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
作者:丛小岸      更新:2023-06-18 16:20      字数:5353
  穆清闻言,心头一窒。***************二人又烧了些剩余的经文元宝,瞧着天色墨意渐浓,便理了衣容,对着墓碑再跪拜后往驿传走去。穆清静静地跟在宋修远身后,望着宋修远英挺高大的背影,想起方才于太液池畔,薛后所言。“吾听闻镇威侯每每凯旋,便要至阳陵祭拜父母,此番班师回京,将莫夫人也带上吧。”或许是因为宋修远方才好听的承诺,又或许是心底里存了一丝连自己都不曾发现的侥幸与期望,穆清开口问道:“将军今日带我来阳陵,可是因皇后殿下之故?”宋修远闻言驻足,转过身来,却哪知穆清出了神,一下便撞进了他怀里。宋修远瞧着穆清吃痛的样子,不禁莞尔,伸手替她重新戴上被撞掉的斗篷兜帽,缓缓道:“今日带夫人来此,的确是因殿下所言而临时起意。”穆清眸底的清浅光亮渐渐黯淡。“我原想明日与夫人来此,今晨已命林俨来此备好祭祀事物。”穆清还未理清思绪,宋修远又道:“现下赶不及郢城的宵禁,如此,便要委屈夫人今夜在驿传内歇一晚了。”☆、陵驿夏朝立国开朝已有百余年,诸多官制早已与前朝大不相同,唯独邮驿体系承自前朝,五里设邮,十里设亭,三十里设驿传。阳陵驿是阳陵外最后的驿传。自开国的高祖皇帝在陵寝外设置陵邑,迁入边境豪强氏族起,后世的三位帝王皆承袭了这一规制。明安帝的阳陵虽犹未建成,但阳陵邑却早已开始接纳各处的氏家大族。三年前东境越国归属夏国,因而自两年前起,明安帝的阳陵邑又不断有越地氏族迁入。穆清同宋修远走回驿传时已是上灯时分。驿传内的啬夫刚安置完一批越国车马,还未座下歇口气,便见宋修远同穆清自门前而入。他是见过宋修远的,知其身份,自然不敢怠慢,忙不迭地跑上前躬身行礼道:“小臣见过侯爷,见过夫人。”宋修远瞟了眼啬夫,:“这些虚礼便不必了。今夜可还有余出的厢房?”“有,二位请随小臣入内。”啬夫将宋修远与穆清迎了进去,“ 今日有一越国宗族到此,并着丫头婆子和杂役足有百十人。乡野豪强,言行多有粗鄙之处,若冲撞了,还望二位贵人多担待。”入了驿传的大门,内里是一个约莫十余丈见方的小院子,正如啬夫所言,院内皆是些穿了粗布短褐的仆役,正行色匆匆地安置物件。四下嘈杂不堪,隐隐有污言秽语入耳,纵然穆清不是打小生长在王庭深闺的郡主,在山野乡间野惯了,还是忍不住微微皱眉,算是明白了宋修远先前言语中提及的委屈一说。宋修远携着穆清跟着啬夫往里走了走,这时有一驿传内的小厮快步跑至三人面前,见了礼,急道:“小人在马厩内做事,方才不知为何,侯爷的坐骑竟无故躁了起来,嘶鸣不已,小人制服无法,故而来向诸位大人通报。”宋修远闻言颔首,略加思索,同穆清道:“青骓的性子烈,此处的仆役恐难以驯服。我去瞧一瞧,夫人先入内吧。”话音方落,不及穆清作答,忽而卷起了一阵狂风,夹杂着宁沪原上的风沙兜头兜脑地吹来。衣袂翻飞,发髻凌乱。穆清被吹得有些发懵,待想起用袖掩面时,突然发觉宋修远正堪堪站于她面前,替她遮了大半的风沙。“他娘的何处来的阴风!老子刚堆好的干草!”随着狂风,不知从何处飘来一句抱怨,惊天地泣鬼神般地在小小的驿传上空炸开。