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节
作者:丛小岸      更新:2023-06-18 16:23      字数:5979
  “来人!”他忽然唤道。孙尚德即刻行入殿中,躬身候命。明安帝示意他捡起丢在地上的布帛,吩咐道:“将这个布帛送至大理寺查验,看看究竟是否出自镇威侯之手。还有,太医署验出那包药粉了吗?”孙尚德捡起布帛,回禀道:“方才陆太医已递来了消息,道是坊间勾栏院里的混药,名曰婉妆。此毒性状奇特,混入了藤黄与少许□□,少量可提神壮胆,多则危及性命,若混入酒水中则难以察觉。”忽而想起了什么,明安帝又探身从孙尚德手中那会布帛,细细看着,果真有婉妆二字。他问道:“你可还记得镇威侯的母亲郑氏,闺名是何?”☆、正名穆清跟着莫德回了沉香殿。青衿适才一直候在偏殿外,不知殿内究竟发生了何事,左等右等却见着侯爷脱了官帽被侍卫押解出来,急得不得了。终于等到穆清出来了,但是穆清面色惨白,神情冷峻,不发一言,她这个小侍婢也只能静静跟在一旁。一路安静地回了沉香殿,进入殿内,莫德吩咐伺候的宫人退了出去,回身看了眼穆清,出口唤道:“阿谣......”穆清神色闪躲,颔首避开莫德递过来的眸光垂眸看着裙裾,轻声应道:“父王。”莫德心情复杂。莫词与穆清都是他的女儿,无论哪一个都是王妃留给他的骨血。他将莫词爱护到了骨子里去,即便彼时莫词已被蜀帝属意和亲,他仍不忍用礼法拘着生性烂漫的女儿,默许了莫词出游散心的要求。便是他对莫词的宠溺与心软,致使莫词拒婚出逃,差点给琅王府带来了滔天的大祸。自那以后,为了避免穆清同莫词一样出逃,他狠了心将穆清拘了起来,又恐自己心软,亦不大与穆清见面。都是自己造的孽啊!穆清心底对他有隔阂,他亦不大与穆清亲近。莫德想宽慰女儿,却突然发觉他甚至不知女儿此时在想什么。不知该如何开口,似乎他们之间,除了宋修远便没什么能够提及的了。莫德想了想,缓缓道:“你不必担心,入狱本就是计划之一,过了几日他们便能出来了。”穆清忽然抬首,问道:“那张布帛,也是谋划里的吗?”宋修远不想让穆清担太多心事,先前并未同她细说谋划始末,只粗略道需寻个契机将莫词落在镇威侯府里的金印与莫德带来的玉碟给她,让她不必多心。莫德摇摇头。穆清的面色又白了几分。若没有这张突如其来的布帛,她相信宋修远能带着莫词走出大理寺的牢狱。但是布帛上有与宋修远一模一样的字迹,还有,究竟要做什么才能让明安帝发觉这张布帛是假的?被宋修远护得太好,眼下出了岔子,她情急之下竟不知该做些什么。这个时候,青衿进入殿内,对着父女二人禀道:“林大哥传来消息,大理寺派人去了侯府搜查,最后带着侯爷的往来书信与手札回去了。”穆清与莫德对视一眼,彼此心知肚明,明安帝已开始下令彻查此事。未及莫德开口,穆清道:“时候不早,父王早些歇息,女儿先行告退。”莫德看着疏离失意的女儿,无奈颔首。夜色渐浓,连中秋的皎月也掩到了云雾之后。穆清坐在案前,看着明灭的烛火,神情微怔。青衿悄悄进屋,一双眼熬得发红,劝道:“已过丑时了,公主歇下吧。您这个模样,侯爷亦会担心。”穆清无奈地摇头。虽然在偏殿中宋修远暗示她无事,但明安帝怒不可遏的模样仍历历在目,万一明安帝真的气急了,中了东宫设下的圈套该如何是好?揉了揉额角,穆清趴在案上。她必须找出东宫嫁祸的破绽之处,以防届时宋修远自救不得,她这个在牢狱外面的人能在明安帝面前说上话。***************八月十六日,正逢朝中休沐。辰时未到,宋修远再次被明安帝宣至南熏殿偏殿。青衿得了消息,连忙闯入屋内通报给穆清。“除了阿远,还有谁入了南熏殿?”穆清问道。