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节
作者:石头与水      更新:2023-06-18 13:52      字数:8610
  秦凤仪问,“左亲王的田产山地都整理出来了吗?”苍山取出一幅舆图,另一匣子田契地契,同秦凤仪说起左亲王的产业来。当初左亲王的库大家分了,秦凤仪不过取二成,剩下的八成,大头是军中的,如苍家兄弟这样的文官,也颇得了一注横财。秦凤仪如今看着这些个田地山头,直接给大家又分了分,秦凤仪留下了些田地,要知道,左亲王可不是不懂行的,自从南夷的茶值了钱后,他的产业里颇有几处不错的茶园,这些茶园,秦凤仪一处未留。另则山头、桑田之类,连带在凤凰城守城的的章、赵、李、方、阿泉族长几人,也每人得了些田地,只是不能与参与信州之战的诸人相比罢了。苍家兄弟自然也各有各的产业,秦凤仪与他们道,“这些田地,三年后,该怎么交税怎么交税,别来隐田那一套啊。”苍家兄弟连忙道,“臣等万万不敢如此,岂不辜负殿下信重之恩。”这二人原以为,左亲王的田产自然要归亲王殿下的,没想到,亲王殿下却是连这个都分了。纵是苍家兄弟出身世宦门第,而且,他们这样的年纪,自然是理想高于物质,但,秦凤仪此举,无疑令他们更生出几分追随之心。这分田地的事,秦凤仪是交待给傅浩办的,傅浩是个直性子,感慨道,“殿下委实大方的很。”秦凤仪道,“你们跟我辛苦一场,将士们拿命换来的,待打下桂州,还有更好的。”分田地不过是小事,秦凤仪虽则没自己做过生意,但自小跟着秦家夫妇养大,秦家夫妇委实是未想过,以后让秦凤仪去恢复皇子身份的。倒不是不想,只是夫妻二人很有自知知明,再者,他二人拿秦凤仪当命根子,断舍不得秦凤仪涉险的。而且,秦凤仪自小到大,也没表现出什么英明神武的个性来,反是越长越纨绔。所以,秦老爷玩命的给儿子挣家业,没少同儿子念叨生意经。秦凤仪没做过生意,于人情世故上却是很有些眼光的,虽则征信州啥的,有不少譬如“为国征战”之类的光鲜口号可讲,可归根到底,得叫手下人得到实在好处,这样,他们方能继续效力。若是指望着朝廷那些个仨瓜俩枣的,谁肯卖命啊!再者,田地之事,便是秦凤仪都拢在自己手里,这些田地得有人种啊。信州人口委实寻常,这也就勉强叫个州吧,而将这些田产分赐部下,得了田产的想有收益,必然要着人耕种。便是不愿耕种的,随便他们买卖,接手之人,必也要耕种的,反正,这些在籍田产,田税必要有人交的。再有如茶园桑田之产业,这如今都是金饽饽,分到谁手里,谁能不打发人好生打理呢。分田地的事情交待下后,秦凤仪与傅浩别有事情商量,秦凤仪道,“这匹凤凰纱,留下一半,另一半,我想着,写个密折,着人给陛下送去。既不是咱们这里的东西,那必是宫里的东西。”傅浩道,“这也好。如凤凰纱这样的物什,出产、进上、赏赐,都有记录。”秦凤仪问,“咱们南夷织造局来的不也是有些年头的匠人,他们能认出这凤凰纱吗?”傅浩道,“有一位四十岁的老织工说,这种九彩凤凰纱便是他们也没织过,现下都是用五色来织。我想着,是不是前朝时的织纱,先帝在位时,颇喜华彩奢侈之物。”秦凤仪道,“还是让朝廷去查一查吧。”傅浩也很认同将这纱交给朝廷的作法,秦凤仪道,“你源源本本的把这事写个奏章,写好后我签个名,一并递上去。”傅浩领命。把凤凰纱的事做出决断,严大姐也与家里一兄一弟见了面,虽则严三哥与严小弟就家里妹妹(姐姐)正被一位土人追求的事颇是不满,只是,秦凤仪眼瞅又要片县里巡视,他们皆要跟随,眼下也顾不得反对什么,便要整装待发了。