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作者:蜀七      更新:2023-06-19 05:21      字数:5023
  陈柏松说的干粮,其实就是杂面饼,因为怕坏,所以做的非常耐放,硬得要命,林渊尝试过一回,只能小口小口的咬,大口根本咬不动,如果能烧点热水,把干饼放进去煮一会儿倒还好一些,只是没什么滋味,只能填饱肚子而已。士兵们行军,打了胜仗可以吃肉,肉就是腊肉和香肠,这两样不容易坏,加上林渊自己手里有盐,所以倒不用为盐的原因头疼,鲜肉不行,放不了两天就要开始发臭,行军又不可能带着冰。“我叫人想想法子。”林渊站起来,陈柏松也跟在林渊身后。两人在廊间消食,平江的花草都长得比高邮好些,院子里的花朵朵精神奕奕,不需要太费心思去打理,它们自己就能生得很好,等到要枯萎的时候才会露出疲态来,林渊心里有事,陈柏松也不是个话多的,就这么安静的走着。“平江留五万兵就够了。”林渊对陈柏松说,“剩下的你带出去,还是做老行当。”陈柏松也不问----他这点最得林渊心意,林渊下达了命令,陈柏松就会去执行,他不会问什么原因,也不会去做自己的解读。林渊建立的是一个新的政权,每一个政权都应该像机器一样运转,才不会有地方卡住。议政的议政,管民生的管民生,当兵的当兵,打仗的打仗,每一个环节紧密相连,严丝合缝,才能拥有更强执行能力。如果下面的下达了命令,下面的人有自己的想法,哪怕只有一点,执行起来就会大打折扣。其实现代和古代,有一点是相近的,那就是集权。现代看似权力分放,但不管哪个国家,做决策的还是一小撮人,如果人人都能做决策,都能左右政令了,那国家也就乱了。自己跑来给林渊献州献城的人不就是吗?他们推翻了上面的统治,按照自己的承诺,把权力分发给追随自己的人。结果呢?他们根本过不下去,一千张嘴有一千种说法,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说话的角度。人都有私心,只不过有些人即便有私心,也会注重大义。但有些人只有私心,没有家国,他们就会成为蛀虫,如果当权者没发现,那蛀虫就会生的越来越大,拉帮结派,占据更大的话语权,到最后连当权者都无法撼动。君臣之间,本身就是相互制衡,君强臣弱,君主若是暴君,臣子什么都做不了,只能一哭二闹三上吊。若是君弱臣强,君王就只是一块挡箭牌,如同现在的安丰,刘福通不就把持着朝政吗?小明王只是他手里的招牌。小明王若是现在敢收回刘福通手里的权力,敢正面跟刘福通硬刚,刘福通就能让朝政瘫痪。没有臣子,王还是王吗?人都是逐利生物,跟随刘福通,就能手握实权,升官发财。跟随小明王,小明王就算给他升了官,他能掌握实权,说话能有用吗?人们嘴里说着正统,心里也清楚谁握有权力,谁才是正统。陈柏松说道:“有人给我送礼。”林渊:“谁?”陈柏松说:“赵成广。”林渊一脸问号,这人谁?没听说过啊。陈柏松:“以前是个村长,带着村民反了朝廷,攻下了江林。”……林渊记得元末著名的起义领袖里没有这个人。估摸着因为没什么本事所以就没记进史书?毕竟元末反声四起,到处都有人造反,挨个记下来估计也不太可能。陈柏松又说:“他还叫人给我送了一封信,让我拿给您。”林渊拿到了那封信,表情很神奇,这赵成广是个狂人,狂的叫人哭笑不得。信的意思是:“我反了,把那些贪官都杀了,我听说你混的不错,我俩都是一样的,我最近要登基了,你要是没事就过来参加我的登基大礼,到时候给你封个官,肯定不给你封小了,我当皇帝,你就当王,封号我们到时候再商量商量,你可一定要来,你要是不来,就是看不起我,我可就对你发兵了。”林渊把信递给陈柏松看。陈柏松磕磕巴巴的看完,表情忽然变得凶狠起来,整个人像是一把开了锋的刀,嗡鸣着要喝血:“我去取了此人项上人头!”林渊摆手笑:“不用,何必浪费兵力。”林渊继续朝前走:“这样的人太多了,要是个个都去打,那岂不是要累死?”有些人造反只是看着有利可图,他们手底下几千人就敢自称皇帝,封一堆官,再来个三宫六院,在没人注意的地方当个土皇帝,等天下大定了,如果遇上个要表现仁慈的当政者,说不定还能捞个官当,继续当土皇帝,如果遇到不愿意表现仁慈的,也就完了。