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节
作者:永岁飘零      更新:2023-06-18 18:07      字数:3810
  吴神婆的心绪不比袁向北差,她这会也儿同样焦急。怎么会招不出袁老鬼的魂?难不成真出事了?可他不是一直呆在地府吗,怎么会出事儿?那害死他的奸人虽是功力高深,但也绝对不可能去地府抓他的魂啊。事不过三,吴神婆费尽心神的第四次招唤,终是以失败告落!待她停止招唤后,空气中弥漫的阴冷随即消失!袁向北这会儿是彻底慌了神!连吴神婆也招不出爷爷的魂,那爷爷肯定出事了,只是,爷爷一直呆在地府,怎么会出事?难不成,他去投胎了?袁向北摇头,抛开这种想法。他爷有告诉过他,说他错过了投胎的机会,一下次股胎应该是在六十年后,算算时间,离六十年还早得很,不可能是投胎,肯定是出了什么事。在场三人的想法几乎同步,都认为袁修云出事儿了!三人心思百转,屋子里一时寂静无声。吴神婆缓过劲来,看向袁向北的眼里多了几分怜悯。她也算是看出来了,袁小子心里怕是早就知道袁老鬼出事了,可又不愿意相信,所以这才想来找自己,让自己帮忙招魂!吴神婆这会儿很为难,不但不能告诉袁向北真相,还得想个说词让袁向北打消疑虑。她怕告诉袁向北真相后,他会冲动之下离开这片地界。袁修云可是特意嘱咐过她,袁小子唯一的生机就在这方地界。这要离开这地儿,要真出了啥事,到时候她死了都没脸见老友。吴神婆稳定心神,抬起眼帘望向袁向北两人,道:“你要招的人在地府深处,我功力浅薄,招不出来,你还是找别人试试吧!”“在地府深处?”袁向北听到吴神婆这话,脑袋猛然一抬,眼底划过惊喜。“是的,地府深处,他身边好似还有人...”吴神婆一本正经的说,任谁也看不出她在撒谎。袁向北错愕了一会儿,随即释然,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般,瞬间松懈。焦虑的情绪得以安抚,他觉得吴神婆说的可能是真的,地府结构他亲自观光过。说不定他爷还真就在地府深处与几个阎王把酒言欢,不得脱身,所以中元节那天才没来看自己。袁向北虽有通天眼,可观世间万物,但却不包括地府。在阳间,他想观透一切,但那也得有个明确的目标才行,所以对于袁修云失踪这事儿,他还真是不怎么清楚。袁向北再怎么精明,到底也只有十二岁,在加上他自己就是道士,对一些事物极为熟悉。吴神婆这解说刚好掐中袁向北的认知,袁向北连怀疑一下都没有,就相信了她的话。穆初夏是个门外汉,见袁向北没有什么意见,便以为吴神婆说的是事实。袁修云没事,她自然是很为袁向北高兴。所以...两个来召魂的人虽然没有见到自己想见的人,但提在胸口的心却是放了下去。知道原由后,袁向北眉心轻放,微笑:“谢谢吴婆婆了,既是这样,那便算了。对了,吴婆婆,我听说咱们这边来了个很厉害的道长,你知道他住哪里吗?我想向他求个平安符,张爷爷最近旧伤复杂,求个符来保平安!”袁向北完全不知道,他在吴神婆面前就如一张白纸般透明,他的那点老底,吴神婆知道的一清二楚。吴神婆蹙眉疑惑,袁小子求平安符?他自己画的符就是一等一的好,为何还要向别人求?想到他突然想要招袁老鬼的魂...这会儿又提到有道士到这片地区,吴神婆心底一骇,瞬间明悟,这小子是在向她打听情况。“没听谁说过,你要平安符还不简单,去牛头村找庙里的和尚不就行了,找外人做啥。还不知道那人是真道士,还是假道士呢!”吴神婆不动声色地说。他为什么会打听别的道士的事儿?他该不会是知道了什么吧?吴神婆这会儿心绪起伏,脸上却丝毫不露。“行了,行了,今儿不早了,你们就别回去了,在我家住一晚,明儿在回去吧!”吴神婆岔开这个话题,想让两人留下。见吴神婆好似真不知道外来道士的事儿,袁向北和穆初夏神交了一句,就歇了继续打探的意思,他从兜里摸了几毛钱出来递给吴神婆,道:“不了,我爷还病着呢,我们回去了,谢谢吴婆婆。”“那行,天黑,你们路上小心点。”吴神婆也没勉强,袁小子如今快要接近先天,这点路程倒是还难不倒他。吴神婆说完话,又不着痕迹地看了几眼穆初夏,对这个跟着袁向北一起来的小丫头,她心里倒是略为疑惑。这丫头应该也不是普通人!算了,既然是袁向北带来的,那这丫头应该没问题 。穆初夏两人告别了吴神婆,出了高庄村,两人便不再留步,双脚一蹬,穿梭进林间小路。吴神婆见两人已经离开,老脸微沉,眼底闪过重重担忧。袁老鬼这到底出了什么事儿?为咋会招不来他的魂?吴神婆坐在贡案下沉思了一会,起身进屋穿了件外衣。出来后把家门锁上,也随即出了高庄村。不行,这事儿可有些严重,还是去找老和尚商量一下。外面来的厉害道士?可别是那奸人找上门来了!得叫老和尚多注意一下,可别让他找上袁小子。