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节
作者:桃之夭夭夭夭      更新:2023-06-18 07:29      字数:5001
  这件事,赖兴觉出不对,李壑肯定也知道不对,但他们都不愿深究。不管两个杂役发生了什么事,是生是死,总归是两个卑贱下人,命如草芥,值得去得罪李子英么?便是李壑这个父亲,要仰赖丽贵妃得好处,也得哄着亲儿子。“刘一手呢?”赖兴叹口气:“每回三少爷外出,必然带着刘一手,这回也是。”因此,刘一手跟着失踪了。“两年时间,李公子夜里外出次数不少,同样的事情有没有再发生?”赖兴明白他的意思,他自己心里也时常嘀咕和猜测,只出于危险的直觉,不敢说出口,哪怕是李家夫人询问,他也不会主动提这些事。“从来没有多出人,但偶尔会少人。”赖兴犹豫了一下,又说:“那十个护院,偶尔会带伤回来。这也是我意外听一个护院抱怨,但他们对外口风很紧,从不提外出的事,而且他们回来时,伤应该都好了,起码我没见着他们用伤药,也没什么伤口。护院统算下来,少过五个人,又补过五个人。三少爷对外说,那五人被他派出去办事了,给了五人家里一笔银子安抚。”“这件事李知府知道吗?”“老爷知道。”穆清彦了然,既然李壑知道,李家未必没有探查,但在接风宴上,李壑丝毫没有提及。再者,庞忠作为钦差,对此是否不知情?还有不知去向的温明玉……早猜到李子英几个没在万霞县干好事,但显然还是低估了他们。第220章 三人的收获从仆从们口中搜集完信息,穆清彦来到当初李子英住的院子。如今这座院子住着钦差庞忠,现今只有随从,即便如此,穆清彦也不能进去。好在他并不需要进去,从院门到屋子,距离不算远。他打算回溯两年前的事,李子英做的事必然要藏掖,越熟练漏出马脚的可能越低,那么,初来那段时间更容易寻到破绽。两年前——红花山庄初初建成,花木尚且稀疏,房屋院墙亦是簇新。在山庄内穿行的下人,同样以崭新的衣裳来衬托喜气,赖兴作为山庄管家,满脸殷勤的领着几位衣着华丽的公子哥儿参观山庄,为首一人百无聊赖的踱步,右手抓着马鞭,有一下没一下的敲着左手掌心。所有人都是以他为首,这人便是李子英!丽贵妃能从后宫杀出一条路,得皇帝多年宠爱,这不仅是她有心计手段,更是因她容貌不俗。身为嫡亲弟弟,李子英的长相自然也不差,且他比丽贵妃小十岁,正值而立。只这李子英从来都是被人恭维奉承,骄奢淫逸,下巴微微抬起,张扬而傲慢,他看着赖兴,嘴角似有笑意,却凭空生出一股残忍。至于其后的三位纨绔,单看表象,都不差。这也是平民和世家的差距,自小耳濡目染,再不成器再纨绔,也自与百姓不同。“这一处是山庄主院,里头按照三少爷的喜好布置。”赖兴引着一行人进去。这处主院自然修得又大又宽敞,用料都是拣好的来,屋内的摆设用具也很尽心,珍贵的古董器具都有好几件。但这几位公子都是权贵出身,随意扫了扫,点了点头。“行了,你下去吧。”李子英摆手,不愿赖兴在跟前碍眼。赖兴也清楚这位的脾气,自然乖顺的离开。紧接着,李子英又把身边随从护卫都打发了,屋内只剩他们四个。这四人相互对视一眼,眼中都是迫不及待。“钱二,说话啊!”李子英拿马鞭敲敲桌子,鞭子是用细牛皮编制而成,泛着乌黑的光,手柄顶端嵌了一颗龙眼大的红宝石。尽管在古时,宝石不如玉石珍贵受欢迎,但这等成色和大小的红宝石,也绝非寻常。李子英口中的“钱二”,喊的是钱华。钱华是家中次子,行二,身份地位以及年纪都比李子英低,李子英对人颐指气使习惯了,哪怕他们关系不错,他也常这么称呼钱华。虽说如此,钱华却是四人中出谋划策者,脑子活泛,最擅长投人所好,时间久了,便是四人中的“军师”。总得来说,他们在团体中的位置,跟彼此的家世脱不开干系。好比在后宫里,钱华的姐姐钱贵人就要奉承讨好丽贵妃一样。为了生存和利益,钱华在姐姐示意下,跟在李子英身边。钱华听见李子英的催促,好脾气的笑道:“三爷急什么,这事儿要做的隐秘,一定不能着急。之前我们都商量好了,按计划来,最迟下个月初就能开始。”杨永延抚掌笑道:“我都等不及了。”常浩同样的跃跃欲试,又有点担忧:“真不会出问题?”李子英嗤笑:“怕什么!你要是害怕,你别去!”