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节
作者:八月薇妮      更新:2023-06-19 01:43      字数:4179
  哈哈哈第138章 0802二更赵宗栩跪倒在雨水之中道:“皇上如此说, 臣死无葬身之地!”其他朝臣亦都磕头,纷纷回答道:“臣等委实不敢!”那一身清新雅致的浅青色龙袍被雨水淋湿, 变成了有些阴沉的深青色, 他鲜明的五官浸润了水色,却越发显得浓眉如剑, 目光凛冽, 俊美之中又带无线的肃杀, 令人不能直视。赵宗冕环视周围:“差一点你们就爬到朕的脸上来了,还说不敢?”众臣子道:“请皇上息怒。”赵宗冕看一眼跪在地上的文安王, 重新回身:“好好想想朕说的有没有错, 你们一个个号称忠君爱国,先帝遗诏上谆谆叮嘱叫你们齐心协力匡扶幼主, 幼主是谁?就是朕!试问你们做到了没有?当初装聋作哑没有一个敢出面主持公道,现在朕自己承继大统, 你们反倒来劲儿了似的跳的欢实!跟先帝对着干,跟朕对着干,这就是你们所说的忠君?一个个饱读诗书子曰诗云,却明干着忘恩负义的小人行径, 叫朕看都该拉出去砍了!”轰隆隆地雷声伴随着他的呵斥, 在泰和殿的层云跟冷雨之中回响。群臣被痛斥,有的身上虽冷,脸上却涨热, 瑟瑟无声。“啪啪”,是赵宗冕踩着雨水走到礼部尚书跟前:“连尚书, 怎么不吱声了,你身为礼部尚书,什么三纲五常的比朕清楚,现在给你机会,你还有什么话?”礼部尚书匍匐在地:“臣……臣只是因先前皇后之死,觉着有内情,所以才一时……并不是故意要冒犯皇上。”赵宗冕道:“都不用着急,你们不是想个水落石出吗,朕也巴不得知道有没有内情,内情又是什么呢,朕不急着定案,你们也别忙着冤枉好人!”朝臣们又是意外,又且惶恐,给赵宗冕从头骂了这么久,每个人的心都颤了起来。再加上有四位大臣的尸体凉在前面……可皇帝突然话锋转圜,却让众人惊乱的心微安。当下断断续续道:“皇上圣明。”赵宗冕往回而行,从尸首之间走过,又走过文安王身边,却并没有看他一眼。直到重又上了台阶,赵宗冕才道:“上次朕在金殿上说过,叫你们别再打贵妃的主意,今日却还有人哓哓狂吠,显然是没把朕的话当会事儿,横竖今日已经见了血,索性就大过过瘾。”赵宗冕说到这里,扫了一眼旁边的顾恒。顾恒抬手往下一压,两侧的龙骧卫踏雨而出,冲到百官之中,犹如鹰隼捉小鸡般,迅速地押了几人出来,其中便包括礼部尚书。其他朝臣不明所以,张皇四顾,连尚书更是颤声道:“皇上、这是干什么?”赵宗冕并未回答。顾恒道:“干什么连尚书难道不明白么?今天这场戏若没有你们辛苦的在幕后策划,岂会这样顺利的上演?”连尚书的脸色比头顶的阴云还要灰暗,目光突然扫到地上那些凉透的尸首,他的眼珠在瞬间凝滞了一下,然后被无边的恐惧充满:“皇上!”赵宗冕已经道:“押走。”这一场轰轰烈烈必将载入史册的“廷变”,在电闪雷鸣之中,在连绵不绝的大雨之中,以这样一种干净利落的方式落下了帷幕。当群臣们拖着沉重的脚步,披着被淋透了吸饱了雨水的厚重朝服玉关往宫门外而行的时候,却还有一人仍跪在泰和殿前。赵宗冕将走的时候,回头看了文安王赵宗栩一眼。赵宗冕道:“皇兄,为何还不起?”文安王道:“今日之事,虽跟我并无关系,但事先我早就知晓。知情而不报,请皇上降罪。”赵宗冕看了他一会儿,才又回过身来,他凝视着文安王道:“皇兄,当初你助朕登基的时候,就该知道,朕不会动你,所以才许你将家眷迁回京内,委以重任。”