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节
作者:八月薇妮      更新:2023-06-19 01:48      字数:5350
  阿照便命众人都退下,自己也退了出去。郭贤妃转头:“娘娘这是……”西闲道:“本宫也正有几句体己话要跟贤妃说。本来……早该告诉你了,只不过你毕竟有孕在身,不宜听那些大消息,万一惊动胎气,岂不是弄巧成拙?”贤妃忙道:“娘娘有何话?臣妾无碍的。”西闲叹了口气,说道:“说来这件事是本宫的不对。数日之前,太子去林府,路上出了一点事……”“太子出了何事?”贤妃惊问。西闲道:“不过是有人闹事,惊了马而已。当夜太子便留宿林府了。我因觉着是随从之人护佑不力,一时想不开,就向着皇上发了脾气。”那夜西闲在勤政殿前怒斥赵宗冕,虽然周围都是皇帝近侍,但难免会有零星眼线,郭贤妃多半早已经知晓。贤妃却蹙眉流露疑惑之色:“这……”西闲笑笑:“你也知道皇上对本宫是有些偏宠的,不过那会儿本宫的话说的重了,幸而皇上并未责罚,只是他一气之下……”西闲转头看看周围,抬手在唇边一遮,皱眉道:“皇上离宫出走了。”“什么?”贤妃大惊,惊疑之情溢于言表。“嘘,这件事现在谁也不知道,本宫也吩咐关潜顾恒他们严守秘密,”西闲凝视着她的双眼:“只是妹妹你毕竟不同其他,如今又怀了龙裔,所以……也不必瞒你。”郭贤妃迟疑:“但是、皇上……又去了哪里?”西闲道:“本宫已经派了南镇抚司的苏霖卿去把皇上追回来,现如今得到的消息,是皇上往北去了。唉,这多半啊,是放心不下雁北,亦或者是因为近来北蛮犯境,你也明白皇上原先是带兵的,安安稳稳当了这几年皇上,如何忍得住,多半是趁着这个机会……去了北境。”郭贤妃听到“北境”,眼神略直了直:“原来……是往北境去了?可是皇上万金之躯,且朝廷一日不能缺了君主的,怎能说走就走?还得快些把皇上追回来,且北境正打仗,如果皇上有个……”西闲忧心忡忡:“可知现在本宫、关潜顾恒等几个心腹都担心这个,皇上带兵带常了,一时跑出去,他又是那个脾气,怎能说回来就回来,如果技痒的话,大概还会重新掌控兵权,带兵跟北蛮人打上几仗呢。”郭贤妃咽了口唾液,半晌才道:“娘娘、说的有道理。”西闲苦恼地揉了揉眉心道:“现在只盼苏霖卿能够劝他回来了,毕竟他又是皇上,若他不肯回头,总不成五花大绑地押回来?想来还是本宫的不对,等皇上回来,是要向他负荆请罪,自求其责的,常年给皇上宠惯了,一时忘乎所以,说实话,本宫真怕皇上不肯宽恕呢。”西闲抬手抚过脸颊,略有羞愧之意。郭贤妃打量她的脸色,强笑道:“娘娘不必太过自责。就算民间两口子,也有个言差语错呢。”“只希望皇上尽快消气,回心转意罢了,”西闲点头,又对郭贤妃道:“这些内情体己的话,我只对妹妹你说,千万别透露给宫内其他人知道,否则传到那些大臣的耳朵中,更加要沸反盈天了。他们本就觉着皇上太离经叛道,如果再抓到这个错,岂不是要造反吗?还有他们本就看不惯本宫,如果再借此弹劾之类的,本宫实在无地自处了。妹妹,如今皇上身边只有你我,能说说心里话的也只有你我,你会替本宫保守这个秘密吧?”郭贤妃忙道:“臣妾自然会听皇后娘娘吩咐。也盼着皇上早点归来。毕竟大臣们迟早会发现不妥,而且国政诸事也无法拖延。”