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七十万众,大限将至!
作者:姿然      更新:2022-05-05 11:36      字数:2505
  “霸王!”

  乌江龙君急切道:“就算霸王身死与此,难道汉军就会放过楚地百姓?

  那是霸王的龙兴之地,汉王斩白龙成道,称赤帝之子,自诩唯一真龙,怎么会允许世间有第二个龙兴之地。

  无论如何,汉军都不会放过楚地百姓,那何不如留下一线希望?

  这不是为了霸王自身,是为了大楚,是为了大楚千年传承,历代英魂。

  大楚血性,世人皆知。

  当初春秋乱战,大楚国灭,不也留下誓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只要未被诛绝,只要王上仍存,必能以一人之身,再度光复大楚!

  届时,江东族灭,才有价值!”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项羽怔怔的重复这句话,忽的一笑。

  少年之时,正是在这股信念的支撑之下,他才先学刀,做武道无敌,后学兵,其疾如风,动如雷霆,兵家形势,莫出其右。

  如今少年已非少年,他做到了亡秦必楚的誓言,却也已然走至自身绝路。

  天下人称他为楚之霸王,可他相信,楚地不会只出他这一尊霸王。

  总有少年正当时,楚地不该青黄不接。

  “对啊,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汉虽天命,卷土重来。

  但卷土重来的,却不是本王了。”

  霸王看向江离,沉声问道:“小离,你可愿意,继我大楚千年之志。

  于汉之天下,再歌楚歌!”

  什么?

  江离微微一愣,对项羽的话有些不解。

  “您怎么能将大楚托于他人?”

  乌江龙君更加不解,拱手道:“虽不知这位小兄弟有何特异,可便是他也有霸王之才,但他终究还没有成长至您的高度。

  面对汉军,除您之外,无人能力挽狂澜。

  大不了,本君的龙舟,还能再带一人,霸王,快做决断吧,来不及了!”

  “大势倾轧,怎是一人能力挽狂澜?

  本王不能走,除了本王,无人能为楚地留火种。”

  项羽摇了摇头,轻声道:“汉军不会放过楚地,无论本王身死与否,这句话无错,但有个前提。

  那就是乌江非天险,七十万众可长驱直入。

  本王了解那位赤帝子,他行的不是霸道,而是王道。

  于本王而言,本王若要杀之人,便是倾尽所有,无论得失,也必杀之。

  可他不然,他会权衡利弊,本王的生死,与他而言,是天平一端的绝对重量。

  为此,他甚至愿意立下与齐王韩信,魏相彭越,共分天下的誓言,这是因为本王身死的得,胜过他许诺韩信彭越的失。

  但誓言之说,当不得真。

  若本王一死,则江东楚地虽要灭,却未必比韩信彭越之生死更重。

  如果此刻,乌江水来,再成天险,他就未必愿意,与最擅水战的十万江东儿郎,再战一场了。

  不,不是未必,是必然不愿,一个没有了霸王的楚地,和一个坐拥齐地,披甲三十万,兵法如仙,不在本王之下的齐王韩信,聪明人都知道如何选。

  何况那位赤帝子,绝顶聪明,能窥人心。”

  乌江龙君哑然失笑,项羽说的话,不是没有道理。

  但有一点,谁能让乌江水来?

  “霸王,你可知道,是谁让乌江水绝?”

  乌江龙君问道。

  “本王自然知道。”

  项羽也笑了。

  世人皆说霸王有勇无谋。

  可他所做之决定,必知其因果,是决绝过甚,方让人觉得,他根本没有谋算。

  “你听,七十万汉军到了。”

  霸王抬起手,抓向前方。

  平原之上,起风了。

  不是天地之风,是万众一心,步履而齐,让天地为之退,退之而有风。

  “风,风,风!”

  “大风,大风,大风!”

  下一刻,惊天动地的声音自江离二十六骑与项羽龙君的前方传来。

  滚滚音浪,比之雷霆更甚,胜过海浪涛涛。

  再之后,是人马踏地,犹如地龙翻身一般的震荡,传导而来。

  若非在场诸人,都非常人,早就人仰马翻,骚乱一片了。

  可人皆无事,那本就因江水逝去,干涸裂开的河床,却愈发撕裂。

  这一刻,龙君颤栗。

  便是乌江仍存,七十万众,亦可投鞭断流,绝断乌江!

  人道集众,而七十万众,万众一心,便可展露人道煌煌。

  对之以神道,除非长江龙君,黄河龙君亲至,还是依仗两条江河于人道之关联,否则亦要被人道镇压,神在人下,神为人用。

  若不然,便是邪神淫祀,合该伐山破庙,坏汝金身,绝汝神位!

  “大楚!”

  神祇在瑟瑟发抖,可霸王不会。

  昔日坐拥天下,也曾有此声势的项羽,怎么会因众之声势而恐惧。

  他牵马乌骓,踏步前行,口呼大楚。

  身后的二十六骑,亦紧随其后。

  二十六骑,对七十万众。

  亦要放声高歌。

  声浪可以被淹没,但意志不能屈服。

  这一刻,就连本该是局外人的江离,都莫名的心中悸动,喝出此言。

  “唯我大楚!”

  唯我大楚,宁身死马蹄之下,不退千夫所指,万人所向!

  这一刻,虽二十六骑,孤勇霸王,仍是楚汉之争!

  “好一个霸王!”

  七十万汉军之中,身着道袍的男子不由赞叹出声,而后兀自走出中军。

  一步踏出,凌云而上。

  “子房道术,已然通玄。”

  身披轻甲的男子开口道:“若昔日博浪沙,子房能有如今修为,说不得便可刺帝功成。”

  “齐王妄言了。”

  又一儒雅男子适时进言道:“始皇只可死于寿尽,世间除去汉王,无人能斩真龙,此乃天命。

  子房能有如今修为,也是依仗天命在身,我大汉国运加持,犹如昔日太公封神,无往不利,全赖辅佐周武。”

  轻甲男子自知失言,却亦未曾道歉,只是目光,望向了那位中军之中。

  那七十万众的绝对中央,是一赤色长袍,随意披身,举止颇有几分洒脱的男子。

  此刻赤袍男子摆手道:“萧相无需如此,子房之能,通天彻地。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是本王所不能及也。

  若不是他的道术通玄,加之齐王的用兵如仙,本王又怎能,将天人降世的霸王,逼入绝地?

  楚汉争雄,四年有余,如今终要落幕。

  诸君何不如静观无双霸王的大限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