钱华也道:“天宁府又不是别处。”他们特意选择万霞县,就是看中当地县令乃是李家提拔上来的,知府又是李壑,即便真有点意外,李家也会遮的严严实实。至于外人,那也不能逾矩管到天宁府,顶头又有丽贵妃撑着,往常在京里闹出人命都没事,更别提如今“天高皇帝远”。时间往后推移,十月初八这天,四人又聚在房里。钱华看向三人,笑道:“都准备好了。”李子英很满意:“辛苦你了。我是等不及了,都准备准备,明晚就出发。”到初九晚上,将近子时,山庄里便动了起来。后门撤掉了门槛,一匹匹马牵了出去,李子英几个跨马而上,马队后面还跟了一辆马车。一个胖子带着两个杂役坐进了马车里。有人在马车边警告:“都把眼睛闭好了,不该看的别看,不该听的别听,不该说的别说!”“是是是,保证做个聋子瞎子。”三人一脸惶恐,哪敢违抗。不多时,队伍就出发了。不算马车,一共二十匹马,真跑起来动静可不小,且是在夜深人静,声音能传出很远。然而实际上,动静并不大。在出发前,那些马的蹄子上包了布,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声音。尽管如此,因着马多,夜色又静,依旧清楚的传出阵阵闷响。离得远些可能听不到,但是村子里的人肯定能听到。马队是从小路绕到官道上,村子就在小路旁,相距一两里。有人睡得沉,有人不愿多事,但肯定还有好奇的、觉轻的。再者说,李子英等人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出行一次,哪怕一回两回不在意,三回四回总会想知道怎么回事。那么,村子是知道李子英夜晚出行的,说不知道,恐怕是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另外,也是对李子英这些人没好感,谁管他们是死是活。可惜,李子英几个也不知是谨慎还是心大,没有在山庄提过夜晚出行的具体事情。自回溯中所见,所有计划落实都是钱华在做。自昨日钦差庞忠分派任务,众人各司其职。这也是变相的告诉穆清彦、林嘉、袁骋三个,他们只要做好分内事就行,别的不必管。再看他们做的事,就是将早先得到的线索在核查落实一遍,把有疑问的地方弄清楚。若是在衙门里,这等事情都是打发给捕头,甚至是寻常捕快,相应的,也说明穆清彦几个在钦差队伍中的定位。正因此,穆清彦忙完了山庄的查问,清闲下来。他的异能倒是能查清李子英等人的去向,但既然钦差要求了,他何必多事。傍晚的时候,林嘉和袁骋回来了。这两人面有疲惫,显然奔波了一天。“穆公子,山庄内可有什么发现?”林嘉问。“一点被隐瞒的线索而已。”穆清彦将管家赖兴的话说了。林嘉眼神微微变化:“竟有此事,看来……”后面的话没说,林嘉掩去了猜测,说起自己的收获:“我去了小莲村,从几个孩童口中得知了线索。村子里对于每隔一段时间便有马队夜间出行的事,是知情的。村子里不说,是怕惹祸,再者,因李公子等人到来,跟村子闹了不少矛盾。”顿了顿,又添了一句:“李公子曾看中小莲村一个女子,但那女子已有丈夫。”尽管没说后来如何,却可以凭借李子英以往行径推测出来。林嘉特意提出这一件事,只能说这件事最严重,必然还有其他龌龊,否则不会整个村子都拒绝提供线索。林嘉又道:“我跟村里人打听过官道上的事,这两年从万霞县去五邑县的官道并不太平,发生过好几起劫掠行商的事。人们都说,山里有了山匪窝,只是那山匪行事狠辣,每每劫掠财物不算,但有反抗必不留活口,甚至兴致上来,还会将人掳走。掳走的人,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林嘉点明了事情发生的时间,这个敏感的时间段,很难不让人多想。这着实出乎穆清彦意料。“我这边也查到了类似的消息。”袁骋是个寡言的性子,但谈起正事,并不吝啬言语:“万霞县盛产红花,每年红花盛开,行商往来不绝,但这两年官道上闹山匪,严重影响了红花贩售,惹得很多商贾怨声载道。衙门组织人手往山里搜寻过两回,却连山匪踪迹也没找到,便说是流窜此处的,每常劫掠一回便会离开。”说着拿出几张纸:“我从衙门里弄到的案牍记录,一共五起,遇害者皆是行商。”