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节
作者:石头与水      更新:2023-06-18 13:50      字数:7029
  傅浩倘不是对秦凤仪的立场做过研究,如何能对着秦凤仪说出让他尽早平叛山蛮之策,甚至,让秦凤仪将目光放在更远的云贵之地。秦凤仪想通这一点,心便稍稍的安了些,想着这傅浩虽则嘴硬,却是早对他南夷有过细致的关注。可一时之间,秦凤仪却也没有更好的留人的法子。一时没有法子,秦凤仪按捺住性子,既到晌午,便先命人置了酒菜,与傅浩一道用饭。既在江上,吃的便是江鲜了。秦凤仪笑道,“我都说三月的鱼虾最好吃,不过,五六月的鱼虾也凑合。头一回去你那里,看你在吃醉蟹,我今日命人带了一坛。”秦凤仪是扬州人,醉虾醉蟹的倒不陌生,不过,醉虾他向来不吃的,虾还活着呢,怎么吃啊。便是醉蟹,如傅浩,直接剥来就吃了,秦凤仪吃的那一份却是命人蒸来的。傅浩道,“直接吃才鲜,你这样蒸了来,大失其味。”秦凤仪道,“怎么能吃生的东西呢?”傅浩摇摇头,大觉秦凤仪无口福。俩人一面用些鱼虾,傅浩就提起建凤凰城之事。秦凤仪建凤凰城,不要说傅浩这远在杭州,消息不全的。先时就是京城诸位大员,都想不透这里头的道道。如今傅浩提及,秦凤仪便知他是好奇,便与他大致说了说,秦凤仪只是说了个大概,不想傅才子真是天纵英才,完全不必秦凤仪细述,便明白秦凤仪整套的把戏了。傅浩再三赞叹,“这法子,我在家里参祥再三总是想不透,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傅浩不吝赞美,“殿下这一手,真是神来之笔。”“都是难出来的,我想三天三夜,才想出来的法子。”秦凤仪举杯,“来,吃酒。”秦凤仪不提请傅浩之事,傅浩觉着,自己马上就要走了,也就不摆那臭架子了,二人反是说说笑笑,极是自在。待到傍晚,傅浩以为,秦凤仪会在附近码头停靠,不想秦凤仪完全没有这意思,傍晚一并吃过酒,傅浩见天色已晚,道,“殿下亲自相送,已尽地主之谊,我就在此下船吧。”“干嘛,还怕我绑架你啊。”秦凤仪笑,“先时修码头修官道,听说是都修好了,我还没亲自看过。正好借着送你的机会,一并看看。行了,我又没强留你。咱们也是能说到一处的,你就当借我赚个礼贤下士的好名声呗。”说到此事,傅浩心有不满,道,“你倒是得好名声,怎么不想想别人,我这些天给你挤兑的还不够啊!”傅浩其后还加了一句,“好像就你一人要名声似的!”秦凤仪笑嘻嘻地,“反正你本来就名声不好,再差一点也没关系啊~”傅浩简直给秦凤仪这无耻话气死,秦凤仪看他这立要下船的劲儿,立刻拉住他道,“看吧看吧,还真生气啦。我今年二十四,你今年四十五吧,你二十一的时候,我刚出生,你跟我生气啊。”秦凤仪又道,“要不,我给你赔个礼。”说着就要一揖,傅浩连忙拦住他,秦凤仪又笑,“你可真实在,这屋里又没别人,我就是给你作个揖,也没人看到啊。”傅浩给秦凤仪这无耻气得不轻,哼道,“亏得外头传得你如何如何贤德能干,叫外头人瞧瞧你这样儿吧。”“唉哟,原来外头人是这么夸我的啊。”秦凤仪美滋滋的表示,“他们也勉强没算说错。”秦凤仪问傅浩,“诶,当初闽王怎么请你的?”傅浩正色道,“当年我虽婉拒了闽王,也不好这许多年后背后说他不是。”秦凤仪摆摆手,随意道,“行啦,你这人傲气的不行,就是王爵,又如何在你眼里呢?不过,不说就不说吧,我是想夸夸你,你当初拒绝闽王,眼光算是不错的。”