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节
作者:石头与水      更新:2023-06-18 13:49      字数:7596
  要说这两家哪里得罪他, 也就是秦凤仪自徽州宣布他的建城大计后,这两家没与他一道南下罢了。当时,随秦凤仪一道南下的是晋、徽两家银号,由此,秦凤仪多觉淮、浙两家没眼光,无他,他可是在扬州城长大的,他的本事,晋、徽两家离得远,不一定晓得,但淮、浙两家肯定晓得吧。秦凤仪都说建一座新城,秦凤仪都怀疑这两家银号是不是脑子不够使,就是南夷偏僻些,建城也不是小事,有的是钱赚,基本上钱都撂地上,就差弯腰捡了,结果,这俩银号竟不跟他一道来南夷。于是,这两家在秦凤仪眼里就成了没眼光,不机伶的代表了。两家人也只是晚徽晋两家银号一步到的南夷,结果,就是这一步先机之失,亲王殿下修路、修码头的差使,便是让这两家帮着跑腿儿,什么,招商的一百家商贾的资质审核啊,还有便是所有亲王殿下的一应银钱往来,都是由这两家出面,中标的商贾们去取亲王殿下给的两成预付款,包搬商贾们各人要付的保证款项,都是这两家出面。这可是前所未有之事啊!他们银号都是有些个家底的,但又有哪家银号能为衙门效犬马之劳,何况,还是这样的大事。而且,事情有一便有二,要知道,别个衙门的主官,都是念书出身。当然,亲王殿下的学问也是一等一的,还是探花哩。但,亲王殿下少时是在商贾之家长大的,故而,亲王殿下行事,便不与别个官员同。亲王殿下愿意用银号进行工程结算!这是怎样的福音!这福音比起亲王殿下建城,对于银号一行,都有更伟大的意义。正是因为亲王殿下用徽、晋两家银号来结算修路和修码头的工程银子,才让淮、浙两家银号决定,要为亲王殿下捐百丈城墙!尤其是,听说,近来闽王殿下又有一笔巨资存入了两家银号。这下子,淮、浙两家完全是坐不住了!城墙说捐就捐了,而且,求的是殿下的大舅兄,京里景川侯爷的嫡长子,李钊李大人。李钊是刚到,他不解秦凤仪与这两家银号是哪里不对付,但,百丈城墙不是个小数字,李钊便代他们同秦凤仪说了一声,秦凤仪微微一笑,道,“算他们还算明白,既求到大舅兄你这里,我自然要给你面子的。”“行了行了,别尽说这巧话,你不必看我面子,倒是我看他们不像不懂事的。广丰隆据说是淮商的本钱,他们在外更是以你的同乡自居,如何就得罪你了?”李钊不禁问了一句。秦凤仪道,“他们也得罪不着我,只是当初我在徽州时说起建城之志向,相随者唯徽、晋两家银号,且一路在我这里颇多尽心孝敬。凡事自然有个先来后到,总不能因着他们是淮商的本钱,他们一到,我便另眼相待,岂不令徽、晋两家寒心。做人做事都没这么办的,再者,他们乍一过来,就要来给我请安。我与他们并无交情,他们来做生意,我南夷城欢迎。至于其他,我知道他们是想在我这里效力,可我先时跟他们不熟,他们刚来南夷城,急火火的就要过来给我效力,就是朝廷用人,还得再上查三代下问五亲呢,我也不能不谨慎,自然要看看他们的为人、能力、心是不是虔诚,是吧?”李钊算是听明白了,合着就是因为这两家没从徽州便跟他过来。李钊一乐,“别说,你这法子倒是不错。”用两家冷两家,而且,秦凤仪冷的有理有据,这么一冷,就冷出百丈城墙来。秦凤仪便应了见淮、浙两家银号东家的事,秦凤仪私下还与媳妇说呢,“还做银号买卖呢,蠢才。送礼都讲究个投其所好呢,这会儿才想起捐百丈城墙,早干什么去了。”李镜道,“别说,这些干银号的,还真有钱。百丈城墙也得十几万银子了吧?”“他们做的是钱的生意。”秦凤仪道,“这不过是敲门砖罢了。我现在也是堂堂亲王,若是叫他们随便花个万儿八千的礼便见着,他们面儿上恭敬,私下该笑我没见识了。”