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
作者:初云之初      更新:2023-06-18 07:41      字数:3672
  他还要返回青阳,将画卷交与三老乡亲,再安顿好家中之事,才能动身前往长安,留在阎立本身边求学。钟意对此心知肚明,倒不挽留,道:“一路顺风。”罗锐作揖道:“居士大德,没齿难忘。”他出自寒门,比任何人都清楚士庶之间的隔阂,倘若没有钟意的那封引荐信,他怕是连阎家的门槛都摸不到:“言辞无用,便不赘言,居士若有能用到我的地方,粉身碎骨,在所不辞。”“举手之劳罢了,何必如此。”钟意摇头,向他一笑,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元崇慢走。”罗锐最后一礼:“居士,就此别过。”……“居士,”回去的时候,玉秋问:“我怎么觉得,这人有点呆?”“他是璞玉,缺的只是雕琢,”钟意道:“将来必非池中物。”这一回,连玉夏都有些不信了:“就他?”“就他。”钟意前世没见过他,但这并不能妨碍到她对他的敬慕。正是这个看似怯弱的人,面对数万敌军面不改色,侃侃而谈,临死前叱骂不止,未露惧色,这样的胆识气魄,世间又有几个?倘若没有遇上那一劫,以他的才干,成长起来,决计不可限量。钟意回身去望下山的路,相距太远,已经看不清那人的身影,她回过头来,含笑道:“假以时日,元崇或可宰天下也。”玉秋玉夏听得齐齐惊呼,钟意却笑起来,不再言语,径直回青檀观去。……益阳长公主是爱花之人,春日养兰,夏日观荷,到了秋日,自然只能操持院中那簇瑶台玉凤了。这从菊花娇贵,专有几个侍婢看护,花朵雪白,花心微黄,花瓣层层叠叠,雍容华贵,倒有些肖似牡丹。钟意见它漂亮,倒有些眼馋,益阳长公主也不吝啬:“你若喜欢,明年便移一棵到你院子里去,不是我今年舍不得,而是时候过了,现在移过去,也活不成。”“那感情好,”钟意也不客气,笑道:“我之前不曾见过这种,委实稀奇。”“偏你眼尖,”益阳长公主语气自得:“这是自皇后宫里移植的,几年下来,就活了这么几棵,我全挪出来了,不知她是否气的呕血。”益阳长公主与皇后不和,这并不是什么秘密,钟意也无意掺和皇家的家务事,道了声谢,便要舀水浇花,却听侍女入内,道:“观主、居士,嘉寿殿有人来,太后娘娘请二位入宫说话。”窦太后上了年纪,就喜欢跟儿孙辈聚在一起,只是隐太子与巢王诸子皆死,唯留归德、和静二位县主,不免孤单,皇帝倒有儿子,可她连他们老子都不稀得见,更别说那些孙子了,至于太上皇其余的儿孙,干脆就是眼不见心不烦。益阳长公主知道母亲心里苦,并不迟疑,跟钟意各自更衣,上了马车。宫中似有喜事,处处张灯结彩,内侍宫人往来匆匆,不知在准备什么,钟意有些好奇,却不好问,益阳长公主倒没这个忌讳,径直问了出来。“秦王殿下押解东突厥可汗颉利归京,”那内侍笑道:“陛下欢喜的紧,叫行家宴,以示欢迎。”原是李政回来了。钟意听得心头一颤,拢在袖中的手不觉捏紧,却听不远处传来瓷器落地的破碎声,随即便有内侍斥责:“放肆,竟敢冒犯太子殿下。”“殿下恕罪,”那宫人声音都在抖:“奴婢、奴婢……”“起来吧,”太子声音温和,道:“不是什么大事。”内侍似乎还打算说些什么,却被他制止了:“是孤走的急了,她捧着东西,没看见也是寻常,何必见怪。”拐过门来,太子见到益阳长公主,也是一怔。他是个约莫二十五六岁的青年,面容温雅,气质和善,含笑时令人有如沐春风之感:“姑姑近来可好?哦,居士也在。”钟意向他行礼,益阳长公主则道:“太子仁善。”“小事而已,何必动气,”太子笑道:“父皇那边还在等,孤先行一步,改日再与二位座谈。”益阳长公主与钟意侧身让开,轻声道:“请便。”目送他走远,益阳长公主才道:“太子也是不容易。”钟意听她话里有话,低声道:“怎么说?”“柴平死了,自缢挽尊,就在昨日,”宫人们相隔一段距离,益阳长公主声音也低:“他是太子心腹之臣。”钟意明白过来。早在秦王李政出军之前,□□也曾有人出击突厥,希望能遏制秦王党扩张的速度,为己方增些底气,那人便是柴平。可惜他败了。局势到了这等地步,连益阳长公主这种远离朝堂的人,都能看出东宫已露颓态,太子的日子,想必也不好过吧。明明什么错都没有,只因为兄弟太有本事,就得挪个位置,这谁能受得了?更别说隐太子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钟意前世是秦王妃,也做过太子妃,可说心里话,她并不觉得太子有什么地方不好。