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节
作者:丛小岸      更新:2023-06-18 16:24      字数:5459
  穆清与姜怀瑾错身而过,姜怀瑾离开后,她才入了室内。因四下并无宫人仆役,穆清只与柳微瑕行了平辈之礼,待起身坐定后,她开口道:“听闻妹子尚未回府,我便来向你贺喜了。”片刻前柳微瑕的心思仍在姜怀瑾给她的手书上,眼下听穆清所言,却收了心思,敛眸一笑,神情羞赧,糯糯道:“我亦没想到......昨夜我闻着酒味深感不适,竟没想到是因为这个......”穆清笑了:“妹子亦要戒酒了。”柳微瑕颔首,笑道:“阿瑾都替我记着,方才还道要将府里头带酒味的东西都撤去。”言语无奈,却是含着笑意的。与之相比,穆清心底却泛着酸涩,她肚子里的小娃娃三个多月大了,而作为父亲的宋修远却远在边境,下落不明。思及宋修远,穆清神情微黯。看到了穆清的神情,柳微瑕出言宽慰:“姊姊不必担忧,眼下尚无实据,镇威侯或有生还可能。”说着,柳微瑕从怀里拿出手书,放到了穆清手上。月前她至镇威侯府拜访穆清的时候,便隐约听到了宋修远殉难的风声,只是不曾想到这些皆是姜怀瑾与宋修远的绸缪布局。故而当日她便火急火燎地寻到了穆清跟前,见穆清神色平和才放下心来。后穆清有孕,她亦从姜怀瑾口中得知真相,便更不敢将这则传闻告知穆清了,暗中命人将任何风吹走动都截了下来,不让这些无凭无据的风声入了穆清的耳。穆清垂眸望着手书,心突突跳得厉害。她果真没猜错,宋修远与一万大军无故消失定然另有隐情。什么杳无音信,什么尸骨无存,或许都是姜怀信胡诌之语,或许宋修远此刻正好端端地在定州领着一万精兵行军。☆、蜜饯宋修远与周翰率军北上,于六月末入定州地界。此后,他便依计行事,对周翰及其他将领道仿效两年前的奇袭之策,领了一万精兵先大军而行。入定州山林后,他将一万精兵分成四路,分头往各处边境关隘而行,继续奇袭之策。而他则率领一千精骑暗探边境战事的虚实。夏凉交界处的边境军防自开国始建,从他的曾祖祖父的时代延续至今,经历百余年,上头凝了数代将士的心血,此间若无猫腻,凉国绝不会如此突然便破了幽州至云州一线的布防,故而他与姜怀瑾皆怀疑戍边的将士之中出了细作。边境的布防图以地域分成数份,握在各处的边关将领手中,而完整的布防图却被藏在建章营中。如此,此人入得了大军营帐,品阶军职定然不低。宋修远与这一千精骑便是要赶在大军之前,探查出各处的细作所在。因奇袭忌讳打草惊蛇,故而一万精兵的行踪被大军掩了下来。而有了去岁姜怀信暗中推波助澜致使宁胡公主和亲一事,姜怀瑾心底怀疑姜怀信暗中与两国仍有往来。周翰是东宫的人,宋修远不可不防,是以择了一万大军做幌子。周翰自然也知晓宋修远与姜怀瑾的关系,因此行到底关乎家国边境,比之宋修远,他又缺少行军作战的经验,是以他不得不在军政要务上听命于宋修远,但暗地却警醒着宋修远的动静。无奈近十日过去,那一万大军竟真的失了联系。他等待了数日,最终不得已添油加醋一番,将信息递回了京城。然消息在京畿道外被姜怀瑾截胡了。姜怀瑾本未料到东宫的意图,截下消息不过是为了替宋修远争取更多的时间,防止有心之人落井下石道他擅离职守。但中秋那日在清宁宫亲耳听到姜怀信对着薛后与穆清的那一番话,终于醍醐灌顶。