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节
作者:绿嬑      更新:2023-06-19 02:11      字数:4364
  晚饭是焖饭,从家里带来的米饭还剩下两桶呢,加了牛奶后拿酒精炉灶去焖热,最后再加上海苔火腿和肉松。林双凤一直小火焖着,很快就盛了一大碗过来。俞蘅吃饭,林荣标他们就去看他带回来的物资。“那个麻袋里面是玩具,顺手拿的,给周平玩的。”有一家书店隔壁就是精品店,他就顺手抓了几样。“哟,都湿湿的,奶奶给你晾一晾。”麻袋一倒,滚出来两个毛绒玩偶和一个积木套装。“肯定是门口消毒过了,晾一下吧!”周君芳对周平说:“哥哥给你带了玩具,要跟哥哥说谢谢。”周平就哒哒哒跑过来,用仰慕的小眼神看他:“谢谢哥哥。”俞蘅呼噜一把他的头发:“不用谢,去玩吧。”吃饱了,众人互相说起今天的见闻。俞蘅先将外头的情况说了:“之前我们急着赶路,没下车去过店铺商店,今天我出去一看,几乎都空了,找食物很难……”“我也有件事儿告诉你!今天有军队从外头回来了,卡车上一只超级大的虫子,我远远看了两眼,跟小轿车的长度也没差了。听说那是被杀死掏干净内脏的,就剩那幅壳,围观的人那叫一个多……”“那么大啊?”俞蘅也吃惊。“没错。肯定很难杀,我看那些兵,一个个都带着伤裹着绷带。”激动过后就是担忧了,林荣标说:“那么大的虫子,也太可怕了。”“能杀一只,就能杀两只三只,再怕也得过日子呐。”林奶奶说着拍拍俞蘅的肩膀,“奶奶的乖孙子哎,不要再出去了,待在家好不好?奶奶吃少一点,东西够吃的。”为了安抚老人家的心,俞蘅点头说好,就见林奶奶笑出一口金牙。不过一天的功夫,家里就被几位女士收拾得井井有条。离开家的时候,一些生活用品也有带上,于是林双凤她们拿窗帘将房间隔开,主要割出三个床位:林荣标夫妻、俞蘅一个人、林奶奶和周君芳母子。剩下的空间又割出一个卫生间,里头放了一个塑料桶做马桶用。这么一隔,房间显得齐整,还宽敞,隐私性也强。这一天里,三楼搬进来好几家新住户,因此夜晚降临之后,并不像昨晚那么安静。这栋楼已经通电,现在用作宿舍楼,当然不可能用以前装的大灯,太浪费电了。因此房间里是没有电的,只有走廊安装了低瓦数耗能低的黄光灯。要看书或者缝衣服这些精细的活儿肯定做不了,不过足够看清房间的路了。不过很显然,其他房间里的住户并不再怎么满意,一晚上都在碎碎念,抱怨环境太差。在这样在空旷环境下被无限放大的噪声中,林家这边却不受影响,一个个都睡熟了。第二天俞蘅还见到了昨天林荣标说的那只超级大虫子的虫壳,算是弥补了遗憾。这大虫子,可是十二集团军派遣出来,至沉云乡建立收容所后猎取到的最大一只。经过测量,长度达到三百二十二厘米,宽度和高度有两米,比寻常一辆车都大。而且这只虫子是母虫,肚子满兜兜的都是虫卵,极其骇人。猎杀过程中的血腥和牺牲就不细说了,可称得上一句为民除害!如果让这只母虫顺利孵化幼虫,就会输送数万只新虫,不需多少时间就又会成为致命威胁。隔天,沉云乡收容所就为此事开了简短却庄重的哀悼会,以战利品——大虫壳为祭,送此次任务中牺牲的战士。“……虫子不可怕,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不管多大的虫子,不管数量多大的虫子,我们都能够全部消灭掉!”“以我们永不言败的勇气,祭英灵!!”“吼!!”这一场动员性质的哀悼会,极大地鼓舞了收容所内的士气,新投奔而来的人们也在短短的时间内建立了归属感和使命感。@在哀悼会之后,每日例行的科普会议上,幸存者听会更加专注和认真了。