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节
作者:桃之夭夭夭夭      更新:2023-06-18 07:24      字数:4490
  第81章 陶家母子也就是说,第一个发现新娘死亡的不是彩菊。“谁第一个发现出事的?”姜捕头儿催问。奇怪的是,四个丫鬟相互看看,都摇头。“不是你们?”姜捕头儿皱眉:“那是谁?难道你们不知道?”叫水荷的丫鬟迟疑的张口:“当时我们听到一声喊叫,从屋子里传来的,然后房门一下子打开。我们几个担心大少奶奶出事,赶紧往里跑,结果就看见大少奶奶已经……我、我当时没想那么多,后来再回想,却不知道当时是谁在屋子里喊叫,那不是大少奶奶的声音,而我们四个守在外面,差不多是同时进屋子的。彩菊她是后来跑回来的。”姜捕头儿顿觉头大:“你们就看到什么人?”“我们当时吓坏了,慌忙朝外跑,想去找人。正好遇到寻声跑回来的彩菊,一商量,其他人守着院门,彩菊去找老爷和大少爷。”水荷跟其他几人对个眼色,彼此交流了一下,说道:“我们并没有看到什么外人,也可能是没留心。我们本来是打算悄悄找老爷的,但是也不知是谁大喊,惊动了好多宾客下人,不少人跑过来,还是大少爷过来才安静。”“叫喊的是男是女?喊了什么?”“捕爷您问的是哪一次喊叫?”水荷不确定的问。姜捕头儿眉心一跳:“哪一次?到底有几次?你都说说。”“第一次就是一声短促的尖叫,是个女人,听不出来是谁,太突然了,然后我们就冲进屋子,发现大少奶奶出事。第二次是个男人,就在东院外面,喊着说‘东院出事了’,把好些下人都喊了过来。第三次听得不清楚,像是前院儿宴席的地方传来的,也是个男人的声音,后来听说,有人喊叫着说‘新娘子吊死了’。”姜捕头儿不是笨蛋,这三次喊声都十分可疑。第一个女人,很可能就是凶手,利用喊叫制造机会,逃出了东院。第二个男人不好确定,但若是故意喊叫,一定是制造混乱,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制造混乱,掩护真凶逃走?姜捕头儿就纳闷了,刘兰芝得罪了什么人?竟惹来杀身之祸。“杨二少爷呢?”姜捕头儿奇怪了,发现这么长时间都没看见杨如柏。杨家父子对视一眼,无奈又担忧:“如柏他、他失踪了!”“失踪?”这个敏感的时候,姜捕头儿不得不产生某种怀疑。杨如松看出来了,连忙为二弟解释:“姜捕头儿,我二弟跟这件事肯定没关系,不,或者说……可能有点关系。”叹了口气,他终于说出其中缘由:“很多人疑惑,为何在宴席上没见到二弟露面,实际上,二弟是我处理一件事。姜捕头儿应该知道陶鹏吧?”陶鹏?姜捕头儿当然知道!陶家本来在石竹镇经营杂货铺,家境殷实,陶鹏上有三个姐姐,他是独子。陶家父母盼子多年,对其十分宠溺,养成了陶鹏懒惰的性子。仅此不算,陶鹏嗜赌,花光了家中积蓄,背着爹娘把杂货铺抵押,还卖掉了三姐。若非前头两个姐姐出嫁早,也逃不脱。陶父是被气死了,陶母却依旧溺爱他,为此连亲女儿被卖都不追究,还经常上两个出嫁女家中借钱借粮,弄得两个女儿苦不堪言。为了躲避娘家,两个女婿不得不搬家。纵然陶母行为令人厌恶,然而孝道之下,做女儿的又不能阻拦亲娘上门。若亲娘在女儿门口哭诉,更惹外人闲言碎语,时间长了谁也承受不起。若仅仅如此,那也只是陶家的家事。杨如松之所以提及,乃是陶家曾给陶鹏订过娃娃亲,女方正是刘家的刘云芝。刘屠户只一个女儿,十分疼爱,自然不愿女儿嫁给这样一个人。依着陶鹏嗜赌如命的性子,只怕人嫁进去没几天就被卖了。好在陶家缺钱,或者说,是陶鹏时刻都缺钱。刘屠户瞅准时机,找了中间人,只要陶家退亲,刘家愿意给付陶家一笔银子。