文安王垂头不语。赵宗冕说道:“你可知道为什么?”文安王的唇动了动,却并未出声。“因为当初朕年幼在宫中,那时候多蒙你的照料,而你,也是当时朕心中最喜欢同最敬佩之人。”赵宗栩眉头拧起,雨水顺着他的眼角往下,浸的眼睛也涩涩地很是难受,眼前一片朦胧。赵宗冕说道:“你照料朕,也照看吴贞,让我觉着皇室之中总还有这么一点亲情。”所以就算知道文安王其实也有意于皇位,但正如文安王所说,当吹赵宗冕叫吴贞去告诉他,让他不要进京的时候,实则是在让文安王选择。若文安王选择在那时候离开,就必将成为赵宗冕的敌人,不管是雁北军还是顾恒,都绝不会容他活着。文安王立即选择了靠向赵宗冕,且拿出遗诏,所以赵宗冕才并没有为难他,反而重用。赵宗冕仰头看天,头顶的阴云背后透出了些许光亮,这场雨终于要停住了:“你可别逼朕把这最后一点念想都撕碎。”他转身要走的时候,文安王道:“我并没有……像是你说的那样想要取而代之!”赵宗冕脚步一顿。文安王抬头,他对上赵宗冕幽深的目光,终于说道:“你难道不知道?早在我奉遗诏入宫的时候,就已经放弃。这一次我之所以默许他们……不过是因为皇后。”赵宗冕皱眉:“为什么?”文安王抬手在脸上抹了一把,道:“因为我后悔。”文安王的声音变得很低:“当初明明有机会可以阻止你跟林妃之事,我却没有动手,如果不是林妃的出现……现在一切都会不同。”赵宗冕盯着他看了半晌,他本想回文安王一句,但最终却只是笑了笑:“皇兄,起来吧,回家后好好洗个热水澡,府里想必也惦记着平安呢。”赵宗冕负手转身,文安王望着他的背影,突然大声道:“臣,请辞去官职,返回封地。”他说着拱手俯身,以头贴地。赵宗冕脚步未停,头也不回道:“不准。”离开泰和殿,赵宗冕并非往勤政殿返回。顾恒最熟悉宫内道路,且又知道他的心意,当然知道他要去哪里。只是想到方才文安王的话,顾恒道:“为什么皇上不趁机准了王爷的辞职奏请?”赵宗冕道:“他做的很好,也并没有过错,为什么要放过这样一个人才?”“留王爷在京内,那些朝官终究会有些念想……今日之事,若不是王爷在京,他们只怕也未必敢如此胆壮。”“这又如何,”赵宗冕淡淡道,“当初朕继位,人人都猜朕容不下文安王,可又如何?朕委以重任,让他负责五城兵马司,如果今日他果然有异心,又怎会不调动五城兵马?”顾恒这才明白,原来赵宗冕让文安王负责五城兵马司,并不仅仅只是恩深嘉勉,且更有一层考验的意思。若今日文安王想要造势而调动了五城兵马,那这会儿就不会是跪在泰和殿那样简单了。顾恒敛了心神:“要不要先回去换件衣裳?”赵宗冕浑身都湿透了,仗着他体魄强健,但这样也是大为伤身的。赵宗冕道:“以前行军打仗,这都是常有的事儿,都习惯了。”说着道:“把你的衣裳脱下来。”顾恒一怔,很是无奈,赵宗冕见他迟疑,喝道:“快点。”顾恒毕竟没跟他一样走到雨中去,所以衣物还是干燥的,而在说话间,赵宗冕已经将自己的龙袍脱了下来,因天转暖,他又是个阳盛的体质,龙袍里只一件薄绢丝中衣,一并撕了扔给顾恒。顾恒才慢吞吞把自己的统领服脱下,就给赵宗冕拿了去:“磨磨蹭蹭,又不是个娘们。”顾恒简直无语,他向来很注重自己的仪态,从来不曾有过衣衫不整的样子,更遑论这当众脱衣。幸好他里头还穿着黑色的劲装,不然若只穿中衣的话,以后不知如何在这宫里厮混了。赵宗冕边走,边把顾恒的统领府套在身上,试了试还笑道:“好像有些瘦,幸好身量还差不多。”