一旁的啬夫听闻此言,心中不禁一番呼天抢地,唯恐这些不知轻重的仆役冲撞了面前的两位贵人。穆清却没有瞧见他眉头眼睛都快纠在一处的神色,只是听着那句叫唤,毫无征兆地忽然轻笑出了声。“夫人觉得有趣?”穆清抬首,撞入宋修远深不见底的黑眸之中。“......”穆清止住笑,正寻思着如何作答,宋修远上前替穆清戴上被风吹落的兜帽,转身便走了。穆清无言,心塞。宋修远这是何意?莫非是觉得她方才的笑有失仪态?***************此时不过申时两刻,尚未到用晚膳的时辰。啬夫唯恐再让穆清见到听到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直接领着穆清绕过小院子,穿过作为饭食之地的厅堂。却没想到厅堂此时亦坐满了人,均是那越国宗族雇的仆役。这些大汉个个虎背熊腰,狼吞虎咽地吞食着桌上的饭菜——过了今晚主子们便到了阳陵邑,他们此趟的活计自也结束了。月余的辛苦活计换来不菲工钱和主子赏的这一顿饭食,想着便要止不出笑出声来。还有几个壮汉要了些许薄酒行酒令说段子,致使整个厅堂轰乱不堪,连啬夫并着穆清两个大活人穿堂而过都未曾注意到。只是将要穿过厅堂时,穆清突觉背后似粘了道目光,临出门前回头望去,见果然有人盯着她。厅堂内的四方桌旁皆坐了五六人,只有西南角的桌前孤零零坐着一个男人。那人的穿着打扮与众杂役皆相同,只是身板比旁人瘦小些,瞧着并不像靠力气吃饭的杂役。饭食皆陈于面前,那男人却放下碗筷,只是盯着穆清,神色讳莫,似笑非笑。穆清亦盯着那人,只见那人虽眉目周正,但剑眉入鬓,隐隐透出一股恣意与不羁来。穆清此时正巧站于灯下,风流的眉眼被灯烛昏黄的光晕染出一股子娇媚,眉心的一点朱砂更显动人心魄。瞧清楚了穆清掩在斗篷下的面容,那人兀地勾起唇角,笑意更甚。幽深的眼神似将那周正的面目蒙上了一层放浪形骸,无端令人心颤。穆清分辨不清那人眼中深意,只觉一阵心悸,再不想瞧他,转身便要走出厅堂。但此时堂内的众人终于发觉了穆清,齐齐看向穆清。斗篷宽大,罩住了穆清身上的朝服,更是掩了穆清的大半容貌。此时的穆清瞧着竟比那越国氏族的主子还要朴素些,坐得较近的杂役惊觉穆清容貌不俗,瞧着打扮又不像是大户人家的女子,便起了逗弄之意,出口吹了声口哨,调笑道:“哟!这位大娘子好生漂亮!”啬夫闻言大惊,刚想出声制止,却不知从何角落又冒出了句:“想不到这小小驿传竟藏着个美人,美人可是愿给兄弟几个斟碗酒哇?”“大胆——”“走吧。”穆清转过身,出言制止了啬夫。若没有自己方才莫名其妙的驻足,便也不会惹出这诸多的混话。啬夫躬身称是,领着穆清出了厅堂,将那闹哄哄的厅堂留在了身后。边走边悄悄留神观察穆清,见穆清连眉头都未曾皱一下,这才放下心来。啬夫将穆清领到厢房前便转身退了。穆清刚要推门而入,却听闻身后一阵脚步声。以为是宋修远回来了,她便敛起方才略有些耷拉着的神情,正要转身,却见廊柱后有一个陌生的身影。心下一惊,不免厉声出问:“何人在此?”那人闻声走了过来,朝着穆清恭恭敬敬鞠了个礼,道:“小人厉承,见过贵人。”未等她言语,那人便直身抬起头来。穆清这才发觉眼前的这位正是方才厅堂内盯着她瞧的男人。心中一怔,想到方才他的神色,穆清打从心底里不喜面前这个自称厉承的男人,冷冷道:“我见过你,在方才的厅堂内。”