“林大哥道还有几位大理寺的大人。”青衿应道。没有莫词,穆清片刻前刚放下的心又提起了一半。穆清一夜未合眼,昨日赴宴的翟衣珠钗皆未除去,此时对镜敛容,稍作一番收拾便匆匆跑至正殿见到了莫德。莫德见穆清脚步踉跄,不禁嘱咐道:“慢些慢些。方才孙大人已过来传话,让我们去偏殿见人。”外头的天光阴沉沉的,似含了一水儿的雨,将落未落,看在穆清眼里,便衬得兴庆宫里的草木蔫蔫的,了无生机。南熏殿偏殿,明安帝比对着手中的手书与布帛,再看跪于眼前的宋修远,神情松懈。待莫德与穆清皆入了殿,明安帝示意大理寺少卿将查案结果告知父女二人。大理寺少卿朝着莫德与穆清鞠礼,道:“昨夜小臣比对镇威侯从前的手书与这张布帛上的字迹,发觉有一处不同。从侯府中带出来的手书上,但凡涉及“婉”字,皆写作“宛”。”大理寺少卿看向宋修远,继续问道,“小臣妄自揣测,或许这其中有什么避讳?”宋修远颔首应下:“先母名唤郑婉。”无需多言,真相已明。宋修远为人忠孝守礼,这份手书毫无避讳,绝无可能出自宋修远之手。他是被人陷害的!明安帝示意宋修远起身,宋修远躬身跪拜谢过圣意,起身站到了穆清身侧。实则前夜明安帝想起郑婉名姓的时候,就相信宋修远不会做出构陷夫人之事。但是他故意按下不表,反而命人暗中彻查各方动向。镇威侯方落狱,案子看似尘埃落定,真正的幕后之人必会在此时处理最后的蛛丝马迹,甚至极有可能寻个机会杀了大理寺那位冒充镇威侯夫人的宫人。这也是幕后黑手最易路出马脚的时候。这一查,果真让他查到了东宫一丝不寻常的动向。明安帝震怒,怒后却又是一番思量。东宫涉及朝堂之本,轻易动不得,必要之时明安帝只能舍弃宋修远保全东宫,日后再寻别的恩赏法子补偿镇威侯府。思忖片刻,明安帝开口道:“宋卿为奸人所构陷,朕定会严查此事。琅王殿下亦不必担心。”穆清神情憔悴,一看便是昨夜不曾歇好。宋修远因在牢狱内待了一夜,面上虽精神,衣衫发髻却是凌乱,整个人显得狼狈。看着两人这个模样,明安帝摇首笑道:“委屈你二人了。昨夜朕操之过急,凭白令你们受苦。此番回府好好歇几日。”“孙尚德,将年前南越供上来的金丝玉手钏拿来。”明安帝吩咐道,“那对手钏本是献给皇后之物,皇后却嫌弃自己人老色衰戴不了那些花里胡哨的饰物,让朕寻个公主送了。今日便赐给镇威侯府,以作宽慰。”宋修远与穆清正要上前谢恩,大理寺狱丞匆匆赶到兴庆宫,在殿外通报消息,道昨日跟着镇威侯一起关进去的那个宫人突然呈上了一枚金印,上头雕了蜀国王庭的族徽纹样。最要紧的,是那枚金印竟然刻着一个“词”字!蜀国宗亲取名后便用金印刻名,这枚金印与玉碟一样,是宗亲身份的佐证。莫词郡主的金印在那宫人的手上,那宫人又长得与镇威侯夫人一模一样......明安帝蹙眉,发觉事情又复杂了起来。他吩咐道:“将人带过来。”再看向莫德与穆清,想起昨夜莫德认女儿的场景,眼底满是探究,以及一丝丝玩味。殿内静谧。宋修远突然躬身恳求道:“臣斗胆,想用陛下的赏赐为夫人换一个赦免之权。”明安帝惊奇:“哦?”宋修远续道:“恳请陛下恢复夫人的名姓身份。”穆清看向身侧的宋修远,神情坚定。宋修远对着穆清的眸子,微微颔首。穆清努力平复心绪,跪在明安帝面前,呈上了刻有“谣”字的金印,禀道:“妾是琅王幺女莫谣,真正的莫词郡主,正是昨夜被送入大理寺的宫人。阿姊入夏后被人掳掠至京,妾万不得已,才替姐和亲而来。”琅王在蜀国私自掉包和亲公主一事自然不能招供,穆清便换了个说法,真真假假地让明安帝揣摩因果。左右莫词的确被东宫拘禁了一段时日。明安帝沉默不答,半晌,看向莫德:“琅王殿下有何想说的?”莫德抹了把额头的冷汗,欠身行礼,道;“回禀陛下,这二人的确都是小王的女儿。”