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
作者:书归      更新:2023-06-19 00:06      字数:7017
  若将人比木,则如枇与梧,总有晚翠早凋之别,也总是早悲者早慧。至少在裴钧看来,自打他十六七岁知道了姜越此人起,就只觉这小王爷周身总有团终年不散的寒雾,叫人见之生距、近之发怯,后来行走官中虽一向显得亲和多笑,可更多时候,却总叫人不知那笑意下究竟是否掩着千丈冰崖。“到了。”前方姜越停在了西跨院中,侧身让裴钧近前来。裴钧往前几步,便见前方一列侍卫正看守着地上一具高壮男尸。男尸一身夜行黑衣的前襟已被割开,露出了靠肩处姜越所提及的军中刺青,在周围火把映照下,可清楚看清此人满是刀疤的脸以及愤然暴睁的双目,推测年岁当有三十余。至于死因,明显是贯穿脖颈的一把短剑,而男尸的右手还死死握在剑柄上,看起来就像他自己忽而猛起一剑捅死了自己一样,其力之大,一刀毙命。裴钧只看上一眼,便啧啧两声:“王爷真是好身手。”姜越瞥他一眼,垂眸笑了笑,负手立在男尸头边,语气隐隐有些可惜:“孤原本想留他活口的,然此人身手不凡,杀死轿前侍卫后便极快冲入轿中,起手夺来咽喉,招招致命、绝无虚发,应是常年为暗杀所驯,活擒便难之又难,孤只好寻机下了杀手,不然若是得以审问活人,线索自当更多……”裴钧正待蹲下查看刺客胸前的刺青,听了姜越此话忽觉好笑,想想当时那情状是连命都要保不住了,姜越两下搞死了刺客,却竟不知庆幸,还要可惜不能严刑逼供——也不知是可爱还是可笑。也或然他们皇族人总有如此脾性,要叫得到手中的从不好好拿着捏着,双眼只望着得不着的,见那东西越远,还越追。裴钧无奈一叹,一边蹲下身来,一边忍笑轻声宽慰姜越:“王爷您可是千金之躯,自保才是最紧要的。线索只要悉心再查总还会有,不行咱们也可引蛇出洞,有何事能及得上您性命宝贵呢?您要是有个闪失,怕今夜赴宴群臣的脑袋都要搬家,臣就更是百死难辞其咎了,您就切莫再自责了罢。您要再这么说下去,该叫臣等的老脸往何处搁?”姜越因他这话笑起来,恰接过侍卫递来的薄绢缠在手指上:“裴大人如此短年高升还说自己老脸,岂非要气煞张大人与蔡太师了。”他说着,也慢慢在裴钧身边蹲下,抬指轻轻将刺客前襟的衣裳更挑开一些,或因不顺手,又往裴钧近前挪了两分,稳住了身形才示意裴钧看那刺青:“裴大人看,这刺青色泽古旧,多有磨损,绝不似近日新仿的,料应有十年之久。”裴钧看过那花纹和计数,也凝眉点头:“确然是戍边军中所有,与家父生前所刺一模一样。不知可否求王爷取纸笔来,让臣照此临个花样,明日一早好去问问家父旧部。”姜越早有所料般从身边接过一张宣纸递给他:“孤已命人临好了。若有裴大人帮衬查证,想必能够更快得知此人身份。”裴钧双手接了那纸,扭头笑睨着姜越,“王爷方才还怀疑臣是幕后主使,眼下怎就不怕臣走漏了风声?”说话间,姜越正隔着薄绢握了刺客脖中短剑的剑柄,未等裴钧话音落下,他竟已拉着刺客尚还僵硬的手臂将那短剑刷地抽了出来,登时一股残血从刺客脖颈低低喷涌,刹那染红了地上大片青砖。姜越抬臂将抽出的短剑凌空一振,垂眸看上面血色不多了,这才平静递给裴钧,偏头微微一笑:“裴大人方才说什么?孤没听清。”“……”裴钧的脸一瞬凝结,默默双手接过短剑,严正道:“没有没有,臣什么都没说。王爷放心,臣一定动用各方人脉,力争早日为王爷侦破此案。”