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节
作者:弦歌雅意      更新:2023-06-18 16:43      字数:4230
  听说晚餐会更丰富,蔡家康也是乐颠乐颠地帮忙。既然拿了人家的报酬,当然要好好干活,而且有了肉,能够榨出更多的油,孙静言做菜也更加顺手了。在厨房忙活了近一个小时,孙静言将五个人的晚餐都做好了。拿到色香味俱全的晚餐,两个俄罗斯姑娘知道这个决定没做错。伊丽娜先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盐煎肉:“好吃好吃,真好吃。”孙静言笑眯眯地,她不太清楚俄罗斯人的口味,不过只能根据有什么食材做什么了,好在两个姑娘还挺喜欢的。听说两个俄罗斯姑娘用食物换了孙静言帮着下厨的机会,大家都羡慕不已,这里面,是孙静言的厨艺最好啦,每次午餐和晚餐最明显了。面对别人的询问,孙静言笑眯眯地说:“我可以帮你们做,但是条件也是一样的,需要食物来换。”这有点为难大家,每天弄到自己觉得满意的食物都不容易呢!但是孙静言可不想免费给人做白工,她也是会累的好不好。晚上,就是三个美国人展示美国的时候了。美国是大家都比较了解的一个国家,因为他们的文化输出太多了,是世界第一文化输出国,估计许多人都知道美国人的日常生活大概是什么样子。这次三个美国人着重介绍的是美国文化的包容性和多样性,因为美国是移民国家,所以文化十分丰富,从黑人的地下音乐说唱音乐到白人的生活习惯对大家的影响,还有拉美裔、墨西哥食物在美国的流行,甚至还说到了唐人街,似乎在美国文化里,大家都能够找到自己的文化的对应部分。三个美国人又说又唱又跳的,还真是将内容诠释的十分不错,一天之内能够准备成这样,确实是不错了。“他们肯定是平时就常展示,而且对美国文化也做过一些研究,所以才准备的如此详实丰富。”孙静言低声跟徐述之说。徐述之点头:“看得出都是十分能展示自我的人,所以他们表现十分不错。”果然,领队给了三个人不低的分数,而且也给了俄罗斯女孩不低的分数,因为两个人走了运了,获得了最好的食物。“另外,孙也是此次高分的获得者,因为她为两位异国的朋友烹煮了带有中国特色的美食,获得了两个朋友的好评,这是她在分享中国人的烹饪文化和饮食文化,所以应该加分!”这就是意外之喜了,不过孙静言很开心。虽然是交换的事情,但是领队认可了这种行为,说明是被支持的。大家都觉得,没有谁是应该为别人服务的,这点令孙静言很安慰。热热闹闹的一天过去了,大家似乎更加适应现在的生活和各种情况了。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大家,么么哒~☆、中国的样子晚上的活动以后,大家便都各自洗漱睡觉了。现在白天如此大的劳动量, 大家一整天下来也是出了不少汗, 沾了不少脏东西的, 所以本来习惯早上洗澡的老外们,晚上也开始洗澡了。因此, 到了睡觉之前,洗漱的时候就十分拥挤。孙静言洗完回到房间的时候, 就发现娜塔莉亚又在她们的房间。孙静言将毛巾晾起来, 问:“娜塔莉亚, 你今晚也要在这儿睡吗?”娜塔莉亚无奈地说:“现在睡觉对我都是一种折磨了,明明很困, 可是因为蚊子在旁边飞,就觉得很难入睡。”孙静言放好了毛巾,去取了自己的护肤品, 坐在床上, 说:“根据我的经验,其实那个蚊子是不存在的,只是你担心会有蚊子, 所以就觉得蚊子一直在身边飞。”娜塔莉亚无奈地说:“或许吧, 反正我总是有这种感觉。而且有时候感觉虫子就在被子里爬, 可是我打开灯一看,又什么都没有,只是这样一来,我就睡不好了。”