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节
作者:八月薇妮      更新:2023-06-19 01:44      字数:3855
  顾恒见说到这个地步,便道:“娘娘可是担心,这赵立回京后,会胡乱的攀咬,糟蹋娘娘的名声吗?”西闲道:“是有这个顾虑。顾统领你觉着我该怎么办呢?”顾恒听她询问的时候,语气并不像是素来那样淡然,反而带了几分无奈无助似的。顾恒想了想,淡声道:“也许,赵立该死在乱军之中,那也就一了百了了。”西闲原本存的就是这个意思,如今听顾恒一语道破,果然是心有灵犀。西闲又是欣慰,又觉着不安。“但是,这次出马的是镇抚司的人,一定会保全赵立回京,而且镇抚司的人最擅长审讯,只一路上,会不会……”西闲想问的是,镇抚司的人会不会先下手为强,问出赵立“真相”。顾恒道:“娘娘放心,这个是不绝会的。”“哦?”西闲最担心的就是“真相”已经被人得知,听顾恒如此说,不禁动容,微微倾身向他,渴望他快些说出来。顾恒抬眼:“镇抚司这次去的是缇骑,只负责押解犯人,按规矩是不能跟人犯紧密接触,更没有审讯之权。这是镇抚司的制度,就是为了防备押解要犯的时候提前走漏了消息。”西闲轻轻吁了口气,大概是去了个心结,她不禁语带嫣然道:“原来如此。多谢顾统领为我解惑。”笑容乍现,在顾恒的面前,犹如春风抚过,万物生辉,却都不及面前之人笑面如花。西闲一笑之下,却发现顾恒直直地看着自己,眼神……却有些莫名的情绪似的。西闲微怔,继而敛了笑。可顾恒仍没有挪开目光的意思,西闲不禁垂了眼皮,低低咳嗽了声。顾恒这才察觉,急忙又低下头去:“娘娘、是还有别的吩咐吗?”仍是冷冷淡淡的语调。西闲被他方才一瞥,略觉心惊,又想了片刻,才道:“暂时没有了。其实倒也不足为虑,等本宫再想好了,若还有别的疑问……还得继续请教顾统领。”顾恒默然道:“臣遵命。”他退后两步,要走的时候却又止步:“顾恒先前那句话并非虚言,娘娘若有差遣,定会效命。”他沉声说了这句,才拱手躬身,后退出殿去了。西闲望着顾恒离开的背影,想到他方才呆呆看着自己的眼神,心里惊疑之余隐隐有些异样。但现在顾不上想这些细枝末节,西闲在意的,仍是一个赵立。既然断绝了赵立在路上泄密的可能,那就不用过分着急了,剩下的时间还可以仔细筹谋。西闲之所以如此关心赵立,当然不是她方才对顾恒所说的原因,而是因为她知道,废太子的死,的确并不那么简单。赵启被贬放到金陵一带,也是太上皇苦心孤诣,想让自己的儿子在温柔乡里颐养天年。但是赵启被废为庶人,日子自然不会那么好过,大概是听说“天府”之佳,竟浪荡到了渝都。本来也无妨碍,毕竟赵立的叛军被死死地围困在蜀中城内,赵启完全是可以在外头横着走的。谁知偏偏赵立竟“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地出了城,而且神不知鬼不觉摸到了渝都,杀死了赵启。诚如吴贞之前所预言的,西闲的确是想要赵启死,而且一直都没有忘记。因为不管赵启是否是失手,却是他亲手推了苏舒燕,在西闲心目中,这人给废妃一样该死,只是废黜,完全不足以解开她心头之恨。毕竟苏舒燕是一尸两命,又怎么不能送他两人去给苏舒燕赔命呢?但是西闲万万没想到,在她还没谋划妥当之前,已经有人替她动了手。那个人,自然就是当时接了圣旨去蜀中宣诏的关潜。本来西闲还没想到,只是听说废太子之死后略觉疑惑。为什么竟然如此天随人愿?可是世上哪里有这样痛快的事,不过是有人苦心孤诣谋划罢了。尤其是听赵宗冕说起当时关潜曾身先士卒,带人冲锋陷阵。多半是在那时候,跟赵立接洽,或通风报信,或有意放行,让赵立去报仇。具体详细,不得而知。最主要的是那根关潜特意送给她的竹笛。泰儿曾问:“怎么只给母妃?”是啊……关潜很疼爱泰儿,为什么只给她这竹笛。关潜明明是用那湘妃斑竹,向她告知:仇人已经死了。从桃城到雁北,从雁北到江南,从江南到京城。那个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少年,是最了解西闲心意的。所以在西闲亲自动手之前,他送了这一份大礼给她。但是太上皇那边,早起了疑心。西闲不怕他怀疑是自己动的手,只是如果妨碍到关潜,她自然不能坐视不理。本来是想除掉赵立的,就如顾恒所说那样。西闲之所以选定了顾恒,一来是向来的相处,觉着顾恒人品可靠,二来,却是因为先前的弹劾之事。顾恒明明知道了她跟成宗密谋,却敢对赵宗冕守口如瓶,而西闲如今所需的人,正也得有如此胆识,放眼宫内,除了他,仿佛没有人敢如此对待赵宗冕了。虽然冒险,却也只得一试。且说顾恒回到了勤政殿,赵宗冕道:“去哪儿了?”顾恒道:“甘露宫娘娘召见。”赵宗冕问道:“叫你去干什么?”“因为宫里新安排了众贵主的住处,娘娘吩咐我约束好侍卫,尤其是延秀宫周围不可任由他们乱走,免得冲撞了贵主。”