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节
作者:绿嬑      更新:2023-06-19 02:16      字数:4851
  他直接报给保安部,让保安部去处理,如此两次之后,俞蘅就再也没遇上这种情况,田静还特地来道歉:“我是真不知道小黄他们会这样,我们是多年的邻居了,你要相信我的为人……”俞蘅还能多说什么呢?敷衍一番而已。直到入冬之后,新住户带来的乱象才终于平息,一切再次井井有条起来,不过俞蘅停止了外送蔬菜的工作,开始蜗居在家。张母对外都说,自己女儿病了起不来,将相熟的、订菜的人家一一打电话退掉订单,一心一意关起门来照顾女儿。“阿福啊,还饿吗?想吃啥?”张母隔着门小心翼翼地问。浴室里俞蘅回答:“想吃米饭。”“哎!妈这就去煮!”浴室内,俞蘅又缩进水里,有些烦恼地盯着腿部看。“宿主别害怕,你也推算出来了,这个任务世界的进化趋势就是这样的,你提前进化了是优势啦。”瑞汀赶忙安慰他。“我没害怕。”他摇头:“就是太麻烦了,都不能出门。”太被动了,如果被人发现,后果不堪设想,现在家里就张母在操持,怎么放心得下?很快张母就把蛋炒饭放在门外:“要不妈拿进去吧?”俞蘅不愿意:“我自己拿。”他撑着浴缸将双腿挪出去,再扶着墙站起来,只见水声流淌中,他的脚掌几乎要看不出是人类的脚掌,上面是一层规整细密的肉鳞片,说是肉鳞片,其实已经变黑变硬。脚趾之间也是一层粘膜,粘膜很宽大,使得他的脚就跟野生脚蹼一样。从前天开始,他身上的变化急剧加快,腿部特别痛,站起来跟针扎一样,而且离不开水,稍微离开水久一点,身上的肉鳞片就会极度干燥断裂,血涌出来刺痛不已。没办法只好暂时住在浴室的浴缸里。第250章 末世之海19“不能一直待在水里面。”俞蘅边吃饭边对瑞汀说,“这是趋势没错, 可我还是一个人。”他很贪心, 希望自己能进化成一个两栖动物, 而不是一直都在水里无法见天日。还有张母, 他不能丢下张母一个人远离人群, 到南方水域去生活。他相信, 进化是有方向的额,而那个方向他能够施加影响。目前都没有定论,但是他想要尝试一下。瑞汀看着他出水吃饭,才五分钟就开始干裂出血的小腿,觉得有些难过。“可是你痛。”“我不痛。”把饭吃完, 他顺手把碗洗了, 再将碗放在门外, 喊张母:“妈碗在外面, 你先去睡吧, 我也要睡了。”张母就蹭蹭蹭地从客厅跑过来, 一看碗洗干净了好说他:“你好好休息洗啥碗……行那你睡吧, 难受了饿了就喊妈,知道吗?”夜里俞蘅也没睡, 他给自己制定了入水和出水计划表,按照分秒来进行调整,不停地逼着身体的潜能。他躺在放干水的浴缸里, 开水的开关就在手边, 不过他一直忍着没有打开。身上的肉鳞片不停地发干发硬裂开, 最后脱落,那种疼痛不亚于拔指甲盖、拿针刺手指,痛得特别尖锐。他是个能忍的人,还拿出手机开始背书。眼前一阵阵发黑,脑子跟梆子在敲一样,他仍然坚持将那些字一个个印在脑海里。就这么挨过整个冬天,这个冬天并不平静,首例成人异变案例出现,新闻轰动,紧接着正月还没过去,又是第二例、第三例……连番轰炸下,食物安全再次成为焦点,r物质过滤器被质疑无效果。其实这是显而易见的,r物质存在于水域之中,你不知道伸手捧起来的水中到底有没有r物质,在入口之前、在灌溉之前你都能通过设备去过滤它。可是r物质是从哪里来的到现在还没有定论,除了通过食用,其他方式会不会也会产生作用?可能天上飘下的一滴雨正好滑进你的嘴里,里面有r物质吗?这些问题都不能细想,人们提出质疑,科院只说没有研究出结论。其实科院早就得出结论,r物质就是从雨水中下来的,并且可以通过食用及接触等途径受到影响。虽说科院通过一系列数据研究,认为r物质是人类未来的进化钥匙,但很明显,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的。保守的想法是将r物质视为洪水猛兽,激进的想法则可以参考所谓的鱼神教。