倒是阿金,找到秦凤仪,请秦凤仪为他在三大舅子和小舅子跟前说些好话,秦凤仪很痛快的应了。只是,襄阳侯却是叫宗室一干人气死了。他儿子提前跟他报的信儿,襄阳侯世子道,“好些人死活不愿意再跟着镇南王往县里去了,说是太苦了,不是人过的日子。”“放屁!镇南王不比咱们金贵百倍,他都没叫苦,你们就受不了了!”襄阳侯气得脑袋发晕。襄阳侯世子道,“这可不是我啊,我是好意给爹你说一声。”襄阳侯细问儿子此事,然后,挨家挨户的做工作,结果,待秦凤仪启程,仍是有三成宗室以各种理由未能随行。秦凤仪一句话未曾多说,便带着傅长史、冯将军、孔宁、山蛮里的长者,以及能跟上的宗室、豪门,继续往县乡而去。然后,那些个经由襄阳侯劝说继续跟随秦凤仪往县城而去的宗室,顿时悔的肠子都轻了。当秦凤仪到达第一个县城大荔县时,这回倒下的不止是宗室,还有一部分的豪门子弟。第355章 我的子民大荔县离信州城颇近, 并不算是穷县,先时秦凤仪刚就藩时, 也亲自带着近臣去临近的县城巡视过, 彼时凤凰城的前身, 番县也比大荔县好不到哪儿去。秦凤仪不以为意,他见惯了,南夷有好地方,也有着实精穷的地方, 这根本也不算什么。只是,秦凤仪安之若素,旁人可不这样想啊。原本诸人以为, 再苦苦不过信州城,结果, 到了大荔县,他们才发觉, 破破烂烂的信州城简直可称繁华,毕竟,信州城里日常物什的供给还是很便宜的,不论吃食还是用具,哪怕不是上上等, 但起码是有的。到了大荔县, 吃饭的馆子唯有一家, 除此之外, 竟无别个店铺, 听闻十天一次市集,集市时,大家也多是以物易物。他们这些人,其实吸取了自凤凰城到信州一路上的教训,此次出信州,各自都带了些不少肉干点心一类的吃食,只是,这些东西也有出完的一日啊。待这些吃完,也只好去吃大锅饭了。大锅饭还没啥,只是,秦凤仪除了视察县城的城防,听取新县令的工作汇报外,他还要去外面田间亲自瞧瞧农田的情形,秦凤仪因为是往田间去过的,知道会有蚂蝗,故而,浑身上下扎的严实。他还特意着人提前跟宗室与豪门子弟说,明天往田间去,让他们穿得严实些,尤其是裤脚靴筒要扎好,结果,就有那种二百五,你说什么他全当听不到。运气好的没什么,可如今,正是夏时,可不就有人中招了么。这回可真是把人吓惨了,险没直接厥过去,当天回县城后,第二天就没能起来。好在秦凤仪出门,李镜别个事不操心,一定要他带着太医的。其实就是叫蚂蝗咬了一口,然后,吓着了,好在有程太医诊治,并无大碍。可许多个宗室终是心生怯意,觉着这实在不是人呆的地方。更让他们觉着,自己与镇南王绝对不是一个品种的事件是,当地山蛮宴请镇南王的宴会。俄了个神哪,那都是些个啥子哟,蛇虫鼠蚁都能上桌的,其实,这些个人也忒夸张,起码是没有蚂蚁的,就是鼠,也只是竹鼠而已。蛇的话,蛇羹是镇南王的最爱啊。秦凤仪与李长安、以及大荔县的山蛮们道,“这做蛇羹,还是你们的手艺最好。当年与阿泉族长他们一道狩猎,是炙蛇肉来吃。后来,我去山上,阿钱族长请我吃蛇羹,自尝过这蛇羹之鲜,我隔三差五的就要吃一回,连我儿子也很喜欢啊。”山蛮们顿觉亲王殿下很有品味,然后与亲王殿下说起做蛇羹的大蛇来,山蛮人阿森道,“今日蛇羹所用,是一条两米多长的大青蛇,这样的肥蛇,也不多见的。想是因殿下亲至,凤凰大神赐予我等,让我等用来招待殿下与诸位贵人。”秦凤仪哈哈一笑,“这是自然。凤凰大神的观宇就在凤凰城,你们有空可去朝拜。”一听说亲王殿下竟然给凤凰大神建了观宇,这些人更是高兴的了不得。秦凤仪还说起自己与凤凰大神的渊源来,总而言之一句话,他自己就是凤凰大神在人间的分身啊。