“第一起发生在前年十月十四,董姓客商贩运两车布,一行七八个人,遭了劫匪。所有人都被杀死了,每个人身上都是凌乱的刀口,次日早晨被行路者发现报了官。两车布和随身钱财都不见了。第二起是去年三月,几家合在一处的队伍,途中歇息,有三个人去林子里小解,最终失踪。那三人都是二十来岁的青年,寻常伙计,身上无财,与人无仇。一开始只做失踪论处,直至发生了第三起案件。第三起,是去年刚入秋,八月初二,贩运红花的行商队伍遭劫,整个儿连人带货都不见了,官道上只剩马车和运货的大车,没有任何血迹。通常而言,劫匪劫道是图财,顶多顺带劫色,但从没有将所有活口都劫走的。第四起是今年三月,商队遭劫,但因请了几个镖师,护着商人逃了出来,其他人都被杀死了。据逃生的人说,那些劫匪都是骑马,穿着寻常布衣,戴着竹斗笠,面罩黑巾,有弓箭,有大刀,十来个人。这些劫匪根本不讲话,冲出来就下杀手,带头的人一边大笑一边喊杀,十分猖狂。第五起是在六月,劫匪藏在林子里没现身,商队是在有人中箭才发现的。有的箭上带火棉,当时所有人都在躲避弓箭,导致货物被烧毁。所幸,也是借着火势掩护,一部分逃生,劫匪追了一段路放弃了。”第221章 黑龙寨三个人交流彼此得到的消息,嘴里不说,却都认定官道上出现的劫匪跟李子英等人有关。几个权贵子弟干出这种事,着实胆大妄为,猖獗可恨。从而也能看出,当地县令乃至知府李壑,不管是否知晓内情,单单一个不作为,不上报,就已是包庇掩护了。接下来几天,诸人依旧按部就班的忙碌。林嘉和袁骋每日早出晚归,虽也会跟穆清彦聊一聊,但案情方面没什么进展。相对而言,穆清彦懒散的多,似乎对当下的差事不感兴趣一般。到了第六日,有人来传钦差令,命几人去协助勘察。来人是刑部主事,姓崔。主事乃正六品,钦差所带的属官里,单主事就有三个,只不过同为主事同个品级,却也有区别。这个崔主事只是司员,刑部里类似的主事几十个,而同在钦差队伍中的章主事,也称堂主事,同是正六品,却是庞忠近官,类似于助理秘书,比之五品郎中还要强。刑部管着全国刑名案件,其下按省划分部门,有十七个司。此回跟来的宋郎中便是主管本省的刑名案件。好比万霞县的案子,由县令上报知府,知府上报巡抚,最后再提交刑部最终审核,那么负责办理的就是宋郎中。崔主事并不是专门来传话,而是奉命去了一趟天宁府,顺带接上他们。陈十六是个白衣,但凭着出身,官场人都要给几分颜面,他就直接问了:“崔主事,我们这是去……”“去莲花山。庞大人这几日勘察官道,在山里发现了一座山寨。”“山寨?”陈十六满脸疑问。崔主事解释道:“你们也知道,二三十年前山匪猖獗,那莲花山里也有匪窝。那个山寨以前就是土匪寨,还有个名儿,叫黑风寨,盛时有二三百人,是天宁府境内最大最凶的一个土匪寨。后来朝廷下了大力度剿匪,匪首伏诛,其他人都四下逃散,那寨子就空了。这么些年,也就是偶尔有到深山里打猎的去过夜。”这番解释下来,反倒让人更加狐疑,平白说什么山寨?然而在座的相视一眼,心里有了猜测。几人坐车上官道,走了小半时辰停下来,要进山林,只能步行。这山里也没路,荒草丛中行走,因着天冷,没什么蛇虫,就是磕磕绊绊走的不平稳。这一走就是将近一个时辰,途中歇了两回,穆清彦浑身冒汗,忍不住直喘气。闻寂雪将他搀扶住,撑了他大半重量。翻过最后一道山梁,终于看到一座木栅栏围起来的寨子。寨子建在半山腰,树木茂密,将山寨半遮半掩,从正面倒是能清楚的看到入口的大门。意外的是,这座寨子可不像闲置了二十多年。所有房屋都是木头建造,就此取材,外观也没刷漆,显得粗糙原始,场地圈的很大。若说这寨子二十多年没人住,风吹雨淋,早就破败的不成样子才对,然而如今看上去,房子依旧整齐牢固,没有任何破败之处,甚至院子里杂草都很少,说明常有人走动打扫。最重要的是,在大门处悬挂着寨名,不是“黑风寨”,而是“黑龙寨”!崔主事不可能在这样的事情上弄错。抬头环视,寨子所在的山整体很高,在山顶处修有瞭望台,居高临下,能够监视方圆远近所有动静,但凡有大队人马进山,必然能够发现。“黑龙寨?”陈十六望向崔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