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节
作者:书归      更新:2023-06-19 00:11      字数:6526
  裴妍听了这话更是心痛如刀绞,捧着他脸,哭着哄道:“傻孩子,你看看,不是娘是谁?”裴钧走到裴妍身旁,抬手替她怀中的姜煊扯平了前襟道:“煊儿不怕,舅舅带娘来接你回家了。”“舅舅!”姜煊哑着嗓子叫了一声,眼眶中打转的泪水顷刻涌下。他搂紧了裴妍的脖子,双手扣起来,就像再也不想撒开。裴妍忍着眼泪抱上他起身,由裴钧扶着往外走去,又走回了枫林斋外胡黎的马车边。胡黎捞开车帘让裴妍和姜煊上车,又再度告诫裴钧千万莫忘他帮的这忙,听裴钧答应了,才再度捞开车帘让裴钧上去。不多时候,马车行到司崇门内,侍卫要上前查检,胡黎抬手亮了手牌打笑两句“事急”,得宫门侍卫全数放行,这便将裴钧、裴妍和姜煊渡到了宫外。裴钧扶着裴妍下了车,见前方巷角停着另外一架马车,刚站定了,便看那马车里探出赵先生的脑袋来,扬手叫他们赶紧上车。裴钧让裴妍先上了车,自己抱着姜煊后上,本以为姜越就在车中,岂知入了车厢却见车中只有赵先生一人,不由道:“晋王爷呢?”赵先生一边穿上自带的防疫罩衣,一边急道:“王爷方才一回府中,便听探子回来报说,泰王、福王几位叔父辈儿的王爷,竟连夜携家眷逃出京城了!眼下,王爷正嘱郭氏兄弟领人出城追踪,便只得托信让梅少爷帮着寻寻治痘的大夫,又令我驾车来接你们出宫,说是晚会儿再去忠义侯府与咱们会和。”裴钧听言凝眉:“泰王他们逃了?这是逃要回封地去?”“可不是,这真乃糊涂!”赵先生恶叹道,“他们贿赂了城防放行,殊不知城防一手收了钱,一手却要上报宫里。若非王爷先于宫中扣了城防的消息,他们这岂非伸着脑袋给宫里砍?”二人低声说着此事,在姜煊沿途的咳嗽声中,马车很快就到了忠义侯府。董叔已让全府下人都罩上麻衣、蒙了脸,梅林玉正领着大夫等在正厅里。见裴钧、裴妍回府,董叔忙迎上前来瞧瞧裴钧怀中的姜煊,一看之下,眼眶即刻红了,听孩子颤着嗓子晕乎乎地叫了声董爷爷,他更是泪都要下来:“作孽啊,谁成想宫里也能染上这病?”梅林玉摇头直叹,拉着裴钧袖子把他往里带:“哥哥,你赶紧搁下孩子医病,同妍姐都洗洗去,别孩子没好大人又染上了。”裴妍却从裴钧怀中接过姜煊:“我不走,我要陪着煊儿。”梅林玉急了,拦在她跟前道:“姐姐,两个专治痘疮的大夫马上就到了,我还带了个得过天花的婆子来帮衬,有他们照料,我同董叔也看着,你何苦冒这个险!”裴钧也劝:“裴妍,天花是毒症,这府上人人都要当心,你快随我去拿草药薰薰干净。倘若留着病气害了自己,你还拿什么去照顾煊儿?”裴妍犹疑一时,这才听进了劝,裴钧便让董叔抱了姜煊先去裴妍屋里,又亲自点了轮班杂役待命,这才拽着裴妍各自寻屋洗浴干净,烧了旧衣、换上新衣,又由韩妈妈烧了盆草药上下薰身,直薰到眼涩鼻酸,才又罩上新的麻衣蒙面,走到裴妍的院中。裴妍已先他一步过来,未得大夫准许入内,便正与梅林玉一同守在姜煊屋外向内张望。屋中灯火通明,两个治痘的大夫也穿着一身疫装,此时已替姜煊脱了衣裳,正仔细查看着姜煊身上的疹子。