“这回他们必能长个记性,添几分谨慎恭敬。”李镜道,“对了,你先时不是让大哥找几个烧瓷的匠人,还有几个懂种茶的来吗?大哥都带来了,大嫂昨儿把人给我了。”“你不说我都忘了。”秦凤仪道,“我想着,让大哥带着冯将军,往西边儿去走一走。”“这是何故,莫不是让大哥去管着窑场?”“就这么一个窑场,够干什么,便是日夜不停工,烧的那些个粗瓷,一趟就卖完了。咱们有一处大茶园在义安敬州,我以往观古籍,这两地以前是有窑厂的,带着那几个烧瓷的师傅去看看,再者,咱们的茶园,也让懂行的茶农瞧瞧咱们在这两地的茶园,看看怎么管理,今春的茶,我吃着就比去岁的好。”秦凤仪道,“看看哪里还能再开窑场,若能再寻三五个这样的窑场就好了。让冯将军带上五百人马跟着,也是让冯将军看一看往西去闽地的地形。”李镜道,“你这是——”“义安与敬州都是沟通闽地的重镇,这两地的知州也过来请安了,可我毕竟不知其为人,不能心里没数啊。原当我亲去,只是眼下新城这一摊子,我一时半会儿还离不得。就让大哥代我去吧,他一向为人细致。冯将军也是个能做事的,便让他二人带队前去,也让大哥与冯将军熟一熟。”秦凤仪道。李镜与他道,“冯将军一走,他手下的兵谁来带?”秦凤仪想了想,“我让冯将军荐个副将暂代吧。”李镜点点头,想来也无可再嘱咐秦凤仪的地方了。秦凤仪道,“大哥先去义安,便让阿悦管管蚕桑这一块儿吧。咱们南夷的丝价较之去岁涨了五成,就这样,还供不应求。什么东西,利益大了,便趋之若鹜,农人现在恨不能不耕田,只养蚕去了。农耕是固国之本,这是往大里说,往小里说,咱们这里本虽则地方大,人也少,虽则商贾来钱快,但是,只有耕种,才能让农人有归属感。何况,商贾事毕竟有风险,老实巴交的农人,现在看丝涨钱,都在地里种桑树,可一旦丝价降下来,再想改耕地,可就不好改了。”李镜道,“这话很是。只是,这原应是各县的责任,让阿悦怎么管。”“让他去想个劝农耕的法子,还有,我们这里,太原始了,会蚕桑,会缫丝,但是,懂织锦织绸的人,就太少。”秦凤仪有些发愁,道,“可这自来做买卖,卖丝能卖几个钱,到底还是丝绸利更大。只是,便是咱们南夷城,也没个织锦的高手,都是最简单的那种单色平绸,而且,论质地,远不及湖绸。要是我来办这事,必然要往外请个懂纺织的高手来。只是,这样的人,也不是好找的。且,这事也不能我亲自去做,多少大事还忙不过来呢。”李镜微微沉吟,一笑道,“我倒有个法子,你要不要听?”“唉哟,我的乖乖,这还有要不要的,只管说来就是。”李镜道,“你说的路子是对的,海上那事儿,咱们偷偷干了一回,我看茶丝瓷这三样,都是不愁卖的。单卖丝就太便宜了,的确是要请个高手来,非便是会织锦,而且,还要懂得织机上的事。不然,那么大织机,怎么运过来啊?何况,运织机也太着眼了些,不如请个懂得造织机的匠人来。这样的人,虽是不好请,也不是请不到,只是,难免要出大价钱!”“你知道我的,我还怕出银子不成。”“可去江宁织造局请人。”李镜道。“江宁织造一向是供给皇家的,何况,他们这样的人,多为那人腹心,我有此举,他们定要上禀的。”“这不是我说你,你何必拘泥这个。难不成,咱们在南夷的事,就没人上禀了?不说别个,就这南夷城上上下下,不知多少各怀居心之人呢。”李镜道,“关键是,这人能不能请得来?你以为,你现在是亲王了,织造局就会给你面子?”秦凤仪略一思量,问媳妇,“要出多少银子呢?”“现下不用拿真金白银,江宁织造陈家与方家交好,以前我记得你说过,方灏家便有绸缎庄,还有好几台纺织的机子,是不是?”秦凤仪道,“非但是阿灏家,以前咱娘认识一位陈太太,见天白送我料子穿的那个,他就与江宁织造便是族亲。”“那这事,正好让阿悦和方灏一道去办。”李镜道,“我们也可仿照江宁织造局,来办自己的南夷织造局。