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
作者:桃之夭夭夭夭      更新:2023-06-18 07:23      字数:4604
  神捕司自有规矩,尽管这样的信息可以酌情透露,但谁知此刻温如玉在哪里?再者说,万一见面后被绑回家怎么办?但是,想查凤临县的旧案很容易,想查别处的旧档就难了。就算他拿出他老爹的身份都不好使。陈十六想了半天,为今之计,只能一边想办法弄银子,一边哄傻姑多说话。“穆兄,傻姑的脸被烧毁,你猜是怎么回事?何川费了很大功夫终于给查出来了。”陈十六看了傻姑一眼,似乎怕刺激到她,声音放低了一些:“就是两年前的冬天,他们一群乞丐聚在破庙里过冬,傻姑也不知怎么就犯了疯病,跑出去两天都没回来。那个跟着她的小丫头饿的受不住,于是和其他人一起进城讨饭。可能是饿的太狠,走在大街上摇摇晃晃,一辆马车过来就给撞了,当时脑袋就出血了。那马车上的人倒是没跑,把小丫头抱上车去了医馆,大夫说伤不重,就是饿的太狠,包扎取药之后,马车主人就把小丫头带走了。从这往后,就没人再见过小丫头。那马车的主人也不知是谁,可能只是在凤临停歇的商旅,兴许动了恻隐之心,把小丫头带走了。傻姑的脸不知是怎么烧毁的,但大致时间就在小丫头失踪之后,因为开春以后有人见到她,她的脸就已经是这样子了。有人说,那时候的傻姑很恐怖,像个夜叉,被她看一眼就做噩梦。”陈十六只是感慨的讲个故事,穆清彦却从中听出蹊跷。第52章 牛家邀请乍看起来,傻姑似乎没什么危险性,除了最初找到的时候试图用轻功逃跑,之后就跟着陈十六去了神断局,一直老老实实。但实际上,傻姑之所以这般“老实”,只因为她不是寻常意义的疯子。傻姑的疯,是受了强刺激。平时看着好似正常人一样,只是遗忘了从前,是大脑潜意识里的保护机制,因为过往的经历太过痛苦,超过了她的承受极限,以致于她“忘记了”。这种遗忘并不是真正的遗忘,当看到满月的婴孩儿,触动了她的记忆,所以她会去偷孩子。提起红烧肉,她会想起爹爹。看到白色劲装,她会觉得熟悉。甚至,听见小菊讲查案神奇的穆神断,她脑中会浮现宝藏。这些都是她压制在记忆深处的东西,时不时就会被勾动。傻姑做乞丐婆至少有两年,混迹在一帮乞丐中间,谁不知她是个年轻女人?未必没人打她主意。但上个想占她便宜的叫花子直接被打断了腿。傻姑是个习武之人,哪怕她神智蒙尘,对危险还存在本能的警觉,因此两年来她一直平安无事,还能护住小丫头。那么问题来了,傻姑发现小丫头不见了,肯定会寻找,是怎么受伤的?若是皮外伤还好说,但烧伤就显得很古怪。傻姑的轻功十分厉害,寻常人根本困不住她,而想造成她面部被烧伤,更是需要将她困在密闭的空间内。不论是诱骗,亦或者是用迷药,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人要这般下力气去对付她?难道是带走小丫头的人?是那人心怀叵测?更甚者,会不会是傻姑的熟人?亦或者说,是仇人?目前尚无证据,一切只是揣测。穆清彦没有把这番话说出来,尽管觉得事情查到最后还留下个谜团不大舒坦,可这件事令他嗅到危险的气息,那点解谜的冲动,不至于让他丧失理智。陈十六是个不怕事的,但他先前说的话也不是敷衍,想要查宝藏,就得先确定傻姑的家在哪儿。这对陈十六来说,一点儿都不容易。返回渡口,陈十六发愁筹钱,也没心思留下,谁知傻姑不肯走。“找宝藏!爹爹留给我的宝藏,我要找到它!”傻姑一边说,一边盯着穆清彦,没有请求,没有哭诉,略微沙哑的声音冷静又执着,尤其是那双眼睛,冷冷的,根本不像一个疯子的眼神。穆清彦倒是没害怕,他看过傻姑在夜间露出这种状态,半疯半醒。“你家在哪儿?”穆清彦试探着问了一句。傻姑茫然的眨眼,答非所问:“我要找奇哥哥。”