这些娇生惯养的姑娘, 就像豌豆公主一样,有了一点不舒服的地方,就会感觉十分明显,孙静言也理解这种感受。“所以,你现在觉得是蚊虫,比炎热的天气更加可怕咯?”孙静言问。娜塔莉亚点头:“我觉得热可以忍受,可是虫子是我受不了的。”所以每次去森林中的时候,娜塔莉亚穿的格外严实。孙静言说:“这样就好,我带来了一种十分有用的驱虫药,每天用一点,就能够保证一整天都没有虫子,你想不想试试?”“可以吗?”娜塔莉亚问。孙静言点头说:“当然可以了,你也知道,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有数不清的神奇的东西,这种药就是我们在草药方面的成就,你可以试试看。”娜塔莉亚犹豫了一会儿,想到能够安睡一晚,她顿时觉得确实是无法拒绝了,便点头说:“好,我试试。”孙静言拿出一个喷雾的小瓶子,说:“在门口喷一点,窗户处喷一点,如果你觉得还不放心,可以在床边喷一点,喷完以后,稍等一会儿再回房间,虫子大概就散的差不多了。”娜塔莉亚结果药,问:“真的有那么有效吗?”孙静言说:“你先试试,记得喷完以后把药还给我哦。”娜塔莉亚拿着药就回去了,伊丽娜问:“你说的都是真的?”孙静言笑了笑,说:“先看看娜塔莉亚怎么说了。”娜塔莉亚喷了药,把药送回来以后,就去洗漱了,洗漱完以后,过来看了一眼,还是回房睡觉去了。一夜安睡以后,孙静言出去晨练了回来,就受到了娜塔莉亚热烈的感谢:“静,真的十分谢谢你,昨晚我睡得很好。”孙静言说:“嗯,那就好啊,我说了我的药很有效的。”“那你以后还能借我用吗?”孙静言说:“当然可以,如果我有需要的时候,你也要帮我哦。”“那是当然了,亲爱的,我真的太谢谢你了。”“昨晚你不觉得热了吗?”孙静言问。“热还是有些热的,但是我感觉自己能够忍受了。”娜塔莉亚说。孙静言点头:“那就好,有时我们需要努力去适应环境。”“你说的对,在没有办法改变的时候,就只有努力去适应了。”两个人在这个事情上,倒是观点一致的。发现两个人竟然有着相似的观点以后,关系上自然是更亲近了一层。在娜塔莉亚不注意的时候,伊丽娜偷偷问孙静言:“静,你的那个药,效果真的那么好吗?我以前都没有听你说起过。”孙静言说:“世界上,应该没有那么神奇的药吧?娜塔莉亚的问题,不是真的因为有虫子,而是因为她一只感觉有虫子,所以我就给了她可以驱虫的药,只要她相信了我的药,所以虫子当然没有了。”说白了也是一种心理作用,这个屋子里的蚊虫确实是不少,但是夏令营组织也是进行了防蚊防虫,蚊虫的状况没有那么夸张。因为前一天,娜塔莉亚和伊丽娜两个人捡到了一只野猪,换到了十分充足的食物,所以接下来的时间里,两个人显得轻松多了。看着两个人悠闲的样子,孙静言也是十分羡慕嫉妒恨。“你们两个这么悠闲真的好吗?”孙静言玩笑问。伊丽娜悠然地说:“这大概是上帝照顾我们吧,我以为这段时间会很难熬,没想到竟然能够遇上这样的好事。”“你们……不用准备一下展示的东西吗?”孙静言问。“这不是还没有轮到我们吗?”伊丽娜说。孙静言说:“虽然还没有轮到咱们,但是提前准备一下,免得被抽到的时候,时间不足够,你们说对吗?”伊丽娜想了想,觉得也是。“美国的表现不错,他们就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娜塔莉亚说。孙静言说:“他们有三个人,而且,我觉得他们平时做这样的展示也不少,所以做起来的时候才显得比较轻松,像咱们这种历史比较悠久,而且地大物博的国家,都需要用更多的时间来准备,不然无法展示我们的祖国的魅力,你们觉得呢?”娜塔莉亚和伊丽娜都觉得孙静言说的有道理,美国人人多力量大,他们准备起来也快多了,她们可只有两个人。