姜越听言点头,抬手扶着裴钧,想将他带起来:“有裴大人此言,孤已可高枕无忧了。”裴钧只觉被他握住的小臂已开始散发阵阵冷意,此时忙不迭抽回手来,转而去扶住姜越的胳膊,小心赔笑道:“王爷客气了,王爷您小心,蹲久了腿麻,您慢慢儿起,别急。”姜越身形倏地一顿,似乎一时觉得好笑般轻轻扬起唇角,下刻垂了眸子任由裴钧扶起来,温声沉息道:“孤送送裴大人。”说罢在裴钧“王爷不必劳烦”出口之前,就已从裴钧手中缓缓抽出胳膊敛入裘下,当先转身往来路走去了。如此裴钧只好袖手跟在他身后,可一路往回走,却实在发觉姜越一路走得比来时慢多了,步履间似乎若有所思。就在裴钧正犹豫可否要出声问问时,行在他身前的姜越竟忽而身形一停,叫他差点就撞了上去。一时止步又倒退些许,他见面前的姜越像是终于想起什么似的,猛地回过身来:“裴大人。”“……哎,晋王爷?”裴钧将手里的短剑往后收了收,虽然他知道若是真要发生什么,这也顶不上几个用……“孤是想说遇刺一事,”姜越沉稳庄重地开口了,“孤以为,此事当是有人不仅想要晋王府遭难,更还想要裴大人也因此失势,依照如今朝中境况,不知裴大人对那幕后之人可有猜想?”眼看此言意有所指,裴钧细思下,首先只认为这幕后主使不会是姜湛。因为就算姜湛因随喜之事对姜越起了更加忌惮之心,要杀姜越也不必将他裴钧牵扯进去,毕竟新政之策才刚通过,日后姜湛还大有要用到六部表票之处,不会这么快就赶尽杀绝——就拿前世来说,也是将他裴钧的最后一滴血都挤干净了才抹的脖子,在这一方面,姜湛可说是耐心极佳了。如此换念再想,朝中想让姜越死的,无非有三种:一是为兵权,二是忠皇位,三是谋利益,而在这其中又想将裴钧一起推入黄泉的,大约只能集中在第三上。这样看来,如果一旦让姜越和裴钧同时倒台便能获取最大利益的人,就是最有可能的幕后主使,那么这答案就已然呼之欲出了——“蔡氏。”裴钧轻轻吐出这两个字。姜越赞许地点头:“孤也如此想,不过一切还需谨慎查证。如此,裴大人与孤也算是上了一条船,那或然裴大人今夜在半饱炊所提之事,就可与孤再相详议了。”裴钧长眉一挑:“王爷改主意了?”姜越淡笑垂眸:“一时自有一时计,若此事后我二人依旧道不相同,那再分道扬镳也并无不可,而若此举能够一举从朝中剪除蔡氏一党,孤也愿意与裴大人合作。” 说着,他侧身将裴钧往前一请,“深夜牵连裴大人来此,已然是辛苦裴大人了。如蒙不弃,孤想请裴大人喝杯便茶,权当解解乏。裴大人若是愿意,与孤细说一番合谋之事也可,孤洗耳恭听。”“王爷客气了。”裴钧作揖重谢,抬手道:“臣恭敬不如从命,烦请王爷带路,王爷先请。”“好。”姜越一时笑意愈发沁染眼角,也为裴钧抬手示意:“裴大人请。”二人途径中庭,行过长廊洞门,来到东厢侧壁的垂帘花厅中。裴钧随姜越入内,绕过当先一张折梅屏风,与他两相对坐在厅中檀桌边,下人很快烧来滚滚热水,更取来青肤雪里的一套茶具放在檀桌之上。姜越抬手挑出古朴木盘中一个稍大的茶罐,修长白净的手指启开了盖子,霎时一阵宜人花香扑鼻,令裴钧不禁稍稍前倾身子:“花茶?”姜越不答,掠过诸多繁琐步骤,只将一盏小小茶杯放在裴钧面前,用竹夹从罐内取出一朵色如春绯的小小干花放入其中,接着,便敛袖提壶倒入滚水。霎时间,那杯中干花竟在触及滚水的瞬间陡然绽放、恰好充盈了整个杯盏,色泽明丽如夏日天际漂染落日的壮美云霞——可好景却只留一瞬。就在裴钧稍一眨眼间,那杯中盛放的绯色花朵已顿然消融于炙热的水中,一点不剩,一时仿似丹蔻入泉点染一池水红,竟叫方才那花朵盛放之景只恍如一场信不得的迷梦。