说到科普会议,这是每天都会有的,主要演讲内容有很多,主要有两个方面:包括沉云乡的政策安排和虫子的知识。演讲的士兵还提来虫子标本,示意虫子的弱点在哪里,以及在对抗中怎么样才最安全,以及攻击最有效……俞蘅他们一家是第一次听,听着觉得受益匪浅,很多关于虫族的认知以前都是他们自己琢磨的,难得听到这么系统有效的总结,每个人都听得很认真。在会上,俞蘅还听到了一直很好奇的“虫巢”问题。在沉云乡门口接受检查时,只听看守的士兵说了大概,当时的情况也不好多问,此时一听,心情非常沉重。原来所谓虫巢,就是虫子将虫卵寄身在人类体内,借人体为虫卵提供营养。今天看到的那只大母虫被称为母虫王,它是特例,怀孕期间有虫卫为它保驾护航提供营养,但是也有很多中小型的母虫,它们没有这样待遇,因此会选择建立“虫巢”。“如果你们在路上见到这种虫巢,绝对不能随意靠近,也不能随便攻击!不然的话会被虫巢转移,作为新的母体!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远离它,然后上报我们安全区,我们会立刻派出专门的处理人员前去剿灭……”不少幸存者跟俞蘅他们一家一样,也是第一次听到这种消息,一下子都有些受不了,惊呼声叠起。@回到房间之后,林双凤的情绪一直不高。俞蘅知道她心情不好的原因,任谁听到那样的惨剧,心情都不会好到哪里去。虫灾的残酷,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人力不敌虫子可以慷慨赴死,可是这样的折磨,直击得人心崩溃。“这么说,咱们之前在路上遇到那几个,都是——”林荣标也只敢小声地跟俞蘅讨论,“造孽哦!”为了让气氛好一点,林荣标率先打起精神,招呼他妻子:“双凤啊,刚刚开会的时候不是说虫壳很值钱吗?你把我们家的虫壳找出来,挑我们用不着的去换东西。”虽然现在他们不缺物资,但是找点事情给妻子做分散她的注意力还是不错的。林双凤应了,因为虫壳堆放得比较深,她就招呼周君芳一起翻找。慢慢的,加上周平天玩玩偶时发出的天真笑声,家中又恢复了往常的气氛。有些伤痛只能压在心里,然后继续将日子过下去。说要去兑换物资,林荣标还真去了,顺手拉上了俞蘅。出去之后,他对俞蘅说:“你奶奶说的没错,我们家东西够用了,你就不要出去冒险了,啊?嘿别以为我看不出你那是在哄你奶奶呢!”俞蘅苦笑:“爸,奶奶年纪大了,肯定得哄。”“那你还哄我?我年纪不大吧!说真的,先别出去了,太危险了。现在一想,我们家真是幸运,离沉云乡不远,来的路上也比较太平。真是祖宗保佑!”“好,不出去。”第160章 虫灾末世16两人边走边说话, 很快就到地方。拿虫壳来兑换物资的人不多, 剥虫壳太过挑战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了,所以真有虫壳存货的人比较少。虫壳兑换的物资单子就贴在墙上, 都是吃的和生活用品。最后两人拿五块虫壳换来半箱牛奶, 兑换率实在低。不过牛奶拎回家, 谁也不嫌弃, 家里有老人孩子呢,还有林奶奶眼中一直没长大的大孙子。老人家也不太懂那些高档的养身手段, 不过直到多喝牛奶肯定对身体多好哇~接下来的半个月,俞蘅确实没出去,专心地冲击[健体通则]第二层, 等顺利上第二层之后,才再次琢磨外出的事情。他是悄悄出去的, 在下午五点前就回来, 林荣标他们都没发现。而在他将沉云乡全部扫过一遍之后, 正打算继续往外小心拓展的时候, 沉云乡收容所做出一个决定:征兵。而且,这次征兵不是采取自愿原则,而是强制性。入住收容所的所有人皆被登记在案,家庭成员组成更是一目了然。在某一天早上,安全区广播通知各馆幸存者, 每个家庭, 只要有男性在十八周岁以上, 必须有一个应召入伍。