傅浩道,“我拒绝你,眼光更好。”“那是那是,你是谁啊,你是傅大才子。”秦凤仪连忙夸了傅浩几句,还问傅浩,“按理,扬州离杭州也不远,傅兄,你去过扬州没?”“自然去过。”“那你应该很早就认识我啊。”秦凤仪道。傅浩不解的看向秦凤仪,眼神中流露出明明白白的意思是:你是哪棵葱啊,我要认识你!秦凤仪似是看懂傅浩的眼神,他道,“我可是扬州城的凤凰公子,你到扬州,竟没有听说过我?我一出门,全扬州的女娘们都要围观的,你真去过扬州?”傅浩:……秦凤仪不可思议,“你到扬州,竟然不认得我,这跟没去过扬州有什么两样啊。”秦凤仪嘀嘀咕咕感慨个没完,仿佛他是什么了不得人的人物一般,天知道,那时他不过是商贾家的公子好不好。傅浩看他叹个没完,仿佛不认识他这位凤凰公子就是瞎子一般,傅浩忍无可忍,“我又不是那些头发长见识短的女娘!”秦凤仪瞥傅浩一眼,还道,“一般不受女娘欢迎的人,都是这样嫉妒我的美貌的。”傅浩怒,“谁说我不受女娘欢迎的?”秦凤仪打量傅浩一眼,很是有些怀疑的说,“你虽个子还算高,皮肤也算白,但你有点胖了,眉眼也就是个中等,性子又不好,肯定不会讨女娘们开心,真的女娘喜欢你吗?”傅浩气的,“起开起开,我要去睡了,明儿咱们就分开走!”然后,大踏步的回自己舱室睡觉去了。秦凤仪把傅浩气跑,心下一乐,走出小厅,见到傅才子的书僮出来,秦凤仪还和颜悦色的叮嘱那书僮几句,“傅才子心情不大好,你好生服侍。把那龙涎香给傅才子点上一炉,免得他晚上睡不好。”于是,连傅才子的书僮都觉着,自家老爷脾气这样臭,难得亲王殿下这般包容。服侍他家老爷的时候,难免说了几句亲王殿下的好话,傅浩冷笑,“你哪里知道那小子的奸滑之处!”书僮老老实实的道,“不说别个,小的觉着,亲王殿下心胸就很不一般。”就他家老爷这臭脾气,亲王殿下还没砍他家老爷的头,而是吩咐他好生服侍他家老爷,书僮就觉着,亲王殿下人很好。傅浩见书僮都被秦凤仪这巧言令色惯会装样的家伙收买了去,顿时更是郁闷。待第二日,他起床后也不出舱室,秦凤仪亦不去理他。秦凤仪发现,客客气气的请人,只能收到傅才子客客气气的回绝,那他还客气个毛啊!因着天气极好,秦凤仪在外吹吹江风,还有些公文要批一批,之后,又给家里写了封信,让媳妇安心带孩子,他决定把傅才子拐回凤凰城。同时,也给赵长史章巡抚写了一封信,让他们看着处理事务,过些天他再回城,倘有什么急事,可问王妃。把这些事务都安排好,秦凤仪闲着无事,便令人取出他的琵琶,坐在船头弹起琵琶来。秦凤仪的琵琶弹得极好,只是,别人请才子军师的,怎么也要弹个高山流水啥的吧,秦凤仪不一样,秦凤仪弹的是《凤求凰》,傅才子在船舱听到有人弹《凤求凰》,还以为是船上的使女弹的呢。心说,可真是个多情的使女。再想到秦凤仪的相貌,傅才子哼哼两声,不就生得俊嘛,别人生得俊都知道谦虚,就这位,自己生得俊不够,还要笑话别人生得丑,竟有这样的人!傅才子听过一曲柔婉多情的《凤求凰》,想着大好秋光,他窝在这船舱里做甚!正好出去看看这忒多情个使女,听闻镇南王妃是个母老虎,这使女的心思,怕是不能遂愿了。这么一想秦凤仪有个母老虎媳妇,先时傅才子因为被秦凤仪批评生得丑的郁闷竟忽地烟消云散了。纵秦凤仪那等天香国色又有何用,家有胭脂虎,怕秦凤仪便是身在外亦不敢染二色的。傅才子偷笑了一回,便打开门出去了,结果,到得船头,正看到秦凤仪坐在椅中调弄琵琶,傅才子顿时哑口,良久方道,“刚刚,是殿下在弹琵琶?”“我弹得如何?”秦凤仪问。“不错。”