赵宗冕一笑道:“这种小事也叫你亲自过去。”“事关皇上的后宫,怎能说是小事。”赵宗冕听了这句,突然道:“小恒,你什么时候,跟陆尔思成亲啊?”见顾恒不答,赵宗冕道:“还是赶紧吧,及早生个孩子出来,泰儿也有个玩伴,如今朕的二小子都有了,你不觉着孤家寡人太没趣了吗?”顾恒问:“皇上怎知道是个皇子不是公主?”赵宗冕道:“只是有那么一种……不太好的预感。”顾恒皱眉:“皇上这是何意?”赵宗冕道:“一个就够头疼了,再添……哼,你真以为儿子多是好事啊。”无奈地叹了声,大手一挥道:“赶紧叫钦天监选日子,你不着急,朕都替你着急了。”第149章 0806二更缇骑押解赵立的事, 本来跟顾恒没关系, 只是他作为赵宗冕的心腹, 难免会接触到一些机密。本来他管的是龙骧卫跟禁军,镇抚司的事不归他辖制,顾恒也并不想插手, 但因西闲这一问, 情形自然不同了。后两日, 赵宗冕果然命关潜为南行招抚使, 前去向孟氏宣告纳降安抚书。这天下午,镇抚司的镇抚使郑玄入宫面圣, 顾恒猜到他必会禀告押解赵立之事, 只是凝神细听,却只隐约听到什么“很快、顺利”之类,可见此事郑重,所以才会这样沉声谨慎回复。顾恒在外又等了半刻钟,门才打开。郑镇抚使出门,不免同顾恒寒暄几句, 顾恒故意道:“镇抚司最近像是很忙, 人手可够吗?”郑大人笑道:“因出外差,京内人手的确有些欠缺。顾统领这里有没有好手借调几个给我们?”都知道龙骧卫是朝廷内卫,个个人才, 但顾恒为人却很不好相处, 更加“爱兵如子”,自己打骂可以, 是绝不肯给别人呼喝的。郑玄本也是随随便便搭讪一说,没想到顾恒道:“都是兄弟,何必客气,看郑大人近来甚是忙碌,如果有需要,从龙骧卫天字营里先抽调四百人给郑大人差遣就是了。”郑玄喜出望外:“此话当真?”顾恒道:“回头我吩咐一声,让他们去镇抚司报到便是。同是为皇上效力,何分彼此。何况宫中无事,他们也只是每天操练,与其在这里自己打自己的演练,不如先去镇抚司历练一番,必然比空打要好些。”郑玄笑道:“这实在如同雪中送炭,兄弟多谢了。”顾恒道:“不用客气。对了,你方才所说外差,可是往南边押解赵立一行?按行程也该回来了,怎么如此耽误。”郑玄方神秘说道:“刚刚就是跟皇上禀告此事呢,如今已经走到雍水了,只要路上顺利,不出三日就回抵达京城。”他说了这句又忙道:“可回来后自然另有任务,顾统领那四百人可一定得……”顾恒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出去的话岂有反悔之理。放心就是。”郑镇抚司这才笑嘻嘻地去了。顾恒目送他去了,心中惦记着“三天”之说,转头看向甘露宫的方向,本能地想把这个消息赶紧先告诉西闲,要如何反应且看她的示下。正想前往,就听到殿内太监道:“皇上传顾统领。”顾恒只好先回殿中,却见赵宗冕正端着个玉碗,不知在吃什么。赵宗冕一边吃一边看着顾恒,含糊不清地说道:“你过来,过来。”顾恒一直走到桌边,赵宗冕才说:“你刚才在门外,跟郑玄说什么了?”顾恒道:“郑大人诉苦说人手不够,我借调了四百龙骧卫给他。”“你向来是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这次怎么如此大方?”赵宗冕说着,回头看了一眼身旁的太监,“再盛一碗。”“不过是守望相助罢了。”顾恒说着扫了一眼,见旁边那天青色的汤锅里,却泡着些似藕粉,芋圆,又像是冰碎似的东西,琥珀色,还浮着星星点点的碎花瓣,有一股清淡的异香。顾恒见赵宗冕吃相不忍卒读,不由道:“皇上什么时候爱吃这些甜腻之物。”赵宗冕正示意太监把那碗给他,闻言道:“则是贵妃记得的一个方子,特叫御膳房做的,朕尝着还好,你既然不爱吃就算了。”顾恒这才想起,先前甘露宫的小江子是提着一个匣子过来了一趟,他只依稀记得是送吃食,却忘了这件。一时忙道:“今日天格外热,若皇上赏赐,自然不敢推辞。”赵宗冕笑道:“算你识相,别人想吃还吃不着呢。”顾恒这才接在手上,银匙挑了些尝尝,微酸微甜,清凉沁香,似冰非冰的到了舌尖便融化了,吞下咽喉仍齿颊留香,让人迫不及待想再吃第二口细细品尝。大暑天的吃这种东西是最合适不过,种种滋味简直恰到好处,顾恒这才明白为什么赵宗冕吃的那样。顾恒吃了两口,忍不住道:“贵妃娘娘真是心灵手巧,我从未吃过这样的好物。”赵宗冕面有得色道:“她最爱看闲书,指不定又是从哪本书上记下的老方子呢,是调制了几天后才总算熬成了的。”赵宗冕把玉碗放下:“好了,其实是有件正经事要交给你去做。”顾恒闻言,忙把剩下的先都喝了,才将碗放下:“皇上请说。”赵宗冕道:“方才郑玄来,说镇抚司押解赵立已经到了雍水,不出三天就能到京城。不过……朕有些不放心,所以想让你出城直奔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