东宫仍不愿放过镇威侯府,妄图借此时机打压镇威侯府,卸去他的左膀右臂。只是世上本就没有密不透风的墙,他拦了近一月的消息终于为东宫所知晓。眼下连他亦失了宋修远的消息。事情传到了明安帝耳朵里,他难以在明面上助益宋修远,日后如何,皆要看镇威侯府的造化了。但姜怀瑾相信自己的识人只能,宋修远定不会让他失望。***************镇威侯府东苑正房内,穆清坐在案后,合上了姜怀瑾的手书,长长地舒出一口气。青衿端了药走到室内,见穆清神情和缓,吊了大半日的心亦和缓了下来。跪坐在案前,青衿将药碗放到桌案上,悄声道:“公主,到喝药的时辰了。”穆清瞟了眼乌黑的汤药,眉头微蹙:“良药苦口,替我备些蜜饯吧。”青衿躬身应了,出了屋子。穆清将手书放至烛火上撩拨,待燃烧殆尽后,方端起碗细细呷着药。药汁苦涩,自舌尖至入喉,她的整张嘴里似都泛出了一股化不开的药味,却令她清醒。宋修远无事,但此刻连姜怀瑾都不知晓他的向下落。只是......“以前线军报分析,凉国此次不费分毫力气便破了北境防线,儿臣恐我夏朝大军中混入敌国细作。”耳畔又回响起姜怀信在清宁宫中的话,穆清将剩下的药汤一饮而尽,眉头紧蹙。宋修远失去下落,夏军中混入细作,而穆清亦知晓建章营中存有完整的边境布防图,能够得见的人唯有明安帝、骠骑大将军威衔与宋修远。威衔将军上了年岁,自两年前凯旋回京后便半隐在府中,近来有可能入建章营提布防图的人唯有宋修远。穆清一个激灵。姜怀信虽未指名道姓,但他刻意在薛后面前将两桩事情说在一块儿,难免不让人浮想联翩。青衿捧了碟蜜饯近来,盛在琉璃瓷碗中,煞是好看。穆清取了颗蜜饯塞入口中,酸甜清爽,适才口中的苦意尽消。倦意渐渐上头,穆清以手支颐。左右眼下京中仍是风平浪静的景象,她又何必庸人自扰?近来,真是愈发嗜睡了啊。......入了九月,仍无宋修远的消息传回京中。郢城贵胄见渐渐起了传闻,道宋修远实则已被吞噬在定州的高山深林中,回不来了。偶有相逢,那些贵女们看着穆清的神色均不约而同地浮上了一层怜悯之色。穆清心底哂笑,大抵这些人已将她与肚子里的小娃娃视作了孤儿寡母。穆清视若无睹。以眼下情状而言,她宁愿宋修远毫无消息,至少如此,还意味着他仍在暗探边境军防的虚实。在那一万精兵的奇袭下,夏国很快收回了幽州至云州的领地。只是凉国军士仍不堪示弱,仍胶着在国界以北十里处。中元节前后,周翰率十万大军匆匆赶至边境,马不停蹄地排兵布阵。国仇家恨在前,只要凉国军队不退,他们便无暇顾及其他。到了九月末,近三月过去,凉军虽各有进退,却仍停滞于原先的战线上,不相上下。就在这个时候,京中渐渐起了另一种风声。周翰率军赶至北地边境,与率先而行的一万大军汇合,却只见到了宋修远的副将,而不见宋修远本尊。消息传回了京城,不知谁起了头儿,本还叹惋镇威侯陨落沙场的百姓,倏地纷纷指责镇威侯临阵脱逃,至黎民百姓于不顾。穆清知晓这其中少不了东宫在暗处的添油加醋,本不欲搭理。但是日子渐渐过去,舆论却越来越盛。以如此的势头,难免不传至宫中。姜怀瑾在手书中写得清楚明白,因各方掣肘,他无法明面上相助镇威侯府。穆清生得清瘦,四个月的身子在宽袍广袖的遮掩下并不显怀。伸手贴着小腹,穆清暗自决心,她绝不会让镇威侯府在这个时候因为坊间莫名的流言蜚语而垮掉,亦绝不会让这个小娃娃真成了遗腹子。“夫人,宣王妃来了,就在东苑西边。”