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节
作者:书归      更新:2023-06-19 00:09      字数:6342
  钱海清见他神色这般,眉也跟着蹙上,叹息宽慰道:“师父节哀,人死不得复生。眼下要紧的是,崔大人怎偏偏这时候轻生了呢?要说是犯了丑事,脸上挂不住了,那事情也出了好些天了,怎会今日才想着要——”“他定是为了什么才死。”裴钧缓缓睁开眼来,不作累述地打断他,实在叹了口恶气,“老崔生父便是欠债自尽,这才留下他母亲为债而苦、打骂弃养他,故他这辈子最瞧不上的,一是赌鬼,二就是软弱轻生的人。如此,若非为事,他该是宁可被问罪杀头,也绝不会自尽的……”马车在月下疾行,很快赶到了大理寺外。裴钧下了车,眼见一旁已有另驾叫他眼熟的马车,便加快步子走入大理寺中,果然见是闫玉亮闻讯先到了。二人无声对视一眼,都是一叹,待一道走入大理寺内班大牢,还未进门,便闻见一阵隐约的骚臭。他们拾袖捂着口鼻步入堂中,只见两张方桌拼在一处,而崔宇的尸身正平放在桌上,面色紫赤,双目紧闭,唇口发黑,脖颈间显然一道青痕,身上还穿着灰白的囚衣,裤腿有一片泥渍似的污迹,像是被什么溅上。此时已经入了夜,大理寺里当值的不多,这内班牢房里也更是差役、狱卒,没有不认识裴钧和闫玉亮的。一见二人来了,他们倒也很知道为了什么,收了些银钱,便立在一旁有话答话。闫玉亮问:“他在牢里可生过什么事儿?”差役、狱卒都摇头道:“不曾的,崔大人平日都安静得紧,给饭吃饭,有审就审,来人见人。”“他最后见的是什么人?”裴钧就着这话问下去。“他夫人。”一个狱卒抢话道,“今儿过了午,他夫人来看他,二人说了好些时候的话。”裴钧眉一动,顿时与闫玉亮相看一眼。闫玉亮即刻问:“他们说什么了?”差役支吾起来:“这个咱可没听见呢,大半……也就是寻常的话罢——”“是没听,还是他夫人给了你们银子,让你们不要听?”裴钧冷冷问,“说实话。”说话的差役被他气势吓住,抬眼看看四下,赶忙努嘴让一旁的牢头代他答道:“回大人,咱……是收了银子。他夫人回回来都这么打点咱们,咱们瞧着妇道人家可怜,也就依了。”裴钧听到这里,眉头皱起来,由此想下去,一时倒不再多问。这时屋里的骚臭都还未散,闫玉亮低头看着崔宇,抬袖子扇了扇,皱眉问:“年初你们才新修了班房,怎么还散不去味儿?”狱卒有些难言地抬手,指了指桌上崔宇的裤脚:“回大人,这味儿不是咱们班房的……是崔大人身上的。您看,崔大人那号房里头,也没别的东西,崔大人他要寻短见,那就应是……应是解了裤腰,踩在恭桶上,才能把自己挂上木窗栏的。挂上之后,自然得把恭桶给蹬了……这不,恭桶里头的东西……就溅在他腿上了。”裴钧听言,顿时看向崔宇裤脚的污渍,这才明白了骚臭之味何来,胸中直觉被狠狠一拧:想崔宇堂堂朝廷命官,官至正三品刑部尚书!他生前曾是个多么风光讲究的人,到死却不得不选了这么个窝囊腌臜的法子……不及多想下去,外头传来个人声:“人在哪儿呢?已经没了?”一转头,只见是衙役领着方明珏急步走进来。方明珏一跨入班房便照面看见了桌上的崔宇,登时身形一晃,面色顿白,刹那抬手捂住了嘴,闷咽一声:“师……师兄……”方明珏与崔宇是同出于兵部沈尚书门下的师兄弟。二人虽是一前一后拜师,不曾真在一个屋檐下做过学问,可方明珏却也受过崔宇不少照拂提点,平日也要一同回孝师父,这份情谊叠着日后在官中的情分,自比闫玉亮、裴钧更厚一分,算到如今眼见崔宇就死,这悲痛也更甚一分。裴钧心知崔宇之死已成定局,此时再留下也只徒增痛心,如此便同闫玉亮换过眼色,一边一个架起方明珏就出了班房去。方明珏一路被他们拎出大理寺外,直走到马车边上,终于捂脸哭出来。夜里道中无人,闫玉亮便拍着他后背沉声叹气,由着他先哭,也同裴钧两相默然立了会儿,才递了绢帕给方明珏擦脸。