说到兴处,秦凤仪还会用山蛮话欢呼两声:凤凰大神在上——凤凰大神在上——一屋子山蛮便高兴的跟过节似的。宗室与豪门子弟便直勾勾的盯着秦凤仪用那漂亮的如同玫瑰花瓣一般的嘴唇慢调斯理的喝着蛇羹,嘎嘣嘎嘣有嚼着尺长的蜈蚣,虽则那蜈蚣是先腌过再炸过的,秦凤仪觉着这样咬着不大适口,便剥了蜈蚣的那最外的那层壳,与山蛮人道,“这壳有些硬,蜈蚣抓来,先烫一烫,然后,掐头去尾剥出肉来,再用调料腌过,再用油炸。如此,更浸滋味,更是味美啊。”山蛮们大是佩服,道,“殿下不愧是殿下,这法子更讲究了。”其实人家山蛮准备的也不只是这些,还有在山间打来的野味儿,剥皮烤来吃,味道亦是不错。不过,估计许多人被一些比较罕见的虫蛇类吓着了,于是,便是烤肉也吃得有些难以下咽。这一回宴饮,山蛮们倒是没什么,他们觉着,受到凤凰大神庇佑的亲王殿下是个好人,给他们土地,允他们耕种,还有三年不必交税,更说了要传授他们养蚕的技术,让他们过好日子。但,对于宗室与豪门子弟完全是另一种翻天覆地的感受,他们完全认为,秦凤仪绝对是另一个物种。天哪,汉家人怎么能吃下那些个东西,而且,还吃得津津有味,毫不作伪。据说,当天宴饮时好几人都退出去吐了一回。这下子,待秦凤仪再启程时,宗室直接去了四成,就是前头有金山等着他们,如果是要与这种吃蛇虫鼠蚁的山蛮打交道,便是金山,他们也不想要了。还有几个豪门子弟,也深觉自己受不了这等辛苦,便未随秦凤仪一道继续往南行,准备打道回京了。这一次,那些个求去的宗室,襄阳侯却是未再解劝。其实,襄阳侯也吓得不轻。他先时也不过闲散宗室,因为人灵活,会办事,他与顺王还是堂兄弟,自小关系不错,在顺王那里很有些颜面。待宗室改制,听闻顺王亦有子侄入宗学,襄阳侯搭了个顺风车,他家老三也跟着到宗学念书了。后来,襄阳侯干脆把家搬京城去了,准备在京谋个实缺。无奈,文官们防宗室防的紧,襄阳侯在京大半年,也没能等到好缺。然后,就赶上秦凤仪回京,襄阳侯是打顺王那里听闻过秦凤仪的名声的,一则宗室改制,骂秦凤仪成了宗室的新风尚,以往大家见面都是问你吃了吗?后来宗室改制,革了无爵宗室的银米,按理与襄阳侯这等有爵宗室无干,但宗室改制还关乎爵位继承方面。于是,宗室们见面除了问“吃了没”,第二句就是你骂了没。后,秦凤仪再闻名于宗室,便是因其身世了。襄阳侯听顺王提及过秦凤仪,别看俩人掐过架,顺王对秦凤仪的评价竟是很不错,顺王就说过,“以后必为股肱之臣。”及至秦凤仪身世揭开。顺王反是没再说过了,但,襄阳侯下决心跟随秦凤仪南下时的那一夜,忽然就想到了堂兄顺王对秦凤仪的评价。襄阳侯一样是养尊处优的宗室,他也没吃过苦,到信州一路上吃大锅饭,那米粗的,襄阳侯都觉着喇嗓子。可襄阳侯有一样,秦凤仪比他年轻,比他身份更高,秦凤仪能吃,他便能吃。如今,襄阳侯见着山蛮人吃的那些东西,未尝不恶心,可相较于秦凤仪能面不改色的欣赏品尝山蛮吃食,襄阳侯并不如那些个怯懦宗室一样,要转头离去。襄阳侯反是很敬佩秦凤仪,这的确不是寻常品种,寻常人哪里有秦凤仪这样的本领。襄阳侯甭看年纪比秦凤仪大十几岁,但他此生办过的实差也就是一些宗室里的事了。不过,也不是白活三十几年,襄阳侯为人处事十分通达。他先时随秦凤仪过来南夷,原是想发点儿财的,这不是听说南夷又要建外城么。可如今,襄阳侯的想法改变了。他没做过实差,可他不是笨蛋,当自己不优秀时,跟着优秀人的步伐便是了。秦凤仪除了与当地县里的山蛮宴饮,还请山蛮们参观了他的军队,既有当地兵马,还有土人兵马。不必秦凤仪说什么威慑之语,这些赳赳将士、雪亮长刀,足以说明他的实力。