联想到昨夜莫德的说辞,“这位便是我去岁嫁入贵朝的小女,穆清公主。”——他未曾明说穆清公主便是莫词。明安帝突然了悟。“阿谣幼年时身子弱,便被送至华蓥养大,直到阿词出了事,才被接回琅王府。此事全是小王的主意,犯下此等欺君之罪的是我这个父亲,还望陛下从宽处理这些小辈。”莫德续道。莫德是蜀国郡王,他自然不好处理。明安帝往向跪在地上的宋修远,问道:“你何时知晓此事?”宋修远面色平静地应下:“二月拜访祖母的时候,臣发现了夫人的金印。”与宋修远对视一眼,穆清附和地颔首。明安帝颔首,忖度着个中益弊:“当年送往蜀国的和亲诏书上写得清楚分明,你求娶的是穆清公主莫词,眼下昭告莫谣镇威侯夫人的身份,势必要追回诏书,你想让两国人看朕笑话不成?”事关穆清的名姓身份,宋修远竟破天荒地沉不住气,禀道:“回陛下,诏书上书琅王府莫氏女,并未提及公主名姓!”事情过去了四五年,其实明安帝自己都有些记不得和亲旨意上的内容,闻言无奈,只能再命人去礼部核查当年的一应文书。宋修远极少有这般急躁的时候,但是谁没有年轻的时候呢?看了眼跪在宋修远身侧的穆清,明安帝便什么都明白了。有这样一个风流媚骨的夫人,自然是会护到骨子里去的呀。明安帝睨了眼跪在身前为心上人讨名分的年轻侯爷,戏谑道:“你怎就记得这么清楚了?”宋修远垂首答道:“与夫人相关之事,臣都记在心里,不敢忘。”穆清心头一窒。明安帝心头突然长了一层小疙瘩,看莫德亦是同样的神色,遂漫不经心地撇开话题,问道:“除了掳掠郡主的歹人,可还有旁人知晓此事?”“祖母明察秋毫,亦发觉了此事。祖母曾吩咐莫要张扬,但不想今日为奸人知晓利用,令莫词郡主受辱。如今莫词郡主身陷囹圄,臣与夫人这才忤逆祖母之意,道出实情。”这是宋修远第一次在她面前说假话,还是为了她,穆清心底涌上一股暖意。侧目看去,只见宋修远面不改色,神色从容。闻言,明安帝心中又是一番郁结。好小子,见他不表态,竟急着拿裕阳大长公主来压他!个中道理他又怎么会不懂,为了两国邦交和平,夏国只能默认此事。且不用细查,明安帝都能知晓是东宫派人掳了莫词郡主。若真论起来,还是他们姜家于心有愧。迅速平静了神色,明安帝敛眸,和缓道:“公主大义,易嫁和亲而来,于边境百姓有恩。且你二人琴瑟和鸣,亦是一段佳话。此事朕便不追究了。”语罢,又看了莫德一眼。莫德惶惶然欠身:“多谢陛下。”既然莫德能证明这两个都是琅王府郡主,而明安帝要的不过是边境安宁与夏蜀连横,那么到底是那个女儿和亲嫁过来其实已不重要了。眼下更重要的,是替东宫将屁股擦干净了,以免在蜀国使臣与镇威侯府面前留下把柄。正思忖着,莫词终于被带到了殿内。明安帝看着莫词,道:“郡主受苦了。”莫词恍然,知晓宋修远与穆清已解决了身份一事,遂欢喜地应下了。看着面前神色各异的四人,明安帝心头有些疲惫。这些明面上的事解决了,但东宫的烂摊子还等着他去收拾;那份和亲诏书如宋修远所言最好,不然莫谣的身份亦要同蜀帝商议,除去这些,一应的婚书庚帖均需重新更改。明安帝无奈摇头,命人退下。这个时候莫词却突然从怀中的贴身口袋里掏出一件物事,呈给明安帝:“小女被羁押时期盼有一日能出逃投案,便悄悄顺下了房中物件,留以为证。陛下圣明,望陛下还小女一个公道。”孙尚德从莫词手中领过证物,递至明安帝面前。明安帝随意扫过,见只是女子饰物,便吩咐道:“将证物送至大理寺。”孙尚德躬身不动,轻声喊道:“陛下,这......”说着,将手上的物件往明安帝眼前。明安帝这才仔细瞧了。这是一片从女子昝钗上掉落的雕金镂刻花,但宗室之人或多或少都能发觉这不是普通的发饰,而是后宫有品阶的女子方可佩戴的纹样。至于花上粘着的那粒泣血珠——唯有太子妃的博鬓上才会饰以泣血珠!明安帝这下彻底头疼了。