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节
作者:二恰      更新:2023-06-18 20:22      字数:5301
  顾洵神色不改,还是淡淡的扫了他一眼,“不想,但我知道郡王最近与兵部的蔡侍郎走的很近,更是与国公府的国公小姐很是投缘,既是志不在此又何必要勉强呢。”“顾洵!你竟敢派人跟踪我。”周乾礼这次是真的有些愤怒了,好似被人扒光了衣服,赤条条的站在他眼皮底下,供他嘲笑。是不是在顾洵的眼里,他就是个左右逢源四处求生存的人?“本官怎么敢呢,只是想劝诫郡王一句,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这是在威胁我了?”“是,本官就是在威胁郡王,若是再有下次,本官可就不敢保证郡王所做之事没有下一个人知道了。”周乾礼一开始是盛怒,后来又慢慢的平息了下来,自嘲的一笑,“顾大人的心里是不是从来都没有看得起过我,所以我做任何事在你眼中都是有所图的?”顾洵这次终于正眼的认真看着他,“处境困难的人何止你一个人,路是你自己选的,你若是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别人又怎么会将你放在心上?”“你我终究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周乾礼说完就走了,路上碰到从屋子里出来送他的萧梁忠,面色无恙的笑着说了几句客气话。把周乾礼送出院子,萧梁忠才快步的走了回来,“顾贤弟,这南平郡王是打的什么主意?我萧家与南平郡王从未有过瓜葛,实在不知他为何会突然登门,难道是乙儿的事已经被他知道了?”“萧兄请放心,朝堂之事瞬息万变,留有初心就好了,这些事就交给我来处理。”萧梁忠点了点头,叹了口气,即便是他这样官位低下之人,身处这旋涡之中又如何能置身事外呢。“我送贤弟出去吧。”顾洵回头看了一眼乙儿的屋子,没有再说什么跟着萧梁忠出了院子。只是还没出院子,乙儿身边的小丫鬟杏儿就焦急的跑了出来,眼睛红红的像是刚刚哭过,一见到他们两就跪了下来。“见过老爷和顾大人,顾大人您快去瞧瞧我家姑娘吧,人都烧糊涂了,全身放热比汤婆子还要烫,换了好几盆水都不管用,药怎么都喂不进去,老夫人都快急死了。”顾洵一听整个人就慌了,哪里还有方才和周乾礼对峙时候的淡定样,推开杏儿急匆匆的就朝着屋子跑去。“哎呀,你这个丫头,有没有找大夫?这乙儿生病了找顾大人有什么用啊,快去拿了我的帖子去太医院请太医,千万不能耽搁了。”杏儿委屈的应了一声是,憋着嘴,看着老爷也急匆匆的走了,才嘟囔了几句,大夫有什么用啊,姑娘嘴里时时念叨的可是叔父,她即便不懂也知道这肯定和顾大人有关。屋里即便是宋氏也失了往日的淡定,乙儿还在床上昏迷不醒,这边她的婆婆又是一副马上要昏厥过去的样子,屋内乱成了一团。萧老夫人靠在床架上一直不停的抹眼泪,嘴里还在念叨着我的心肝儿,再这么哭下去累倒只是时间的问题,丫头婆子轮番上阵也哄不住她。好在顾洵知道了消息,不管不顾的冲进了屋子,还是萧老夫人反应的快,“你们都先出去,这么多人围在这乙娘的病更是好不了。”这堂堂的帝师大人闯进女子闺房,传出去可就不得了了。萧老夫人是知道顾洵的,想来这乙儿和顾洵相处的时日最长,也最为依赖顾洵,若是有顾洵在身边可能会好些。赶紧捂了自己的脑袋,“哎哟,老大媳妇儿,你快送我回屋子,我这头突然疼得厉害。”宋氏虽然不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绕,但她是家中的当家主母,顾洵之前每回来寻乙儿怎么能瞒得过她的眼睛,虽然不知道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但连婆婆和夫君都默许的,她也只能装不知道。“你们还傻愣着做什么,还不快些扶着老夫人回房休息。“一时之间原本闹哄哄的屋子,瞬间就安静了下来,只剩下顾洵一个人。等到最后一个丫头关上门出去,顾洵才焦急的在床榻边坐了下来,眼前就是他朝思暮想的人,如今终于能亲眼看到她了。乙儿平平的躺在床上,因为生病本就白皙的肌肤更显得苍白透明,好似冬日下的雪花,轻轻一握就会化成一滩雪水,让人不敢靠近。额头上因为有伤丫鬟们也不敢拿布一直盖着,现在还能看到上面清晰的红肿,格外的惹人怜惜。顾洵一坐下就想要伸手去摸一摸她的额头,可手伸到一半又停在了半空中,这一念之间可就再也回不了头了啊。“顾洵,你怎么忘了,你是她的叔父啊,是她的长辈和依靠,绝对不能做出这种下作的事情来,她还只是个孩子什么都不懂,你却不一样了。”心里不停的和自己说着话,才强忍住了悸动。