让他们备上一份得宜的礼物,不必太厚也不必太薄,然后,给江宁织造三成干股,这事便有望。”秦凤仪不是个没主意的人,他想了想,击掌道,“成!那这事儿,就这么办!”因为此事必然会叫景安帝知晓,还涉及景安帝的心腹狗腿子,秦凤仪给自己做了心里安慰:我这都是为了百姓!我这都是为了百姓!夫妻俩商定了这织造局之事,隔天,秦凤仪正式召见淮商、浙商两家银号的东家!第288章 神秘莫测的亲王殿下虽则在秦凤仪眼里不大有眼光、而且欠机伶的淮、浙两家的银号, 这回来的, 却是两家的大东家。不得不说,淮、浙虽则眼光机伶上欠缺些, 大约是出身商人一惯的谨慎, 便是亲王殿下在徽州说了要建新城的宏图大志, 这两家银号仍是没有及时跟上, 反是在私下颇得一番商议,这才打发子弟过来。初时,打发过来的也多是有为子弟,只是,凭如何有为子弟过来, 该打点的都打点到了,亲王殿下就是不见。而且, 随着南夷城招商之事确定下来, 直接把标书贴在巡抚衙门外头的影壁上了,招审核商贾资质的差使交到了徽、晋两家银号的手里,淮、浙两家银号主事人深觉大事不妙,只得写信命人快马快船的捎家里去, 最后, 两位大东家商量后, 亲自过来南夷坐镇。商贾虽然地位卑微, 可要说钻营,当真令人刮目相看,他们便能钻营到李钊跟前来, 并且,拿出了最大的城意,亲王殿下不是建新城吗?我们捐一百丈城墙!果然是亲王殿下的大舅兄的面子大啊,当然,也得加上这一百丈的城墙,亲王殿下终于肯拨冗以见。亲王殿下是在一处花厅见的这二人,俩人年纪都不轻了,花白的胡子,难得这一把年纪,还愿意跋山涉水的来南夷吃这辛苦。二人先行过大礼,秦凤仪命起身,然后,赐座赐茶,之后,方与他们说话。秦凤仪待人一向温煦,只要你不是狠得罪了他,他基本上都不错,尤其是俩老头儿年纪不小,瞧着比他爹还要年长个一二十岁呢。秦凤仪笑道,“余东家咱们是老相熟了,前些年你家的堂会我基本上一场不落,过年的时候,我爹还带着我往你家吃年酒哪。我家的戏酒,你也是都到的。”余东家连忙起身道,“以往不知殿下身份,草民多有唐突之处。”“诶,说这个就生分了。”秦凤仪摆摆手,命他坐下了,又看向浙商银号的钱东家,笑道,“我与钱东家,虽则没见过,可我在扬州,也听闻过你的名声,知道你是商贾界的前辈。世事弄人,我当年若不是要娶媳妇才走了科举之路,现下咱们该是同行。”钱东家忙道,“岂敢岂敢,殿下龙驹凤雏,岂是我等草芥可比。”秦凤仪笑得温和,“这便是外道了。要是别个藩王,这样说,估计是客套,我自小由我爹抚养长大,耳濡目染便是商界前辈的故事。当年余老东家你是自丝绸起的家,你当年,带着丝绸远赴关外,那关外遍地匪类的地方,听说关外有名的山匪胡金刀,见着你,都要敬一声好汉。还说,不想咱们南人也有这样的血性!要我说,那胡金刀也太小看咱们南人了,尤其是咱们商贾,水里火里,天南海北,何处不去。钱老东家当年贩茶,更是曾远到漠北戈壁之地,如今这偌大基业,皆是你们血水汗水所挣。我对你们二位,虽则现在你们是商贾,我是亲王,但在我心里,你们仍是商界的俊杰啊。”二人给秦凤仪夸得,更加摸不着头脑了,他们原本屡番打点都不得面见亲王殿下,如今这虽是能见了,但心下也琢磨着,先时定是有事令亲王殿下不悦了。这次请安,也做好了被亲王殿下怒喷的准备。因为,二人来之前是做足了功课的,包括对亲王殿下性情上的一些了解。譬如,这俩消息灵通的老狐狸就打听出来了,亲王殿下是出了名的喜怒无常。尤其余东家,这也是扬州商界一等一的人物,他发家的时候,秦老爷还没生呢,更遑论秦凤仪了。后来,便是两家在商界的地位,秦老爷是盐商行会的会长,余东家却是扬州商会的会长,可见差距了。不过,秦老爷亦是扬州商界的翘楚,故此,两家都是认识的。