“想来那越国豪强是你的主子。若是有事求请,你应当去寻你的主子。”那厉承分明听出了穆清语辞间的疏离,却不卑不亢,只道:“小人确有事求请,只这事需贵人点头。”“何事?”“忻家主子明日到了阳陵邑便要遣散吾等杂役,小人从外地而来,想留在京中讨口饭吃,恳请夫人收留小人。”穆清不发一言,直直地盯着厉承的眼睛。“你怎知我便是京城人士?”“小人方才见此处的大人对贵人恭敬有礼,且贵人容貌不凡,气质高雅,故而妄自猜测贵人出自京城钟鸣鼎食之家。”镇威侯府内的小厮杂役虽多,却也并非养不起一个新来的杂役。只她方才分明捕捉到了厉承眸中的一丝躲闪。穆清虽不明其意,但心底却十分清楚,厉承这个杂役只怕会是个麻烦,要不得。穆清想了想,正色诓骗厉承:“可我并非京城人士,今日不过同夫君路过此地,明日便要赶路回乡。”厉承闻言将身子伏低了,道:“小人不畏苦,吃得也少,但求贵人赏口饭吃。如若贵人收留,小人明日便可跟着贵人上路,不留在京城亦可。”面前这人油嘴滑舌,言语亦是不羁毫无底线,穆清头疼,“京城这般大,你又身强力壮,定能寻到好去处,何苦定要巴巴地跟到我府上呢?”那厉承听见穆清这般问了,抬头直勾勾盯着穆清,笑嘻嘻道:“小人瞧着贵人柔善,定然不会苛责仆役。小人想跟在贵人身边,再苦再累也不怕。”穆清恼怒,瞠目瞪着厉承,这人分明就是块油盐不进的狗皮膏药!正想严辞拒绝,厉承却又自顾接上了话:“小人并非妄自菲薄,只年幼时拜师学艺,些许拳脚功夫还是会的,日后若跟着贵人,定能护卫贵人周全。”“哦?夫人的周全自然有我护着,便不劳烦阁下了。”穆清循声望去,见宋修远正走过回廊,心下暗暗松了口气。待宋修远走至身边,穆清便微微向后挪了挪步子,将大半身子掩在宋修远身后,不再理会厉承。厉承瞧见宋修远就这么顺势挡在穆清身前,并不言语,只眼底渐渐氤氲起一股戾气,他自诩跑江湖多年,看过各种模样的人物风浪,此刻面对宋修远周身的气场,心底竟觉犯怵。他原先在院中瞧见宋修远,便觉得这个男子身姿英挺,步伐稳健,周身气质与那些个养尊处优的侯门公子很是不同,绝非池中之物。是以刻意趁着穆清一人独处时跑来自荐。厉承的确想接近穆清不错,却不想因为接近穆清而得罪面前这个瞧着狠厉的男人。眼见着宋修远周身的戾气快要酝酿成腾腾的杀气,厉承脑袋咕噜一转,哈着腰笑嘻嘻道:“既如此,小人便不叨扰二位了。”说着便弓着身退了开去。这个厉承,出现得突然,离开得也突然,饶是宋修远,也颇有些摸不着头脑,待人走远,转身对着穆清问道:“那人是谁?”穆清见宋修远眼底未收回的戾气,整个人霎时一僵。宋修远自七岁便被父亲送入军营,十六岁初上沙场,金戈铁马近十年,周身早已浸润出一股血性戾气。只是后来父亲身死,宋修远承袭了镇威侯之位,在祖母裕阳大长公主的教导帮衬下周旋于朝堂军营之间,才渐渐学着隐去外露的张扬与戾气。自镇北王的一番说教后,宋修远对着穆清更是有意敛了一身戾气,且他为人周正知礼,倒叫穆清不曾发觉他内里的血性。穆清晃了一会儿神,垂了眸,淡淡应道:“应是越国忻家雇的杂役。”宋修远瞧见穆清唰地白了一张脸,突地意识到自己方才在厉承面前的神色全叫穆清瞧见了,故而重新敛了神色,对着穆清笑道:“莫怕。”说罢便拉着穆清进了屋。