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节
作者:石头与水      更新:2023-06-18 13:44      字数:8559
  秦凤仪正骑马在翰林院门口愣神,就听一个声音道,“你这是做什么呢?”秦凤仪回头,见骆掌院自门口下轿,看了秦凤仪一眼。秦凤仪甭看不是什么重规矩的人,但他现下长大了,对师长们一向很有礼貌。骆掌院都下轿了,秦凤仪也跳下马来,想着骆先生是自己少时恩师,秦凤仪便跟着骆掌院往屋里去。骆掌院看秦凤仪那一脸的阴郁就知有事,待侍从上了茶,骆掌院便将人打发下去了。秦凤仪也没掖着藏着,与骆先生说了近来差使难办。秦凤仪说了一能如何被为难的事,道,“真是气死我了。我不想干了,可这么回来,也忒丢人。”骆掌院看他那一脸倒霉相,说他,“你也是笨,既是陛下点你的差使,你回来算什么,明摆着跟陛下说你干不了,无能。你就在大皇子身边呆着呗,先时人家让你跑腿,你嫌累。现下啥都不让你干,你又说闲的慌,你可真难伺候啊。”骆掌院睨他一眼,“我给你出个主意,你就在大皇子身边耗着,他让你干啥不让你干啥,你就依他,有好茶好水的喝着,待陛下问起你差使来,你随便揽些功劳,也便过去了。”秦凤仪更气了,“我岂是那样的人!我把功劳分给别人倒罢,我岂能去抢别人的功!那还是人吗?”秦凤仪一发怒,简直是啥话都敢说,他还说骆掌院,“先时我以为你还是以前的先生,没想到,如今做了大官,就成了老油条!跟你说,以后别想我再叫你先生!我才不要认老油条做先生哪!”又道,“你以为我跟你一样,就是去混混的!我要是混,我干嘛要做官啊!我是为了做实在的事,才做官的!”秦凤仪直接就哇啦哇啦的同骆掌院嚷了一回,也就骆掌院现在的涵养了,骆掌院面色不变,说他道,“那你这一有事就跟丧家之犬似的跑回翰林院,我也没看出你是要做实事的啊。”“你能看出啥?自来眼神儿就不好!谁说我要回翰林院啦!我就是路过,你非要我进来坐,我能不给你面子吗?”说完,秦凤仪就一幅拽得二五八万的模样走了,一面走一面还愤愤的想,这世道真是不行了,原来挺好的骆先生,现在也成了一幅官油子的模样。秦凤仪一向有些冲动,但出了翰林院,他才想到,他一下子把骆先生骂了一顿,倘骆先生还是先时在扬州教他的酸生,也则罢了。今骆先生都是翰林掌院,正二品高官,而且,正管他啊。他这样把人得罪了,怕骆掌院要给他小鞋穿了!唉哟,这不是把回翰林的路给堵死了吗?秦凤仪出了翰林院方有些后悔,可他话已说了,还呛了骆掌院好几句,开弓没有回头箭。秦凤仪虽则是个厚脸皮,但也得分事情,像娶媳妇、哄陛下开心,逗一逗长辈,再如何厚脸皮也无妨。今日这事,明明是骆掌院说的那些话不对,他自己又没有错。原来的骆先生多好啊,这才十几年,就成了一幅官场老油条的口吻,秦凤仪叹口气,想着世间竟又少了一位志同道合之人。只是,翰林已是回不去,眼下也只有另想法子了。秦凤仪去大皇子那里报到,依旧是让他闲置,愿意干啥干点啥,但太后千秋啥的,差使没一件是给秦凤仪的。秦凤仪干脆也不在大皇子那里坐着了,他做官也有小一年了,在京城认识的人也不少。大皇子不用他,他又不是木头,难不成,就不会自己寻些事情做。他还找了六皇子,送给六皇子一把木头刀,贿赂六皇子,让六皇子回宫跟贵妃娘娘打听一下裴太后的喜好。六皇子得了贿赂,倒是很用心给秦凤仪打听了,结果,秦凤仪一听,没劲。六皇子打听出来的,基本上内务司都有所准备了。什么,太后娘娘喜苏绣,喜白瓷,这些大皇子早着人去办了。