待方明珏消停下来,闫玉亮低声问他:“老崔同他那媳妇儿……是不是从来就不大对付?”方明珏揩着泪,吸了吸鼻子答:“倒也不能说不对付。你忘了?当初还是嫂子先看上他的呢,孩子也生了俩,这么多年……再不对付,也对付过来了。”说着他缓口气,拾绢擦了把鼻涕,接着道:“只是,若换作你是个入赘的女婿,没门没户的,摊上媳妇儿是尚书大人的独女,把你官职、婚事都办好了,那你这大男人在家里……大约就说不上几句话了罢。老崔过去常说他累,说的估摸就是这个累……”“他死前最后见的就是他媳妇儿,大约是这沈氏同他说了什么,才让他不得不死。”裴钧看向闫玉亮,“老崔出事儿的时候,沈氏来我府上哭过一回。眼下回想起来,沈氏当初那话里的意思,大半是关乎老崔出了事儿,她和她儿子该怎么办的。”方明珏红眼看着他:“你是说……有人用老崔的儿子逼着他死?”“不像。”裴钧沉思摇头,“若要逼他死,他刚入班房就该被逼上了,何得等到如今?这期间除了沈氏,也没有什么外人见过老崔,那传话的人便只有沈氏。而沈氏对老崔不是没心的,若要知道这是想逼死老崔,她岂是那么好答应的?如此我看那幕后之人,怕是想要老崔待在这案子里帮他做事,这才选了沈氏去劝老崔听令行事。而老崔怕是不肯就范,才不得不自行了断。”“所以……这又是蔡家的手笔?”闫玉亮顺着他话道,“想把老崔留在案子里,无非是要借审讯让他供出些咱们的事儿来,那如今晋王没了,张家不与夺权,供出这些来,获益最大的就只有蔡家了。”“我们在这儿瞎猜也无益,不如直接去问问嫂子。”方明珏抹了把脸站起来道,“走,咱这就去老崔府上。”说着他便拉了闫玉亮一道上车,叫裴钧也跟上。裴钧让他们先行,自己又折回大理寺班房瞧了眼裴妍。他到的时候,裴妍已在牢房里睡着了,身上盖着薄被,身下枕着干草,苦是苦了些,可看起来尚无异样。如此他便也不叫醒她,只一路又打赏了所有差役狱卒,这才再度出了大理寺,上车向崔府赶去。然而当他们到了崔府,却发现崔府此刻已人去楼空。沈氏早已先他们一步,在入夜前带着两个孩子出京去了。且眼见是走得匆忙,院中还散落着许多未尝收拾起来的主人衣物,正由剩下的仆人挑拣着准备带走。方明珏忙去打听沈氏与孩子的去向,一问之下这才知道:原来崔宇的事情败露后,就不断有沈氏娘家的人过来,让沈氏去劝说崔宇多多招供,说这虽不定能让崔宇活下来,却或然还能叫她父亲沈尚书有一线生机——毕竟在他们口中,沈尚书于此事里,仅仅只算作被连累罢了。这话中的“招供”,是要崔宇招什么,众人都心照不宣。而这些娘家人不仅给了沈氏许多银钱,甚至还许诺只要崔宇答应招供,就能送她出京去,叫她的孩子不再受这桩丑事的波及,往后能好好长大。沈氏自然知道崔宇此番一进牢里,为的是杀人的过错,这辈子怕是就出不来了,所以为孩子作想,也为了让“牵连其中”的父亲不至流放的一线渺茫希望,这妇人没做多犹豫,就咬牙答应了这事儿。可沈氏不知道的是,依照当朝律例,朝臣一旦入狱,其家小便严禁出京。若真有事务需要出京的,就必须由京兆司严格核覆其所求,给他们新的出京准证和通关文牒,城防才会放他们走。然而裴钧所在的京兆司,是绝没有经办过沈氏的文牒的,那沈氏的文牒,无论真假,便就只能是更高层的官员才可给签发,或伪办。京中签发的文牒与准证从京兆审录后,顶多就是再给户部和内阁审复了——然而方明珏的户部也没见过这文牒,说到底,此事便还是落在了内阁手里。事实可证,裴钧和闫玉亮的推测很对。崔宇果真不是被人逼着去死,而是被沈家的人逼着供出裴钧几人插手过的案件和正在着手的事情。如若他招了,沈家的人就能得到幕后之人的帮助,从而送沈氏和孩子出京,保留沈家一脉的香火,还可以此为筹,换取沈尚书减罪。这一朝上下,能用这般心计,花费如此排布,并同时做到这两件事的人,除了蔡延,裴钧想不到第二个。而从此事来看,沈氏一族与蔡氏的联络竟能如此迅速、如此密切,其勾结便也绝非一朝一夕而已。