襄阳侯跟着秦凤仪时间长了,许多话也敢说了,襄阳侯便私下说过,“殿下,您这样的身份,何需对山蛮这般客气,他们不过是寻常的普通山蛮罢了。”只这一句话,秦凤仪便知道,可见寻常宗室都叫朝廷荣养成什么样子了。要说宗室里还有人令秦凤仪另眼相待,襄阳侯绝对是其中一个。襄阳侯是眼下追随秦凤仪的宗室里爵位最高的一人,而且,襄阳侯很有些领导力,宗室里的一些小情况,都是他主动去解决安抚。对于这一点,秦凤仪很满意。只是,连襄阳侯都会问出这种在秦凤仪看来很幼稚的话,可见如今宗室水准。这些想头,也只是在秦凤仪心中一闪而过罢了。秦凤仪并未表现出任何不满,而是耐心道,“正因他们是普通山蛮,我才会对他们这般客气。山蛮的右亲王,早在前年带着兵犯南夷城时便被我杀了,左亲王又被活捉献俘。基本上,信州的山蛮贵族,不是杀了便是囚了。眼下这些,是先时不受左亲王待见的,还有便是,与左亲王的关系并不大亲近的山蛮支系。”襄阳侯有些明白秦凤仪的意思,不过,还是提醒秦凤仪一声,道,“山蛮毕竟非我族类。”“襄阳啊,你知道什么地方最穷吗?”秦凤仪显然未要襄阳侯回答这个问题,他自问自答,道,“我少时在扬州长大,后来到了京城,如今又到了南夷。扬州之富,富在盐商,可扬州的盐商,大多并非扬州本地人,扬州的盐商,其实多是徽州人。待到了京城,京城更是天子之都,较扬州的繁华更甚,而在京城,本地的京城人又有多少呢?而不论经商的,还是做官的,反多是外地人。待我到了南夷,发现这里太穷的,穷的只剩南夷本地人了。而南夷当地人,许多人在外头有了出息,头一件事就是把家里人都搬到外头好地方去过活。这是小到一城,没有外来人的城,会是最穷的城。”“再说大到一国,昔日读史书,秦王要逐客卿出秦,后,李斯上《谏逐客书》。里头有一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秦凤仪道,“别说什么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话。一个人,如果够本事,自能令众人折服。若无能之辈,莫说外族,便是身边之人,也会择木而栖。”“我是南夷的王,这里的汉人、土人、山蛮,一样都是我的子民。”第356章 降与不降秦凤仪这话, 襄阳侯觉着有些个幼稚了,但转念一想,倘不是有这种一视同仁的幼稚想头,秦凤仪焉会用宗室呢?这般一想, 襄阳侯便一脸感切道,“殿下英明,殿下此言, 令臣茅塞顿开。”秦凤仪笑笑,未再多言。襄阳侯觉着秦凤仪幼稚, 秦凤仪觉着襄阳侯虽则人情世故上还不错,但脑子真不算聪明。便是不说那些个大道理, 只要想一想他这藩地的名字——南夷。带了个夷字,便可知道, 他封地上必然是百族混居状态的。换句话说, 非汉人居多。难不成,就因着不是汉人,便要防着杀了不成?先不说这种行为人不人道,把人杀完了,他这封地也清静了。这不是自绝生路么。要说秦凤仪就藩以来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并不是南夷地方穷困、有山蛮作乱, 而是,人啊, 人口太重要了。因为南夷人少,秦凤仪简直是珍惜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类。管他山蛮土人还是汉人, 只要是人,秦凤仪都稀罕珍惜的很。何况,山蛮这些人,并非不开化的野人,他们只是书读得少了些、各方面落后了些,整体上还是很识时务的。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秦凤仪与襄阳侯畅谈了一番,襄阳侯认为秦凤仪是个可跟随的人,毕竟,秦凤仪对山蛮都十分优容,何况是宗室呢。