秦凤仪想着,这上头,他是干不过直属于大皇子吩咐的内务司的。秦凤仪对于接待外宾啥的,也是一把好手,今年是太后娘娘六十大寿,有属国来朝。秦凤仪与鸿胪寺陈寺卿也是熟的,结果,待到鸿胪寺时,那里已经有大皇子的近臣坐阵了。秦凤仪心说,简直是不给人留活路啊!秦凤仪也不想想,京城原就是人才汇聚之地,他虽是天资出众,但能在京城,能在大皇子身边有一席之地的,又哪个是天资平凡的呢。秦凤仪想另辟蹊径,结果,发现路都给大皇子给堵死了。要是秦凤仪就这样认输,他也就不是秦凤仪了!想当年秦凤仪十六岁独自来京,就敢向景川侯求娶爱女,这岂是寻常人的胆量。秦凤仪一向有些遇强则强,大皇子把路堵死,反是激起秦凤仪的好胜心!秦凤仪拿出当年备考春闱,如今在翰林念书的努力来,他各衙门的转,然后,终于给秦凤仪想出个好法子来。想去岁,陛下过四十万寿,他们庶吉士原没资格送贺礼,但大家一并给陛下送了一幅龙腾万寿图,陛下便很是心喜。秦凤仪想着,让六部九卿各个衙门也能以阖衙门的名义向太后献一件寿礼才好。秦凤仪先去找岳父商量的,景川侯也没问女婿怎么不去找大皇子献计,反是过来他这里。景川侯道,“这主意倒不错。”秦凤仪笑,“要是岳父觉着还成,我一个衙门一个衙门的去说,再问一个别个大人的意思。”景川侯道,“莫要让人献什么金珠玉宝,俗。”“岳父放心,我晓得。”在岳父这里得到了肯定,秦凤仪回家跟媳妇一说,李镜也觉着主意不错。秦凤仪先是到兵部与郑老尚书商量,郑老尚书是当朝首辅,秦凤仪的话,“郑爷爷您当朝首辅,百官的楷模,如郑爷爷您这样的地位,这样的德望,这事,我也只有找郑爷爷您来商量了。”郑老尚书笑,“你可少拍我些个马屁吧,直接说,什么事。给你这一套奉承,我这心都提溜起来了。”秦凤仪就一五一十的与郑老尚书说了,“也是去岁陛下万寿时,我们庶吉士一道献礼给我的灵感。也并不是要什么金珠玉宝的东西,就是太后娘娘千秋,万国来朝,以往我也不晓得这些藩外小国的事,可去岁经了一回,发现这些小国,虽国小,比我朝差的远,可心眼儿半点儿不少。今他们要来,我朝应展天朝气派才是!”郑老尚书笑,“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去岁庶吉士们献的腾龙万寿图,他是知道的,陛下也很喜欢。倘依各自衙门献一样寿礼,再附上阖衙门官员的名字,既在些藩邦小国跟前露了脸,陛下太后亦是欢喜的。郑老尚书与景川侯关系不差,秦凤仪一向会奉承人,一口一个爷爷的,秦凤仪又是御前小红人,便是郑老尚书,也只会与他交好,不会与他交恶的。况,秦凤仪这主意,当真不错。郑老尚书道,“我这里自是无妨,就是别个衙门,你过去说一声的好。”郑老尚书虽是首辅,却不想以首辅之名来吩咐其他衙门去办。主意是秦凤仪想的,他直接与诸人说如何如何,以后这事是算他的还是算秦凤仪的呢?郑老尚书在朝多年,焉能不知此理?且以他的身份地位,犯不着与秦凤仪争功。秦凤仪笑道,“是,我听郑爷爷的。”郑老尚书喜他嘴甜,笑道,“什么听我的,你怕是心里早都想好了。”秦凤仪还真是想好了,秦凤仪道,“昨儿想了大半宿才睡,有些个想好了,有些个还没想好。”“什么没想好,说说看。”秦凤仪道,“昨晚想起来了,年前北蛮人与南夷土人过来,咱们不是准备了一次阅兵么。这回来的藩邦使团更多,听说还有些海外国家的使臣要来,我想着,要不要再搞一次?”主意并不差,不过,郑老尚书是听出来了,秦凤仪是谁也没说,先同他讲的。