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九州少年
作者:姿然      更新:2022-05-05 11:37      字数:2555
  “报纸!”

  听到陈实庵的话,江离忍不住脱口而出。

  广而告之,布告天下,这可不就是报纸的作用吗?

  “报纸?这是什么东西。”

  对江离的话,陈实庵倒是有些摸不着头脑,他只是轻声问道:“江离侄儿可知道,我修的是哪一脉?”

  御灵师,大部分只会选择灵兵灵植妖兽灵文四种中的一种来作为主修。

  根据他们的选择,被划分为了御妖师,灵植师,灵文师,灵兵师四脉。

  至多,听说云海彼端的新术传承者们自称为机械师,信奉机械有灵,血肉苦弱一说。

  “实庵先生能被灵文一脉的最高学府京都学院聘用。”

  江离轻声道:“再加之当日送我等前往东岛海域之时,用的道法,也是灵文一脉的道法。

  若是侄儿所料不差,自然是修灵文一脉。”

  “不错。”

  陈实庵微微一笑,抬起手掌,其上有一个风字缓缓浮动。

  “我修灵文,亦以风为本命字。

  偶得一上品道法,正合风字。

  这道法名曰,流言,风语。

  何为流言,只要有人,就有流言。

  而流言所到之地,我便可借风听闻,亦可传我之语。

  这门上品道法,看起来很弱,但若是修为足够,那便可将己身之言,一息之间,传遍九州。

  届时,便是众生皆知我意。

  江贤侄,你可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江离想说,知道,我太知道了。

  我本来以为你是要干报纸,没想到你直接干到广播了,还是不用收音机,强制大喇叭播放的那种。

  只要满足一些前提,陈实庵再登高一呼,苍天已死,岁在甲子,这分分钟就是民心可用,水能覆舟啊。

  “当初被逐出朝堂,是因为我不赞同以新术制新术,可他们不知道的是,即便没有朝堂以为推动,有这门道法在,我一样能够行我心中之事。

  或许慢一点,却比朝堂更加彻底。”

  说到这里,陈实庵望向江心刚,面上露出一丝笑容:“风传九州,我是做不到的。

  便是耗尽我一身修为,都至多只能吐出寥寥数字。

  而只有寥寥数字,根本做不到我想要的事情。

  这风传九州的梦想,说不定到死我都做不成。

  便是能做到,直接风传九州,也没有任何用处。

  所以,我想到了新的用法。”

  江离点了点头,这是实话。

  那位大贤良师要是没有那么多年为信众施下符水,再加之王朝无道,直接登高一呼,估计早就被人五十万了。

  “实庵远走京都,却在东海游走,结识东海乃至四海英豪,就是为了这个办法。

  当时与我相识,也是因此。”

  江心刚开口道:“他的流言风语,虽然不能遍传天下,却可以制成风语书。

  持风语书者,实庵所说之风语,就会在书上浮现。”

  这是,定点推送?

  江离的面色愈发古怪了。

  当然,不用说也知道,风语书制作也没那么容易。

  所以,如果江离没猜错,陈实庵的目的,还是返璞归真。

  “而后,借由印刷之术,便可将实庵先生之风语文章复刻,印刷百万,乃至千万之数。

  四海之地,乃百川之终点,借由四海之地,这些风语书,便可流入整个九州。”

  偃夫人幽幽开口:“而我的父亲,也即是离儿你的姥爷,就是胶州乃至整个东海周边最大的印刷商与书商。”

  果然是报纸。

  但是这突如其来的姥爷。

  姨娘,恕我直言啊。

  整个东海最大的印刷商与书商,你是怎么能看上老爹的啊。

  要知道,这个世界是有灵文的,读书启灵,是比起铸造灵兵,孵化妖兽,培育灵植,门槛更低的道路。

  九州的识字率,至少在九成以上,这种情况下独霸东海的印刷商与书商,那简直算是巨无霸了。

  而且,你这是为了夫君卖爹你知道吗?

  以前怎么没发现,姨娘是个恋爱脑?

  “别这个眼神看我。”

  江心刚没好气的看了一眼江离,咂嘴道:“我可不是那坑老丈人的人。

  四海之地毕竟是天高皇帝远,你姥爷只是做印刷之本职,没那么容易被牵连的。

  而且这件事固然是有整合民心以己用的嫌疑,但是如果执笔者本身是朝堂中人,那就不一样了。

  京都学院的先生,也算朝堂中人。

  就算是日后真有难,也总得先越过实庵身后在朝堂的那位再说。”

  “京都学院?”

  江离想起了陈实庵所说的,京都学院会有大变,他被调用至京都学院,也是因此。

  “正是周师。”

  陈实庵点头道:“周师乃是前任国子监祭酒,桃李满天下。

  不仅是我,就连当今的国子监祭酒,都是他的弟子。

  有周师弟子的身份在,国子监的官员们都会帮衬些的,现任祭酒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国子监乃天下文人之望,只要他们不斥责这风语文章有误,那风语文章的威信就不会受到打击。

  而京都学院的讲师,其实并没那么重要,当初答应老师,入京都学院,也只是为了扬名,使这风语文章有人愿意看,愿意信。

  但如今,倒也不需要了,借助这东岛战事,就足够引发关注了。”

  懂,专家嘛。

  天下第一学府的先生说的话,天然便多三分可信。

  “若有这风语书,实庵先生执笔写下东岛之事的文章,倒确可让九州皆知。

  东岛固小,若是被东洋占据,只能在东海之内传播,那也就无声无息的过去了。

  但一旦之人尽皆知,那就上升到国之权了。

  到时候,即便是朝堂想要忍让,也不可能违背民意。”

  江离疑惑道:“可这与我有什么关系。

  还有,先生说此乃改天换地之事,若只是如此,倒也算不上改天换地吧?”

  报纸固然是跨时代的发明。

  但报纸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承载的内容。

  “改天换地,岂是妄言。

  若是不慎,就连周师,都未必能够独善其身。”

  陈实庵瞄了江离一眼。

  江离悚然一惊。

  国子监祭酒,那是什么级别,天下读书人领袖。

  别看多了个前,但这种官职,本就是越老越吃香。

  他都未必能够独善其身,陈实庵想干什么?

  “风语书即将启动,我准备了两篇文章。

  一篇是东岛战事,另一篇,你可知是什么?”

  陈实庵看着江离,悠悠开口:“这一篇文章,名曰《九州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