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
作者:阿淳      更新:2023-06-19 02:22      字数:2223
  “致许梨——来自非常非常抱歉的宁菀言。”她抬眸看了宁莞言一眼,勾起唇,什么也没说。甚至连信都不打算拆。就直接转身向楼梯口走去。不过走到一半的时候,女生转过身,微微笑着。“你想跟我去一个地方吗?”宁菀言连忙跑上跟着她。“许梨,你去哪,哦,对了,我还有件事想问问你,你有没有跟陆子开说过什么?其实你真的误会我了,我只是.....”许梨没搭理她。直接走出教学楼,朝着东边的方向,步履轻便,越走越快。“许梨,你到底要去哪?”宁菀言跟着她,渐渐觉得不对劲。皱起眉,直到看见她最后进了行政楼里,才意识到什么,一把抓住她,“你要干什么?”许梨一把甩开她。然后站定,回过身冲她勾了勾唇角,就当着她的面,把这封还未拆封的道歉信,径直扔进了校长信箱里。......“许梨你疯了吧!”宁菀言不敢置信地瞪大眼睛,声音都放大了好几个度。女生往后退一步,直视着她的眼睛,弯弯眉。“恶意毁坏校长信箱,或者擅自取出他人信件者,记大过处理。”“并通报批评一次。”“宁莞言,你往上看看。”“有监控哦。”“许梨!”宁菀言尖叫一声,骄纵的脾气一上来,已经完全控制不住自己。冲上前来就要打她。但是被一直注意着这里的行政人员连忙拉住了。她们这两个小姑娘气势汹汹地走进来,动静又闹得这么大。还是在校长信箱前。早就有人朝这块地方投来了视线。这会见事情不对头,连忙上来阻止。“呀!你别拽着我,许梨!你要本事你别躲在别人后面!你站出来咱们光明正大地说啊!”“你这样打小报告,有什么意思!”“咯嗒。”旁边的门被打开。......真是没料到。万年不在校长室的校长今天居然刚好待在了办公室。他推开办公室的门,皱眉走了出来。“怎么回事?”.......星期一上午九点,晋城一中书声琅琅,正是老师和学生们都待在教学楼备课上课的时间。但此刻,校长室里却站满了人。许梨。宁菀言。许梨的爸爸妈妈。宁菀言的爸爸妈妈。陆子开。作为唯一没有家长的外援,男生靠着门边,懒洋洋地建议,“我有李珂南的联系方式,打个电话去问问不就行了”“他会接的。”“我们怎么知道你们是不是串通好了来陷害我们菀言!她跟这件事根本一点关系都没有!你们就是在诬陷!”“宁女士。”许母打断她,语气冷冷的,“您女儿的道歉信还在这摆着呢。”宁母还要再说,那边她丈夫已经直接拉住了她,眼神示意了一下坐着一直没说话的许爸爸。然后赔笑道,“许梨啊,这件事是菀言的不对,但是她年纪小不懂事,你看你呢,也幸好没有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就原谅她这一次行不,叔叔保证,叔叔回去一定好好教育她。”......“叔叔你可能不知道。”“我学画画的路线是她告诉李珂南的,要做什么也是她直接吩咐李珂南的,甚至连相机卡都是她给的。这些过程,李珂南微信上都有聊天记录。”许梨抬起头,声音轻轻的。“宁叔叔,我没有直接报警,都是看在她年纪小不懂事的份上。”“要说年纪小,谁不年纪小。”许母冷笑一声,“我家许梨还比她小半年呢,她小小年纪,就能做出这么恶毒的事,如果这次轻轻放过了,谁知道她以后还会犯下什么事来!”“哎,许梨妈妈,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你现在是打算仗势欺人吗?我告诉你......”......一帮人聚在办公室争论了半天,证据也找了,哭闹也哭了,求情也求了。还是纠缠不清。最后,许母直接让许梨回教室上课,所有事情都交给她和许爸爸解决。.板上钉钉的犯罪行为。陆子开那孩子把小混混的手机都交出来了,里面的聊天记录、语音听得清清楚楚的。这么严重的事情,是一句道歉可以掩过去的吗?那天晚上,陆子开送许梨到家,听闺女讲完事情经过后,许母差点没急火攻心背过气去。差一点,就差那么一点点。要是许梨没打通电话。要是陆子开接了电话没找到她。要是他找着了事发地点却晚了一步。......那会发生什么真是不敢想象。.许妈妈冷笑一声,拍桌而起。“校长,这件事情您要是不给我们一个交代,是不是也太说不过去了?”.许梨不缺理,不缺证据,甚至也不缺背景。最后的结果,在周二早上大课间,清晰地传达给了一中的每位同学。——宁菀言被记大过,留校观察一学期,并当众给“受害同学”道歉。.“......高二一班的宁菀言同学,思想品德极其不过关,亲手组织了一场恶劣的暴力行为,对受害者带来极大的精神伤害。要不是陆子开同学见义勇为,及时阻止,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在此,校领导经过商议,宣布: 宁菀言同学被记大过一次,并留校察看......”校长这番话,通过广播传到每个班里时,小胖子申东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掏了掏耳朵,犹犹豫豫转过身。“陆子开同学......见义勇为?”他震惊地瞪大眼睛,“开哥,你见谁的义了?”陆子开瞥他一眼,“关你什么事?”“不是,我好奇嘛。你见义勇为,难道,这是校领导最近流行的笑话?还是说.....”“闭上你的嘴。”“......”小胖子转回头,嘟囔一句,“你堵得了我的嘴,你堵不住悠悠众口的嘴。”——是的,尤其是几天之后的作文课。.语文老师抱着一叠作文本走进来,“今天的作文课,我特别要读一下许梨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