二人凝重地商讨了片刻,向外道:“世子殿下还小,这痘又出得急、出得烈,高热不退,若是贸然止痘,定会伤及脏腑、并发他症,眼下便只得试试顺势而行,先逼出痘来。只要痘疹结痂掉落,世子殿下便可无虞,只是……”“只是什么?”裴妍扶在门框上慌慌问道。大夫踟蹰:“只是,这逼痘之法,也不是万全。依照小世子的病状,约莫只两成把握得治。”裴妍闻言,双膝一软:“两成……”梅林玉忙扶住她,见她煎熬,亦急得说不出好话来。所幸裴钧此时还冷静,先拉了裴妍在廊中坐下道:“两成亦是生机。煊儿福泽厚,一定熬得过来。”说着便冲屋内的董叔招手。董叔会意,忙从袖子里拿出银锭赐给两位大夫道:“二位务必尽心尽力,若是治成,大人还有赏赐。”俩大夫赶紧谢礼,当即吩咐药童、婆子备办起药浴和汤剂来。裴钧见开始医治,想了想,还是招来满府下人与姜越送来护卫们,叮嘱他们谨防外人打探。正此时,六斤在外叫了声:“晋王爷来了!”裴钧一回头,果见姜越风尘仆仆走入后院来,还不等问话,姜越已急急说道:“裴钧,又来消息了。”裴钧听言一顿:“泰王找着了?”“不,不是那件事。”姜越摇了摇头,深吸一气平复呼吸,眼见满府下人正忙着给姜煊屋里端盆送水换东西,人多眼杂,便上前两步将裴钧拉到廊外,压低声道:“南地驻军传来飞书,说苍南道的盐民揭竿起义了!”裴钧脑中一懵:“什么?怎么会……”——在前世,南地盐民起义是薛张改弦失败的标志,在他记忆中,应当是元光十三年春天发生的事情,今生怎会此时就发生了?这无疑是再一次打乱了原本按部就班的历史之路,而这一乱,也无疑是比承平国姬改嫁和李存志之死更为宏大的变数。姜越见裴钧震惊不言,只当他是意料之外,此时不愿耽搁,已再度出声道:“这还不算完。裴钧,你且猜猜那盐民中领头起义的是谁?”裴钧心中发寒,思索一圈实在想不出是谁来,不由茫然看向姜越,却听姜越深吸口气,缓缓吐息道:“是李偲。”第117章 其罪七十二 · 密结姜越的话仿似一根细长的竹竿,将“李偲”这一篝几近熄灭的冷火挑燃了。当中的火星渐渐生出光和热来,慢慢将裴钧的记忆照亮,令裴钧一字不漏地想起了李偲接李存志尸身返乡时怒吼的话——“……就连如此人物与裴大人你也救不得我爹,那这一朝上下,究竟是黑成了什么情状?往上数法司、内阁和天宫里的皇上,一个个也定然是绝顶的昏聩!”“凭什么贪官污吏肥了腰包,伸冤的人却要死?凭什么我爹一辈子没过上好日子,却连死都死得冤屈!”原来命运的轨迹转向后,竟在这里蛰伏待起。裴钧此时此刻忽而发觉:若他如前世一般没有制止邓准伤人,就不会救回钱海清拜师;没有钱海清,他不会知道唐家在南地贪墨受贿、挪用公造,也不会让钱海清想法子对付唐家,那么,钱海清就不会请李存志入京。若李存志没有入京为李偲和南地百姓伸冤,自然就不会因越诉而死,如此,李偲无法出狱,就会在盐民起义前死亡,也不可能被朝廷赐还,不可能成为盐民保长,更不可能煽动乡镇、领兵起义。而这一切,全都源于裴钧今生睁眼后的第一个决定——阻止邓准,救钱海清。裴钧心底一冷,脚下虚浮地倒退了半步,扶住庭中的树木,吐着寒气问姜越一句:“他们打出的旗号,是不是‘贪官污吏必须死’?”姜越眉心一敛:“你怎么知道?”