太子宽和,仁善,从不会体罚宫人,朝中颇有善名,就像何皇后一样,虽然立场对立,但连她这个李政妻子,也说不出什么坏话。他倒霉就倒在,碰上了李政这个混世魔头,好死不死的,又比李政早出世几年,占了嫡长的位置。钟意无声的叹了口气。……皇帝行家宴,自然不会避开太上皇与太后,然而因为玄武门那场变故,这对世间最尊贵的夫妻早跟这个儿子老死不相往来,如何肯去。太上皇摔了杯子,自去找年轻妃嫔歌舞作伴,太后却气的胸闷,叫了几个后辈入宫相陪,跟自己说话,直到半夜方歇。许是晚宴上酒喝多了,钟意有些头疼,半靠在马车上,想起秦王归京的事情,便觉得头更疼了。沈复这个人,不管内里如何,在外是做足了君子风范的,没了婚约,他脸皮再厚,也不会死缠烂打,攀扯不清,他做不来这样的事情。可李政不一样。他这个人,既没有原则,又聪明的可怕。说真的,钟意有点怵他。……回到青檀观,已经是戌时末,此时正是十一月中,明月高悬,银霜泠泠,人走在院子里,连灯都不需提。钟意打发玉秋玉夏去睡,自己推门进屋,信手散了头发,正待往梳妆台前去,便瞥见书案前有个人影,室内并未掌灯,她却立时认出那是何人,一颗心如同涌入万千冷霜,霎时冷了。那人听见动静,回过身来看她。他生有一双狭长锐利的丹凤眼,眼角上挑,天生便裹挟着凌人贵气,唇畔略微带几分笑,总算看起来没那么冷厉,有了几分轻缓意味。“你怎么会在此地?”李政似乎刚从宫宴上过来,面上略有几分薄醉,声音也轻。钟意心如乱麻,勉强静下心来,道:“这话原该我问才是。”窗扇半开,冷月斜照,她散着发,人比月光还要皎皎。李政半靠着书案,静静看她半晌,唤道:“怀安居士?”作者有话要说:男主带着著名少数民族舞蹈家颉利可汗出场了,请大家撒花欢迎第10章 耳铛这一世,钟意已经好些年没见过李政了。他是皇帝第二个嫡子,齿序行四,诸皇子中最为父亲钟爱,降生之初,皇帝便将自己为王时的封号赐予他,又给他取名“政”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唯愿他也能如始皇帝一般,建不世功业,名传万古。皇太子睿早立,按旧制,其余皇子便该离开长安,往封地之官,别的皇子都没例外,唯有李政被皇帝偏爱,许其留于长安。这显然不合礼数,朝臣多次上谏,却都被皇帝否决,时间久了,也就没人再提。李政自幼聪敏,性情果决,最为肖似皇帝,这使得皇帝愈发喜爱这个儿子的同时,也愈发放纵了他,满宫上下,竟没人能降住他,时日一久,便生了祸事。他跟泾阳候世子起了争执,失手把人给杀了。那是侯府世子,而非仆婢之流,事情闹得太大,皇帝也回护不得,令人厚葬世子,又加恩泾阳候府,至于所谓的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谁敢真叫皇帝的宝贝儿子偿命?但不管怎么说,李政在长安是待不下去了,朝臣与皇后接连上奏,皇帝终于松口,叫李政去了封地,一年到头只能回京两次,才算将这茬给掀过去了。越国公府跟皇家有亲,但远没有看起来亲近,太上皇膝下有二十二位皇子、十九位公主,皇帝膝下也有十四位皇子、二十一位公主,皇子娶妃,公主下嫁,外戚姻亲加起来,太极殿都装不下,这样的情况下,更别指望钟意能在李政归京的时候,跟他见上一面了。现下遇见,认不出才是正常的。所以钟意也只是敛了下眉,道:“尊驾又是哪位?”李政静静看着她,不知在想什么,片刻之后,忽然笑了。他道:“我是李政。”“原是秦王殿下,”钟意适时露出一点讶异:“半夜三更,殿下不回武德殿歇息,怎么到这里来了?带路的侍从该打。”“原是想来探望益阳姑姑的,”李政道:“不想走错地方,惊扰了居士。”他在撒谎。谁家侄子会在返家当晚,喝过酒后,跑到城外的道观里探望姑姑?太后召益阳长公主入宫,还留了晚膳,他若有心,早就该知道的。更别说这所谓的探望,既没有惊动观内护卫,也没有到正确的地方去。可这些话,终究不能摆到台面上。三更半夜,孤男寡女,真闹大了,对钟意也没什么好处。“果真不巧,”最后,她轻轻道:“夜深了,长公主怕是已经歇下,观内多是女眷,请殿下改日再来相探。”说完,她一抬手,做了送客姿势。李政却没有走的意思。直起身,他踱步到钟意面前去,高大身躯将月光遮的严严实实,道:“今日冒昧,怕是惊到居士了。”钟意见他靠近,心便跟浸入阴暗似的,微微沉了,正在想应该如何开口,却见李政自己怀里取出一方白帕,作势递给她。“小小礼物,便算是赔罪,”他道:“居士不要推辞。”钟意伸手接过,将那方帕子展开,便见里边裹了双白玉耳铛,夜色之中,更见光芒温润,莹莹生辉。她怔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