“这个却不必太过担心,”西闲却反而流露出轻松之态,一笑道:“说来皇上毕竟是皇上,他早想到这些了。也正是怕顾恒一个人不顶用,所以才特赦了关潜,又委以重任。而朝政各事,也有一干先前皇上从纳言馆等处提拔上来的智囊众人,辅佐内阁大臣们处置,再加上青乡侯,等人,想必他们不敢疏忽懈怠……实在难以解决的便暂时搁置,等他回来批阅料理。”说到这里,便又笑道:“可知我倒是盼着有件大事发生,那样,或许会催着他回来呢。”郭贤妃愣怔:“原来、原来如此。”西闲又似笑非笑地说:“但是妹妹你看,从这方面来说,皇上这赌气出走,倒不像是全因为本宫冲撞,多半是他早就想出去一展身手了,所以借此机会……”郭贤妃点头,又忖度道:“皇上果然是洞察先机。听说赦免了小公爷的时候,臣妾还不明所以呢。不过……何家那边,听说最近还闹的不消停呢。”西闲听了这句,脸色突然一沉,却冷冷道:“闹的越大,丢脸的越是他们。本宫明儿会宣何夫人进宫,到时候他们就会知道,眼下皇上对他们的处置,是何等的皇恩浩荡。”贤妃见她脸色冷飒语气严重,一时不敢开口询问,且又得知了自己想得的消息,便又陪笑说了半晌,方起身告退。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大宝贝kikiathena扔了三个地雷~~上章的最佳评论是这个,不懂小闲心理的同学可以一看,也算是分析的相当到位了~网友:七品人参果 评论: 《贤德妃》 打分:2 发表时间:2018-08-21 11:25:47 所评章节:189一不留神没发送出去的评论就没了,辣鸡晋江。西闲看似冷静自持,实际上是一个极为固执善于压抑自己且不信任感情的人,换言之一个逃避型的死心眼。从被迫嫁给王爷开始,到后来种种勾心斗角,逃跑又被逼回来,宫里风波不断险象环生,而没有一次赵宗冕是完全靠得住的。怀疑质问罚跪qj……愿意对皇帝交付信任都已经是男主光环了。如果是现代职业女性被土豪搅黄婚事强娶,逼着不让工作专职做家庭主妇,并且不能离婚,生活也衣食无忧,丈夫可能也真心喜爱,但是能毫无怨气?更何况是西闲这种御史家传的倔脾气。没有泰儿出事,可能心结会慢慢随着时间消弭,也可能一直到西闲死都没有挑明过,但这种被迫违背意愿改变一生的遗憾绝不会凭空消失。可以说从一开始到现在所有情节都在为这场矛盾的爆发做铺垫,以后真正放下心结才是he。不然,再“贤德”也只是表面而已。网友:七品人参果 发表时间:2018-08-21 15:37:32就是前面对女主内心描写少了,一直只说表面上多么冷静自持,读者又没有赵宗冕那样慧眼如炬,所以才会认为崩人设云云。实际上西闲心里埋怨痛苦自我安慰强行压抑肯定不少,只不过动荡都藏在贤德底下隐忍不发而已。强扭的瓜不甜,可以说前面的所有内容在我看来都是虐。幸而作者煞费苦心一定要男主自尝苦果,幸而是言情小说所以矛盾化解的差不多了。所以这应该是一篇he虐文无误。小剧场——大魔王:为什么没有给朕风光大……内啥西闲:想的美,要死就让你悄无声息,想风光大……内啥,就自己滚回来!大魔王:o(╥﹏╥)o哪里贤德了,你这恶毒妇人西闲:谢谢!第191章 0822一更且说郭贤妃回到凌霜宫, 立刻吩咐贴身宫女:“快去, 宣夫人进宫。”宫女诧异:“娘娘可是有要事?