而且有一个无法忽视的现实:目前的新生儿的异变情况并不乐观,他们像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可却没取得良好的发展。对r物质的研究一直都卡在瓶颈,为了避免民众恐慌,以及让一些心怀不轨的人借机生事,当局这些年一直在减弱r物质的影响,研究进度也处于高度保密的阶段。总之避无可避,倒不如瞒着,顺其自然!“如果当年能够毫不犹豫地将张恒福控制住,现在肯定有大进展了,我们推迟了足足四年!不然的话我们就能领先其他国家四年!”屁咧!只要是有脑子的人,就不会认同这番话,科学研究怎么可能一蹴而就,只是一个实验体而已难道就能关乎未来了?可也是有人赞同的,毕竟实验毫无进展,那些研究院也要疯了。现在出现了成年案例,科院像是被注入了新鲜血液,一下子活跃起来。随之而来的是当局一系列号召,伴随着高福利政策,鼓励人们自动到当地医院接受身体检查,如果愿意配合科院的相关研究,待遇丰厚无比,甚至会酌情分配在建的第五期水上城市新房一套。人们都沸腾了!张母忧心忡忡,不过她很信任儿子,儿子当年不惜放弃一切都要离开,现在她就不会说出让儿子去接受治疗的话。虽然她都要担心死了,没有正规医院的诊治,儿子的未来怎么办?会变成鱼吗?会忘了她吗?又头脑发胀地想起自己会游泳!嘿自己会游泳!她一下子就激动起来,眼睛都亮了!如果儿子变成鱼,那么自己就划着船陪儿子到南边的水区生活,如果是夏天水温高,她还能陪儿子游泳,一直陪着他不让他孤单。想到这里,张母就不再焦躁了。其实她还有一个想法,为什么今年开始自己身上连肉鳞片都不长了呢?如果自己继续长下去,就能跟儿子做一样的人了。张母不由自主地想起鱼神教,他们说能够帮助人进化……“不行不行。”她立刻摇头,儿子说那些都是骗人的,不能信。直到后来她看到新闻,知道现在出现了成人鱼化的案例,心里浮起一丝期盼——如果以后出现很多这种人,自己和儿子不就是“正常”的了吗?俞蘅不知道张母内心已经计划了那么多,他也有在关注新闻,自然也看到了成年首例鱼化的病例。不管这是不是首例,总之那个人是第一个进入到公众视线的成年人。“近五年。”他默默算了算,在没有基因改良液的作用下,本土的成年人发生变化迟了五年,这让他再次确定自己身上的变化是符合发展趋势的,如果顺利的话,他会是第一个成功转化的成年人。可惜张母可能因为年岁的问题,进化的进程已经暂停。“我一定能熬过去的。”俞蘅很有毅力,在窝在浴室的四个月里,他什么都尝试过。多服用了一剂基因修补液,练健体术、做针灸……身上的鳞片干裂脱落又新生,呈现长拢倾向的双腿也在不停地拉扯中撕裂,直到今天仍然是双腿的模样,还能站立和行走。后来进化的力量终于放弃,分别对他的双腿进行改造,现在在水中时,看起来极像两条修长的鱼尾巴,站在地面上时,却能看到明显的脚板形状,穿上裤子和大号的塑胶防水鞋,还是仍是站得挺拔的人。等他终于从浴室里出来,已经是夏天了。俞蘅的外表看起来没有什么变化,没有鳞片也没有疤痕,不过看起来好像年轻了好多?张母迟疑地问:“儿子啊,妈怎么看着你变年轻啦?视频里看不出来啊。”“可能是捂白了,白了显年轻嘛。”俞蘅笑:“妈,你老了一点,别怕我没事。”张母比视频里显老,这半年多来她一直坚强地生活着,可是对儿子的担忧还是让她变老了。“你这孩子!为什么不让妈照顾你……”她抱着俞蘅直哭。他也只能拍她的背安慰她。张母确实变老了,也瘦了很多,可是他不能让她见到他,这半年多,他几乎每天都是鲜血淋漓的恐怖模样,他在与进化的力量对抗,看起来根本不像人。他无法想象张母看到时会不会血压飙升晕过去,然后阻止他自残……不管怎么样,都不是他希望的。倒不如隔个几天在状态好的时候跟她视频,露个脸让她安心。在俞蘅出来之后,短短半个月内张母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脸色变好,一个月后减掉的体重又添了回来。只是她每晚都要半夜去俞蘅卧室看他,见他睡得好好的才会安心去睡觉,因此这个一个月来他都很老实,晚上八点就睡觉,也不修炼健体通则了,一觉睡到大天亮,他精神好,张母心情也好。