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节
作者:桃之夭夭夭夭      更新:2023-06-18 07:29      字数:4850
  其他人跟着出来,另有五六个衙差拿着工具进去挖掘。山洞外的空地上,已然整齐的摆放着四具尸骨,干净的白布,黑色的骨头,格外分明。“动手吧。”庞忠对着林嘉袁骋吩咐。林嘉袁骋站到尸骨跟前,当然,并不是他们两个亲自动手验尸。在当下,仵作是贱役,验尸是个晦气活儿,做县令的都是科举读书人,连进入刑部做刑官都觉有损文人风骨,更别提去亲自验尸了。不过,做县令的,或是刑官,对于验尸都懂得一些,好比林嘉袁骋,他们的本事跟仵作不差什么,只不过,他们只是动口,仵作根据他们的口述来操作。负责动手操作的,便是这二人带在身边的随从。经过一系列检验,有了初步结论,判断出四人生前遭受过不同程度的折磨,有手腿骨折、胸骨肋骨折断等,并且四人口部大张,哪怕只剩下骷髅,也能看出痛苦恐惧,应该是被火着烧死的。再测量四人身高,看大致骨架体型,和李子英四人相似。验尸很慢,所有人一言不发的等候。得了结果,山洞内的挖掘工作也出来了。一名衙差面色发白的跑出来:“启禀钦差大人,山洞里是个埋尸坑,全是白骨。”庞忠的脸色一下子更冷了:“清理出来。”耗费一两个时辰,终于将洞内埋藏的尸骨全部徐清理出来,共计十四人。穆清彦却是清楚,原本埋的尸骨不止这些,被收敛走了十几具。算起来,李子英几个不止做了官道上的五起劫案,定然还从别的地方掳了人,只不过较为零散,想必也是外乡人,这才没有引人注意。等着忙完,已经是半下午。钦差大人没喊累喊饿,其他人也不敢有异议,而庞忠面色冷峻,哪里顾得上吃喝。这个结果本在预料之中,却也是最坏的一种,好在有神捕司的人跟着,否则回京真不好汇报。一声令下,尸骨都被送回山寨,暂且放置在空屋子里。钦差率领大部分先行返回县城,留下崔主事,又有县衙的衙差们继续搜寻,以防疏漏。至于尸骨,也要从县衙派车来拉,还要确认受害者身份,通知苦主家人,这都是县衙就能办的。庞忠这位钦差也去跟温明玉碰头,如今找到尸骨只是初步,他们是奉旨查案,要弄清案情,查出凶犯才算完。繁琐事依旧是穆清彦几个的,对此,林嘉袁骋都没什么抱怨。位小职卑,早有觉悟,更何况对比最开始几天的遭遇,如今好歹是做实事。核对尸骨身份,这工作可不容易。因着只剩骨头,无法从五官长相等特征来分辨,仅仅看骨架和身高,太笼统,哪怕仵作勘察出骨架年龄,也无法确认身份。除此外,衙门有记录的受害者都是五次劫案中的,被掳走的共计二十人,加上李子英等一行二十六个,跟目前发现的数目不符,再者,可能还有潜藏的受害者。穆清彦倒是知道,除开李子英四个,其余帮凶都被丢进山崖底下。那地方距离山洞不算远,数丈断崖,从上面看像个裂开的大嘴,浓密的草木,那种地方惯生毒虫蛇蚁,没人敢轻易下去。穆清彦跟陈十六就负责翻看失踪名单,不止是万霞县,还有天宁府、五邑县等周边府县,一一排查,把疑似同为山寨受害者的名单录出来。庞忠那边,又安排人去查访劫案中死者家人。很多事情没有宣之于口,但谁都不是傻瓜,各种蛛丝马迹一联系,基本就能把事件还原七七八八。哪怕是同情死者家人,但若真杀了李子英几个,也得被抓。在民间,个人去报仇,其情可悯,鉴于杀的是山匪,还能免于罪罚,甚至有所奖励,可在这件事上不行,只因杀的山匪乃是权贵,更有当朝宠妃做后盾。就好比办案之人同情归同情,却不得不继续查办。穆清彦却是想到了朱漪,邪菩萨的名号不是白叫的,哪怕他的确热衷替人报仇,但收报酬也不会客气。参与报仇的那些人,必然是答应了邪菩萨的要求,他们自然也清楚报仇的代价,那么,应该会对家人做个安排。转眼到了腊月初八,除李子英四个外,其他二十二具尸骨也寻到了。案子已经定性为报复杀人,衙门撒出去数十人,去寻各家各户的受害者。交通不便,那些被掳的都是外地客商,路途遥远,暂时没什么回音。这会儿天暗了下来,零零散散飘起了雪花。