——因为这就是前世盐民起义打出的旗号!裴钧勉力按下心中悸悸,低声答姜越道:“你想想李偲那时在御史台里说过的话,便猜都能猜得出了……眼下盐民不恨皇上,最恨的就是定下新政的朝臣。这个旗号是最能煽动人心的,李偲很聪明。”他在树旁的石桌边坐下,犹在惊疑这万事万物间布满的伏线,却听姜越坐在他身边道:“裴钧,我知道眼下煊儿病重,说这些或许不是时候,可……”见他欲言又止,裴钧意料之中地叹息:“我大约知道你想说什么了,你想说机不可失。”“不错。”姜越凝眉看了眼身后人来人往的姜煊的屋子,压低声对裴钧道,“姜湛一直想将你我分而治之,我们一日不反,他就一日可以将你我二人远调两地。既如此,我们何不利用此番机遇?若我能前往南地平叛,遇见的是李偲,那于我们而言,未尝不是好事。”裴钧顺着他所言一想,点头道:“是。姜湛不知我们帮过李偲,更不知我们已然在各处布置下了兵马与粮饷,若是派你出征,你不仅能出京调遣军事,更还可能说服李偲加入我们。”“不止如此。”姜越见他没有否决,继续道,”待我集结封地屯兵和粮草,还可与北地驻军的萧临联络,成南北之势,夹围京城,以内阁献策削藩为由、‘清君侧’为号,迫使内阁自解,再令姜湛退位让贤。姜湛削藩在即,皇亲兄弟已逃出京城,不再会支持、庇佑他,更别说为他出兵,他所靠的,就多是皇城司与禁军人马。而禁军与皇城司常善防守,依赖持久作战消耗外敌——”“故而,我们只要管控了京关五营的粮草,再截断各地援军进京的路,那姜湛的人马后续乏力,自然就不再是强攻的对手。”裴钧接过他话头,极速地思索着这一系列计谋的可行性,最终再度点头,“如此,还需我留在京中继续分散蔡、张和姜湛的注意,也更要分化他们的势力,最好能让朝臣的心也渐渐归顺于你,这样等你回到京中,入主朝廷的阻力也会小上一些。”姜越认真道:“你真以为可行?”裴钧叹了口气,抬手将他耳发敛到耳后,轻声道:“姜越,我们已经准备了很多,可行与不行,还是要做了才知道。眼下姜湛已经对皇亲步步紧逼,你若不反,后半生的自由与荣辱便都似成王一般,皆要看姜湛眼色,而一朝不慎,又甚可殒命。是故,如今就算不为天下,为了你自己也要搏这一把。如若可能,最好是联合几位王爷一同反。”姜越轻叹一声:“我又何尝不知?可哥哥们回了封地,已算是暂且安全,若非见我胜利在望、能分他们一杯羹,他们又怎会愿意出兵出力随我搏这一把?”裴钧凝重地摇了摇头,细思下问姜越道:“那你可有信心说服李偲、萧临和更多的人来支援我们?”姜越道:“当年萧临与我在军中早已相互许诺,若有一日能将这天下一变,定彼此相扶、勉力一战。他是一定会帮我的,可至于李偲,那就是赌了……”此言一落,二人间稍稍沉默。他们坐在裴妍屋外的庭院里,安静了,便听见屋里的大夫急急吩咐下人和药童的声音。裴钧的身后传来裴妍隐约的啜泣,扭头间,只见梅林玉正守在裴妍身旁低声宽慰。此景叫他一时恍惚,脑中竟又浮现出前世姜煊躺在棺材中的灰白死寂的小脸,不禁猛一摇头,闭眼长叹。姜越关切地看向他:“怎么了?”裴钧缓缓睁眼,低沉道:“方才我抱煊儿,发现他身上的魂铃不见了。姜越,你说,这会不会是天意……”“不会,你别乱想。”