“晋王爷府上果真多奇珍异宝。”裴钧啧啧称奇间,姜越只含笑将茶盏往他跟前稍稍一推:“不过是普通茶水罢了,裴大人尝尝。”裴钧听言,双手托起茶盏,低头微呡一口——可却就在这一口唇香齿馥间,他只觉心内好似忽而挑断了一根早就枯旧至老脆的丝弦,在他腔内发出铮然似铁般一声击鸣,空响良久后,徒留一阵怅然的余韵。——他记得这茶。这茶他喝过。第19章 其罪十八 · 串谋那是盛夏,火月,艳阳。衣拢汗,焰烧心,梅子留酸,芭蕉分绿。黄鹂在浓荫下幽啭,青云监绿意花色宁似沉湖,直到一声少年高呼陡然惊止树上蝉鸣——“师兄师兄!快跑!我打错人了!”裴钧捏着麻绳从墙上仓皇跳下,一把扯了蒙面布,长眉俊目里且惊且急。他抓起闫玉亮的袖子,伙同墙根这八 九少年发足狂奔,一窝蜂跑过学监中庭满池火红的艳色睡莲,阵阵脚步吓得池中小鱼四下游逃,激起涟漪水光映他们片片青衫飘入北山书堂,倒影里,此中层叠楼台凝烟似幻。少年们闹哄哄地坐在堂前游廊里,不顾喘气儿地围着裴钧,慌慌问他那唐誉明被打得怎样,却听裴钧挠着脑袋说打成了晋王爷,简直快要惊落了下巴。“这还得了!”闫玉亮赶紧推了方明珏出去打探。没过一会儿,就见方明珏慌慌张张从外面跑回来,吓白了一张脸叫:“裴大仙!不好了!晋王爷来找你麻烦了!你赶紧躲起来!”他话音刚落,外面却已有管事匆匆跑来招呼:“所有人都来前院儿集合!快!宝蟾宫里来人了!”这下一堆少年全吓傻了,尤其是方明珏,此时双膝一软跌坐在裴钧身边,两行眼泪刷刷就淌下,直拉着裴钧袖子哭:“完了完了,都怪我说什么唐誉明!这下可要遭罪了!大仙你可千万别出去,我……我出去顶了就是,我就说是我打的!”“你这弱柳秧子能打什么人,你说了他们也不信啊!”裴钧抽了手来一刮他鼻子笑,“得了得了,不用怕!方才我也没露脸,就算现在往晋王爷跟前儿一站,他也铁定认不出我来。”说罢牵着哭哭哒哒的方明珏就大摇大摆走了出去。前院儿里已有不老少人,就连监正张岭都被惊动,正领了几个当日在监中的官员肃容立着,还不知宫中大动干戈是出了何事。少时裴钧几个也心怀鬼胎钻进了青云监一众两百来号青衫学子里,只等了一小会儿,就见青云监大门的内影壁外拐进来一列神色肃杀的人,当中走在第三位的,便是那初一见面就被裴钧勾花了小脸儿的晋王爷。十七岁的姜越身量未显,还尚有些少年人的清瘦,身上又穿着宝蟾宫学里人人相似的罩纱白衣,此时合了他一张冷脸,就叫他更似个握了宝剑下凡捉妖的云顶仙君。而他此时要捉的妖,正是那混在两百来号相仿少年里等着瞧他笑话的裴钧。护送姜越一道过来的,是携领宫学的赵太保,此时捋着胡子同张岭一经说明,直叫张岭眉头都快拧断,赶忙抬手叫姜越指认那翻墙行凶的忤逆狂徒。姜越白衣的下摆很有些泥尘未拍干净,白皙颧骨上斜横的一道红线更显一身少年戾气。他听言凝了乌眉,抬眸往这院中两百多张脸里仔细分辨,可一眼望去却个个儿都是黑白的瞳子两撇眉,怎么都瞧不出个名堂;再往众监生身上一一瞧,只见所有人都穿着一模一样的青色外衫,再没有一个不羞不臊穿着中衣就出来晃。世间众生初见都只骤似夏雷,往往一瞬息而已,故就真不是人人都得个非比寻常。姜越一心知道那一个叫他堂堂王爷吃了暗亏的贼子就在这芸芸众生之中,可眼下那人摘了蒙面、穿上衣裳,他就一点儿也不认识了。一旁近侍见小王爷已然气盛,自然也跟着着急,便连忙出主意道:“王爷,若是找不出个确凿的人,干脆将他们连坐就好,省得——”可他话没说完,就被姜越一声“放肆”给喝止了。