陈十六叹气:“自从她开口说话,要么说爹爹和宝藏,要么就是找奇哥哥。穆兄,你说这个‘奇哥哥’会不会是她的夫君?”因着傻姑以前接连偷过孩子,又没伤害过他们,陈十六疑心傻姑是孩子丢了受的刺激,本来寻了个经验老道的婆婆来给她验看。但是傻姑对生人还是很防备,近身查看可以,但想脱她的衣服根本不行,因此这个婆婆只能判断个七八分,傻姑已非完璧,八成是生过孩子。倒也是,傻姑瞧着二十一二岁,成婚早的十五及笄就出嫁。闻寂雪突然说:“让她先留在客栈里,我让人看着她。”穆清彦自然没什么异议。陈十六想了想,也表示同意。*穆文穆武期盼已久的端午节终于到来。穆清彦直接关了铺子,落上大锁,带着兄弟两个回村。离开前看了眼客栈,好些天没见到闻寂雪,自从上回在碎石滩后,对方的情绪就不大好。内中缘由大概也猜到了,但是,有些事他也无能为力。穆清彦跟张忠打声招呼,请对方帮着照看铺子,毕竟渡口人来人往很混杂,万一来个溜门儿撬锁的,损失钱物不怕,就怕把屋子翻得一团糟,整理起来很费工夫。他们是在端午节前一天回去的。先去了趟城里,跟穆林打声招呼,然后又买了些五毒饼。穆家这些外来户想要生存,就得抱团儿,走动很亲近,端午节各家会相互赠送五毒饼。粽子倒是不必买,各家都会买回材料自己做。倒是见铺子里各色香囊别致,穆清彦买了五个。香囊里装着朱砂、雄黄、香药,鲜艳的绸缎或纱绢做囊,精致的甚至会刺绣图案,再以五彩丝线为弦扣成索,挂在腰间,清香四溢,又能辟邪驱瘟。这时节正是各类毒虫蛇蚁出没的时候,雄黄便是毒虫克星。香囊十文一个,穆文穆武接到香囊心疼坏了。“二哥,我俩就不用了,戴着这个也太……”两人面上一脸嫌弃,眼睛里却有欣喜,但心里又肉痛。半大孩子,收到礼物很开心,又觉得价格太贵,最后便是觉得香囊是女人小姑娘佩戴的,他俩挺不好意思挂在身上。“钱已经给了。不想随身戴就拿回家,挂在床上能防蚊虫。”穆清彦说着,给自己挑了个松绿素面的系在腰上。在渡口住着,又是水,又是草木,又开着个饭铺子,实在招蚊虫。端午节香袋里都是装三种东西,价格的高低除却香袋材质的影响,主要还是看内中小物件的品质,尤其是香药种类繁多、品质驳杂。穆清彦对这些没有研究,听着店家介绍,选了个味道清淡的。据说这种香药还可以口服,他是不敢随便尝试的。如今家里也不缺什么,衣裳布料尽有,穆婉穆绣有葛家送的成套首饰,过节的吃食也预备了,三人就没再耽搁,出城回村。穆林到底担着公职,明天各处都是游人,衙门肯定很忙。穆林跟蔡捕头打了招呼,到时候分到大雁湖巡查,才好参加青山村龙舟队比赛。“二哥回来啦!三哥四哥!”刚进村口就遇上穆婉,她身边还有几个差不多大的孩子,每个人或是背着竹篓,或是拎着篮子,里面装着菖蒲和艾草。这也是端午节习俗,门楣上悬挂艾草菖蒲,功用和香袋是一样的。“走,回家。”穆武上前取了穆绣背上的小竹篓,满满一篓子艾草,沉甸甸的。穆婉点点头,对身边的小姑娘说道:“今天不能找你玩儿了,明天我们一起去大雁湖,给你带一个我大姐做的猪肉粽子,可香了。”“恩。我爹做红枣粽子呢,我也给你带一个。”这个小姑娘个头比穆婉矮两分,倒是小脸儿圆圆的,跟穆婉一样,头发中分梳成两个小髻,不同是穆婉戴了漂亮的小绢花儿,这个小姑娘是用红绳扎着头发。两个小姐妹做了约定,便各自分开回家。倒是穆文提了一句:“吴小梅他爹要娶新媳妇了?”穆婉点头:“听小梅说,端午过后就娶亲。”“听说是大余村的,也不知是什么样的人家。”穆文撇了撇嘴,纯粹是因为提到大余村就不高兴,连带着对那个没见面的吴家新媳妇也不待见。但总归跟他没什么干系,也就是听到了才说一嘴。穆清彦没发表任何意见。途中遇到些村民,穆文穆武挨个打招呼。挺意外,穆家门口围着不少人,穆婉虽也在,但众人的中心不是她,而是牛家大媳妇马桂花。