才从甘露宫回来立刻就宣,这会不会有些太急促了?”“顾不得了,”郭贤妃道:“当务之急是赶紧把消息传出去,别叫他们轻举妄动。”这连日来,赵宗冕一没上朝, 二没宣大臣议事。朝廷之中,早就有各种猜测之声。就如同关潜苏霁卿等所担心的一样, 虽然表面上闹得不凶, 甚至看似风平浪静,私底下却暗流汹涌,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看呢。太子遇刺, 发生在闹市之中,虽不曾明告天下, 但当夜五城兵马司跟镇抚司, 以及刑部大理寺京兆府各部精锐尽处, 搜遍京城, 自然是人所尽知的事, 那些有心之人,耳聪目明, 当然知道端倪。尹西园挟持泰儿,意图只在江山,但他也知道赵宗冕不会让步,所以送给西闲的手指, 是另一步出路,夏庙的安排是接下来的连环棋。尹西园猜透了西闲的性格,就算赵宗冕不肯轻举妄动,但西闲爱子心切,必然不会那么从容理智。其实在关潜出事之后,京城内刺客的集结,当然不会是未卜先知料到太子会出宫,反而是为了西闲预备的。虽只是万分之一的机会,却也做足了准备。没想到西闲并没出宫,反而有意外的收获。尹西园料到,赵宗冕一定会亲临夏室。只要除掉了他,最难的一环便迎刃而解了。尹西园虽然做足打算,但毕竟还未付诸行动,且赵宗冕本就是个不能以常理测度的人,谁也不知道真正对上他,会发生什么。在事发后,西闲细细询问过顾恒苏霖卿,可有任何人目睹赵宗冕坠水之事。当时只有顾恒跟几个龙骧近卫,原先在跟尹西园的人拼斗中死伤大半,剩下的亲眼所见的,也有五六人。这几人都是心腹近侍,绝不可能泄露半分,但为了死守秘密,事后,苏霖卿便将这六人暂时幽禁在镇抚司的暗室之中。龙骧卫是顾恒一手带出来的,对顾恒绝无二心,因为都知道兹事体大,绝不容分毫差错,其实按道理说,应该一死以守绝密,幽禁之举,已经是格外宽厚了,所以也都自愿如此。除此之外,现场知道内情的,只有顾恒,跟苏霖卿了。偏偏因为先前要放烟雾的缘故,赵宗冕是改换服装出城的,苏霖卿一行人中,却选了一个体貌有些类似赵宗冕的,换了一身服装,以混淆贼人视听。因此就算在夏庙周围有贼人的眼线——因夏室地处最高,苏霖卿的缇骑防备又甚严,那些眼线众人埋伏所在,只能是在十里开外的低处,绝看不到夏庙内发生的事。如此,倒也可以瞒天过海。所以西闲在跟贤妃对话的时候,把泰儿遇刺这一件,说的明明白白,毫无隐瞒。可是在赵宗冕的这件事上,却偏偏说了个弥天大谎。这便是虚虚实实,让对方猜不透孰真孰假的意思。***且说郭贤妃之母进宫,在凌霜宫内拜见。贤妃屏退左右,便问郭夫人道:“父亲如今可好?”夫人道:“自从南边回来后,甚是自在。”回头看一眼空空的门口,低声道:“娘娘突然召见,可是有事?”贤妃道:“最近皇上并未露面,父亲他们到底作何打算?”郭夫人一顿,声音又低了几分,方道:“之前文安王的亲信送了密报,说是……会引皇上出城,然后……虽然此后再无消息,但是皇上也的确并未现身,所以……你父亲觉着那人说的多半是真,皇上会不会已经……”“不。”贤妃制止了郭夫人,便把今日从西闲那里听来的话同夫人说了一遍。郭夫人听罢,大为惊愕:“此话当真?”贤妃说道:“皇后把太子遇刺被掳劫、她冒犯皇上的事都告诉了我,我看,并不像是有所隐瞒。”