郑老尚书道,“要震慑那些个藩邦小国,必然是文教武功都要展示一回才好。”与秦凤仪道,“你现下是在大皇子那里当差,你这些主意我看着不错,再去问一问大殿下的意思才好。”秦凤仪与大皇子失和之事,郑老尚书消息灵通,亦是听说了些。秦凤仪心说,他把我挤兑的无路可走,我焉何还要去问他!不过,郑老尚书跟前,何况,郑老尚书特意点了他这一句,秦凤仪亦识好歹,笑道,“我记得了。”这么说着话,秦凤仪可是没有半点要同大皇子汇报的意思。秦凤仪自己定要把这事办成的,然后,他想着,先去同各衙门口的大员们说通了,待陛见时,就能同陛下具体细说了。秦凤仪委实没料到,人能无耻到这个地步。他官职低,进宫不便,都是景安帝宣召他,他才能进宫陛见的。所以,秦凤仪才想着,先去做事,陛见时再回禀陛下。结果,他进宫不便,大皇子可是便宜的很,人家想见他爹随时能见的。秦凤仪就发现,他还没同陛下说这事儿呢,大皇子又着人来接手他手里的事务了,人家已经提前跟他爹说了,而且,是以他大皇子的名义说的。秦凤仪当真是气得浑身发抖,倘不是揽月死死抱着他家大爷,秦凤仪非去找大皇子说个明白不可。就是有揽月拦着,秦凤仪也是一腔怒气无处可发,尤其大皇子的长史官还阴阳怪气的说了句,“大殿下说了,这事就不劳秦探花了。”秦凤仪原就气得要发疯,拦还拦不住着,还有人火上浇油。倘那长史官不说这话也还罢了,他这话一出,秦凤仪推开揽月,过去就是两记耳光!直接把这长史官抽的两颊紫胀,说不出话来。秦凤仪指着长史官被他抽出血的嘴角,冷冷道,“你有本事,就叫大殿下去陛下跟前告我!你看我怕不怕去陛下跟前对质!”说完就上马走人了。第185章 巧言令色秦凤仪气得, 他当时正在礼部同卢尚书说这千秋节礼部献礼的事,卢尚书一向不喜秦凤仪, 但秦凤仪一脸真诚恳切的来了,卢尚书这人吧, 不是秦凤仪这等没脸没皮的, 秦凤仪这来说的是正经事, 卢尚书还是给他留了一点时间,让他快说快走。这刚商量好, 卢尚书虽不喜秦凤仪, 他是不喜秦凤仪性子轻佻,不似正派人,秦凤仪过来商量正事, 卢尚书这样以上古君子自居的人,也不会为难秦凤仪。事情说好了, 秦凤仪恭恭敬敬的起身, 辞了卢尚书出去, 就遇着过来的大皇子的长史官。秦凤仪的性子,上遭与大皇子当差,那是事出有因, 但,大皇子想让平琳享秦凤仪的功劳, 秦凤仪都要自平琳手里夺回来, 让大皇子得了回便宜, 出了风头。这一次, 秦凤仪自己张罗的事,大皇子竟然派长史官来,这长史官还敢挑衅秦凤仪,秦凤仪这性子,说恼也就恼了。结果,正五品的长史官,就给秦凤仪在礼部大门口啪啪抽了两记大耳光!到底是谁没面子?秦凤仪自然是行事莽撞,但被揍的长史官,便是坐实了苦主身份,但他被七品小官儿给揍了,难不成会有面子!长史官简直气个要死,还冲上去与秦凤仪说道,直接就让秦凤仪的侍卫拦了下来,秦凤仪原想着,大皇子这般无耻,他定要去陛下面前讨个公道。不过,秦凤仪比一般的书呆子强的地方就在于,他出身商贾,甭看做了许多年的纨绔,但对于人情世故,谁亲谁疏,秦凤仪心里跟明镜似的。陛下自然是待他好的,但也好不过自己儿子。便是他把事情说了,陛下公正主持了,可大皇子没了脸面,陛下怕也不能痛快。秦凤仪心下一思量,他转而去了大皇子那里。大皇子正在内务司听着内务司总管说太后千秋的事务,秦凤仪一到,也不管别个,直接打断了内务司总管的话,上前道,“跟殿下说一声,我把文长史给打了。”大皇子心下立刻大怒,只是,他自小生于宫闱,颇具城府,此时身边颇多下属,大皇子只得按捺住怒火,问秦凤仪道,“这是为何?