微微的握拳,眉心紧皱又怯怯的收了回来,咽了咽喉中苦涩的滋味,沙哑着声音,轻轻的开口好似怕惊扰了她,“乙儿,是叔父,叔父在这里。”可躺着的小人儿,没有像以前一样睁开漂亮的眼睛,眨巴着看着他喊他叔父。“乙儿?”乙儿的额头又有细细的虚汗冒了出来,顾洵赶紧去盆里拧了湿布巾小心的拭去她额头的虚汗,又塞了塞她的被子,不敢靠得太近,只能这么坐在床边的椅子上痴痴的看着。萧梁忠跟在后面,等他到的时候屋子里丫鬟都已经走了,小心的推开门看了一眼,心里不安的情绪又涌了上来。顾洵看乙儿的眼神总有些说出的痴情,萧梁忠赶紧摇了摇脑袋,肯定是看错了,他和自己一样是乙儿的长辈,怎么可能的。一定是太过担心了,只是怎么能把他们两单独的留在屋里呢,想进屋又怕打搅了乙儿休息,在屋外踌躇了一会,去煎药的下人就端着药小心的小跑了过来。“老爷。”屋内顾洵听到了外头的声音,赶紧收回了视线,就看到萧梁忠端着药走了进来。“顾贤弟,要不还是我来吧,乙儿怕是受了惊喜又受了风寒,才会一时发热不退,等吃过了药休息一晚上应该就会好些了。”顾洵没说什么,皱着眉头点了点头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犹豫了一下才慢慢的把位置让给了萧梁忠。萧梁忠哪里会给人喂药啊,即便是仕途不顺,他也是从小被人伺候到大的,从来没有做过这种事情,即便是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也做不来这种事情。再加上乙儿又一直喂不进去药,换了他这个手生的就更不行了。这已经是煎的第三碗药了,前面两碗都浪费了,全洒在被子上身上,根本就喂不进去,凉了之后萧老夫人就让人重新去煎。萧梁忠僵持的手臂都举着酸了,乙儿的惨白的嘴唇还是紧闭着,即便是硬生生的用勺子打开了上下唇,她的牙关也是紧紧的闭着,根本就喂不进去。而且这人这么小小的,他哪里敢真的用蛮力,生怕一个不小心就弄疼了哪里,就连萧梁忠这样的人都觉得为难了起来。眼看着这碗药又要浪费了,顾洵终于看不下去忍不住出声,“要不,我来试试?”萧梁忠也是没有办法了,只能又站了起来尴尬的把碗递给了顾洵,“我是大老粗从来做不来这个,顾贤弟你来试试吧。”顾洵端了药碗先勺了一勺药,放在自己嘴边试了试温度,还有些烫又吹了吹,才小心的递到了乙儿的唇边。只是和之前所有人的一样,乙儿还是牙关紧闭根本就不买账。萧梁忠的挫败感才少了一些,看,顾洵不也一样嘛,根本就不是他不行!来来回回的试了几次,顾洵的耐心也没有减少,“乙儿,张嘴把药喝了,早点好起来,叔父才能带乙儿去玩,你上回不是说还想骑马,等你好了,叔父就带去骑马狩猎,出去郊游。”可不管顾洵费尽了多少的唇舌,乙儿还是油盐不进,一动不动的躺着,没有一点要张嘴的意思。就连顾洵这般耐心的性子也有些急了起来,这样下去根本就不行啊。好在杏儿去找太医,很快就回来了。萧梁忠还有些奇怪,从萧府去太医院少说来回也要一个多时辰,她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进来的竟然还是黄太医,是杏儿在街上碰巧遇见的,黄太医回去之后左右想着都觉得不太对劲,怎么可能会有人长得这么像,想要上门求证,就遇到了乙儿身边的这个丫鬟。就这么的把人给带了回来。“黄太医,您快我侄女儿瞧瞧,刚回来就开始浑身发热,还时不时会说糊话,药怎么也喂不进去,要是在这么下去,就怕人该烧傻了。”黄太医一路上已经听杏儿说过了,赶紧坐下给她把脉又翻了翻眼皮,四下的看了下。“发热应该是受了风寒,老夫开的药能喝下去一天就会退了,只是这昏迷不醒却不像是身上的病,只怕是心病。”也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的,他说这个话的时候还看了一眼顾洵,其中的意味不明。“黄太医,这何为心病啊?可小女这药也喂不下去,若是这样下去岂不是会变本加厉了。”萧梁忠完全没有从这话里听出半分的好消息,愁的整个人都要不好了。“心病还需心药医,老夫不过是个大夫,即便医术再高明,也医不得心病。老夫再开两贴新药,煎了姑娘试试,若这发热还是一直不退,恐怕过几日就会有性命之忧了。”说完就起身去开药方了,顾洵从黄太医进来起就一直低着头不知道在思考些什么。直到黄太医将药方开好后,像是做了什么决定突然抬头看着萧梁忠。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轻声说:“萧兄,乙儿的娘亲当年病故的时候,她也曾这么高烧不退过一回。不管兄长如何喂药都不管用,后来是我将药喂了下去。”