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节
作者:桃之夭夭夭夭      更新:2023-06-18 07:27      字数:4690
  “这不是甘裁缝吗,有事儿?”吴光看见他,自然想起杀了云氏的事儿,疑心他猜疑到什么,否则素无往来,怎么到自家来了?这么一想,眼神儿就不对,盯着甘裁缝的目光泛着凶光。“没、没事,没事。”甘裁缝连连倒退两步,连口否认,扭头就跑。这一跑,令吴光越发猜忌。看着手里的砍柴刀,眯了眯眼,将刀拢在袄袖里,抬脚就朝外走。他媳妇见了,忙从厨房跑出来:“饭就好了,不吃饭了吗?”“饭留锅里,我有事儿。”吴光摆摆手,人已消失在门前。他媳妇三天两头挨打,巴不得他总不在家,问他吃不吃饭,不过是怕家里吃了,他回来发脾气打人。这会儿得了准话,整个人放松下来,忙去堂屋将吴老娘扶出来,又招呼儿女。现今天冷,饭菜凉的快,他们都是在灶房吃饭。稍时一个十岁的小少年从后院儿过来,手里还提着把砍柴刀。这把刀和吴光手里的砍柴刀样式一模一样,不同的是,吴光的砍柴刀很新,一看就是新买的没用几天,小少年手里的刀很旧,刀刃有两个小豁口,且木柄用的久了裹了一层包浆,只是在木柄和刀接口的位置,有些黑红痕迹,已然渗透木纹,像是长年累月积攒的脏污。当然,两柄砍柴刀还有一个共同点,刀柄尾端刻了三个圈儿。吴家没人识字,这种常用物难免有人来借,为防错拿或丢失,都会做个记号。吴光媳妇见了小少年手里的砍柴刀,面色微变,低声呵斥道:“你怎么把这东西拿出来了?要让你爹看见,又要挨打。”小少年撇撇嘴:“爹也是,这刀还好好儿的,怎么非得扔掉。娘你放心,我偷偷捡回来的,爹不知道,我正砍柴呢,爹回来前会藏好的。”“现在就去藏了,谁知你爹哪会儿就回来了。”吴光媳妇尽管不知这刀有什么问题,但多年夫妻,总觉得是吴光闯祸了。只不过,她不敢问,也不想问。另一边,甘裁缝惊吓而走,不料被吴光给盯上了。吴光当然不敢大白天杀人,他这会儿也没想着去杀甘裁缝,但是甘裁缝的出现令他狐疑警惕,所以就跟在后面,想看看甘裁缝要干什么。甘裁缝找不到付茂才,又被吴光一吓,几乎肯定付茂才是去县城告发吴光了。这令他又气又急!告发吴光对付茂才而言有益无害,可对甘裁缝来说不是,吴光被抓当然好,但乔嘉禾若出了大牢,肯定会报复他,他一个小裁缝能跟乔家抗衡?甘裁缝分外后悔,当初真是猪油蒙了心,怎么就跟乔家死磕。都怪乔嘉禾,若不是乔嘉禾骂的那番话,他也不至于怒火上头……这两日天气好,人们吃完饭就坐在门口晒晒太阳,相互闲聊。本是一派安静,忽然听见镇外传来一阵马蹄响,人们狐疑的望过去,等着声音近了,这才看清是几个捕快骑着快马,后头还跟着几个穿常服的人。“这是出什么大事了?难不成是为昨夜持刀打劫的事儿?”镇子小,昨夜的事儿早就传遍了,引得人人议论。“瞧瞧马上那个,不是付茂才嘛!”有人眼尖。“还有那位,乔嘉树啊!乔家大少爷。”人们咋咋呼呼,惊疑不定,但乔嘉树的出现,明显预示着衙门此行跟裁缝铺云氏遇害一案有关。吴光本是在巷子里盯梢,一见到衙门来人,吓得变色,扭头就要跑。“往哪儿去!”高天出现在其身后,手里拿着一块布,托着一柄用旧的砍柴刀,刀柄尾端的三个圈儿很清晰。“你、你是什么人?”吴光脸色发白,知道事情败露,嘴上质问,手上却快速的抽出砍柴刀。“找死!”高天不躲不避,抬脚就是一踹。吴光只觉胸口剧痛,整个人从巷子里倒飞出去,摔滚在大街上。大街上本来就聚拢了不少围观百姓,见了这一幕吓得惊叫躲避。“是吴麻子!”两个捕快过来查看:“什么人在闹事?”高天走了出来:“乔家大少爷委托穆公子查案,此人吴光,正是杀害云氏的真凶。人证付茂才,这把砍柴刀乃是凶器,可请仵作验看,上头有干涸的血迹。”此番乔嘉树也来了,过来正好见到这一幕,忙道:“确是我委托了穆公子查寻真相。”