☆、易嫁“方才在院内,我并非有意失态,”进了厢房,穆清顺手掩了门,想起先前与宋修远戛然而止的对话,解释道,“亦非觉得有趣......”宋修远实则早忘了院里的那茬,此刻听穆清所言,一时怔愣,待意识到穆清所指为何时,却无心注意她到底说了些什么,只觉得眼前的女子......竟有些许可爱?“方才夫人为何拒了厉承?”待穆清说完,宋修远也不接茬,只随口问道。穆清正在解斗篷的手微微一顿,转身瞧见宋修远神色温润,想了想,正色道:“跟着啬夫穿过厅堂时,厉承便一直盯着我瞧,神色莫名的样子,无端地让我不安。放着那样一个人在眼皮子底下,我不喜欢。”宋修远闻言,眉头微皱。方才他自厉承身后行来,不曾见到他对着穆清时的眉目,只他对着穆清的说辞,却悉听了个全。油嘴滑舌,出言不逊。穆清不喜他,故而她未曾多想便打发了厉承。此时细细想来,却觉这个厉承只怕也并非普通杂役。宋修远在摸爬滚打十几年来,不知淌过多少鲜血,手上的□□不知抹了多少人的脖子,周身习染出的戾气与血性远非普通军士所能企及,亦远非常人所能受得。那厉承见了他却依旧嬉皮笑脸,未曾有分毫变色;且回想他退开去的步子,步伐轻快、章法井然,应同是习武之人。“明日我们便回去了,夫人既不喜,那便不必再为此人烦忧。”穆清不知晓宋修远的考量,只不喜厉承身上的油滑之气和黏在自己身上的目光,听闻宋修远这般说道,心中释然,点了点头,“多谢将军体谅。”宋修远失笑,掀开衣袍座下,拿起桌上的杯盏倒了茶,道:“寻常人唤我将军侯爷便罢,只夫人你不该这么生分。”“方才在厉承面前,夫人分明不是这么唤的。”穆清自然知晓宋修远所指何意,只每每想唤宋修远时便如鲠在喉,宋修远唤“夫人”唤得轻巧,但是于她,“夫君”二字无论如何都出不了口。抿着唇自顾褪下斗篷,穆清将斗篷同桌上的珠钗首饰一并安放好,依旧无言。宋修远瞧见穆清憋地发红的脸,也不勉强,道:“二十岁的时候,父亲请了太尉为我取字子衍,亲近好友便还我的字。”穆清闻言颔首。“从前家中长辈亦唤我阿远。”穆清继续颔首。见穆清并未同自己所想一般告知他她的小字,亦或是唤他一声子衍,宋修远无奈继续问道:“穆清是夫人的封号,从前夫人在蜀国王廷,身边人又是如何唤夫人的?”穆清闻言一怔,一时间撞入脑海的竟是从前阿姆阿兄在她耳边低声喃喃唤着的“阿瑶”。她入蜀国王廷的那几年,见到那所谓的父王琅王不过寥寥数次,琅王妃又去得早,伴着她最多的却是青衣青衿。她从不知晓琅王琅王妃到底如何糯糯唤着郡主莫词的小名。思及此,穆清微微侧身,对着宋修远道:“孔圣人不是说过来而不往非礼也么?我的字是兮远,若有人兮山之阿里的兮,远正是你名字里的那个远。至于身边人......母妃去得早,我与父王亦不大亲近,我在琅王府内并无身边人。”世人皆知蜀国琅王府郡主莫词十五岁行笄礼之时被蜀国国主为其取字,由郡主加封为穆清公主,却不知早在许婚后不到三月的时间里,十三岁半的莫词郡主便不见了。彼时两国和亲事宜已定,琅王府唯恐招致祸端,便将郡主失踪之事压了下去,直到小半年后寻到阿谣。阿谣被琅王府寻到重回蜀国王庭后,琅王府并未恢复她莫谣郡主之名,反而直接将她当作莫词,朝堂受封,和亲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