秦探花过来与我说一声,想是有理由的。”秦凤仪心下冷笑,面儿上也做出一幅诚挚模样,道,“原本以为文长史是个好的,却不想,竟是这般的鬼祟小人,我刚从礼部出来,他就过去挑拨我与殿下的关系。用心之险恶,臣实在忍无可忍,想着殿下皇子之尊,身边竟有这等险恶小人,臣对殿下甚是担忧,就打了他!”接着,不必大皇子说话,秦凤仪继续大声道,“臣得陛下钦点,协助殿下准备太后娘娘千秋之喜,这些天,臣不敢有一日懈怠,每天冥思苦想,就是想着如何能有个新点子,好为太后娘娘的千秋宴添喜,也让四方来朝的藩属小国见识一番我们天朝气派。臣昨日刚想出的法子,原是想着晚上一道与殿下陛见时回禀陛下的,因为急着去办这事,早上先去的兵部,后去的吏部、户部,这刚到礼部与卢尚书说好了,介时各衙门也出一份贺礼。不料,文长史今日得意洋洋的与我说,他的意见,殿下已是采纳。什么是他的意见,他哪里来得这等意见,我倒不屑于与这等小人相争,只是,一想到殿下清风明月一般的人品,身边竟是这等小人服侍。臣身为陛下的忠耿之臣,如何能坐视殿下受小人蒙蔽,小人当下忍无可忍,打了他!”哪怕文长史说大皇子已将秦凤仪想的主意提前汇报了,还暗示是以大皇子的名义说的,秦凤仪却是不信。大皇子的确爱出风头,争功,可大皇子不是傻子。秦凤仪都往内阁首辅郑老尚书那里走动过了,若大皇子争功到了这等不要脸的地步,秦凤仪也就不争这功了,毕竟,这等人品,全无皇子气度,根本不必他去告状,怕是皇帝陛下听闻后亦不能饶了大皇子,更不必提朝中重臣,谁还不要个脸呢?哪怕是想以后跟着大皇子吃肉,若大皇子吃相这般难看,怕是朝臣嘴上不说,心里也要有所判断的。故而,秦凤仪相信大皇子是抢了他的主意,提前汇报给了皇帝陛下,但,依大皇子的谨慎,这是个他与北蛮王子打架后都不会明着送药的皇子,大皇子不会明着将秦凤仪的主意揽到自己身上,因为。这太容易出纰漏了。只是,叫秦凤仪咽下这口气亦难,尤其那个文长史,这一惯是大皇子的狗腿子,秦凤仪是干不过大皇子,不是因他不如大皇子,是因为大皇子有个好爹!但,文长史这狗腿子,秦凤仪必要把他干掉的!大皇子不是陛见便宜吗?不是爱私下去说小话争功吗?秦凤仪是不得随意陛见,那么,他便将事情处处做在明处,人尽皆知,看大皇子怎么说!秦凤仪漂亮的桃花眼里带着一丝迫人的明亮,秦凤仪上前一步,对上大皇子那双暗涛汹涌的眼睛,他道,“这样的奸佞,殿下还是早日处置的好啊!”大皇子也不过年长秦凤仪一岁,自幼亦是众星捧月的长大,大皇子端正的坐在上首之位,听了秦凤仪这套话,仍是面色不动,但,握住扶手的指骨不由暗暗用力,唯有如此,大皇子方能抑制住心头怒火。他没想到,秦凤仪竟然掌掴他的长史!大皇子淡淡道,“秦探花误会了,我在父皇面前已为你请功,说了这是你的好主意。你大概是误会文长史了吧?”秦凤仪心下一沉,暗道,幸而没有冲动的去陛下跟前评理,不然当真要中了大皇子的圈套。不想此人平日里惯爱做个礼贤下士的好模好样,心却这样的歹毒。明明文长史说的是,大殿下已在御前回禀此事,令小臣过来主持。秦凤仪当下便以为,大皇子抢了他的功,尤其大皇子就有抢人功劳的前科。秦凤仪是万万没想到,这竟是个圈套!若是他不知轻重的去陛下跟前告大皇子一状,岂不是正对了大皇子的算计,而且,他若是在人家父亲跟前告人家儿子的状,偏生还告错了,那么,他成什么人了?陛下会如何想他?别人会如何看他?一想到大皇子的算计如此歹毒,便是秦凤仪也不禁顺着后脊梁骨出了一身的冷汗。