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节
作者:弦歌雅意      更新:2023-06-18 16:26      字数:4770
  四叔特地租的后备箱极大的车,才堪堪塞下大家所有的行礼。不等孙连胜反应过来,孙静言已经抢先在副驾驶上坐下了。于是孙连胜只好坐在后排车座上,连自己攒钱买的小游戏机都没敢拿出来玩。因为要送东西去尹爱莲娘家,所以还先绕到去了一趟外婆家,外婆家的人看似热情,却没有一个人提一句留下来吃饭,孙静言就知道他们是多虚情假意了。卸下东西,没有多留,四叔又将一家人拉到了奶奶家。四叔花了半年的时间,修建起来的房子出现在大家的眼前。兄弟二人,都没有在乡下老家呆着了,其实这房子修了也没什么意义,只有他们老娘一个人住,但是现在农村几乎没什么老房子了,都是新房子。有了钱,就要置办一些家业,特别是这不动产,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事情,所以四叔有了钱,为了面子,也为了置办家业,便修了这样一栋新房子。新房子就是乡下规规矩矩的二层新房。按照孙静言的经验,这房子的二层一般不会有很大的用处,大多是用来摊晒一下谷子、枣子、豆子之类的,只有等到过年过节这种家里客人多的时候,二楼的客房才会开辟出来,不然平时是没什么人的。至于为什么还要修建二楼,大约是因为大家都这么做吧。孙二华下了车,看着这二层的房子,脸上露出惊叹之色,说:“不错,不错,这房子修的十分好看。”四叔笑呵呵地说:“现在过年,咱们也能够住的宽敞些了。”以前还是老房子的时候,确实是不怎么方便,还要让两个小孩子跟着奶奶睡。孙二华说:“这次你是下大力气花大本钱了,哥哥我沾你的光了。”四叔嗨了一声,说:“咱们兄弟这么客气干什么,反正以后你们回来了,都住新房子里。有了新房,咱们也乐意回来一些,你们说是不?”“那是,那是。”当初他们一家是村里最穷的,一个寡妇带大三个孩子,实在不容易,因此处处都比别人输一头。兄弟两一起出去打工,也是为了多挣钱。现在做了新房子,才感觉像是赶上了别人家的步伐似得。四叔又说:“二哥你也好好干,到时候买辆小车子,来来回回也方便。”孙二华想着家里的账,还想着买房的事儿,觉得这买车的事儿还远得很,便虚虚的应了。正好此时四叔又看到了孙静言,便又说:“静静也好好读书,将来考上大学了,咱们家多个大学生,那就什么都齐活了。那咱们家才算得上是有面子了。”有了新房子,就想着新车子,还想着考大学,确实是越想越远了。四叔也好面子,孙二华也好面子,看来兄弟两个也是一个德行。不过,两个人小时候穷,估计没少受别人的欺负和白眼,所以才将面子看得这么重吧?大家到了以后,老太太已经迎出来了:“终于到了啊!路上辛苦不?哎呀,老四你一开车,我这心里就担心的不行。”四叔无奈地说:“老娘啊,我又不是小孩子了,开个车怎么了?”“哎哟喂,你以为我不晓得,你这学了车,多久没开过了?再说了,这过年的时候,路上全是来来往往的车,万一哪个开车的没注意,你不去碰他,他冲着你来怎么办?别以为我个乡下婆子每件事,前段时间,就在隔壁村不远的大马路上,就有车把一辆摩托车撞了,小孩子当场就死了,大人送到医院里,一个死了,一个还没醒,你说说,这大过年的,出这种事,多不好啊!”四叔也听不得这唠叨,忙说:“妈,你要是再说,就不吉利了。你也说了大过年的,老把这种事挂嘴上干啥?我小心着开车就是了,哪里会那么容易出事儿?”老太太这才闭了嘴,也怕自己真因为多说了几句出事儿的话,就让儿子遇上不好的事儿。看到二儿子,老太太又忙问:“怎么样?腿好了嘛?这坐车累不累?快去好好休息一下。”孙二华笑着说:“不累,我这腿好的差不多了,只是四弟担心我,才特地租了车。”老太太也是隔三差五打电话,问孙二华的腿怎么样了,让尹爱莲好好看着之类的,尹爱莲怕老太太又来照顾儿子,让全家都没好日子过,当然是老实应承了。