夫人道:“可是……”正如关潜所担心的一样,如今朝臣里,最关心的是赵宗冕的生死行踪,一旦确认了他身亡,那么就有理由将“隐瞒不报,图谋不轨”一则扣在关潜顾恒等人头上,先行发难。所以这两日贤妃明里暗里也一直在探听消息,可是先前顾恒只声称皇帝病了,不上朝,不见臣子,要静养,拖延了那数日,让人摸不着头脑。镇国将军那边,却已经渐渐相信了尹西园所送的消息,正准备做进一步的试探,比如强行去勤政殿请求拜见皇帝,只要发现皇帝不在,不必确信他的生死,自然可以先行行事。可却想不到,西闲竟把所有都“和盘托出”。如此一来,反而让贤妃不知所措,无法确信哪一句是真。又想到西闲所说,赵宗冕会“掌握雁北军打上一仗”,又说“盼着发生大事,那样他就可以回来”等话,当然更加不能轻举妄动了。贤妃说道:“母亲,我知道父亲的意思,他毕竟是觉着皇上太锋芒毕露了,如今天下,只有镇国军勉强可以跟雁北军争锋,但皇上登基以来,大刀阔斧的更改了许多朝令,父亲自然也怕有朝一日,皇上的手会伸到镇国军头上,而且皇上实在太偏宠皇后了,眼中只怕再容不下其他贵戚……”郭夫人叹道:“可不是么?先前为了德妃之死,突然免除了三年的秀女选拔,可知寒凉了多少人的心,之前朝中四五品以上的门庭之中,多少人盼望着女子能够进宫侍奉,荫庇家门呢,可皇上这个架势,已经很透出偏宠皇后之意了,而且之前皇后还是贵妃的时候,皇上就不惜为了她跟满朝文武对着干……迟早晚,你跟你父亲,都会成为他们的眼中钉,好不容易有人送了现成的机会,你又有了身孕,如果皇上跟太子都不中用了,那双生子自然不至于跟娘娘你争……”贤妃看一眼自己的肚子,道:“我很明白。虽然说眼下是个契机,但在一切没有弄清楚之前,还是不要轻举妄动。而且,皇上这人,心机太深,谁也猜不到他是何用意。如果说,这是皇上将计就计、用出来的一个圈套呢?”郭夫人悚惧:“你说什么?难道……是引蛇出洞?”贤妃点头道:“未尝不可能,皇上行事从来都破格逾矩,令人琢磨不透。而且他的性子……如果像是皇后所说真的去领兵打仗了,却也不足为奇,在这个节骨眼上,倘若父亲冒头,回头皇上好端端返回,岂不是糟了?”郭夫人叹息道:“娘娘所言极是。如今看来,还是不能轻举妄动。不过,难道就这么算了吗?”贤妃道:“不,皇上毕竟这么多天没上朝了,也该闹一闹,看他们如何说法,且不闹反而显得不正常……另外,皇上临行,把宫内一应事体都交给了关潜,宫外却由顾恒统领禁军防卫,可见他的确早有准备,就算要行事,也要把他的羽翼剪除,皇后说明日要召见何家的人,且看她如何料理……如压不下此事,那么先把关潜除掉,内宫有我们的人在最好。”郭夫人表示同意,当即起身:“我回去即刻同你父亲说明,让他再做安排。”贤妃道:“这些日子,父亲千万别冲在前头。切记韬光隐晦,不要落人口实。”***翌日。仍旧免了早朝。何大学士夫人进宫面见皇后。自从关潜出大理寺,朝野震动,弹劾的奏章都上了几份,言辞激烈,皆说杀妻凶犯纵逃,且委以重任,实在是旷古未闻,败坏朝纲之举。幸而是赵宗冕不在,如果在,只怕御史们的唾沫星子都要喷到脸上了。何夫人似乎悲伤过度,颤巍巍行礼。西闲命人将她搀扶起身,又赐了座。何夫人心知肚明,今儿来是为了何事,暗中打量,却见皇后脸色淡淡的,不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