衙门捕快自然给乔嘉树面子,态度立时和缓:“原来乔公子请了高人,待县令大人到任,便可洗刷令弟冤屈。”和县前一位县令已贬职调任,新县令再有几天就到了。乔家之所以急的四处乱投医,就是深知新官上任三把火,云氏的案子尚未判决,若新县令一来,势必要立威。如今总算可以松口气,穆清彦果然不虚盛名。当下里,乔嘉树在客栈见了穆清彦和闻寂雪,再三致谢。“此番全赖穆公子出力相助,家父激动万分,若非来此路远不便,家父定要亲自来迎。家父已命人预备丰盛酒席,还望穆公子闻公子赏光赴宴,让我乔家表一表谢意。如今新县令未到,待舍弟重见天日,定要让他亲自给穆公子敬酒。”乔嘉树跟弟弟年龄差距大,看兄弟两个关系很好,如今尘埃落定,心情自然激动。穆清彦虽不喜欢赴宴,但考虑到其中有金立林搭线,乔嘉树也算可交,便应了。当晚返回县城,在乔家吃晚饭,席间还有金立林作陪,算得上宾主尽欢。饭后,乔家父子给付尾款,穆清彦没客气的收了。事情处理完,两人开始准备返程。二十五日这天早上,用过早饭,便要出发。金立林为两人送行,将窖藏的苹果橘子装了一竹篓子给他们带上。这东西是冬日里的稀罕物,但又是个吃食,算不得太贵重,做个礼物倒也合适。另外,金立林又给了个巴掌大的木匣子,里面是满满一匣子的各式金银锞子。“就是过年打赏用的,不值得什么,胜在样式新颖,拿回去给弟妹们玩,也是一点心意。”金立林如此说道。这些金银锞子都是一两一个,有海棠梅花的、笔锭如意的、状元及第的,银光光金灿灿,瞧着就好看。金家是做银楼的,最不缺的就是金银,每到年节都要打赏,便是下人们都能得着这样的金银锞子。金立林如今独立出来,这东西自然也要准备,顺便就捡了一些送给穆清彦。当然,他拿捏着分寸,没多给,金银锞子各十五个。若是拿给穆家,自然是厚礼,但拿给穆清彦,也就算不得什么了。穆清彦收了:“多谢金五爷,这倒是精巧东西。”见他满意,金立林也高兴。这次招待闻寂雪和穆清彦,金立林一开始是抱着结交的目的,但不得不说,回报来得很快。如今他不仅跟知府有了交情,跟乔家的关系也颇为亲近,这对于他在和县扎根助益颇大。将走时,乔嘉树赶了过来,也是为给二人送行。乔家是种植药材的,送的东西也是药材,估计是怕送药材不大吉利,所以东西只有两样,一个燕窝,一个是人参。这两样是补药,不仅昂贵,且是平时就能吃的。另则又有上品莲子、银耳、枸杞、桂圆,每一样都是一大盒子,整整齐齐摞成一叠。除此外,两人之前打的皮子,又有风干的兔肉、鹿肉、袍子等,马车主要是坐人,装不了这样多的东西,少不得又弄了一辆车。幸而高春高冬都会驾车,一路上两人轮流驾车骑马。待出了城,穆清彦摸出一只盒子递给闻寂雪:“送你。”闻寂雪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块翠绿水灵的鱼戏莲玉佩。“这是之前开出来的那块玉?”闻寂雪拿起玉佩,显得十分喜爱。“对,雕了一对双鱼佩,等回去弄个穗子缀上。”穆清彦取出自己的那一枚,跟闻寂雪手里的玉佩凑在一处,正好合成一个圆。“这是最好的新年礼物。”闻寂雪翘起嘴角,笑意温柔。第153章 年礼回到凤临县,正值腊八节。眼见的半下午了,穆清彦一路坐车身上酸软,便不急着回村,明日再说。开着客栈到底方便,热水时刻预备着,一到家就能洗热水澡。泡了澡,却倦意上头,躺床上睡着了。闻寂雪收拾了东西,进来见他睡着了,掖了掖被角,把熏笼罩上,添了香,将他的棉袍搁在熏笼烘烤。如今穆清彦睡得的是闻寂雪的床,他原本的那张床略小,也没铺陈,闻寂雪打算改天将这张床撤掉。不过……如今回到凤临,却不如在外方便。穆清彦毕竟是有家的,还是新建好的屋子,不可能永远住在这里。再者说,渡口这里人多嘴杂,他两人的关系可以不瞒着金立林,却不可能堂而皇之的展示给所有人。闻寂雪倒是盼着穆清彦时常出门查案了,在外面才自在。