海棠躬身道。听闻柳微瑕害喜得厉害,穆清亦有好些日子不曾见她了。闻言,穆清眸色微亮,即刻提步去了院中。东苑西侧有个小园子,里头栽了些香花美树,并着曲折回廊与小桥流水,虽小了点,却也算得上镇威侯府内数一数二的景致。柳微瑕正站在一丛木莲前,静静望着前方,不知在想些什么。“霜降已过,妹子为何不去屋内喝杯热茶,反倒在这儿站在这儿吹风?”柳微瑕循声回头,无奈笑道:“屋内太闷,我恐又吐出来,遭罪又失礼。那种滋味,姊姊应也知晓。”不过月余未见,柳微瑕却显得更为清瘦,穆清一时竟有些心疼:“你肚子里的小娃娃未免太不听话。”语罢,穆清拉过她的手,见她双手温热,遂放下心来,便与她一齐在园中散步。“我听闻你最近身子不爽快,怎突然想到来我这处了?”柳微瑕却突然止了步子,转过头对着穆清正色道:“数日前朝中有人弹劾镇威侯,姊姊可有耳闻?”穆清心中一窒,牵着柳微瑕的手亦不自觉地用了力气。柳微瑕感知到了穆清的惊骇,心中无奈喟叹,穆清果然不知,阿瑾所言不假,有人刻意在镇威侯府外头截了消息。“是谁?为何弹劾?”穆清回过神来,启唇问道。“具体是何人我亦不清楚,但阿瑾道是东宫麾下之人。”柳微瑕看着穆清,缓缓道:“奏折上书镇威侯弃兵而逃,至边境百姓于水火而不顾。”穆清眉头紧蹙,这样的后果,她亦想到了,不过她未料到来得这般快,亦未料到隔了这么多时日,宋修远仍毫无消息。“阿远为人,陛下如何不清楚?仅这一本奏折恐成不了气候。妹子今日亲自登门,定然还发生了旁的事,对不对?”穆清略微思忖,出言问道,音色清丽依旧,却带了一抹不易察觉的颤抖。柳微瑕颔首,回道:“奏折只是个引子,朝中效忠于东宫的大臣不在少数,镇威侯弃兵一说愈演愈烈,亦有传闻道是镇威侯将布防图透露给了凉国......假以时日,只怕白的亦能被说成黑的,故而不得不未雨绸缪。眼下镇威侯杳无音信,侯府内只有姊姊一个,且姊姊还有了身孕......听闻近日战事吃紧,需援军相助,今日下朝后阿瑾与太子殿下皆被召入了昭庆殿,只恐商议之事离不开北地战事。我今日来便是邀姊姊至王府小住数日,若陛下认定了镇威侯的罪责,姊姊就难以脱身了。”穆清闻言沉思。柳微瑕说得不错,眼下,镇威侯府只剩她一个了,她若入狱,还有谁能救宋修远?祖辈打下的功勋比不过通敌叛国四字,镇威侯府的荣耀与罪责,只在明安帝一念之间。宋修远那样一个人,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丢兵卸甲而逃?又如何会做通敌叛国之事?“若他日祸起萧墙,届时你可用此手令,辅阿远守住北地边境,保住镇威侯府。”蓦地,穆清想起去岁小阳春,和煦春风之中,老侯爷与大长公主对她的叮嘱。祸起萧墙...保住镇威侯府......穆清以为镇威侯府传承四代至今,不会遇到如此险境,她亦不会有用到手令的那一日,只是......深吸一口气,穆清对着柳微瑕问道:“你可能带我入宫?现在。”☆、为质昭庆殿。明安帝端坐于殿上,冷眼看着殿中的姜怀信与姜怀瑾,神色莫辨。北地边境战事吃紧,摄北王与周翰已数次传信回京请求援军,然今日早朝以太子为首的数多大臣却以宁胡公主为由,极力主和,愿用关内五十里地换得北境安宁。几位在朝为官的皇室子侄之中亦只有姜怀瑾站了出来,驳斥主和之人,甚至自主请缨率援军北上。明安帝心中自然有他的考量。