像秦凤仪说的,过年去余家吃戏酒,都是真的。便是秦家过年的戏酒,也必会请余老爷,余老爷现在庆幸自己一辈子小心谨慎,当初也是年年去秦家吃戏酒的。尤其后来秦凤仪改念科举,开始大家都当个笑话看,包括秦凤仪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看上了景川侯府的大小姐,当然,现下证明,是景川侯府的大小姐有福气,才嫁了皇子殿下。但在那时,扬州城里多是拿秦凤仪当个神经病看的,更多人的评价是,“可惜了的个好模好样,竟是个脑子有病的。”不过,余东家不是那多数人,他是听说过秦凤仪在京城求亲之事的,虽则景川侯府没答应,但余东家当时就觉着,秦凤仪这孩子,有些个与众不同。然后,人家秦凤仪打京城回来,第二年就中了秀才,接下来,拜入方阁老门下,还不是只是应个师徒名儿的,是真真正正的关门弟子。第三年不是秋闱之年,第四年中了举人,第五年入京春闱,三鼎甲的探花!当年秦凤仪改走科举路时,不论秀才、举人、还是探花,余东家都令家里备了礼。甚至,秦凤仪大婚的时候,他还去吃了喜酒。后来,秦凤仪入官场,这一年一年的,余秦两家更没断了往来,尤其,秦凤仪入朝便得圣宠,余东家甚至是极看好这颗扬州本地的政治新星!接下来,更为惊掉人眼珠子的事情发生了,秦凤仪竟然是亲王之子!秦凤仪儿子的满月酒,那时余东家不在京中,就为了去喝秦凤仪儿子的满月酒,千里迢迢的赶到京城去。秦凤仪也很够意思,当时秦凤仪已是亲王世子,他们商贾身份低微,当时都以为秦凤仪不请商贾了呢。结果,秦凤仪一张不落的下的帖子,虽是在京城旧宅置的酒,但,秦凤仪亲自相陪,坐足了半日,态度说笑,一如昨日。彼时,便是余东家这样阅历之人,对秦凤仪的人品,亦是升出几分佩服来。这人哪,失意时不失志,得意时不张狂,最是难得。秦凤仪年纪不大,已得三分真意。可事情的大反转还在后头,余东家消息灵通,很快知道,秦凤仪的真实身份还非亲王之子,而是今上龙子!若秦凤仪是寻常的皇子,余家早上前了,可秦凤仪的身份,偏生有些个挂碍。余东家打听的很清楚。正因如此,余、钱二人方迟疑了。如今,秦凤仪说到二人年轻时的旧事,便是以二人心性,也不禁生出一种,当真是“江湖越老,胆子越小”,年轻时天南海北,遇见过凶徒,也见识过匪类,皆未曾惧过。如今殿下身世,晋、徽皆未惧,他们怎么倒先惧了。这一惧,便迟了。迟了,方有今日。既有今日,好在,二人都不是什么脸皮薄的人。余东家先露出羞愧来,道,“哎,说来,我如今老了,有事都交给下头小子们张罗。下头这些小子们,很没有见识,糊里糊涂的,哎,我是直到快年根子底下,才晓得殿下建新城的事。我当时就把他们骂了一顿,我说他们,也就是这点子鼠目寸光了。我要过来,一来二去的,就耽搁到了年后。哎,几番想给殿下来请安,又担心扰了殿下的公务。”钱东家说了一套,大至也是这么个意思。秦凤仪一笑道,“这有什么扰不扰的,我不见你们,是怕你们多心。何况,我知你们是个谨慎的性子,我这建城的事,是个急活,何况,他们徽、晋两家毕竟过来得早,先时就几番说过要效力,我正好,有些个琐碎杂事,就交给他们了。你们莫多心,我若是恼了,难道不晓得你们在外头打着我老乡的旗号张罗生意啊。”一句话说的俩人都不好意思了。秦凤仪只是一笑而过,说笑一般,钱东家极是诚挚道,“小的们不争气,我们的确也迟了一步,可我们孝敬殿下的心,与他们是一样的。殿下有什么琐碎要使唤人的事,只管吩咐我们便是。”秦凤仪笑道,“你们在这城里,我这里的消息你们有什么不知道的,先期修路、修建码头的事,都交待下去了。暂时也没别个事了,对了,你们那一百丈的城墙,赶紧拿回去,莫跟我来这一套,我新城不差你们这一百丈城墙。”