那么作为与蔡家有所关联的沈氏,在崔宇身边所听去的六部事宜,便也不知有多少曾过给了蔡家。若沈氏一直都与蔡氏有或多或少的合谋,是蔡氏安插在裴党之中极为重要的一步棋,那裴钧已然不难想见:前世他的覆灭之中,一定独有沈家一份功劳。第84章 其罪五十四 · 蒙蔽(中)三人在崔府问完了话,出来时已见一轮白月挂在天顶。方明珏泄力坐在了车架上,满眼是不解和不信。裴钧随着闫玉亮久久立在街中,这一刻也忽因崔宇的死和沈氏的逃离,而生出了一份莫可言状的情绪,只觉那些往日年少时的一幕幕欢笑,那些闯过的祸事和喝过的酒,那些官中相互顶缸的一桩桩事务,历了这十年的光阴和如今这一场荒诞难料的生别死离,竟忽而显得万分萧索与虚无。而四人这一份原本以为牢不可破的同窗情谊,从崔宇下狱时便开始急转直下,却终至如今,才叫他们发觉——原来早从崔宇京中求学、入赘沈府,早从崔宇与他们久别后的重逢起,一切的祸患就早已埋下了伏线。裴钧这时再回想起数日前,沈氏曾在他府中哭诉崔宇一去她该要怎么活下去的话,眼下只觉心头发冷,不由想这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果真是各自纷飞。而这当中这总在哭诉着怎么办和怎么活下去的一方,寻觅纠缠到最后,眼见无可挽回时,最终也还是转身离去,离去后,也还是能够好好地活下去……一阵叹息萦绕于三人间,他们良久都说不出一句话,唯独在静夜月下共担这一份痛失旧友的悲绝,却也再无痛哭与发狂的质问,再无热切却无用的泪水,而仅是那般静默地面向虚空处,一言不发,一动不动,直至闫玉亮先哑声开口道:“这老崔到了最后……竟到底没有负了咱们。”裴钧说不出话,只在暗夜里点了头,却也不知闫玉亮看见没有。方明珏开始说起去大理寺保出崔宇尸身的事情,三人又默然一哀,随后又各自出些银两,定下由裴钧他日寻梅林玉找人把崔宇葬了。“那沈氏这事儿呢?”裴钧最终还是开了这个口。闫玉亮、方明珏合计一番,本料想沈氏既然刚走不久,那或然还没走远,若是能追她回来指认蔡氏,那能拉下一个是一个,好歹也让崔宇不会白死。可想到头来,闫玉亮与方明珏又顾忌起沈氏手中还带着崔宇的孩子,这若是追了回来,那也是把无辜幼子牵扯进来,关在京城中眼见父母落难、门族凋敝。如此境地,实也是他们不忍看见的。“有时候我是真佩服姓蔡的……”方明珏恶叹一声,抬手抹了把眼睛,“瞧瞧罢,咱们想到了底都做不出来的事儿,他们却竟能一次次地做出来……难道就不怕遭天谴?”“他们这辈子害了多少的人,遭天谴也该够本儿了。”闫玉亮也叹口气,颇心烦地皱起眉了,“罢了,咱们既是做不出那事儿,也只好放沈氏走罢。这好歹也叫老崔的儿子出去了,那往后怎么造化……也就瞧他们自个儿的命。”这时方明珏见裴钧一言不发,垂眸一想,抬手拍拍他胳膊:“哎,大仙儿,想来你今日才叫难过罢。一清早的李存志死了,老崔没了,就连晋王爷都受了毒杀……哎,也不知今儿算个什么倒霉日子。”闫玉亮听言也看向裴钧:“听说你今儿在大理寺里又扯出来蔡沨的事儿了,那蔡延的手是迟早要伸到你身上。我看你最近也得当心些。”“他要是只冲我伸手倒还罢了,哪儿生得出如此波折……”裴钧倦然一叹,抬手捏了捏鼻骨,皱眉道,“得了罢,今儿也跑够了,咱还是先回去歇了罢。等天亮了,我就找梅六去……还得去晋王府上守着宏愿寺的做法呢,一屁股的事儿。”他忙,闫玉亮和方明珏也不松快,三人再说一会儿,也不得不各自别过,在崔府前散了。可裴钧上车后,待拐过巷角瞧不见闫方二人的车了,却忽而吩咐车夫:“转头,去京兆司。”在车中听了他们一路话的钱海清闻言一愣,反应过来当即问他:“师父,您方才在外头不是跟他们说,不会追沈氏——”“我没说过。”裴钧淡淡打断他,向后仰靠在车壁上。钱海清一懵,细想下才醒悟,方才说话的人是闫玉亮、方明珏,而裴钧提出那问后,是至始至终不发一言的。