好在老太太再也没有去过城里。按照老太太的说法,她也不习惯城里的日子,一个是她要坐车,每次坐车都担心坐过站了,所以只敢坐在司机师傅身边,每到一站就问,到市医院了吗?还有一个是买菜,她想着家里菜地里一薅一大把的菜,到了城里那么贵,就心疼的不行,恨不得把家里菜都打包送到城里去才好,所以她顶不爱逛菜市场,更不爱逛超市。花钱她就心疼。而且,在城里住着,处处都不习惯。做饭的时候不习惯煤气灶,睡觉的时候不习惯晚上还有汽车的声音,不习惯一家人都睡得那么晚……所以老太太回来了。回来之后,还要说一大堆城里不好的话,大概是为了显示出乡下人的优越性吧?孙连胜上前喊了奶奶,把老太太高兴得不行,说:“连胜又长高了,我家宝贝又长高了!”孙静言默默汗,孙连胜这半年确实是窜了一小节儿,大概是营养有了保证的缘故。但是,她孙静言长高的更明显啊!但是老太太是不会在意的。一家人把东西搬进门,然后分配房间,老太太住的一楼,她懒得爬楼,四叔也是一楼,孙二华的腿不适合爬楼,所以夫妻两个也是一楼,所以姐弟两个住二楼去了。孙静言选了一个房间,孙连胜就住在她对面的房间里。将东西放回房间,房间里只有一张床和一把椅子,连衣柜都没有,衣服只好还是放在袋子里,要穿的时候才拿出来。弄好以后,尹爱莲叫孙静言干活,孙静言悄悄翻个白眼,说:“我得做作业,过完年,就要开学了,没时间做,现在得赶紧做。”孙二华说:“她还小,让她干什么活儿,就让她做作业吧。”尹爱莲没有理由扯着孙静言干活了,十分不高兴,这意味着那些洗洗涮涮的活儿,全是她的。孙静言躲在楼上,乐得清闲。她也没有要下去走走的意思,她在这个村里长大,这个村子对她来说,已经没什么新鲜感了,出去走还会遇上别人,遇上人就得喊人,主动问好,这些本是礼貌,只是有些人,孙静言无法明白他们的脑回路,就算是自己喊了人家,主动问了好,他们还是要故意在孙二华和尹爱莲面前告一状,说是看到他们,孙静言没有喊人问好。像尹爱莲这种,又要面儿,又不相信自己孩子的,最是事儿多,孙静言免不得又要被骂一顿。孙静言以前觉得委屈,现在心境变了,虽然还觉得委屈,但是更多的是生气,是有多无聊,才在这样的小事情上冤枉一个孩子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孙静言就懒得出门了。她的作业其实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寒假作业这种东西,她都是稍微看一眼就能够写出答案的。匆匆做完寒假作业,她已经早就开始了别的学习计划了。剩下的寒假作业,大概就是日记这类的,只是她不爱写每天的事情,感觉自己的生活被记录下来以后,就会被视奸,所以她干脆每天都写一些感悟、美文之类的,只要文笔够优美,老师还是很吃这套的。“姐姐,你不出去玩吗?”孙连胜伸出个头问。孙静言摇头:“你要出去玩啊?”孙连胜嘿嘿一笑,说:“是啊,在家里闷着没意思啊。”孙静言说:“那你去吧,见了别人记得叫人就是了。”即便是孙连胜,也会被人恶意告状,只是他不会像孙静言这样,被责备的很严重而已。孙连胜喜滋滋地说:“那好,我出去了啊!姐姐你要是想去玩,也可以的。”孙静言摆手说:“你去吧,别管我了。”她们姐弟搬去城里才几年,在乡下还是有一些同伴的。孙连胜当然还能够跟人家玩到一起,孙静言这个年纪,本来也可以的。她记得自己以前也是这样,一回到乡下,就会去以前的朋友家里待着,大冬天的,没有地方可以去,就窝在房子里看电视,就算是看电视,也是觉得别人家比自己家好玩一些的。现在,对于朋友们的记忆遥远了,感情也淡漠了许多,孙静言怕跟人家没有共同语言,所以也懒得去找她们了。那些女孩子,最后走上了她最不愿意走的道路,初中毕业就去打工,打工期间最值得称道的事情就是,在外面省吃俭用多厉害,为家里赚了几万块回来,这些似乎就是她们的全部价值了。到了年纪,就会被拉去相亲,然后找了一个才认识两三个月的男人定亲,结婚。