穆清彦借了厨房,早大锅里熬腊八粥。米和豆子都是浸泡过的,已经煮了不少时候,他便腾出手弄两个菜。白天在馆子里吃的,晚上就打算清淡些,没弄什么麻烦东西,蒜苗炒火腿,一碟儿酱黄瓜,一碟儿小咸菜。听到有脚步声进来,回头看了一眼,一愣。来人是闻寂雪,依旧是惯常的穿着,红衣外面罩着大毛领子的玄色大氅,头发上落了白雪,进门来就冲他一笑:“阿彦,好了么?”“……好了。”穆清彦微不可查的蹙蹙眉。闻寂雪站在灶台边,拿起大勺子搅动一锅粥,香味热气扑面而来,禁不住深吸了口气:“真香!阿彦好手艺。”穆清彦不着痕迹的打量他一眼,将三盘菜装在木托盘里,端着朝外走,边走边说:“将粥打一盆,拿上碗筷。剩下的粥一会儿通知林县令两个自己来拿。”焦礼在帮着烧火,倒不怕他们拿不过来。却不等穆清彦出厨房,闻寂雪过来抢了托盘:“天这么冷,就在厨房吃吧。陈十六那边给他送去,林县令那头,让焦礼去知会一声就行。”穆清彦笑笑:“行吧,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厨房地方小,不好坐。”闻寂雪直接挪了张方桌,本是用来放置零散东西的,拿抹布擦了擦,将菜摆上,又盛好两碗粥:“阿彦,坐啊。”穆清彦坐下来,看着对面伸来筷子,给他夹了酱黄瓜。“这热粥就得配着小菜才好吃。”闻寂雪用勺子搅了搅粥,尝了一口,满足的眯了眼睛,瞬间,整个人的气质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一声笑,他睁开眼,嘴角轻扬,邪肆而危险:“阿彦是如何发现的?”“我若告诉你了,你下回岂不是更加有备而来。”穆清彦看似平稳,实则已是满心戒备。眼前这个人,根本不是闻寂雪!朱漪!最先听到脚步声进来,他没在意,可当发现来人是“闻寂雪”,他便觉蹊跷,因为脚步声不大对,哪怕很相似,但不是属于闻寂雪的。只不过,那一瞬间他以为自己是太敏感生出错觉,可当对方进来张口说话,无时无刻不散发着一种违和感。并不是朱漪露出了什么破绽,而是一种直觉,他精神力敏锐,哪怕眼睛没发现,可感知会提醒他。早先就听说朱漪擅长易容,又能模仿人的声音,时男时女,很难让人发现破绽。加上此回案子有朱漪掺和,因此当他意识到“闻寂雪”违和,猛地就想到朱漪。原本他是想寻个托辞离开,但显然朱漪不给他机会。“闻寂雪真是好福气,竟找了你这么个妙人相伴。”朱漪的嗓音变了,不再是闻寂雪的嗓音,而是个女人的声音,柔媚婉转,只这一嗓音就能酥软了男人的骨头。不过,如今他还顶着闻寂雪的模样……穆清彦禁不住皱眉:“你有事?”“算是吧,给你个消息。”朱漪嗓音再次变化,是个清越的男人:“五邑县东南有座尼姑庵,神捕司的温少主正在那儿享受温柔乡呢。”话音未落,朱漪整个人幻影般飞掠而出,正与迎面一人在院中交手。来人同样一身红衣,正是久等不见穆清彦而赶来的闻寂雪。闻寂雪一见着另一个自己,哪里不明白对方身份,当即招招狠辣。朱漪却是不肯恋战,袖袍震动,无数白色粉末飞溅而出,趁着闻寂雪躲避的空隙,腾空迅速离去,只余阵阵大笑回荡:“阿彦熬的一手好粥,改日再来品尝。”这是存心挑衅。闻寂雪冷哼,忙走到穆清彦跟前察看:“没事吧?”穆清彦摇头:“没事,我早就发现他不对。不过,温明玉在他手里吃了亏。”对于闻寂雪没去追朱漪,穆清彦没觉得不对,毕竟这朱漪来一趟也没干什么,最重要的是,闻寂雪的解药还得着落在朱漪身上。闻寂雪冷笑:“这朱漪惹了大麻烦,有得他头疼,短期内他不敢再露面。”穆清彦先是疑惑,接着就明白了。这次朱漪弄死的四人都不是普通人,皆是京中权贵之子,一个两个倒罢了,他一下子弄死四个。别说四人所属的家族,就连朝廷面上都不好看,特别是李子英牵扯到宫中丽贵妃,这已经不是丽贵妃是否受宠,而是丽贵妃的身份,朝廷若不好好儿做番应对,严重影响朝廷威望。再者,朱漪是个江湖人,跟权贵子弟对上,间接对上朝廷,犯忌讳。原本就是神捕司名单上的人,这回可好,不止神捕司,只怕朝廷还会悬赏。