第75章 一更吴神婆那边后续如何, 暂且按下。翌日, 月芽儿斜挂树梢, 天色朦胧发亮。穆家院子里灯火通明, 孩子们都已经穿戴好, 只等着吃了饭就去学校。赵老太把稀饭从厨房里端出来, 抬眼一瞧,就发现等着吃饭的娃子里少了一个。穆初夏昨儿晚上出去了一趟, 又把睡觉耽搁了,这会儿兄姐们都准备吃饭去上学了, 她还栽着小屁. 股和周公下棋, 睡得十分酣甜。赵老太摇头叹气,让穆福昆去把穆初夏捉起床。穆初夏的赖床功夫显然已经升级,穆福昆级别不够,叫了大半天都没把床上扭成一条虫的某魔叫醒。一伙人等得不耐烦。穆盼春放下筷子, 麻溜地跑到穆初夏床边,大手一伸,揪住穆初夏的耳朵, 大吼:“吃肉了!”本来还闭着眼睛,翘着小嘴吐泡泡的小屁孩, 双眼突然一睁,还没搞清楚状况, 张嘴便吼:“别抢完了, 给我留一口!”一众人:“......”纷纷叹气!心累!日出日落, 穆初夏的学校生活已经踏入正轨。虽然学汉字时, 依旧笑料百出,但好歹渐入佳境,不会再把天地写成“天土也”了。字虽依旧很丑,但勉强能让看的人知道那是什么字了!进入深秋时节,天气逐渐转凉。这日周六,娃子们都放了假。赵老太吩咐大的几个去地里帮忙锄草挣工分,小的几个则去掐红薯叶回来做菜!入了秋,山上的野菜越来越少,绿叶几乎从山上绝迹,但这个季节的红薯叶子却是可以替代野菜的。红薯叶多,满地都是,出了门就能抓上一篮子。一大早吃完饭后,穆盼春就背了个大背篓,吆喝了一声穆初夏,两姐妹就出了门。穆盼春可是接了村子里割牛草的活,她还想趁着周末,多割一些,多挣几个工分。穆初夏一直都是穆盼春的跟屁虫,从来都是她做什么,她就跟着做什么,赵老太也不另外给她安排事儿,就让她跟在她姐身后帮忙。到了地头,穆盼春手脚勤快,没多大会功夫背篓就装满了野草。她把穆初夏叫过去,让她先把草背回村里去,自己则留在这里继续割。穆初夏显然已成了她姐的移动驴子,出力气这种活已经被她全包了。“好嘞!”穆初夏点着小脑袋,把她姐装好的草背起,往村里回去。一背篓草一工分,穆盼春手脚快,一天也可能割上个七八背,差不多能顶成. 人一天的工分了。当然,这种事儿也只有她们两姐妹才行,别人的就算割得再快,也挣不上七八个工分。因为算上来回的路程,七七八八一耽搁,一天能弄上四背篓草就很不错了。可穆家有穆初夏啊...穆初夏别的不行,那把力气却绝对是扛扛的,无人能敌。穆初夏背着草,慢吞吞地往村子里走,刚要进村的时候,就看见从对面的田坎上走过来一个人。她眼皮子一撩,本来还懒洋洋的小身板突然一挺,朝着对面的人大大的喊了声:“老师好!”声音太大,吓得对面的人一脚踩滑,险些从田坎上滚到田里!许青平摸了把胸口,都不用抬头看,就知道那个吓到他的人是谁。他深深吐了几口气,才平复被惊吓到的小心脏。这声“老师好”已经在学校传开。也不知道穆初夏到底是怎么回事,每次见着他都正二八经地喊一声“老师好。”许青平理好衣服,抬头就看到穆初夏背着一大背篓草,站在田坎的对面,一动不动。那背篓一看就是成年人专用的,大背篓被穆初夏背在后背,怎么看都像一个小孩子偷穿大人的衣服般滑稽。许青平错愕地张了张嘴巴。听人描述与亲眼所见相差太大,愣是把许老师惊讶地咽了咽喉咙。许青平今儿是来芭蕉村了解穆初夏情况的,他与许智枫一样,都想弄清楚穆初夏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虽然听穆盼春提过她妹力气很大,能拖动一搭斗的粮食,可那也只是听说。两老师当时不以为意,还当穆盼春是夸大其词。可眼下真见到一个还没背篓高的孩子,背了满满一大背草,那感觉,叫他不由得怀疑起这平凡的世界。许青平压下震惊,朝着穆初夏走了过去。“穆初夏,你背得动不,让老师帮你背吧!”好吧,许老师还是不相信自己亲眼所见,认为这小孩是在勉力而为,他很怕穆初夏被这背草压断小腰杆。许老师心底感慨,这农村的娃子就是苦,瞅瞅,这么小,就能背起这么大背东西。“不用,背得动!”开什么玩笑,只有徒弟为师傅效劳的,哪有师傅帮徒弟做事的。尽管穆初夏已经了解老师与师傅之间的区别,但她依旧保持着魔的习惯,对传授知识与艺技的师者保着最崇高的敬意。“老师,你来咱村有事吗?要不要我给你带路。”穆初夏疑惑地问。“没啥事,走吧,一起回去,我正好去你家坐坐。”许青平神色温和,有些相信穆盼春的话了。这穆初夏在家里或许还真是很乖巧的小孩。六岁多一点的娃,哪怕再能干,再乖巧,最多也只能帮着家里烧烧火,捡捡柴。可眼前这个,却已经能够驼起成年人才能承重的东西了。莫名的,许青平不愿意再苛责她,眼底浸透出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