姜越打断他道,“魂铃之说只是传言,煊儿吉人自有天相,绝不会有事。你若实在担心……”他说着,解下自己腰间一物递到裴钧眼前,“就把这玉符给煊儿戴上。它是父皇在我幼时赐下的,随我出入战场好些年了,就算佑不了平安,所聚的血气也能煞走等闲邪灵。”裴钧接过来一看,只见这小指长短的方形玉符上刻画着梵经祥云,玉质温厚,边角已磨得圆润,眼见真是姜越随身多年之物。他赶忙要退还给姜越,熟料姜越却趁周遭无人看顾,捧过他脸来轻轻一吻,随即拿起玉符,走到屋外裴妍身边,轻声让裴妍拿去给姜煊戴上。裴妍拿着玉符一愣,只听说是保平安的,便赶忙谢过姜越赐物。恰这时屋内的大夫给姜煊喂完了逼痘的汤剂,裴妍便穿上白布褂子、蒙了口鼻,带着那玉符进了屋去。不一会儿,屋内的大夫忙完一阵子,走出来暂作歇息,屋中便响起了裴妍柔柔哄姜煊睡觉的声音。裴妍唱着一段段轻盈的西峡小调,那柔软的歌声飘出窗户,钻进裴钧的耳朵,让他在身旁姜越沉默的陪伴下,忽而有了分久违的,属于家的感觉。这一夜,忠义侯府上上下下没有一个人阖眼,到翌日辰时,大夫正要给姜煊上第二次疮药,宫中忽而来了人,在大门外传三品以上官员即刻觐见。裴钧料想这是宫中也获知了南地盐民叛乱的消息,眼下要重臣觐见,无非是商议如何应对,于是只好与姜越分头启程,乘轿入宫,待到了清和殿中放眼一看,六部之列里,除却方明珏品级不足无权前来,接任了兵部尚书的蒋老也依旧没个人影。不一会儿,闫玉亮也到了。裴钧不免再问他一声蒋老何在,不料却听闫玉亮说:“蒋老举家跑了。”裴钧一懵:“他什么?他也跑了?”“可不是!”闫玉亮手背叠在手心里一拍,目光四下看了看,皱眉低声道,“蒋老就是成王卖官鬻爵的受惠人之一,他还给成王拉过不少生意。崔宇前车之鉴就在眼前,他自然担心被此牵连,在这节骨眼儿跑了是怕没命。”说到这儿,他想起来道:“对了,今早蔡延来了吏部致休,也带了最后一份令来,要提的还真就是蒋老的案底,估摸是想顺着蒋老查到你替蒋二保的卷上。”“保卷事小,想污我暗控朝政才真。”裴钧皱眉道,“看来蔡家眼下是想咬出我的罪过来,好借张家的手除了我。”闫玉亮正想答话,此时却听朝中打响,司礼官报:“皇上驾到!”一时众臣陆续跪礼山呼,姜湛步入殿中,一言不发地走到御案后坐下。他双眼扫视堂中跪着的朝臣,镇着怒意道:“苍南道的盐民造反了,众卿可听说没有?”堂中理所应当地起了一阵倒吸气的惊讶声,姜湛听在耳中,心底更愤,抬手握紧了金龙的椅柄道:“折报中说叛乱已起了多日,领头人竟是那告御状的李存志的儿子,李偲。此人聚集了万余盐民,眼下仍在招兵买马,已经开始攻城略地!亏朕还赐他良宅沃土、赐他官职,他竟是一回去就领人反了!这简直是狼心狗肺、藐视圣躬、目无王法!其罪当诛!今日让众卿过来,便是要议一议由谁去镇压此乱。”说到这儿他落目一看堂下,倏地皱眉:“兵部的人呢?”四周官员皆看向六部队列,裴钧听言双目轻转,忽而先于闫玉亮一步出列:“自成王案起,蒋尚书不知所踪已有三日,吏部已派人去找。”“不知所踪?”姜湛眯起眼来盯着裴钧,片刻才冷冷一笑,不过多追究道,“既然兵部无人,那就由裴少傅说说谁去合适罢?”