顾恒一声不响,心里却想:“你这是活该。”在赵宗冕进了太极宫,往养心殿而行的时候,雨已经收住了。天开始慢慢透出晴色。其他随从包括顾恒在内,都在门口站着,而赵宗冕进门的时候,也一眼看见了立在养心殿屋檐底下的成宗,仿佛正在抬头看天色。赵宗冕拾级而上:“太上皇好兴致,看什么呢?”成宗低头,眯起眼睛看了会儿:“是宗冕?你……怎么穿着这一身?”赵宗冕道:“衣裳湿了,暂时换了这身顶着。”“我还以为是顾恒来了呢,”成宗笑笑,“你有什么急事,衣裳也顾不得认真换就来了?”赵宗冕道:“的确是有一件要紧的事要告诉太上皇。”“你说,到屋里坐着说罢。”成宗扶着太监的手,正要转身,赵宗冕道:“不必,还是在这里说更凉快些。”成宗这才站住:“好吧。去搬两个椅子出来。”内侍转身入内,很快地抬了两个圈椅出来,成宗请赵宗冕落座,自己也坐了,道:“说罢,什么要紧事?”赵宗冕道:“这一件事,朕本来早得到了消息,只是担心太上皇的身体,所以叫人瞒着,不曾告诉。”成宗猜到他要说什么:“你、要说的可是……启儿在南边罹难之事吗?”他低低地垂头下去,苍白的头颅微微摇晃,显得十分凄惶。赵宗冕道:“您已经知道了?”成宗哑声道:“这世上终究没有不透风的墙,就算不想知道,也终究会得知,毕竟真相便是真相,掩不住的。”赵宗冕道:“可有一件古怪,启儿原本被贬在昌云,不知为什么,却在距离蜀中不远的渝都被害。”成宗笑了两声,却是苦笑:“这个不稀奇,他一定是自己私自跑去渝都了。毕竟他已经被贬斥,又没了太子之位,所剩的当然只有游山玩水了。当初放他出京的时候我已经叮嘱过他,叫他不要到处乱跑,好好地留在贬地,没想到他还是不听我的话……”雨水虽然停了,仍然有水珠沿着屋檐滴落下来,吧嗒吧嗒,打在廊檐之下的地面上。赵宗冕道:“原来是这样……唉,太上皇自然也是想不到的。毕竟连朕也没想到,明明本地官兵已经把叛军重重围住了,赵立居然还能用出金蝉脱壳的法子逃出重围,找到启儿报复。不过太上皇放心,赵立如今虽然仍在逃,朕已经命川军加急搜索,想必不日就有结果。”成宗道:“是吗?不过……我还是希望能够把赵立活捉,我想当面问问他……是怎么对启儿下手的。不知皇上可能答应不能?”赵宗冕道:“这自然是无妨。朕会命他们能捉活的就尽量捉活的。”“那就多谢皇上一片苦心,如果皇上能够拿住真凶,为启儿报仇,他在天之灵瞑目,连我也能安心闭眼了。”成宗微微欠身。稍微换了个坐姿,成宗又道:“是了,怎么听说,先前泰和殿那边,朝臣们有事急奏,不知是为了什么,现在怎么样了?”赵宗冕道:“不是什么大事,如今该拿的拿,该走的都走了,风平浪静。”成宗抬头:“该拿的拿?皇上捉了人?”赵宗冕道:“有几个不知死的,暗中串通起来闹事,已经给拿下,交给镇抚司去审讯。”成宗沉默了片刻:“嗯,也是该整治整治了,先前我因年老体衰,把朝中之事都交给了启儿,他那个性子只怕就少于约束,才让朝臣们不把君王放在眼里。皇上做的很好,是时候让他们知道知道谁才是这天下的主人了。”赵宗冕道:“哪里称得上主人,倒像是给人算计来算计去的肉。”“你的性子还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赵宗冕笑看着成宗:“太上皇觉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