秦凤仪绝不是个好缠的,哪怕他想通了大皇子的算计后亦是心下生凉,秦凤仪仍是唇角一勾,道,“那可真就是误会了,原来,那小人非但是要挑拨我与殿下不和,更愈栽脏殿下,污殿下名声。他挑拨我,我不恼,自来不为人妒是庸才,现下妒恨我的人也不少。况我与他本不相熟,可殿下待他不薄啊,他竟这样欺上瞒下,我竟不知朝中有此小人!臣请殿下立诛此小人,以正视听!”大皇子又不傻,总不能秦凤仪这么三言两语的,他就诛杀自己的近身长史。何况,这本是他设给秦凤仪的圈套,可惜这狗东西运道好,竟没上套。但,大皇子也不会去杀自己人。大皇子轻描淡写道,“不过是一桩误会,说得上什么奸佞小人啊。秦探花你素来不是小器的人,何况,你七品官身,就敢打五品长史,你这性子,也该收一收了。”秦凤仪立刻大声道,“若朝有小人,不要说五品,就是一品,我也敢打!何况,事关殿下,我深受陛下隆恩,焉能坐视殿下为小人糊弄!”秦凤仪完全是一幅耿直刚烈得不得了的口吻,实在令大皇子作呕。见大皇子不肯处置文长史,秦凤仪只得道,“殿下一向心软,我知道殿下是念及与文长史这些年的君臣情分。哎,殿下当知,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便也没再逼迫大皇子。不过,他也没再往别处去,他就在大皇子身边坐了,大皇子有什么吩咐,他想插嘴时就插嘴,想发表意见就发表意见,而且,更可恨的是,秦凤仪不知如何开启了忠恳正直脸的模式,他不论说什么话,都是一幅忠心恳切的模样,直接把大皇子恶心的午饭都没吃。秦凤仪知道大皇子傍晚必要进宫的,他倒没跟着大皇子一并进宫,他另有法子,去宫门前等着,然后,终于等到了平老郡王。其实,秦凤仪原是想着随便哪位大人,他厚着脸皮求一求,总会有人给他个面子,带他一道进宫的。结果,没想到竟遇着了平老郡王,秦凤仪心下一喜,这简直再合适不过了。他上前请个安,平郡王笑,“你这是要进宫。”“有件大事要同陛下说,可我品阶低,没有陛下宣召,进不得宫,正在宫门口碰运气,看哪位大人要进宫,带我一道才好。可见我运道好,遇着外公您了。”平郡王是坐车的,到宫门也要下车,不过,陛下优待平郡王府,说了平郡王的车可直入宫廷,不过,平郡王一向恭敬低调,虽陛下有吩咐,他却是半点不肯有违臣礼。今见秦凤仪这般在风中苦等,且嘴又甜,平郡王一笑道,“你若有要紧事,与我一道进去便是。”秦凤仪连忙上前一步扶住平郡王的手臂,平郡王笑,“我还没老到要人搀扶哪。”秦凤仪笑嘻嘻的,“外公您这身子骨儿,不是我说,就是我跟您比武,估计都胜不了您。我这是借您的胳膊避避风雨。”听秦凤仪这一语双关,平郡王笑问,“怎么,有什么大风大雨不成?”秦凤仪叹道,“我要说了,你定得挂心。这不是什么大事,我已是把小鼠打了,只恐有些人起哄架秧子,伤到玉瓶。我原不想令陛下烦恼,可这事,我想半日,必得先来跟陛下通个信儿才好。”平郡王何等人物,想到秦凤仪现下就在同大皇子一道办差,那“玉瓶”二字所指何人,不问即知。事关大皇子,自己亲外孙,平郡王没有不记挂的,只是,平郡王这等老辣人物,便是记挂,他也没有多问一句半句,反是问秦凤仪近来差使如何。秦凤仪笑道,“我跟着大殿下,长了不少见识。大殿下虽只年长我一岁,做事情细致又能干,就是一样,心太软。”平郡王道,“大殿下一向待人和气。”“光和气有什么用。”秦凤仪道,“我朝威慑藩邦,既要有文教之盛,又要有兵将之威。一国如同一人,大殿下实在太过念旧情,一些个小人,就是吃准殿下这一点,屡次生事。