闫玉亮听言,忧心看向裴钧,却见裴钧无喜无怒般捧着笏板道:“回禀皇上,朝中猛将多在边关镇守,回调尚需时日,臣以为,应当就近调取苍南道一带可用之人。比如,雁翎关守将韩太清就可以——”“雁翎关已然投敌了。”姜湛提高声音打断了他,从桌上拿起个折子扔在裴钧跟前,讥讽道,“裴少傅不是耳聪目明么?如此消息,是当真没听说,还是明知故问、怠误战机,等着看盐民打来京城啊?”裴钧原就是随口一答,对姜湛的讽刺也充耳不闻。他不无所谓地弯腰捡起那折子一读,发觉姜湛接报的时间虽晚于姜越,但却有了更翔实的消息。比如,李偲集结几镇人马后,首先就去了雁翎关,以自身经历和父亲李存志的声誉,说服了韩太清麾下数千人加入起义军,并予以大权。韩太清常年镇守南地几处关隘,对兵力、布防都了如指掌,一时猛攻之下,雁翎关以南的数城正陆续失守。起义的人马还在壮大,算上信件来往的时日,如今已不知又是何等境况。裴钧心中盘算着,面上只执着文折看向姜湛不言,那模样,就像是心中已有了答案,却不愿说出来。姜越站在亲王一列中仅存的几人里,向武将一列看了一眼,武将之中随即出列一人道:“眼下边关将领虽难于调派,但京中却有仍一人曾身经百战从边关归来。”“谁?”姜湛轻轻挑起眉头看向武将之中,只见是萧老将军跛着脚向前走了两步,抱拳低头道:“禀皇上,老臣以为,晋王爷姜越治军有方、足智多谋,善攻善取、鲜尝败绩,足可带兵荡平南地叛乱!”裴钧抢在姜湛开口前急急道:“不可!萧将军,晋王身体尚未痊愈,贸然领兵实在不妥。叛军如若战胜皇亲,更要士气大涨,朝廷不可冒这个险!”姜湛将此景看在眼里,眉心即刻蹙起:“裴少傅,你究竟是忧心叛军势大,还是忧心晋王安危?”一时间,殿内所有朝臣都看向裴钧,亲王一列中,子侄辈的王爷又都看向姜越。裴钧皱眉不言间,姜湛继续道:“依朕看,裴少傅是忧心太过。既然晋皇叔说,此番复生是有姜氏先祖作佑,那朕就相信,晋皇叔定是洪福齐天、吉人天相,如若出战,也一定是战无不胜,所向披靡!”内阁之中张岭闻言,起了身来正要打断,可姜湛却不等他说,已下令道:“传朕谕旨,令晋王姜越为将,即刻清点兵马、率领粮饷,三日后领军南下平叛,将乱民一网打尽,还江山太平!”殿上众臣一时山呼“吾皇英明”,陆续跪地间,姜越与裴钧对视一眼,低头接旨道:“谨遵皇上谕旨,臣,定不辱命。”下朝后,张岭急急追上退朝的姜湛,肃穆万分地劝谏道:“皇上,晋王与裴钧暗中相联,方才不过是演了出欲擒故纵的戏码,要激怒皇上派晋王出征。晋王一旦出京,就有了机会调遣这些年来暗中安插的兵力,到时候若联络兵马围困京城——”“他联络谁?”姜湛放开身边胡黎的手臂,回头看向张岭,“眼下泰王几个都逃回封地了,成王还在牢里,有兵马的皇亲里是没有人敢帮他的。”说完,他见张岭还要再劝,便不耐烦地抬手打断了张岭,皱眉阴狠道,“况且,他也不会有命活着回来的。”张岭闻言一凛,见他已听不进再劝,无奈之下只好低沉道:“皇上,请容老臣再说最后一句……当今朝堂局势诡谲,蔡氏暂颓,裴党却与晋王联结,此乃军政合并,图谋不轨,尚不知会如何搅乱朝政,如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