就像朝廷,真的不想直接派兵打反军吗?当然想,但之所以每次都招安,虽然也有自身兵力的原因,但也有做样子的原因。你看,他反了,但我没揍他,他只要臣服了,我还给他官做。你也反累了?那你接受招安,我也给你一个官做。如果之后元朝没被推翻,那这些被招安的,一个个都要倒霉。但多数被招安的都意识不到这点,他们的目光只能看到眼前,只能看到马上就能拿到手里的利益。陈柏松看着那封信,表情冷峻。林渊:“别这么严肃,笑一笑。”陈柏松:“……”不过平江有一点比不上高邮,高邮当时是一片混乱,旧的规矩被打破了,林渊才能顺利建立新的秩序,但平江并没有经历高邮一样的战乱,平江的规矩是稳固的,人们习惯了,官员们也只知道这一种办法。想要改变,难度很大。林渊叹了口气,冲陈柏松说:“你先回去休息。”陈柏松点头:“少爷保重身体。”林渊:“我知道。”他得想想,怎么在破坏最小的情况下,把平江改成他想要的样子。现在平江易主,改的阻力小一些,等一切尘埃落定了,再想改,难度可就从三星变成了十星。第87章 087至正十七年春。林渊坐在窗台边, 今年已是徐寿辉的太平二年,韩林儿的龙凤三年。原本今年也该是张士诚的天祐四年。如今的张士诚还叫张九四, 在陈柏松的帐下当小将, 军功赫赫, 连升三阶, 前途无量。陈柏松一直防着他。林渊有时候也奇怪, 陈柏松看着不算是对人心有算计的人, 但他似乎天生就能体察到利弊,他知道一旦张九四比他更有力, 更有威望, 他的位子就会变成岌岌可危, 为了这个,他都得把张九四比下去。将军, 本来指的就是杀人最多, 最会杀人的人,他不能去打压张九四, 打压了, 就显得他心虚,显得他不如张九四才要走这样的旁门左道,所以他得更强。强到张九四拍马也追不上的程度。林渊看出来了, 也乐意捧着陈柏松。陈柏松是他的奶哥,他和他娘都受过林家大恩,而且陈柏松没有妻室子女,他最深的牵绊就是自己的母亲, 所以林渊不担心他背叛,就算背叛了,林渊手里也还有李从戎,杨子安和朱元璋,更别提下面的一众小将。林渊喝了口冷茶,觉得自己似乎越来越理智,也越来越人情淡薄了。这世上的事,不能全指望“感情”,亲兄弟都有阋墙的,现代多少亲人为了财产反目,都流着一样的血还能干出那样的事,他不能去赌这个。所以林渊没有给将军们更多的权力,他们只需要打仗,不能参政,也不能去管民生。武将这边好处理,只要不是一边独大,几个将军总能互相制衡。文官那边就不行了,林渊现在最“宠爱”的是宋石昭,宋石昭能把别的文官压得抬不起来,他天生就会这个,他要做林渊身边第一得力的人,叫林渊事事都想着他,离不开他。之前林渊也愿意捧他,但现在就不同了,再捧,宋石昭就真的要飞天了。虽然大事上不显什么,但最近宋石昭明显有点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林渊想把平江改成第二个高邮,宋石昭竟然对他说:“大人大才,但平江与高邮不同,平江这规矩乃是……”他说了一串,大意就是他觉得林渊的想法是好的,必须好,林渊的想法就没有不好的。但平江这个规矩,那也是不错的,毕竟延续这么多年了,而且百姓也都过得不错,何苦再去把它变一变呢?再变,也不会比现在更好,反而增添一堆麻烦。于情,林渊能够理解他。宋石昭的思想再怎么朝前,他毕竟也是土生土长的古人,或许在他眼里,平江的规矩才是正确的,高邮的一切都是林渊在乱来,只是那时候他不敢劝诫林渊而已。但于理,林渊不能容许他说这样的话,这说好听点是劝诫,说难听点就是辖制,宋石昭真以为自己可以左右政令了?林渊笑呵呵地说:“宋先生说得是,渊心急了。”从那天开始,林渊就再没有见过他,风气转变的也很快,以前宋府是车水马龙,无数人登门拜访,林渊稍微透露一点意思,那些人便不去了。毕竟大家宁愿得罪宋石昭,也没人愿意得罪林渊。然后林渊又把宋濂和吴长青捧了起来。他现在议事,坐在他下手的就是宋濂和吴长青,宋濂是新来的,这代表林渊求贤若渴,吴长青是原本就在的老人,这代表他不会喜新忘旧。