而秦凤仪对他的观点则恰是相反,虽则秦凤仪认为襄阳侯在宗室里算是比较懂事出挑的,但,脑子有点儿笨啊。哎,不过也很好理解啦,除了雍国公那等刻意过来给他添堵的,如襄阳侯这等,倘是身后无人,自己主动过来的,一般都是在京混得不大好的。不然,倘能搭上大皇子的线,怕是不能跟他不远千里的来南夷。秦凤仪感慨了一回脑子有些笨的襄阳侯,便准备自大荔县起程,继续巡视。便是那些准备回城的宗室与豪门子弟,虽则他们皆有随扈,不过,秦凤仪仍是派个百户,护送他们回了信州城。同时,秦凤仪还令人把他的爱马小玉的媳妇踏雪送回城了,原本秦凤仪想着,这趟出门路远,带着踏雪,还能替换一下小玉,结果,出门才发现,踏雪有了身孕。秦凤仪便不叫踏雪行远道,令人把踏雪送回信州,秦凤仪还给苍山写了封手书,令苍山着人把踏雪安稳的送回凤凰城待产。小玉与踏雪皆是名驹,生出的小马,自不会差。不说别个,冯将军就很垂涎,秦凤仪道,“第一匹你是别想啦,第一匹小马是给我家大阳的,你可以排第二。”冯将军连忙道,“臣不敢与世子争,第二也很好,小玉和踏雪这样的名驹,该多生些小马才是。”“谁说不是啊,我都盼多少年啦。”秦凤仪想到小玉要当爹,心下很是高兴,拍拍小玉的头道,“自从我当了爹,我就盼着小玉当爹呢。”小玉拿马脸蹭蹭主人的俊脸,仿佛听懂了主人的话语一般。冯将军道,“咱们这里,兵已是不少,马匹却十分有限。”只要是男人,没有不喜欢马的。要说冯将军,自从跟着秦凤仪,官位一路高升,且因信州之战,还得了个小爵位,虽则只是个三等子,但这可是正经爵位。冯将军如今在秦凤仪麾下将领中,亦是个拔尖儿的。可冯将军仍有桩小小憾事,他十分羡慕亲王殿下的亲卫将军潘琛,倒不是别个,而是,潘琛营中有两千匹骏马,而且,这几年,亦有小马诞下,虽则小马数目不多,也足够冯将军眼红的了。潘琛麾下一万精兵,便有两千骏马。冯将军麾下两万人,也只有五百匹马罢了。而且,其神骏亦不能与潘琛麾下军马相比。秦凤仪道,“先时自信州缫获的五百战马,你独得两百匹,怎么还这这样见着马就两眼放光啊。”冯将军道,“咱们南夷,因水路多,并不大适合养马。哎,就是信州这些马,其实也不是信州本地的马,听说云南产矮脚马,我看信州得的马都个子不高,估计是自云南得来的矮脚马。”“可见,山蛮与云南土司怕是不少关连啊。”秦凤仪道,“我们这边兵强,骑兵却是有限,若是对上桂地骑兵,冯卿想过要如何应对吗?”冯将军想了想道,“骑兵的冲击力、机动性都是第一,想对付骑兵,纸上谈兵的法子有许多,但到实战,臣还真没有太好的办法。”“闲时不妨想一想了。”秦凤仪道。冯将军领命。秦凤仪自怀里取出一本书递给冯将军,道,“给你本书看。”冯将军连忙双手接过,翻开来竟是一本兵书,不禁抬头望向秦凤仪,秦凤仪摆摆手,看小玉去了。冯将军想着,大概待信州之地安稳后,殿下便该征桂地了。秦凤仪离开大荔县的时候,邀请大荔县的几个年轻的山蛮头领一同巡视各县。这些山蛮对秦凤仪很有好感,再加上阿泉族长乃土人族长,很是与山蛮们介绍了一回他们在凤凰城的好日子,当然,其间更是对秦凤仪多人赞颂。何况,秦凤仪说的天花乱坠,他们也想与这位俊美的仿若神衹的亲王殿下多亲近,以观其人品。离开大荔县也不过两日路程,因为信州地界儿的路实在太难走,走也走不快,秦凤仪倒也不急,难走慢行便是。只是,遇着山蛮流民就有些意外了。这些山蛮,持枪带棒的自山头冲下,并没有冲击秦凤仪,秦凤仪在前头骑马,他这好几千人,队伍能拉出二里地去,这些个山蛮,冲击的是后头的粮车。