当时陶鹏狮子大开口,要五十两。刘家哪里有那样多的钱?磨来磨去,直到被逼债的陶鹏急了,才定了二十两。两家正式退了亲。本以为自此毫无瓜葛,谁知陶鹏是个不要脸的无赖,竟赖上刘家了,没钱就去找刘屠户,不给就骚扰刘云芝,散布流言。哪怕都知道流言是假的,可刘云芝是个未嫁女,陶鹏又曾是未婚夫,如何经得起诋毁?知道刘家跟杨家结亲,陶鹏才收敛。当然,只是明面儿上的收敛。陶鹏曾酒后放话,说杨家挡了他的财路,早晚要给他们一个教训。杨如松寒着脸:“今日陶鹏来了,要我拿一百两银子给他,不然就要闹事。当时我脱不开身,二弟替我去处理的。谁知后来就找不到人了。一开始也没多想,可现在……”杨如松很后悔,万一二弟出了什么事……“没派人去找吗?”姜捕头儿只是觉得事情复杂了一些,但现在有了怀疑人。杨老爷忧心忡忡:“找了,庄子各处都找遍了,没找到。我又派人去了陶家,陶鹏没回家,他家的大门紧锁,没有人。”姜捕头儿突然想到一个可能,忙催促道:“杨石头的老姨呢?人还没找来?”直到一刻钟后,才有下人带着个布衣布裙的妇人出现。“姜捕头儿,这就是杨石头的老姨,去她家才找到人。”这妇人四十来岁,神色惊慌,完全不知大半夜被找来是为什么。姜捕头儿问彩菊:“是她吗?”彩菊瞪大了眼:“不、不是,不是她。”姜捕头儿并不意外,又问杨家父子:“你们见过陶鹏老娘么?”杨如松心头一动:“姜捕头儿是说,冒充杨石头老姨的人是陶鹏的娘?她……可就算有争执,也不是刘家对不起陶家,更不是我们杨家对不起他们母子,犯不着杀人啊!他们杀了云芝,又有什么好处?”这一点姜捕头儿也弄不明白,但目前最大的怀疑对象就是陶家母子。仵作也验查了汤碗内残留的莲子百合汤,有砒霜。如此来,可以推演出案发过程。陶母伪装成杨石头老姨,将一碗放了毒药的莲子百合汤送到东院,刘云芝毫无防备的吃了。按理,这个时候陶母应该立刻离开东院,否则刘云芝毒发,她会马上被锁定,想跑都跑不了。然而没料到刘云芝让彩菊喝剩下的汤,彩菊又把汤散了,之后离开去打水……不对啊,陶母是怎么藏在房中的?姜捕头儿又问水荷等人,要她们描述当时的场景。水荷这次说的通顺多了:“送汤的时候,房门是开着的,我跟桂香都听到大少奶奶惊呼,连忙进来查看,原来是彩菊把汤碗打翻了。之后彩菊去打水,我跟桂香就出来了。我、我们……当时汤碗的确被收走了,我们只顾得照看大少奶奶,以为那个大娘是走了的。”一想到当时那人没走,而是藏在房间里某个角落,水荷后怕的冷了脊背。守着院门的两个丫鬟忙摇头:“没有,我们没见人出来,后来院子里乱起来,也就……”谁都没去怀疑一个送汤的大娘有什么图谋,先是心神放在前院的热闹上,后来院子里又乱成一团,更没人想起送汤的人。事情基本清楚了,眼下就是找人,不仅找陶家母子,也要找下落不明的杨如柏。天终于亮了,但笼罩在杨家心头上的阴霾越来越重。杨如松出面,对昨夜留宿的宾客表示歉意,一一送走众人。杨家发生这样的惨事,宾客们自然不会多作苛责,道声“节哀”,各自离去。村中人照例来帮忙。收拾桌椅板凳、锅碗瓢盆,很多东西都是村子借的,清洗后还给各家。诸多杂事都是管家在照料,杨老爷一夜未睡,又为杨如柏担忧,杨太太那边没瞒住,人都病倒了,杨老爷整个人都撑不住。杨如松不得不压制悲痛,劝杨老爷休息。一夜之间,英姿勃发的新娘变成憔悴颓丧的鳏夫。穆清彦他们是最后走的,虽说对杨家的事感兴趣,但也不能大刺刺的插手,一来未免戳杨家伤疤,二来县衙的捕快们似乎挺有眉目了。陈十六只能放弃查案的想法,转而去询问戏班接下来的行程。李班主道:“发生这样的事,我们自然不好继续待着。原本我们唱完杨家堂会,打算在各地县城走一圈儿,唱唱新戏。东西都收拾好了,一会儿启程去石竹镇,在镇上唱两天。”