二人连忙道,“只是我们的些微心意,殿下要是不收,就是拿我们当外人了。”既然二人如此心虔,秦凤仪也只好收了。二人互看一眼,余东家试探的问,“先时不得为殿下效力,殿下要建新城的事,草民在家时,也常为殿下盘算,这要建新城,不论殿下的王府、公主的公主府,还是平民的房舍或是官衙道路,连带地下排水的沟渠,所费人力物力,殿下所耗心力,皆非寻常。殿下,若有我等能为殿下分忧之处,殿下可莫要见外,我们时时都盼着,能为殿下效力呢。”话到最后,余东家十分恳切。秦凤仪笑道,“成,你们的心意,我都知道了。新城的图样子虽则出来了,但一些测汇之事,还未结束,待到用人之际,我必然会考虑你们。”二人都是面露喜色。第一次见面时间并不长,秦凤仪事务繁多,因为有赵长史进来禀事,秦凤仪便命他二人先退下了。此一次见面能这样友好的进行,尽管亲王殿下并没有给一句准话,但,二人也颇是心满意足了。亲王殿下嘛,这样的身份,何况又是建新城这样的大事,自然不可能一口应下来,便把差使交给他们。那样行事,便不是亲王殿下了。余钱二人是多年交情,俩人思量着这次谈话,他们来见亲王殿下自是做足了功课,没想到,亲王殿下也对他们了如指掌。但,了如指掌并不是就好说话了,余家与殿下还是旧时相识呢,只是晚了一步,一样是多日拒而不见。可见,这位殿下绝非心慈意软之人。一时之间,秦凤仪的形象,反在二人心中神秘莫测起来。第289章 自新城而来南夷城的风季来得轰轰烈烈, 尽管南夷城离海边还是有一些距离的, 但仍是风雨不断。是的,就是风雨, 连风带雨, 刮起来的时候, 连李钊都说, “听说过南夷有海风,原想着南夷城离海已是远了的,风怎么还这么大。”“约是从江上过来的。”秦凤仪道,“咱们这儿的风都这样大了,番县的风还会更大, 我听老范说,风大时能把屋顶掀飞, 当然, 那都是茅草顶。”秦凤仪说着一脸向往,我还没见过那么大风呢。李钊&方悦:这种没见过值得有什么遗憾吗?风季一来,李钊原是想雨停了便东去的,秦凤仪没敢让大舅兄去, 秦凤仪道, “待雨季过去, 大舅兄再去。咱们南夷, 山高林密,水路多,陆路少。这会儿三不五时的刮风, 路上不知耽搁多少功夫。何况这时天气热,夏天林树里还有瘴气。”李钊道,“那正好这时节去,我们慢慢走就是,倘有大的镇县,若是气侯不好,等几天也无妨的,正好看看下面的百姓日子如何。”秦凤仪把冯将军叫来,问这风季可能行路,冯将军在南夷州呆好几年了,属于想调都调不走的那种。无他,他走了没人来填坑啊。冯将军道,“咱们又不是去海边,既是去敬州、义安,便是坐船,也是内陆水脉,并不是在海上坐船。水路什么,只是下雨未免路况难行,怕是要耽搁功夫。”秦凤仪忙问,“会不会有瘴气之类。”冯将军笑,“那瘴气不过是在密林里,底下积腐的东西多了,下了雨,天气热,这么一蒸腾,气息有毒。那都是深山老林的事,我们出行,除了水路,便是官路,断不会走到深山老林里去的。”秦凤仪回头又跟媳妇商量了一回,李镜便是想得开,李镜道,“大哥既是要在南夷落脚,况你没况东巡,让大哥先沿路看一看也没什么坏处。要是担心路上的事,不妨带上李太医,他年轻些,跟着大哥他们一道去,路上但有个病痛也就不怕了。”如此,秦凤仪也便不矫情了。李钊见竟然叫他带太医,他又不是小孩子,难不成,出门还要带着大夫。崔氏道,“妹妹、妹夫的一片心哪。”李镜道,“不为你,人家李太医要跟着一路瞧瞧,以后也好在别处开分号。”李钊实在受不了两个女人嘀咕,只得应了,还与秦凤仪说,“妇道人家委实琐碎。”秦凤仪笑嘻嘻地,“我就很喜欢我媳妇琐碎啊,这是关心咱们的表现啊,这是浓浓的爱意嘛。”直说的李钊浑身鸡皮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