我虽不是殿下身边的近臣,可我一个外人都看不下去,王爷说,让不让人恼!”平郡王拍拍秦凤仪的手,没说话。秦凤仪的小机伶在平郡王这里并没有太过奏效,秦凤仪自然也不会期冀他三言两语,平郡王就能向着他。就平郡王根本不多问的模样,秦凤仪就知道,平郡王不欲多沾此事。这是再好不过,因为,论远近亲疏,平郡王都不可能向着他说话。对于秦凤仪,平郡王不理此事,就是最有利的政治立场了。平郡王能直接面君的,秦凤仪依旧在暖阁外等着,因他也是能时常陛见的人,暖阁的小内侍还请到室内坐等。平郡王禀过事后,没忘了提一句秦凤仪进宫的事,平郡王道,“老臣在宫门下车,正看到秦探花在宫门苦等,他说有事要禀明陛下,看他在外等着辛苦,臣就带他一并进来了。”景安帝笑道,“怕是来跟朕邀功的,今早大皇子已是为他请功了。”平郡王笑着退下。景安帝召秦凤仪御前说话,秦凤仪看景安帝挺高兴,还有些犹豫要不要跟景安帝讲呢,可他在礼部门口揍文长史的事,当时定有不少人看到。倘御史知晓,未免事多。景安帝看秦凤仪似有事的样子,仍是先夸了秦凤仪想的主意,说他当差用心。秦凤仪道,“真是当不得陛下一赞,臣是过来找陛下拿个主意的,臣今天一时恼怒,把文长史给揍了。”景安帝有些意外,想着大皇子还夸秦凤仪当差用心呢,这怎么秦凤仪就与文长史打起来了。好在,景安帝自继位起,颇经风雨,这并不是什么大事,景安帝问秦凤仪缘故。秦凤仪一五一十的说了,秦凤仪道,“我原是想着这主意不错,想亲自同陛下说的。可是,没有陛下的宣召,我也不能陛见,就想着,先去请教郑老相爷,听一听前辈的意见,郑老相爷说这主意不错,我就去各衙门说了。想着傍晚与大殿下一道进宫,再同陛下回禀。我急着做事,还没同大殿下说呢,文长史就到礼部找我去了,说这事大殿下已经上禀陛下,可我还没同大殿下说呢,大殿下如何知道呢?更可气的是,那文长史话里话外的暗示我,是大殿下夺我的功劳,先禀了陛下。他还说,大殿下的意思,这事以后就不劳我了。我当时气得不得了,我倒不是信他的馋言,我虽与大殿下交情不深,以前还不小心得罪过大殿下,可就是年前我失礼之事,大殿下都未责怪我半句,殿下的心胸,我焉能不知?何况,殿下这样的人物,这样的地位,难道会与臣子争功?陛下没见文长史当时的嘴脸,您不知道殿下往日间都是怎么待他的,他喜欢喝茶,殿下的好茶都给他喝了。他是蜀人,爱吃辣,我也与殿下一道进过饮食,殿下并不食辣,可每次殿下留我们用饭,文长史的那一份饭食必然是辣的。殿下这样的剖心以待,文长史却如此的挑拨我与殿下的关系,我实在是忍不住,给了他两巴掌。”“我接着就把事跟殿下说了,殿下念旧情,总要给文长史留几分面子。我想了半日,我这脾气也是一时见了小人压不住火,我不该在礼部就动手,我该找个暗巷揍他一顿。我看殿下总要让他体面些的,我也知道大殿下待下头人素来心慈。可这事就在礼部外头,定是有人见着了,倘御史知道,岂不多事。那文长史不过是个争名夺利的小人,他见大殿下喜欢我,心里嫉妒,怕大殿下喜欢我多过喜欢他。可他也不想想,一则我是一门心思的帮着大殿下把差使办好,殿下看我用心,自然厚待。若他也事事用心,殿下自然一样的待他;二则,我毕竟是陛下派去的,大殿下对陛下再孝敬不过,再加上大殿下的品格,待我自然亲切。”秦凤仪感慨道,“我因生得好,自小就有人嫉妒于我。只是,文长史这样辜负殿下恩典的,我也是头一遭见。他就是想想殿下这些年待他的情分,也不该行这般小人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