穆清彦睡了一个时辰,醒来天色将暗,空气里传来阵阵粥香。闻寂雪将灯拨亮,把熏笼上的衣裳递给他:“今日腊八,厨房煮了腊八粥。我让人弄了两个素菜,另外炖了一罐儿乌鸡汤。”“嗯。”睡了一觉,肚子倒是有些饿了。晚饭时穆清彦胃口很好,腊八粥喝了半碗,吃些素炒青菜,鸡汤喝了两碗,炖的酥烂的鸡肉也吃了好些。乌鸡汤里放了点儿药材,田七、川弓,又放了点枸杞,鸡汤炖的很久,撇了上头的浮油,底下汤色清亮,味道鲜美,淡淡的药味也不是妨碍。闻寂雪突然道:“你之前说想买山?”这件事穆清彦的确提过一句。“是有这个打算,在山上建个庄子住,清净。”“那我让高天打听着。”闻寂雪语带询问。穆清彦听出他的意思,点头:“就在县城周边寻觅,近些好。我拿一千银子,其他的你来办吧。”哪怕彼此没商议,但既然在一起了,再建新住处,自然要将两人算在一起。加上和县乔家给的酬谢,他手头有一千四五百两银子,买山建房都够用。他知道闻寂雪肯定会再添一部分,或许多买座山,庄子建的更讲究,这都是琐碎事。闻寂雪听了果然高兴,打定主意,哪怕多花银子也要尽快寻到地方。翌日早起,穆清彦收拾好东西,坐车回青山村。他将在和县打的皮毛,以及风干的各色肉类都装了,又将乔嘉树送的燕窝、银耳、莲子、枸杞、桂圆都分出一半来。这些东西吃着养人,但价格贵,家里肯定是舍不得买来吃,但实际上不论是穆婉还是新嫂子青娥,都正合适吃这些东西。再者,又有金立林送的苹果橘子装了十来个,冬日水果稀罕,何况整日窝在屋子里烤火,最易口干上火,吃口水果最是惬意。穆家没什么变化,穆文穆武都在家,昨日腊八节,铺子里有人看着,他两个就回来过节,正打算今日回铺子。“二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二哥和县好玩吗?这些都是什么?”穆文穆武两个你一言我一语的问。穆婉连忙打起帘子:“快进来,外头冷的很。这一来一去可还顺利?怎么带这样多的东西?大哥前脚刚去衙门,早知你今天回来,就让他等一等了。”李青娥在房里做针线,闻声也迎了出来,见穆家兄妹几个围着他,打了招呼就往灶房里去。炉子上坐着热水,她取出白瓷碗,拿出陪嫁时的好茶叶冲了一碗热茶。“二弟喝水。”“麻烦大嫂了。”穆清彦忙起身接了。这时穆婉几个看清了他带回来的东西,那些燕窝莲子什么的就不提了,倒是那么多的皮子和风干野味令他们吃惊。尤其是穆文穆武好奇的追问,穆清彦就把和县的事儿大致讲了讲,一屋子人听个新鲜有趣。茶添了三回,将近午饭,一路见闻经历才讲完。且不提穆家几个,便是李青娥这样有点见识的丫鬟,也是一样的意犹未尽。穆婉几个长这么大,绝大多数时间困在青山村,李青娥的见识也多是在内宅听闻,以及懂得一些大户人家应酬往来等事,他们对于外面的世界是陌生而好奇的。穆清彦回村就是报个平安,吃了午饭,下午便带着穆文穆武回了渡口。穆文突然问:“二哥,你还住在客栈那边?”穆清彦看他一眼:“昨天刚到,暂时在客栈住一晚。素娘他们应该收拾好了屋子被褥,一会儿把琐碎东西搬过去就行了。最近铺子里如何?”穆武接话道:“铺子没什么事,倒是之前二哥做的汤底,烫煮的鱼丸、青菜、豆皮儿等很受欢迎。如今天冷,热辣辣的吃一碗烫煮,全身都暖和了。陈少爷隔三差五就要来吃一回,还念叨着你总不回来。葛老爷也来过两三回,还有茶楼的老板,他们都是坐着车来,一来好几个人,带着酒,拿烫煮当下酒菜,还坐在咱们铺子赏雪呢。”听穆武这话便知道,这段日子铺子里的生意很好。烫煮的菜都寻常,最关键是熬煮的汤底,那也是一绝。穆清彦前世爱吃烫锅,简单方便,食材随喜好。一开始是买汤料,后来自己没事儿也琢磨,又在网上跟同好交流交流,就有了自己独家的一套配料汤底。要搬回去住,自然要跟闻寂雪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