马桂花满脸红光,对着一圈儿大娘小媳妇儿大说大笑,众人也在笑,还有道贺的。穆婉正愁怎么脱身,正好见穆清彦几个回来,立刻就说:“我家二弟回来了。大娘婶子们,时候不早了,我该做饭了。要不大家进屋里坐坐,中午在我家吃,园子里菜多着呢。”谁都知道这是客气话,这也是主家委婉的送客,因为没谁会厚脸皮在别人家用饭,尤其是各个都是家里掌勺的,时候到了也该回家张罗饭菜。马桂花偏要多话:“大妹子,我倒是想留下尝尝你的手艺,可惜一家老小还指着我吃喝呢,可留不得。倒是后天的事儿别忘了,跟你大哥二弟也说说,要是不来可是不给我们老牛家面子。”穆婉只能撑着笑应付:“大嫂子放心吧,有人请客吃饭我最喜欢了,大嫂子别嫌我家去的人多就行。”马桂花嘴角抽了抽,笑容有几分不自然:“不嫌弃,不嫌弃。那就说好了啊。”众人都散了,穆家几个进了堂屋。穆婉一面看他们买回来的东西,一面心气儿不平的说道:“你们猜牛家大媳妇来干什么,请咱们家去吃席,他们老牛家在渡口的铺子后天开业。我也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他家想去渡口做买卖,我也拦不着,两家多年的交情,道贺也是应该的,但犯得着跑我们家门口来显摆么?”穆清彦就猜到是这么回事。牛家大概是为了避嫌,铺子在渡口最西头,而穆家铺子在最东头,彼此远着呢。穆清彦倒是没去看,穆武偷偷去瞧了,回来后说,牛家铺子比他们家差远了,黄泥砖和旧木料,覆着草棚顶,倒是收拾的挺齐整。“牛家饭铺”,一块木板竖着挂在铺子前,写着工整的四个大字。牛家不识字,更别说写字,定然也是花钱请人写的。穆清彦将香袋取出来,给了穆婉和穆绣,桃红缎面儿,绣着花草蝴蝶。“谢谢二哥!”穆绣爱不释手。穆婉也是眼睛一亮,心里喜欢。“对了,吴小梅他爹要娶亲,你们知道娶的是谁吗?”穆婉神色有些奇异。“知道啊,不就是大余村那个嘛。”穆武接话道。“那你们知不知道,牛家大媳妇恨上她了?”大概穆婉也觉得这事儿……提起来又是好笑,又是感慨。第53章 送粽子早先穆林才传出说亲的时候,王嫂子给牵线搭桥提了余家,因着在暗中说和,马桂花就来给她妹子掺一脚。只是穆家不喜欢马桂花为人,尽管跟余家没成,也没提马家。马桂花心里可惜,但这事儿也得看她妹子的意思。总归后来马家也撩开了手。估摸着觉得先前好高骛远了些,这回马桂花瞅准了同村的鳏夫,名叫吴大。吴大同样是当地本户,但远不如余家那样家族庞大,他没亲兄弟,也没姊妹,倒是有个二叔和老姑。吴家是本分勤快人,家底儿在村里来说还算殷实,所以即便他丧妻还有两个女儿,依旧不乏说亲的人。马家觉得这亲事不错,他们家女儿虽说年纪大点儿,却是黄花闺女,干活儿持家也是一把好手。对方家有两个丫头,养几年早晚要外嫁,女儿生个儿子就能站稳脚跟。马荷花本人也愿意。马家就找个熟人,跟吴大略微透个意思,吴大有心就会打听,觉得愿意,就会来跟女方提。毕竟男方再好也不能上赶着,太掉价儿,说出去也不好听。哪知道几天后,却传出吴大相中了余家的事儿。一打听,居然是余家那不要脸的跟在他们马家后面捡便宜,马家前脚找人,后脚余家也依葫芦画瓢。几天后,吴大选了余家,派媒婆登门去了。吴大虽说也忌讳马荷花克夫的名声,但一开始还是有两分动心的,毕竟谁都清楚马荷花是个能过日子的女人。只是人就怕比较,余桃花一出现,顿时就将马荷花给比下去了。论年纪,余桃花才十六,马荷花十八了。论长相,余桃花人如其名,马荷花十分普通。不过这两点并不要紧,在吴大这样的男人眼里,年岁相貌只要不是太离谱,都没多大差别,主要是持家过日子。这一点,倒是马荷花略微拔得一筹。吴大最终选了余家,根本原因在于余家是大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