无论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孙静言都十分恐慌于这样的人生道路,仿佛一眼就能够看到底,因为她们将重复着她们母亲的人生道路。年纪小,不懂事的时候,孙静言甚至还期盼过打工的生活呢。现在想想,幸亏也是当时年纪小,童言稚语没被当回事了。不想出门,孙静言就在自己的房间里待着。手机不是智能机,聊不了q*q之类的,只能够发短信打电话,和朋友们聊天的成本太高,所以她只是给夏言和程颖慧发了个自己到了乡下奶奶家的消息,就开始掏出书来看书了。别人眼里觉得孙静言这是认真努力,只有孙静言自己知道,她这是没有别的事情可以做了。在此之前,孙静言跟夏言借了不少书,除了《爱玛》这样的名著,也有一些其他的,还有一本英文原版的哈利波特,夏言说孙静言应该可以看懂了。看英文原版,不是为了剧情,而是为了训练英语的能力。就这么一直在房间里待到吃晚饭,孙静言才下楼来。餐桌上,四叔问:“静静一直在房间里做作业呢?”孙静言点头:“作业很多,要抓紧时间做。”四叔说:“难怪你成绩这么好,难得看到像你这么努力读书的孩子。这次四叔要给你一个大红包。”孙静言笑了笑,说:“好的,那我就先谢谢四叔了。”四叔笑呵呵地问:“明天年三十了,你还要做作业吗?”孙静言想了想,说:“不做了,过年做作业,一年都有做不完的作业。兆头不太好。”四叔更高兴了,说:“那正好,你要是不嫌累,可以做菜。”老太太惊奇地插嘴说:“静丫头还会做菜呢?明天可是年三十,别糟蹋了东西。”四叔说:“老娘,你是不知道,静静做菜可好吃了,我这半年每次去她家,都是让静静做菜的。不信啊,你明天尝尝就是了。”孙静言觉得,年三十这样的团圆饭,自己花点心思做也没什么,便点头说:“你们都答应的话,我就没问题。等会可以商量一下菜单。”四叔问:“你们谁有不同的意见?谁?都没有吧?好吧,静静,就由你来做菜了。”除了老太太以外,大家都知道孙静言的手艺,所以大家都没有意见。有意见,谁有谁上咯。吃完饭,四叔告诉孙静言家里有什么食材,让孙静言看着食材做菜。孙静言盘算了一下,说:“明天你还是去买些调料和其他的食材回来吧。”“你说要什么,我明天去买。”镇上做生意的,大多是会一直坚持到大年三十的。老太太说:”家里那么多东西,还不够做菜啊?买多了吃不完,浪费!“四叔无奈地说:”老娘啊,这是过年,咱们就大方点啊 ,好好整饬一顿,一年一回嘛。“”哎呀,浪费的话,天神爷爷会降罪的!“老太太兀自不休。四叔懒得理她,跟孙静言说起食材的事儿,只是,现在镇上经济还没那么发达,什么大螃蟹大虾好的牛肉之类的,全都没有,孙静言盘算了一下,还真是没那么多好买的了,只好让买了点配菜如香肠之类的,顺便买点桂皮八角豆蔻之类的香料。四叔用笔记下来,说:“好的,明天我就早点去买这些,看你这样子,是要做一点卤味啊!”孙静言点头:“可以卤一点猪脚之类的,很好吃。”既然过年闲的发慌,那就下厨动动手也不错,既然要动手了,当然就要好好的干一场了。如果家里有烤箱,有其他的食材,那就更好了,只可惜这些都没有。连那个煤气灶,都是四叔怕老太太在新房子里烧火,把新房子熏得乌漆嘛黑,才从外面买来的。孙静言给四叔的单子上,大多是调料,真正的食材倒是没多少。晚上的电视也不怎么样,电视剧没头没尾没意思,各种各地庆祝新年的新闻纪录片节目也没意思,各种舞台晚会更没意思了,所以孙静言又躲回房间里看书去了。孙连胜在外面玩放炮,玩了半个小时,老太太让他留着炮年三十晚上放,他才恋恋不舍得收了手。好在四叔之前就从朝市里拉了不少炮回来,倒是不怕一下这就给放完了。第二天,孙静言起了大早,依旧出去跑步锻炼,此时天亮的晚,但是有些人家是一大早就吃团圆饭的,所以放鞭炮的声音是此起彼伏。好在这一大早的,也没什么人在外面,孙静言倒是默默地锻炼完了,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