没有宋石昭,就会有吴长青,没有吴长青,还会有周长青,李长青。宋石昭以为自己无可代替,如今悔青了肠子。----“老爷,吃点东西。”下人给宋石昭递上碗筷,桌上摆着清粥小菜,虽然不算丰盛,但青菜脆生生的,倒也喜人。宋石昭食不下咽,他的喉咙是苦的,是什么都没味,吃肉都能吐,只能喝点清粥。下人不管再说,只能放下碗筷坐到一边。宋石昭后悔呀,他以为林渊脾气好,不会为这个生气,却忘了现在林渊只是未戴王冕而已,虽无冕,却已经是王了。劝诫一个知州,劝诫一个寨主,都是可以的。但身为臣子,劝诫王,这本来就很危险,王是一切的主人,他的规矩才是规矩,别的都不是。他从林渊的角度想,也能明白林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怒气。他的劝诫听在林渊耳里,不就是:“您的规矩不如朝廷的规矩”吗?宋石昭给了自己一巴掌。小心谨慎这么久,结果一句话,自己就倒霉了。臣子劝诫头上的王,王听了,是王谦逊大度,已经可称明君了。王不听,臣子还能做什么?他错估了自己在林渊面前的面子。林渊愿意给面子,他就是人人奉承的宋主管,虽然不是丞相,但也行着相权。林渊不愿意给面子,他就什么都不是。“宋主管。”吴长青从门外进来,看宋石昭一人喝着苦酒,脸上的笑瞬间收敛了,眉头也皱起来。宋石昭看到吴长青,这才想起之前下人来通报,他喝了两口酒,就把这一茬给忘了。“吴区长。”宋石昭起身,两人互相见礼。吴长青也不客气,坐在宋石昭对面,还自己拿了个酒杯,给自己倒了杯酒:“竟也不去温一温,冷酒伤身。”宋石昭笑了笑:“吴区长如今青云直上,宋某倒是拜贺了。”吴长青摆摆手:“宋主管何必跟我打这些口头官司。”“大人想来也不会不念旧情。”吴长青喝下一口酒,摇头晃脑地说,“这酒不错,入口回甘,难得一见。”宋石昭:“大人赐下的酒,自然与别处的不同。”吴长青看着宋石昭,他竟第一次发现宋石昭已经这么老了,他的脸上和手上都有些斑,精神气也没以前好了,似乎一夜之间老了十岁。吴长青也有些感叹。之前宋石昭何等风光啊,他虽说只是管商户,但大人总会与他商议政事,位子也坐在大人左下第一位,所有人嘴里叫着他主管,心里都觉得他已经是丞相了,等大人登位,宋石昭的门户,也就得高的旁人触碰不及。但再风光,也抵不过大人的一个眼神。倒也不必大人说些什么,只要不见,下面的聪明人会少吗?大人要踩的人,未必他们还会自己去捧?“宋主管担心什么?”吴长青,“担心被大人厌弃?”宋石昭叹了口气,他说道:“我怕是以后只能管商户的事了。”吴长青笑道:“这有什么好担心的,不动就是最好的。”宋石昭摇头:“降职才是好事。”降下去了,还有升上来的时候,大人给了他教训,才好继续用他。不高不低的在原处吊着,他觉得自己还能活上十几年,难道这十几年就这么干耗着?“大人是个圣明之主。”吴长青说,“如今正是大人立威的时候,宋主管这么聪明,却看不透这一点?”宋石昭叹了口气:“老了,老眼昏花,说话前没过脑子。”吴长青憋着笑:“这回倒叫我看了热闹。”宋石昭举着杯盏要摔他。吴长青才拱手道:“宋主管息怒,息怒,这气坏了身子就是我的罪过了。”宋石昭咳了一声:“现下是你风光了。”吴长青:“谁说不是?我这也是头回知道什么叫门庭若市,我家六个儿子,好在有三个大了,每日接待客人都忙得脚不沾地,幸亏我儿子多,不然怕也抽不出空来看看你。”宋石昭:“来人啊,把吴区长请出去!这人良心坏了!”吴长青大笑:“宋主管也不必心急,吴某都站在您面前了,您还不知道大人的意思?”宋石昭:“我明白,只是……”他只是没想到,林渊会这么轻易的放过他。而他也明白了一点。林渊规划了什么,旁人只需要按照他规划的走下去就行了。林渊可以容忍臣子对细节挑毛病,但不能容忍臣子否定他的规划。是他宋石昭在林渊面前太得脸了,忘了自己的本分。吴长青说道:“主管与我不同,您可是在大人起步时就跟在大人身边了,千金易得,情谊难求,大人还是念着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