若他日得胜,宁胡公主在凉国王庭受尽排挤,他再将女儿接回来便是。但他并不看好主和一说,且不论凉国惯来出尔反尔,然而这将会是第二批北上赴战的援军了。若再引军十万,则京畿兵防几近被架空。他不能确信蜀国或昆仑国得了消息趁虚而入,京畿周围各道的守将节度使因此而蠢蠢欲动也不是没有可能。这个时候,明安帝忽然想到了镇威侯府。宋氏子侄皆为铁骨铮铮的血性男儿,便是有他们坐镇北地边境,两国战事才渐渐消停,而今少了一个宋修远,夏国军士竟都成了这个模样!他那好儿子姜怀瑾心有血性,但终究只是纸上谈兵,论起行军打仗,决然比不了那些披荆斩棘的将军。放眼朝中,太子愈发不中用了,他又如何能放四子上战场?哪怕宋修远还在朝中,他都能放下一半的心。这个时候,有小内侍匆匆进入内殿,伏地禀报:“启禀陛下,宣王妃求见。”闻言,姜怀瑾眼中流过一丝讶异。明安帝挑眉,捕捉到了姜怀瑾一瞬的失神。这两个儿子近日彼此之间愈发剑拔弩张,分庭抗礼更是司空见惯。左右他这个父亲都听烦了,不若让儿妇入内缓缓气氛。明安帝捋了把胡子,笑着叹道:“宣她进殿吧。”实则昭庆殿乃议政理政之所在,寻常后宫妇人与各阶外命妇无诏不得入内。但到底柳微瑕是正儿八经的宣王妃,与薛后、东宫太子妃一样能够入得昭庆殿。小内侍得令,躬身出去了。片刻,柳微瑕便从重重门帘后行至殿中,对着明安帝行了跪拜大礼:“儿臣参见父皇,父王万安。”明安帝又是一个挑眉。夏朝虽重礼,但重在于心,三叩九拜与跪拜大礼,除却祭礼与朝会,委实不常用。眼下柳微瑕这般,明安帝心底陡然升起一抹诡谲的预感。“宣王妃不在府中静养,寻来昭庆殿是为何事呀?”明安帝将身子靠到椅背上,沉声问道。柳微瑕仍跪在地上,从袖中掏出一枚玉佩,双手奉上:“儿臣有一物事,欲呈给父王。”孙尚德见状,即刻从柳微瑕手中接过玉佩,呈给了明安帝。明安帝的眼角余风瞟到玉佩上的“茴”字,眉毛又是一抖,急声问道:“你从何处得了这枚手令?”因心中惊骇,明安帝的这句话隐含了十足的威严,姜怀信与姜怀瑾兄弟俩皆万分惊惧,柳微瑕心中亦是一顿。她并不知晓穆清给她的这枚玉佩究竟是为何物,但她信穆清,她绝不会让她将一块市井玩物呈给明安帝。穆清这么做,自然有她的道理,她既不明说,她也不多问。只是以眼下情状而言,那玉佩竟是一枚手令?究竟是何人的手令能够使得明安帝色变?理了思绪,柳微瑕应道:“回陛下,镇威侯夫人将此物给了儿臣,拖儿臣转呈给父皇。”明安帝咽了口唾沫,问道:“镇威侯夫人在何处?她可还与你说了什么?”柳微瑕躬身回道:“她就在殿外。”短短五字,遂不再多言。明安帝了然,吩咐道:“宣镇威侯夫人入殿。”看了眼柳微瑕,他又道:“起吧,怀着身子,不替自己想想,也要替朕的皇孙着想。日后莫要再行此大礼了。”姜怀瑾闻言,即刻替柳微瑕谢过,扶着柳微瑕站起了身。姜怀信瞧在眼里,心底嗤笑。穆清进入殿内,便见四人齐齐将她望着。硬着头皮,她行至明安帝面前,又是一番跪拜大礼:“妾莫氏阿谣参加陛下。”明安帝坐直了身子,将手令挂在手中荡着,对着穆清问道:“皇姑母的手令,夫人又是从何而得?”此言一出,殿内一片噤声。除了明安帝与穆清,殿中众人皆未料到穆清竟呈上了裕阳大长公主的手令。看着手令,众人神色复杂地躬身行了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