于是伊丽娜和娜塔莉亚收拾收拾,就搬出各自的电脑准备开始干活。只是,伊丽娜和娜塔莉亚讨论了半天,也不知道该确定一个什么样的主题才好,两个人都觉得,自己身边的东西都是习以为常的,也不知道其他国家的人的了解不了解。于是伊丽娜问孙静言说:“你对俄罗斯最好奇的是什么?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孙静言抬起头来,歪着头想了一会儿,说:“对于俄罗斯的印象,我主要是停留在你们的红场啊,总统啊,还有寒冷的北国之类的方面,我想了解的……唔……你们的文学和绘画音乐等比较少了解,你们可以从这些方面来介绍一下。”俄罗斯同样作为世界超级大国,但是他们在文化输出方面就要弱多了,平时大家看外国电影电视剧之类的,除了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的都不少见,但是俄罗斯这个国家的就极为少见了。可能在欧洲,那些国家对俄罗斯比中国对俄罗斯的文化方面更了解一下,但是应该也没有能够深入到其中去。伊丽娜和娜塔莉亚点头,“你这个主意不错,我们喜欢。”“是啊,伊丽娜在传统文学课上,可是经常拿a的。”娜塔莉亚很明白自己的朋友的意思。伊丽娜说:“你也差不多啊,你的古典艺术课也很不错。”俄罗斯也有着比较久远的历史了,可是对于俄罗斯文化艺术方面的了解,孙静言也仅仅停留在学生时代学过的课文和看过的书,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战争与和平》、《静静的顿河》之类的,可是学生时代,并不能十分深刻地去理解和思考这些文学作品。如果能够从俄罗斯人的解读中,去了解这些作品,应该能够打开一个新的角度,能够帮助自己了解更深吧。孙静言说:“当然,你们也可以解释一下,人们对于俄罗斯的一些误解之类的,你们也可以解释一下。”伊丽娜和娜塔莉亚表情严肃了一些,轻轻地点点头,这确实是一个好机会。虽然夏令营中的同伴只有十多个人,但是能够向这十多个人去讲解一些误解,也是很好的,他们解开了误会以后,相信他们在以后跟他人的交谈中,也会将这种正确的理解都传达出去。“谢谢你,静,你给了我们很好的建议。”孙静言说:“没什么,我也想通过你们,去了解一个不一样的俄罗斯。”伊丽娜和娜塔莉亚点点头。孙静言想了想,又问:“我倒是想问问你们,你们对中国最好奇的是什么?”伊丽娜说:“我想知道,你们中国为什么那么多人,还有还有,为什么你们政*府只允许你们生一个孩子,好残忍。”孙静言飞快地记下来,说:“这些问题,我们会尽量解答,娜塔莉亚,你呢?你有什么想了解中国的?”娜塔莉亚说:“我知道你们中国有很长的历史,所以我想了解一下你们的艺术和文学方面的。”娜塔莉亚果然是对以前的那些文化比较感兴趣,不仅对俄罗斯的古典文学艺术很了解,似乎对中国的也很了解。“可以,没问题,只是这个话题太大了,我们会简略的介绍,如果你很感兴趣,可以私底下和我交流。”中国古典文学艺术,这个问题就包罗了太多的东西,怎么可能在一个展示中介绍完毕?娜塔莉亚十分感兴趣地问:“你对中国的古典文学也很了解吗?”孙静言谦虚地说:“不算是特别了解,我们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就会学习以前古时候的中国人写的诗词文章,还会了解到一些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之类的,这是中国每一个在读书的孩子都会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