暗愤的神采在姜越眸中一瞬起伏,他沉声说了句“国政之稳,尚不足以酷刑慑人”,在一众监生且惧且畏的目色中再度抬眼分辩了一次,终也无果,便只好带着一行人悻然离去。人群中的裴钧见这金贵小王爷连吃他两次暗瘪还发作不得,心下不免实在一通好笑,抬手两把抹干了身边方明珏脸上的泪花儿,不经意回头间,却见青云监监正张岭,此时正面似寒冰般看着他,目中是如雪锐亮。裴钧至今记得那一眼。若说裴钧有时会在日后反观一生时,为了曾经侥幸避过的小事感到些许后悔,那么他偷袭姜越却未被指认这事,或许当算此中之一。如果他那时被认出来了,被拖出去杖责了,甚至因此被逐出青云监了,或哪怕是什么都没有发生而依旧作个玩世不恭、不学无术的忠将之后,那往后的一切事,说不定就真不会发生了。晋王姜越被青云监生偷袭之事,虽然没有揪出裴钧,可若是捅到朝廷上,告到御前去,却可以叫管事的张岭丢了乌纱帽子。张岭不仅要保住监正之位,也要保住青云监声望,因此也不能承认凶徒就在青云监里,对外只说“也许混入了歹人”,然而对内却需要找出这害群之马,以免一众监生近墨者黑。张岭以为监中世家公子虽跋扈跳脱,却生来就侍奉于天子脚下,虽于庶族寒门时常苛待调侃,可对于绝对皇权的尊崇与敬畏却与生俱来,绝没有翻进皇城殴打皇亲的胆子。因此,张岭首要便怀疑到了平日与这些人不相为伍的裴钧头上,于是私下将方明珏、闫玉亮这些与裴钧要好的少年一一找来,只分别问他们一个问题:“事发当时,裴钧在何处?”未料有此一出的少年们个个慌乱。方明珏乱转着眼珠子,说裴钧在北山房看书;闫玉亮挠头抿嘴,说裴钧在后院玩蛐蛐儿。其他几人有说裴钧在莲池摸鱼,有说在梅少爷家斗鸡,一时人人都为了保护裴钧而撒谎,可却每个人都说得不一样。这叫张岭终于断定,那打了晋王的混账学生,果真就是忠义侯家的裴钧。他终于重视起了这个无人教训就上房揭瓦的失怙子。于是在一个夏雨惊雷的午后,他提早结束了一天的授业,叫人将裴钧从课堂上叫醒,领到了自己跟前来,别的并未多说,只让裴钧跪下。“从今以后,我张岭来做你的师父,今日你便拜师罢。”窗外恰一道白电惊雷,将裴钧懵然震醒。在因电光而陡亮的耳厢之中,他此生第一次怀感心惊地抬了抬眼,像是只走失狼群的小兽般双目惊疑,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张岭已经知道他是个犯下死罪的人了,却怎么还保他、护他,还肯收他做徒弟?可捣蛋的少年一点也看不懂堂上尊师的神情。或可说张岭因了这博陵张家的姓氏,原本就没有什么神情。他的脸依旧冷如玄铁,见裴钧不跪,只沉沉一声:“愣着做什么,不愿意?”裴钧霎时一怔,此刻只觉雷鸣早已不在窗外,而在他腔里。下一刻,他双膝一曲便跪在了地上,学着他在一众好友拜师时偷偷看来的那样,双手叠过头顶向张岭拜下,从此叫出一声:“师父。”那日张岭随口拷问起裴钧的学问,发现这少年虽平日寻衅惹事、斗鸡摸鱼什么都做,可先生教过的诗词篇章竟一一都懂得背得。照此,他确信裴钧不应是个全无德智的孩子,只不知怎会作出如此翻墙行凶之事,不免就有些奇了:“你究竟为何打了晋王爷?”裴钧梗着脖子冲他咧嘴一笑:“为了好玩儿。”气得张岭抬手在桌案上一拍:“说实话!”裴钧被唬得一跳,直觉是父亲尚在时都没这么凶过他,气势登时软了一截儿,咬了咬牙,说了实话:“宁武侯家的儿子打了小明珏儿,眼窝子都给他打青了,我总得帮他打回来,却未想……打成了晋王爷。”