重金刺激之下,就算朱漪的传言再可怕,总会有人铤而走险。蚁多咬死象,朱漪再厉害也得避避风头。穆清彦想着,突然笑道:“刚才他扮成你的样子,说话却是女人的声音,挺有意思的。”闻寂雪眉梢一挑,想生气,又有点儿无奈:“阿彦觉得有趣?怪我来的太早,打搅你们了?”穆清彦噗嗤一笑,伸手摸摸他的脸:“扮的再像,总归不是你,我又不是认不出来。我可不愿意他顶着你的模样做戏。”闻寂雪舒展了眉眼,眸子里尽是笑:“走,吃饭去。”两人没再去厨房,高天焦礼去端菜端粥,回房间去吃。然而那会儿朱漪走时闹出动静,不止陈十六林嘉袁骋等人闻声过来,便是钦差也派人前来询问。穆清彦看向闻寂雪。闻寂雪对着钦差派来的随侍道:“方才来的是一位江湖朋友,不方便露面,倒是因着交情,带了个消息过来。”接着,便把温明玉的事情说了。“我表哥在尼姑庵?”陈十六满眼惊讶疑惑。倒是那随侍听了,顾不得探究什么“江湖朋友”,赶紧去向钦差回禀。第226章 明月庵得知温明玉的下落,庞忠没耽搁,当天晚上就赶往五邑县尼姑庵。提到温明玉,自从到了万霞县,就没再见过,不过,庞忠跟温明玉一直有联系,互通消息。早先或许不清楚,可后来勘察了山寨,就明白温明玉此行不仅是护持钦差,监督办案,更重要的是得了消息知道朱漪掺和其中。自到了万霞县,温明玉便带着属下追查朱漪。在外人眼中束手无策,但神捕司惯常做追缉抓捕,又对朱漪颇为了解,到底摸到了线索。然而,温明玉智谋方面可以跟朱漪一拼,却架不住武力低了一等,被朱漪调虎离山,再正面相扛,温明玉能保住命都是朱漪手下留情。温明玉到底是神捕司少主,朱漪不愿跟神捕司结成死仇,因此故意戏耍折腾温明玉一通,把人丢在尼姑庵。此番庞忠亲自带队前往,陈十六也跟去了。大晚上的,穆清彦和闻寂雪都不愿意去喝冷风,正好庞忠也不想大张旗鼓,便命大部队继续留在县城,陈十六乃是温明玉表弟,又是上封公子,庞忠就带着了。夜色越深,雪下的越密,好在路面冻的结实,白雪薄薄覆了一层,并不影响车马行动。这番前往五邑县,包括庞忠这位钦差在内,都是骑马,前前后后的火把举着,马蹄哒哒哒,夜色格外静谧,只是迎面的寒风太冷了。陈十六骑着马跟在庞忠身后,位于队伍中间,这是最安全的位置。他是个怕冷的,棉衣锦袍,又裹了毛里子的大氅,拢的紧紧的,但寒风无孔不入。这也算了,尤其是一双手冻的麻木。他倒是想戴着大毛手套子,可那样抓不稳缰绳,大晚上的骑马要万分留心,他可不敢乱来。迎头在马背上颠了一个多时辰,终于看到五邑县。他们没入城,朝五邑县东南山上的尼姑庵去。随行的有万霞县捕头儿,对临近的五邑县自然有番理解。尼姑庵名叫明月庵,庵堂不大,庵主是个老尼姑,庵内有十一二个尼姑修行。说是修行,实则尼姑们多身世堪怜,无处可去才不得不栖身庵堂,好比现今的两个小尼姑,便是襁褓中被家人丢在庵堂门口。尼姑庵里都是比丘尼,一群女人,哪怕是佛门净地,也难免受些风言风语。老尼姑管得严,可几年前还是有个尼姑跟人跑了。“据说这尼姑庵有些不大干净,城里好几家子供奉着呢,谁家没个浪荡子弟?得了空子没少往这庵堂里跑。”话虽没说尽,但意思点到了。一行人到了庵堂门前,捕头儿前去拍门。陈十六懂得脚都僵了,搓着双手,跺了跺脚,心里苦。要是旁人出了事,他真不愿意受这个罪,可那是他表哥,唉,他还是挺担心的。大半夜的敲门,庵堂里都不敢开。“师太,我是万霞县捕头吕山,陪同钦差大人前来办事。”吕山不仅嘴上说,还将腰牌从门缝儿里塞进去。到底不是一个县的,吕山这人便是听说过也没见过,但有了腰牌证明身份就不一样。再者,夜色寂静,从庵堂里能明显看到外面一片火光,这般大张旗鼓,想来也不是宵小。这也是行事匆忙,若不然找了附近村子的里正,事儿就简单的多。好在大门开了。主持师太一见着为首一个身穿大红官袍的老爷,立刻就信了,却也诚惶诚恐:“老尼见过钦差大人,不知大人夤夜前来有何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