正合心意。陈十六还对新戏的下半场念念不忘呢,看向穆清彦:“穆兄,我们也去石竹镇?”穆清彦无所谓的点头,反正他们是要经过石竹镇的。第82章 刘屠户行凶穆清彦几人跟如意戏班一块儿启程。大半时辰后,终于看到石竹镇。镇子不是很大,但很热闹,因为恰好今天是集市,远近村子的村民都来赶集。镇子的道路不是太宽,加上两侧不少行人摊贩,马车走在其中很是艰难。穆清彦早先跟杨家庄的人打听了,镇子上有两家客栈,客房分等,只要多花些钱,就得住的更好。再者镇子小也有小的好处,就只有一条十字大街,大多店铺都在这两条街上,想要什么吃的、用的,采买很方便。进了镇子后,他们就戏班分开了。戏班人多,又有很多家当,加上还需要宽敞的场地搭台子唱戏,所以不论去哪儿都不会住客栈。他们以前来来过几回石竹镇,比较熟悉,这次来,自然还是去找熟人。在镇子南边有个老屋,虽然破旧些,但收拾收拾就能住人。当然,更主要的是,老屋前面场地充裕,可以供他们搭戏台,且屋主曾老爷是个戏迷,家境富裕,并不收取他们的房资。早年一来二往熟悉了,曾老爷招待他们,戏班也会特意唱几出曾老爷喜欢的戏。穆清彦几个也受到李班主诚挚的再三邀请,陈十六满口爽快的答应。马车停在客栈门前,穆清彦刚下车,路两边的行人突然骚动起来。“杀人啦!杀人啦!”惊恐的喊叫几乎破了音,听声音离得还远,但这话很有冲击力,客栈外面的行人们全都受了惊,一面慌乱的跑,一面四处张望,想要找到喊话的人是谁,到底是真的还是玩闹。石竹镇只是小镇子,民风还算淳朴,很少有恶性案件发生。很多人都是懵的。“血腥气,很浓。”闻寂雪朝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大致判断出一个范围。“几位客人,快进来吧。”客栈伙计连忙招呼,虽然也吓了一跳,但伙计并没有过于惊惧,只嘴里犯嘀咕:“也是邪门了。以前镇子上顶多是小偷小摸,或是找开店的‘借’几个钱花,哪死过人啊。听说昨晚杨家庄的新娘子死了……”“柱子,浑说什么呢!”掌柜见他口没遮拦,连忙呵斥,对上穆清彦几个又是一脸的笑:“几位客人住店?本店有上等客房……”“四间上房!把我们的东西送到房间去,马车照料好。一会儿回来再登记。”陈十六说着丢下一块碎银,无心跟掌柜纠缠,征询的看向穆清彦:“穆兄,大白天行凶杀人啊,去看看?”实则穆清彦在听见喊叫时就把精神力放出去了,尽管没看到案发现场,但百姓们的议论听了不少,也听清了凶犯的身份,着实惊讶。“走。”穆清彦暗暗皱眉,今天的行凶,实在太凑巧了。从客栈一出来,外面百姓的谈论扑面而来。“是刘屠户!刚才张家的三小子白着脸跑过来说的,说亲眼看到刘屠户拎着砍骨刀去了陶家。哎哟,一墙之隔的赵家都吓瘫了,陶家母子的惨叫太渗人了,还跟刘屠户求饶呢,可依旧被刘屠户像杀猪一样给杀了。”“哎哟,什么仇啊,下这么狠的手。”“你还不知道吧,昨天嫁到杨家庄的刘家姑娘,死了。杨家那样富裕人家,杨家大少爷又那般品貌,以后不知多少好日子等着呢。好好儿的新娘子寻死?谁也不信啊。看刘屠户暴怒的样子,只怕跟陶家脱不得干系。”“这陶家母子也的确太缺德了。”陈十六听了一耳朵,差不多弄清了怎么回事。“竟然是刘屠户杀了陶家母子?”陈十六很惊讶:“照他们说的,陶家跟刘家曾结过亲,但后来陶家自愿退亲,还得了二十两银子,就算心里不平,可也怨不着刘家,更怨不着杨家啊。难道真为这口气,把刘家女儿杀了?不对啊,我都不知道刘家女儿的死是怎么回事,刘屠户是怎么认定跟陶家母子有关?消息、挺灵通的?”陈十六想不明白,但已从中窥见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