傅才子虽然性情差些,却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的性子。秦凤仪问,“想听什么?”傅才子似乎仍在沉浸在秦凤仪《凤求凰》的曲声中,随口道,“殿下随意便可。”秦凤仪随意拨弄琵琶弦,时而轻快,时而激昂,时而还要停下来,寻思片刻,再复挑琵琶弦。秦凤仪平日里的自恋、嘴坏,但,当他沉浸在琵琶曲时,那种安静美好,便是傅才子这样坏脾气的性子,都不忍打扰。秦凤仪一般是上午处理公文,偶有不能决断之事,他现在身边并无近臣,便问一问傅才子的意思。傅才子原想推托,但,秦凤仪那样坦诚的目光,微锁的长眉,以及,傅才子不想承认的,俊美绝伦的脸庞,都让傅才子不忍含糊。便是傅才子每日回舱室睡觉时都暗暗琢磨,是不是又上这小子套儿了。不过,秦凤仪并未说一句相留的话,傅才子也不能这样大咧咧的给自己脸上贴金。傅才子都会安慰自己,待下船就好了,这就当付船资好了。结果,他委实没料到,下船后,秦凤仪还要继续送他,傅才子极力道,“殿下,您送我到这里,仁至义尽,贤德无双,请殿下切勿再送草民了。”秦凤仪笑,“不是送你,大瘐岭这段路,我来的时候可是吃了大苦头,一天走不了五里地。当时经过这里时,我就暗自决定,一旦到了南夷城,必然先修此路。花银子修了路,还没来过呢。我微服出行,先生随意便可。”示意只是恰好一道。傅才子实在无法,秦凤仪做到这般地步,便是傅才子,也再说不出什么难听的话,只得一道了。秦凤仪与傅才子说着就藩时一路上的事,秦凤仪道,“那时真是千辛万苦,当时章巡抚出城三十里接我,我想着,当天还不能进城吗?结果,道路难行,走了一天也没能进城,半路还在野外安营歇了一宿。”傅才子道,“我今年来的时候,这路已是很好了。”“路好了,南夷外的东西才能进来,南夷的东西才能出去。”秦凤仪道,“到义安、到敬州的官道都在修了。修好了各府的官道,便是各县的,百姓们唯有多见世面,开阔眼界,日子方能富庶。”待过了大瘐岭这段路,又要换水路,秦凤仪着人安排的船只。虽不是龙船的规格,也是一艘宽敞的大船。直待再行便要出南夷了,秦凤仪方道,“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如今分离,不知还有没有相见之时。傅兄一路保重。”秦凤仪几百里相送,傅浩以为,秦凤仪终是会提的,结果,秦凤仪终是未提。傅浩心中一时不知是何滋味,对着秦凤仪深深一揖,想说些什么,以傅浩之口齿,此时竟觉什么都说不出。秦凤仪挤兑他,拿他当牌坊搏贤名儿,嘴还坏,还批评他的相貌……但,傅浩知道,秦凤仪留他的心是真的。正因为这份心真,反是没有开口。傅浩行礼之后,带着书僮换了另一艘大船。及至换了船,傅浩回头,见秦凤仪正站在船头看向他,秦凤仪一身玉青长袍,秋风吹拂时,带起他宽袍长袖,飘然欲仙。秦凤仪双眸柔亮,眼中带笑,对傅浩摆摆手,傅浩又是一揖,船只开行,终是离秦凤仪的大船而去。秦凤仪要来琵琶,坐在船头,五指轻划,顿时琵琶声起。那乐声是欢快又轻灵的,激昂时似乎带着主人强烈的情绪,但最终,仍是舒缓的,柔和的、宽容与祝福的。一曲结束,傅浩的船已只余一帆远影。秦凤仪轻叹,吩咐道,“回去吧。”终是没留住这位大才子啊!秦凤仪鲜有这样失败的时候,不过,纵是失败,他也已是尽力了。这样都留不住傅浩,可见傅浩并无辅佐之意,强留亦是无用,倒不如放这位大才子还乡,从此自由自在吧!秦凤仪正感慨哪,就听近侍欢喜禀道,“殿下,您看,是不是傅才子的船回来了。”