运粮的皆是商贾,好在,商贾们处事灵活,见这些人过来抢粮,还是命比粮更重要,很是让他们抢了一车。秦凤仪听闻此事,还问阿森道,“你们生活这般贫苦吗?”阿森苦笑,“我们这些能在县城里生活的山蛮还好些,原能填饱肚子。后来,听闻左亲王,不,赵辉那家伙去跟殿下打仗,一去就没见人回来。他便下令让我们进献马匹、粮食、银两,还有青壮,过去组成他的卫队。有许多人听闻是要与殿下打仗,听说殿下的刀能劈开高山,殿下一怒,便可山嘣海啸,我们都不敢去,许多族人逃回山里去了。”秦凤仪道,“你们受苦了呀。若早知你们受此欺凌,我当早些过来。”又对这位大荔县的山蛮头领道,“自今往后,只管安心过日子。从今年开始,三年之内,种田无税。三年之后,每亩向朝廷交一斗谷,便可。”阿森两眼放光,“当真?”这话一出口,便觉不妥,阿森连忙道,“我等谢殿下!”“这有何好谢的,这原就是朝廷的农税。如果有人要多征稻谷,只管去凤凰城找我,我自会给你们主持公道!”秦凤仪道。桂信二州为山蛮占据久矣,所以,这里的山蛮与南夷山中的土人还不一样,南夷的土人,如阿泉族长等,是不懂种田的。但,桂信二州的土人则不一样,他们竟还与这里的汉人学会了耕种。所以,这农税的规矩,秦凤仪也要与他们说一说的。秦凤仪与阿森道,“若是你认得山中的族人朋友,也只管把我这话告知他们,我不会抽调你们去当兵。你们的田产,如你,先时是有田的,这些田还是你的,别人欺不了去。如他们,若是无田,也可与我说,我会赋予他们田地,所纳粮税,都是一样的。倘是头一年没有种子,我可租赁给他们,待第二年收成了再还我便是。”阿森当天就给秦凤仪想了个主意,他让秦凤仪早些扎营休息,然后,说是去林子里打些野味儿。阿森甭看是个山蛮,很会办事,他是叫着阿泉族长与十几个土兵一道去的。之后,便打了两头大野猪,十几只兔子山鸡回来,而后,向秦凤仪回禀了先时抢粮食的山蛮的情况,阿森与他们并不同族,先时也不认识,不过,都是同一州的山蛮,七拐八拐的一算,竟还是亲戚。阿森说,“他们在山里日子很不好过,只有野菜野果可吃,他们没有家什,鸡兔都不好逮,我劝他们归顺殿下,他们说要想一想,明天再给答复。”秦凤仪笑,“好,这并无妨。”又夸阿森有才干,问他可愿意在自己身边做个官儿。阿森虽然觉着能在亲王殿下身边做官很是荣耀,不过,他还是说,想回去与家里商议再给殿下答复。秦凤仪笑眯眯地,“我等着阿森你的答复。”阿森是个好学的青年,时常与阿泉族长交谈,打听着凤凰城土人的生活,阿森还道,“以往觉着你们在山上,日子过得不如我们,没想到,竟被你们比下去了。”阿泉族长道,“这都是凤凰大神的庇佑。”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阿森不爱听这个,道,“我们也是凤凰大神的子民。”“你不知道吧,殿下可是凤凰大神在人间的化身。”阿泉族长道,“我族的白孔雀,见到殿下便翩然起舞。”第二天,秦凤仪便等来了归顺的山蛮,连带着被抢去的粮食,也一并带了回来。秦凤仪道,“这些粮食送给你们,你们带着吧。”这些山蛮很高兴,把大袋粮食分成小份,一人扛二十斤跟着大部队走路。薛重还悄悄同傅长史道,“他们也不怕累啊。”傅浩道,“饿怕了,便是重些,扛着粮食也觉着心里安生。”秦凤仪一路南下,一路走一路收服了不知多少山里流蹿的山蛮,待到上思县时,秦凤仪麾下将士两千,山蛮竟多达五千余人,秦凤仪问薛重,“这里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