听到关于妹妹的消息,萧梁忠又被勾起了往事,常叹了一口气,“莫不是乙儿回忆起了当年的时,才会突然发作了?既然如此,还希望顾贤弟能想想办法,乙儿再这么下去就怕身子吃不消。”“是,我从小看着她长大,自然是不会放任她不管的,只是我进出萧府多有不便,不如我将乙儿带回顾府,等到她醒后痊愈了再送回来,萧兄看?”“这……”萧梁忠有些拿不准,看了看顾洵又看了看床上还昏迷不醒的乙儿,一咬牙就同意了。“那就麻烦顾贤弟多多照顾乙儿了,若是有什么是我能帮得上忙的,一定不要客气。”当然他能帮得上忙的地方,也实在是少的可怜。顾洵点了点头,就直接到了床榻前将人连着被褥一块抱了起来,即便是这样也还是很轻,低头看了一眼怀中的小姑娘,心中满满的都是怜惜。方才黄太医在说心病的时候,顾洵突然就明白了过来,何止是乙儿有心病,最该医治有心病的人是他,明明彼此喜欢对方,却一直将人拒之门外,这可不是他顾洵的作风。他想为了两人的感情自私一回,他找不到能让自己放心照顾乙儿一辈子的人,除非这个是他自己。他不在意世人的眼光,也不在意别人的话语,他只在意乙儿会不会快乐,再说了他们也并没有血缘关系,只要他和姜裕恒本身就没有这一层关系在,与乙儿也就不再是叔侄的关系了。想通了这一些,顾洵突然的就放松了下来,他本来就是个自私的人,即便是此时辅佐陛下的大业和乙儿的安慰放在一块让他选。他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乙儿,又怎么能做那个让她伤心的人呢。之前的担忧也不过是害怕乙儿会后悔,自己大了她许多年岁,可只要对她好,不让她后悔也不让自己后悔,不就可以了吗。一阵寒风吹过,小心的将人往自己的怀中靠了靠,别害怕乙儿,叔父永远都在这里。也不知道乙儿是不是也有了感应,脑袋无意识的往他的胸口上蹭了一下,喃喃的道了一句,“叔父。”让顾洵的眼眶瞬间要红了,是他的错,是他太过愚笨了,只想着自己不被乙儿讨厌,却没想过他才是伤乙儿最深的人。萧梁忠一路送着顾洵出去,小童已经把马车驾到了后门,没什么人注意正好小心的将人抱上了马车。顾洵就和萧梁忠辞行了,萧梁忠目送他们的马车离开还在门外站了一会,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他好像哪里做错了,乙儿这么一去就不会再回来了似的。而萧清雪从梅姨娘那话里话外的总算是套出了些话了,只是梅姨娘在听到姑母的时候明显的顿了一下,“你怎么会突然问起她来?”“是前几日偶然间听祖母说起来的,就有些好奇,姑母好似在我出生前就出嫁了,是没有嫁在京中吗,怎么从未往来。也不像是关系不好的样子,祖母总是很惦记姑母。”梅姨娘听到关于萧若岚的名字,脸色瞬间差了起来,“小孩子管这些做什么,你也是快要嫁为人妇的人了,只要学好如何伺候相公孝敬婆婆就可以了,别的不用你浪费时间。”一听到嫁人,萧清雪马上就气血上涌,她落到这个田地是谁害的?还不是因为她的生母只是个低微的姨娘,还不是因为她那个不成器的哥哥!什么忙都帮不上她,还在这给她拖后腿!看到萧清雪生气,梅姨娘又有些害怕了,她已经老了,所有的希望只有儿子和女儿,儿子现在又摔断了腿,以后能依仗的也只有这个女儿了。只能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其实他也不太清楚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只知道萧若岚嫁给了当时显赫的姜家嫡子,但姜家好似触犯了龙颜,突然满门遭罪。再多的她也不知道了,萧清雪有些泄气,但还在还有些有用的,现在屋里的那个萧乙娘她姓姜,可父亲却瞒下了众人,一定和当年的事情有关。可是除了梅姨娘她还能去问谁呢?萧清雪泄了气,想起来顾洵还在家中,赶紧又跑了回去,没想到正好看到顾洵抱着乙儿出了院子。狠狠的一跺脚,这个狐媚子,生个病都不安分。痴痴的看了眼顾洵的背影,心里生出一计来,梅姨娘不知道的事情,宋氏肯定知道,尤其是她仔细是观察过,宋氏对姜乙娘好像总有些隔阂,具体的还不清楚。若是让她知道,现在全城在抓捕姓姜的人家,若是被人知道他们萧家包庇朝廷要抓的人,她会不会着急呢?等到萧清雪走后,梅姨娘在屋子里呆坐了一会,才慢慢的起身关上了门,从箱笼里找到了一个荷包。荷包的绣工很是精致,上面绣了一枝梅花,荷包上的一角还有点点暗红色的痕迹,梅姨娘叹了口气,她就知道早晚会有人提起当年的事情的,只不过是时间的早晚罢了。当年她刚被老爷纳进府,夫人宋氏和老爷伉俪情深,老爷很少会来后院看她,她是出身也不爱争宠,渐渐的和当时还未出嫁的萧若岚成为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