太子妃行事必然得了太子的授意,姜怀信近来真是愈发不成器了,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蜀国宗亲服制效仿夏国而立,莫词是宗亲,定知晓了周墨的身份。思及此,明安帝不再刻意遮掩,神色一凛,吩咐道:“宣太子妃入殿觐见。”☆、秘闻周墨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莫词竟不知何时偷偷从她的礼服上抠了颗珠子藏着,亦没有想到宋修远的障眼法做得出神入化,这一回自己拘的是货真价实的蜀国郡主莫词。昨夜还是一片大好的局势,却因自己一时的疏漏,致使东宫败露行迹,想到这些,周墨面色冷硬。初时明安帝还想着法子替儿妇开脱罪名,欲掩下东宫做的那些糟心事,便问莫词,如何就愿意听从周墨的命令心甘情愿在邀月酌中投入了毒物?哪知莫词恭恭敬敬地将周墨喂她食了蛊毒的经过悉数说了出来。蛊为蜀地民间所传的制药之法,明安帝听着将信将疑,匆匆召来太医替莫词整治,没想到见多识广的陆复霖当真从莫词的鲜血中验出了蛊毒,还不止一种。如此,谋害郡主与嫁祸朝臣之名加在一起,周墨当真是百口莫辩。明安帝看了眼周墨,无可奈何,将她扣在了兴庆宫,又下令大理寺彻查东宫。当日晚些时候,东宫承恩殿内果真搜出了蛊毒解药并几个周墨来不及处理的小宫人,人证物证俱在,太子妃周墨的行径终于盖棺定论。这一桩事情,从头到尾,太子姜怀信都不曾明面参与其中,但是明安帝对嫡长子暗地里的小动作心知肚明。再看莫德一行人,同样出自皇庭宗室,又哪有看不出来的道理?宋修远很聪明,知晓其中的利害,言辞间刻意绕开了东宫,但蜀国使臣仍在眼前,他必须略施惩戒。思虑一番,明安帝下了诏书,太子驭下无能,拖累镇威侯府,禁足东宫一月,期间革去监国之职;太子妃周墨撤回册封,降为太子良娣,送至偃月行宫幽禁。第二日,姜怀瑾终于在礼部寻出了四年前草拟的和亲诏书,果真如宋修远所言,唯有蜀国琅王府莫氏女几字,并无莫词名姓。明安帝看着这份诏书,瞥了眼最近愈发出挑的嫡次子,若有所思。莫德不日便要跟随使臣启程回蜀,明安帝索性采纳了宋修远的谏言,连日子都不挑了,直接从莫德手上得了穆清的生辰庚帖,再命礼部写下新的婚书。八月十九日,蜀国使臣带着明安帝写了易嫁经过及恢复穆清名姓的诏书启程回蜀,莫德亦随之而行。这一番入夏,两个女儿接连入险,自己数年前做的荒唐事亦被揭发,莫德仿若苍老了数年。看着几个小辈,他忽然觉得孩子们大了,懂得利用算计他这个老骨头了,他管不动了,莫词不愿随他回琅王府,他便默许了。本想留几个随从护卫莫词周全,没成想全被莫词拒了。周墨将莫词当作穆清的时候,下了死心,又喂她食了更猛烈的蛊毒。莫词身上最初的蛊毒已解,但这次的蛊毒却是足以致命的死药,连周墨都没有解药。太医院的老太医们对此束手无策,只能暂且用药封住了毒性。只是毒性封得了一时,却封不了一世。莫词生性通透,似看透死生的修仙道人,日子过得很是淡然,却急坏了穆清。兵荒马乱之际,穆清忽然想起了杜衡。蜀中华蓥于江湖游侠而言是个心驰神往的所在,偌大一座华蓥山里,结庐而居的不仅有乐师青徽子,还有数位颇负盛名的老前辈,传言他们在华蓥山内自立门户,广收弟子。只是华蓥地势奇险,又被能人布下了奇门遁甲,寻常人不得出入之法。久而久之,华蓥竟成了江湖传说中的遥不可及的名门圣地。穆清自小跟着杜衡在华蓥长大,自然知晓传闻不假。她亦知晓华蓥山里还有一位白眉老翁,医术绝佳。青徽子年过古稀而身体康健,气如洪钟,全赖这位老翁的调养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