秦凤仪跑到船头,见一艘大船正顺江往他们的方向赶来,瞧着还真是傅浩所乘船只,秦凤仪顿时心下大喜,立命停船。傅浩眼圈还有些红,但,他是绝对不会承认他哭过的。傅浩赶上来,踩着船板到了秦凤仪的船上,望向秦凤仪满是惊喜的眼神,亦是难掩激动,傅浩没有半句废话,他直接道,“若殿下不嫌臣性情反复,臣愿追随殿下!”说着一揖,行了大礼。秦凤仪连忙双手将傅浩扶起,喜动颜色,“我盼先生久矣,一直不敢开口相留,只怕先生婉拒。”傅浩亦是动情道,“殿下的琵琶,臣都明白。”傅浩换了船,听到秦凤仪琵琶声的时候,便明白了秦凤仪多少未诉诸于口的话。秦凤仪的确没有说过一字要留他在南夷的话,但,这一路行来,秦凤仪心事若何,傅浩心知肚明。秦凤仪对傅浩的才华有所欣赏,傅浩何尝不为秦凤仪的才干惊叹。如果秦凤仪是那样“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野心勃勃的枭雄,傅浩不一定会动容,这样的野心家,傅浩见过。可秦凤仪不是,秦凤仪是那种会说“军中的将士一样是别人的儿子别人的丈夫”的人。秦凤仪这样的才具,又这样的心软。他对他几百里相送,从水路换到陆路再换至水路,一直送到江南西道,他不开口留他,是因为知道,留不下他。当琵琶声起的那一刻,傅浩才知道,这一曲,是为自己所作。那一刻,傅浩忽然明白,为何史书上会有那些愿意为君上呕心沥血、甘愿赴死的臣子;那一刻,傅浩终于明白,自己等到了想要效忠的主君。虽然,主君的性子,那啥,还不大稳重啦。这个时候,做主君的,不应该多说几句感动人拉拢人的话吗?瞧瞧他家主君说的是什么哟,秦凤仪歪头打量傅浩的眼睛,八卦兮兮的问,“老傅,不会是叫本王的琵琶感动哭了吧?”傅浩立刻如一只被说中心事的老猫,浑身的毛都炸了起来,恼羞成怒,“我哪里有哭,不过是江风大,迷了眼罢了!”“哦哦,江风大,迷了眼。”秦凤仪窃笑几声,拉着傅浩的手道,“这就感动啦,以后咱们干一番事业,感动的时候多着哪!我再说一事,你肯定更感动。我跟我媳妇那么好,我都没给我媳妇写一首曲子,咱们在一处也没多少时日,不知为何,我就写了这一曲。曲因情而生,老傅,你可别告诉我媳妇,不然,我媳妇吃醋怎么办啊?”傅浩直翻白眼,“能怎么办,反正殿下惧内之名天下皆知。”“知道什么,男人就是得让着女人。”秦凤仪忽想起一事,道,“老傅,要不要把嫂子、孩子们都接来南夷吧?”傅浩想了想,“这也好。”秦凤仪道,“你就别回去了,搬家的事儿,你也帮不上什么忙。不如你修书一封,我着人去帮你都搬来就是。”傅浩自然不会矫情,他在信里千万叮嘱媳妇,什么都可以不搬,他那三屋子书一定要一本不落的搬过来。秦凤仪着一个亲卫带一队亲兵,傅浩又打发书僮跟着亲卫一并去,免得妻子心里没底。把这些琐事处理好,秦凤仪便挽着傅浩的手道,“老傅,刚刚那首曲子,还没名字,我想,就叫《相送》。你说,好不好?”傅浩笑,“殿下说好,自然是好的。”“我再为你弹一曲。”这一回,便是《高山流水》了,饶是傅浩已然猜到,听到此曲时,仍是不由会心一笑。第324章 老虎秦凤仪一出门大半个月, 总算是把傅大才子给请了回来, 当下阖府欢庆。赵长史章颜李钊方悦等人都是面带喜色,深觉秦凤仪这送人没白送, 把人给送回王府了。傅浩见几人喜悦的神色, 心下亦是一暖, 到了傅浩这个年纪, 哪怕脾气臭,人情世故也是明白一些的。如秦凤仪这样的身份地位,身边人多了,竞争自然是会有。