑娘才将事情讲完,因不明其中缘由,还以为是中暑,忙道:“快到树荫里歇歇,一定是热狠了,先缓口气儿,我打盆水来给他洗洗脸。”这时听得隔壁院子有人喊:“英子,你家有牡丹花儿的花样子没?”“有,桃花姐你过来拿,我走不开。”英子回了一句,又忙朝屋子看两眼,怕吵醒了里头睡觉的小侄儿。英子又快步去了厨房,用木盆打了盆清水端过来,家里用的擦脸巾就是寻常麻布,破了洞,也发黑,她没好意思拿出来。闻寂雪自然也不问要她拿,直接从身上取了一方青帕子,沾了水,递给穆清彦:“擦擦脸。”“谢谢。”穆清彦没客气,擦过脸,又把帕子淘洗两遍,拧干了水,顺手就还给他了。闻寂雪抬了抬眉,笑着接了。穆清彦闭上眼,看似在歇息,实则运转异能吸纳草木之气。明明没有风,可闻寂雪和英子都感觉到周身似有清凉,很舒畅。闻寂雪更是感受深刻,这种感觉,似曾相识。他想到了穆清彦做的菜,又看对方慢慢儿好转的脸色,似有明悟。英子没留心那些,院外来了个差不多大的姑娘,倒是比英子容貌好看些。两人低声说了两句话,那个桃花姐没进来,英子回屋取了个花样子给她。穆清彦睁开眼,朝那姑娘看去,方才他感觉对方似乎打量了自己,好像认识自己一样。英子会错了意,说道:“我们家跟桃花姐出了五服,但一个村住着,又是邻居,倒是很亲近的。桃花姐里里外外都是把好手,这也是说了亲……”说着情绪低落,显然是对方的亲事不大好,加上她最近也在说亲,不免感同身受。穆清彦两人没多待,道谢后离开了余铁柱家。从余桃花家门前走过,那个桃花果然又在看他,但也只看了一眼,转身进屋了。“你认识她?”闻寂雪也看不出异常了。“不认识。”穆清彦摇头,又似想到什么,蹙眉道:“可能是我大哥之前说过亲的姑娘。”倒也好,听英子话里意思,这个余桃花已经说定亲事了。第46章 来自赵婶的消息因着方才穆清彦脸色不好,显出疲惫,闻寂雪就没说什么。直至两人坐在村口等候的马车上,闻寂雪这才问他:“接下来去哪儿?”“先回渡口吧,吃了午饭再说。”这会儿日头已经升高,大太阳底下跑来跑去难说这副身体会不会中暑。闻寂雪没有异议。穆清彦靠在车壁上假寐歇息,许久才觉得微微胀痛的太阳穴舒坦下来。若是前世,三年以内的案件他拿的很准,一天内异能使用七八小时不在话下,只要一两个小时便要歇一歇。然而现在不行,到底是一副新身体,磨合的越久,异能才能越快的恢复到前世水平。正因此,他才提议先回渡口,主要就是为休息。他看到了余铁柱家孩子丢失的前后,也看到小乞儿离去的大致方向,但要像当初追踪李良吉案那样一路探寻,他的精神力支撑不住。李良吉案至探查连半个月都没有,这个却有两年跨度。午饭是在客栈吃的。闻寂雪吩咐厨房准备几样清淡菜色。吃过饭,闻寂雪给他冲泡了一杯普洱,这才谈起早上之行。“下午你准备怎么查?”穆清彦直言:“尽管只询问了一家,但根据英子的说法,那些讨饭的乞丐但凡有人家办酒就会去,我觉得是一个很值得怀疑的方向。我打算去城里找一找乞丐。那些人应该也分拨儿吧?”闻寂雪点头:“当然,别看只是些讨饭的,但地盘意识很强。乞丐也分两种,一种是帮众,一种是零散的,也有分本地和外来的。他们这样混迹底层,看人眼色,四处讨饭,消息也灵通。”“柳树村离得近,还有青山村,反正顺路,都去一趟,最后再进城。”穆清彦定下计划,这也是多做一手准备。到底是两年前的事了,谁知那几个乞丐到底是盘踞在城内,还是在城外个村落荒庙落脚呢。他接了闻寂雪的委托,是为解谜,解开鬼母偷子的真相,也就是解开那个乞丐婆为什么执着于偷孩子,又为何一直没被发现。至于乞丐婆怎么会武功,又是什么来历之类,他没打算去探究。两年了,兴许那对母女早就离开了凤临县。便是依旧留在这里,探究明白了内情,又有什么用?想也知道,肯定是有一段悲痛的故事,听了也不过是叹口气,感慨一句,没什么用处。吃饱喝足,又品了一杯上好的普洱红茶,穆清彦觉得有点犯困。闻寂雪本想挽留,但想到他家就在隔壁,只好把人送出门。午睡歇了半个时辰,穆清彦精力恢复充足。这回没租马车,闻寂雪有车,也有车夫,是个络腮胡子的大汉,见了穆清彦就是憨笑,赶车倒是又快又稳。穆清彦捕不着痕迹的扫过大汉,步伐沉稳,落地却不是很重,身子看似笨拙,实则反应很是灵敏。又是个懂功夫的,且内功造诣不浅。按照顺路原则,他们先去柳树村。柳树村离渡口很近,渡口的小商贩大多都是柳树村村民,虽是占了地利的便宜,近水楼台。柳树村最早只是小村子,自从水运兴起,人口渐多,慢慢儿形成大柳树、小柳树两个村子,但在官府登记上,依旧只是一个村子。两年前,大柳树丢了两个孩子,小柳树丢了一个。有了大余村的经历,他们也没刻意非得找孩子家人,近邻、熟人,只要遇见了就询问,重点在核实那些乞丐。果然,每回满月酒村民们都看到了乞丐,且对那对母女颇有印象,一个瘦骨嶙峋的小乞丐很容易勾起人的同情怜悯,或许还有人给过吃食,自然更有印象。青山村也丢过一个,且是熟人,牛家老二的女儿。穆清彦没去牛家,回到家问穆婉。“你问那件事啊,我都是后来听人说的,赵婶知道的更多。我领你去问问。”穆婉知道他如今常帮人查案,这个自由,又挺挣钱,她还听说茶楼里说书先生都说书夸他了不得,每每有人提及,她与有荣焉。只是……穆婉看到随他回来的红衣男子,手脚都不知往哪儿放。并不是羞怯,而是对方一看便是天边明月,站在自家屋子里,生恐灰尘弄脏了对方的鞋。况这人气势很足,不是摆出来的气势,而是无形中散发出的气息,哪怕对方对她说话和气,她还是拘谨的很,浑身不自在。闻寂雪对此早就习以为常,哪怕陈十六见他都会不自觉的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