很快,秋天养膘的好时候过去,冬天来了。张家的日子已经再次进入正轨,张母也将种植的事情提上日程。俞蘅到艇库看过游艇,又维护保养了一遍。当然,他是走着去的,每走一步骨头都在痛,走回家时张母看到他就笑:“可以吃饭啦。”“今天喝骨头汤,我看你最近睡觉老是蹬腿,脚抽筋了吧?”“我好像在长高。”俞蘅老实地说。“我就说嘛,就算我老了变矮,也不可能这么明显呀!原来你真的长高了!”吃完饭张母赶紧给他量身高:“……一米八三,你长了六厘米!”哎哟这是老树发新芽吧!五十来岁的老儿子竟然还真长高了。张母一瞬间满心的欢喜欣慰啊,看着俞蘅的眼神跟看五岁小孩儿没差别了。“明天还给你熬骨头汤!”得了,老太太心情好,俞蘅吃啥都行,反正骨头汤也挺好喝的。“宿主会不会延长寿命?”瑞汀飞出来绕着他转一圈,煞有其事地点评:“我看宿主现在瞧起来像三十来岁,又年轻又帅!”把俞蘅给逗乐了:“五十三岁还帅呀?”“那可不!高高瘦瘦脸又白,咦我看看,还没皱纹!宿主你是双眼皮!”俞蘅就笑眯了眼。张家人过得恬静又温馨,这一年的冬天却不寻常,南边积水区出现大量鲨鱼,最短的体型也长达三米,大量海捞因此受伤死亡,暂退北方,与此同时新鲜鱼的供给大幅度减少,鲨鱼的出现使得捕鱼业大受损失。因此,今年春节那尾象征“年年有余”的食材,价格终于出现上涨,张母买了一尾长得又大又活的,就花了近两百。“贵咯贵咯。”贵就贵了,年还是得过的嘛。张母念叨两句,麻利地剖鱼蒸鱼去了。除夕团圆饭上,张母给俞蘅包了一个大大大红包:“你这孩子今年多灾多难的,妈给你一个大红包,保佑你来年身体健康无病无灾。”“谢谢妈。”团圆饭后,照例又是守岁,本来以为今晚会像往常一样平顺地过去,迎来新的一年,结果在零点之前俞蘅忽然觉得脚下有些晃荡。那震感特别轻,也就四五秒的样子,等他拉着张母要奔出门时,就已经停下。张母守岁有些发困,并没有发现不对劲,还问他:“你要带我去哪儿?”“妈好像地震了,咱们先下楼。”下楼之后发现,不少人家多裹着大衣站在楼道,“雨夹雪呢,能去哪儿?”俞蘅已经和张母穿得暖暖的了,他有些不放心:“我们还是去广场那边等一等吧。”“行。”两人撑着伞到广场去。第251章 末世之海20在广场等了十分钟, 期间俞蘅看到新闻紧急播报,声称是东边某大洋发生海底地震, 地震引发强烈海啸,号召群众做好安全准备, 暂时不要外出。“我们赶紧回家去!”既然不是地震,那现在最危险的反而是海底地震引发的超强洪水!两人又返回家里去。后半夜风雪加大, 气温明显变冷, 俞蘅和张母守着电视看即时新闻, 都非常关注外头的情况。开年第一天就不顺利,网上抱怨的人也挺多。“都不敢睡!”“哎哟这浪,忒吓人!”东部沿海那边现在已经成为地狱, 黑暗中的海浪如同猛兽,凶悍地扑咬而来,拍打起数十米高的浪花, 视频只有三秒,却也让观看的人心惊胆战了。“肯定又有一大批人迁进来了,妈最近可能会有些乱,你先别出门。”张母应下:“那你也别出门。”这次跨年夜的海底大地震对本国的损害是极大的, 西岳一夜之间成为汪洋, 无数的人流离失所,只能暂时借住在高层的住户人家。一开年,当局就派出军队前往接送灾民, 荷乡的物业也行动起来, 开始统计家中尚且有余地的人家, 询问是否愿意接收灾民,各种福利补贴从优。俞蘅家也在被询问的行列,可他家俩人都藏有秘密,外人住进来不方便,于是以家里要种菜没空地婉拒了。据悉,第九期至第十五期新城居尚未完工,保守估计要到明年年底才能入住。这次工程相当巨大,据说是建成集体、高度密集型宿舍的模式,统一大食堂管理,到时候能够容纳全国剩下的所有民众!可以说举国之力、成败在此一举。在当局提出这次建设计划时,有的人同意有的人反对。同意的人认为,反正自己家钱不够,这种宿舍型的肯定便宜好多。反对的人则认为自己不差钱,这么一搞,自己家的生活水平不就下降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