“……就为了这?”张岭瞠目盯着他,“你以为此事就是殴揍皇亲这么简单?你以为你那免死金牌就能免你死罪?——刑律课上教了国法宫规,你难道不知这后院的墙也是皇城的墙么?擅翻城墙等同忤逆行刺,若是当日晋王爷将你认出来了,今日你就该在天牢里等砍头了!”翻墙一事,裴钧事后想来也确觉不妥,眼下被骂了,实在还不了一句嘴,便只好不吭声地垂着头。张岭有些头疼地闭了眼,摇头叹:“裴钧哪裴钧,你便是那‘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而不见舆薪’,虽则是一身贤明底子,可往后若还是如此意气用事、罔顾后果,双目就迟早会为情所蔽,只见咫尺、不见高楼,旦遇深渊,则万劫不复矣……”跪在他跟前的裴钧愣愣听着,只觉越听越糊涂:“师父……您这说的是什么——”“你可有表字?”张岭忽而睁开眼看他。裴钧摇头,“家中不识笔墨,开蒙先生也不敢给起,故还没有。”“那方明珏叫你‘大仙’是从何而来?”张岭问他。裴钧撇嘴,觉得有些臊脸,却还是老实道:“前些日子先生教了周易,我拿来唬了小明珏儿,替他瞎占了一卦,说他日后必有飞黄腾达——结果他隔日就在学监门口捡了钱,还非说是我算得准。”说到这儿他叹口气,“大仙大仙地叫上了,也没说银子分给我点儿。就这样。”“……”张岭依旧面无表情,听完了再度轻叹一声,片刻后道:“那往后,你的表字就是‘子羽’了。”裴钧眉头微皱:“可古时候的澹台灭明就表字子羽,我不想同别人一样。”张岭听言凉凉开口:“那就等什么时候你的德行能盖过了澹台江侯,想改再来改罢。”说罢另起一头道:“越墙行凶之事虽所幸未被追究更深,可你此举却已将整个青云监置于险地。”“裴子羽,我不管你今日之前是哪般心高气傲、因势欺人,今日之后我要你记住,你父亲曾是个臣,你以后也是个臣,青云监中更不是只教百生做学问,而是教你们做官。为官即是为臣,古文‘臣’者,头低而目立也,是俯首,是顺从,上顺天心,下顺民意,这不仅是门学问,更是门技艺,是故监生拜师不称‘先生’,而称‘师父’。今日你既拜我为师,此技我便今日就开始教你。”他从桌上拿起几册增补黄笺的书来,放在裴钧面前:“这是晋王爷在宝蟾宫的授课,交由我敬读批阅,可晋王爷近来在北城营地受训,不在宫学,这批阅就无法呈进,如此明日便会耽搁课业。总归你日日都在学堂里睡觉,待在监中也没用处,不如替我将这批阅送去晋王府上,虽那行凶之事你不能认,可这也算是给晋王爷赔罪,且替你自己赎罪了——”“这不仅是教你何谓君臣何谓门第,更是教你‘法惩罪,罪应罚’。日后你也需记住,今日造孽,必有明日来还,世事轮回,休要再有侥幸逃避之举。”“是,学生知道了。”裴钧耷拉了脑袋接过书来,正想着跑去晋王府放了就是,回来路上还能找老曹喝酒呢,此时却又听张岭古井无波地再道一句:“书必须亲自送到晋王爷手上,听见没?”“……”裴钧只好憋着气点头,“是,师父,学生知道了。”雷声止了,午后的雨却到日暮也未停,一直在檐外滴哒。裴钧百无聊赖等在晋王府前厅,见姜越迟迟未归,府里下人又不许他四处跑,便只好翻开一本带来的书看看解闷。可那满篇的仁君义主、贤明世道读来也烦,他便又合了书,挠挠头,随手翻出夹在书里的黄笺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