这时他不免觉着心底有些发凉,看向裴钧道:“师父这么追回沈氏 ,那崔大人的儿子——”“你觉得是两个孩子重要,还是拿下蔡家重要?”裴钧漠然扭头看向他。钱海清一时不知如何答话,却听裴钧继续道:“我以为是后者。”钱海清眉心一紧:“可是——”“你也可以认为是前者。”裴钧似乎不太想与他争论这个问题,故而只继续将他打断,缓缓叹口气道:“为官者,执政者,需要的是选一方,而不是一直权衡下去。往往数选之中,本身就各有各的道理,并不是选哪一方就真正错了,一如今日。老崔的孩子打小就叫我叔叔,我固然也知道稚子无辜,固然知道应当替老崔照拂他们,可若是要因此而不追责蔡氏,那我以为就是妇人之仁。可师兄他们念在旧情,要替老崔行这仁义,实在也无可厚非……是故他们不追回沈氏,那是他们的主意,我要追回沈氏,这是我的主意。仁义也好,残酷也罢,不过是他们选了,我也选了而已。”钱海清闻言双目一闪,默默一时,终点头道:“是,师父,学生记住了。”马车片刻便至京兆司部。裴钧入了正堂就即刻签发令条,命三十余守备差役速速追出京去巡拿沈氏,可等在堂上熬过了丑时,才等得第一批人回来,说追到了京兆界也没有追到沈氏踪迹,眼见是已然在蔡氏的有意帮衬下,被娘家人护着脱逃了。由此裴钧的选与不选也就没了意思,毕竟只要人一出了京兆地界,便似一滴水流入江河之中,绝不是他随手派人就能轻易找回的。如此,崔宇之死和沈氏一门的叛害,似乎就又只是让他在蔡氏身上多添了一笔血债而已,往后若要讨还,便仍旧还需静待时机。一路回忠义侯府的路上,裴钧坐在车中都沉默不言。下车之时天已破晓,董叔还没起身,是六斤守着门房给他开了门。裴钧将车上带下的松青袍子递给六斤,问一声:“几时了?”“寅时快过了。”六斤双手接过那衣裳来,小跑跟在他身后,“大人是用膳还是——”“打水,我洗个澡。”裴钧边走边扯下身上被拉坏了袖口的补褂,再递给六斤道,“等你娘起了身,请她替我补了这衣裳。外头的车不必卸马,我迟些还待出去。”六斤忙忙应是,即刻同几个起早的丫鬟小厮一道去烧水打水。待伺候着裴钧洗漱了出来,董叔也起了,督着厨房熬了一碗热腾腾的菜粥端来,嘱裴钧即刻坐下用。裴钧历了整整一日夜的惊变、荒唐与疲累,眼下是全然没有胃口。可见着董叔目光忧心,他也只好坐下拿了勺子,心想多少用些,顺道同董叔交代交代外头究竟是怎么个情状。岂知此时话还没说,门外忽而有人来报:“大人,宫里来人了,说是来传圣旨的。”“圣旨……?”裴钧把勺子往瓷碗里一搁,眉宇顿沉,连忙起身领着一屋人走到前院,只见确凿是三个司礼监的太监领了一卷圣旨前来,一见裴钧,展开手中长卷便高声宣读起来:“忠义侯裴钧听旨。”裴钧别无他法,只得皱眉跪下。那太监便接着念起来:“奉天承运,皇帝敕曰:瑞王遗子姜煊,生性敏善,慧而好学。朕感其幼年失怙,母所不养,恸切已极,万念难当。兹特追先兄遗愿,善纳此子于宫中,养为亲嗣,以彰潜德。钦此。”话音一落,明黄绣龙的圣旨便递到裴钧面前。裴钧抬手刚一接过,身后董叔已瘫坐在地上,眼见着司礼监的再向裴钧告过礼走了,终于呜呼一声:“敢情这宫里接了娃娃去……不是接去玩儿的,是接去给皇上做儿子了……大人,等大小姐回来,咱可要怎么和她交代?”裴钧手中拿着圣旨,直觉沉甸,再思及头一日与姜煊分别时候的惨烈境状,心头更是一痛。他弯腰扶起董叔劝道:“您老先别忧心那孩子了,眼下这府里府外总在生事儿,他待在宫里……不定还稳妥些。往后等有机会,我再带他出来就是。”董叔听言,细想来倒也只可点头,便将眼角一点,叹:“昨儿我一早去瞧大小姐,上街却听人说晋王爷没了。想来几日前才在府上瞧见过,见着神清气朗的,怎知竟会……”说着他忽而反手握紧裴钧胳膊,切切劝道:“大人,如今您可得万万当心,万事万物,真当不得性命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