傅浩向有才子名声,而且, 他这名声不是白得的,傅浩早就见过赵长史等人, 知道秦凤仪身边近臣是什么样的风格, 对秦凤仪早有估量,很多时候,谋士近臣的风格,也代表了主君的喜恶。傅浩自己这脾气, 就不是那种阴险人物, 也是考虑到秦凤仪身边的人心思比较直正, 比较好相处是真的。所以, 甭看傅浩先时百般拒绝,他对于秦凤仪是有一个具体而全面的分析的。其实,傅浩想得多了, 秦凤仪现在的情况,以后若能一飞冲天,跟着秦凤仪的这些人自然能够鸡犬升天。可相对于鸡犬升天,秦凤仪倒灶的机会更大,毕竟,秦凤仪这明摆着已封了藩王,朝中哪位皇子上位的机会都比他大,毕竟,人家是皇子,前程未定,秦凤仪这个,已是铁板钉钉的镇南王。就像傅浩说的,有秦凤仪这元嫡出身的皇子身份,还有他儿子大阳那青龙胎记,不论谁上位,秦凤仪这支想得个善终都不容易。秦凤仪能把赵长史、章颜、李钊、方悦这些人揽在身边是秦凤仪的本事,但,连李钊都为了过来,世子之位的册封都被朝廷驳了回去,可见如果秦凤仪倒灶,他身边的人会是何下场了。所以,大家现在一条心的把秦凤仪扶上位都忙不过来呢,如傅浩所想的,争权夺利的事真是没有。相反,见到傅浩这样的大才子过来,说啥也不能叫走啊,所以,几人才一遍遍的在秦凤仪耳根子边叨叨个没完,就是为了要秦凤仪亲自出马把傅浩留下。今见傅浩与秦凤仪归来,更是人人欢喜,一则为即将成为团队中一员的傅浩而高兴,一则便是为秦凤仪的能干暗暗叫好,果然秦凤仪只要豁出脸,简直没有搞不定的人啊!秦凤仪直接就让傅浩做了右长史,王府的长史司有两位长史,赵长史是左长史,右长史的位子一直空着,如今秦凤仪给了傅浩,无人不服。傅浩却是推却道,“浩寸功未建,当不得此位。”秦凤仪挽他的手,“说这话就外道啦,大舅兄和阿悦过来的时候,也是辞了官的白身,老赵那会儿,也是在家赋闲多年,就是我,做官儿做藩王也没几年。官职不过是个名头儿罢了,具体还得看做事,你素来洒脱,可千万别拘泥啊,老傅。”傅浩一笑,当下也不在推辞,受了这右长史之位。安置好傅浩,秦凤仪方回内宅见妻儿。大阳不在家,在公主府玩儿呢。李镜早就在院子里来回遛哒着等人,见到丈夫回来,不禁迎上前,笑道,“总算是回来了,我听说,把傅才子留下了。”见丈夫并没有消瘦,且神采更好,李镜方是放下心来。“留下了!”秦凤仪挽着妻子的手,二人一道进屋说话,秦凤仪忍不住与妻子道,“别说,先时是我走了眼,觉着老傅就是脾气大。我们在船上说起话来,才知道,老傅是名不虚传哪。我当时就想着,再不能放他走的。”侍女捧上温水,秦凤仪先洗漱过,换了身家常袍子,与媳妇道,“总算是把他留下了。”秦凤仪要留傅浩的事早就写信给他媳妇了,不过,在信上,秦凤仪并未细说,如今人回来了,李镜自然要问一问。秦凤仪打发了侍女,这才一长一短的与妻子说了,秦凤仪道,“咱们这几年,南夷总算是有些个样子了。可前路如何,我始终没想好,倒是与老傅在船上一番相谈,叫我有了点儿主意。”李镜听的也直点头,道,“可见人如其名。”“是啊,当时我就想,怎么着都得把傅才子留下。”李镜好奇,“傅才子如何才答应的?你先时可是把他挤兑得不轻。”秦凤仪想到自己相留傅浩之事,心下亦是得意,他的性子,便是李镜不问,他也憋不住不说的。此时媳妇一问,秦凤仪便细细的与媳妇说了一遍,秦凤仪自己都说,“我真的以为他就要走了,哪里想到他能改主意回来。哎,老傅这人,哎,就是嘴坏,其实心里比谁都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