这个通知一下子把收容所给炸了!俞蘅对收容所这个决定非常困惑。强制征兵, 在任何时候都无法得到大众拥护和支持。来到沉云乡之后,他就知道十二集团军在沉云乡的临时分团,一直代表收容所在对外征兵。条件还不错,不过应征的人不算很多,也不算少了。目前他心中有牵挂,不管是林家人还是他对薪火点的追求,都促使他暂时没有入伍的想法。这项决定放出来之后的第二天,就开始正式招兵了。收容所也光棍,你家不来人啊?行呗,断食物等物资供给。林家不缺这点供给,不过都为这次事件而忧心忡忡。虽然他们住在宿舍楼这边,邻居也是有些家底的,所以还看这边不出有多乱,不过其他混住的馆子几乎要翻天了。“我觉得不太对劲儿啊。”林家一家人在家里商量。“感觉要乱起来了,收容所为什么这么着急?”林荣标也想不通:“虽然我读书少,可是也知道自古以来强制征兵都不会有好下场的,现在大家心里都还怕着呢,冷不丁要强征,肯定会出事的。”说完又问俞蘅:“恒安,你觉得呢?”俞蘅也想不通啊。不是说征兵不好,从目前的实际需要和实际应征情况来看,确实急需兵源。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有责任战斗。往大义上说,那是为了国家未来民族希望!往小了说,那是为了自己,为了小家,为了亲人。躺着接受别人的庇护?你自己都软趴趴的见了虫子就腿软,人家凭什么就得负责你的一生?而入伍,就是参与战斗的途径之一,还是官方途径。这一次,面对高层突然激进的手段,他处于被管理的低阶层,实在琢磨不出高层的想法。这就是他暂时没入伍带来的弊端了。虽然目前自由,不过却无法得到高层消息变动。好吧,其实他也知道即使现在入伍,要往上爬也需要时间,不一定能探听到什么消息。乱世里头,人只是随着浪头走的浮萍而已!“爸,我也不知道,只能等下去,看看事态到底会发展到哪一步。”看看高层到底是真的要如此强硬,还是意在沛公。收容所乱了好几天,抗议的、挑事儿的,通通被压了下去。在后续处理上,可以看出沉云乡是有备而来,一切不安因素全部都在掌握之中。看出这点之后,俞蘅放心下来,然后又偷偷出门去了。事态在一个星期后才完全平息下来,沉云乡发布一系列最新战时法令。第一,入住沉云乡的幸存者,满十六周岁及以上、六十周岁及以下的(特殊条件可申请),每天都需要缴纳虫尸(虫子合格标准见附件)五具,作为入住费;每天都需要缴纳虫尸五具(虫子合格标准见附件),作为餐费。第二,如果无法做到第一点,就需要服从收容所的分配的工作安排。第三,如果无法做到以上两点中的其中一点,那么沉云乡将会驱逐其出收容所,今后住所、食物和医疗等,请自行解决。简简单单的三条新规,无不昭示着沉云乡收容所在管理上壮士断腕的决心。不过这跟强制征兵相比,似乎已经是一次退让。看到收容所再次安稳下来,林双凤拍拍胸口松了一口气:“这几天看着外头乱糟糟,实在吓人。”还有人为了抗议专制企图自焚呢!难道当兵还比自焚痛苦不成?她很无法理解那些人的想法。“五月十五号开始实施……那我们得开始出门热热身了。”林荣标揉揉手腕:“太久没有出门,手肯定都生了。”俞蘅看向林奶奶和周平:“奶奶,家里和周平就交给你了——”想了想,补充道:“爸妈周姨,我们仍然像以前一样,轮班留一个人在家照应奶奶吧!”林奶奶哪里肯呢:“不用不用,奶奶自己一个人能行的。”少一个人,孩子们就多一份危险啊。可是这个主意好,林荣标他们都十分赞成。“奶奶。”俞蘅拉住林奶奶的手,“您就放心吧,三个人一起出去也足够互相照应的。”“是啊妈,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