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师道演讲
作者:姿然      更新:2022-05-05 11:39      字数:2366
  心有沟壑万千,面上却不过平淡一色。

  在旁人看来,周子瑜只是在牌匾之下,愣神了刹那,便再度前行。

  跨过大门,才算是真正的踏入了京都学院。

  而京都学院,能称为天下第一学院,可不是无的放矢。

  其单单是占地,就有五千余亩。

  那挂着京都学院牌匾的大门,是京都学院的西门。

  从此处到周子瑜所要演讲的京都学院礼堂,却还有一段距离。

  一行人过西门,向东行十步,便见一道三孔圆券石拱桥,桥下清水流淌,是来自京都西山发源的万泉河,万泉河水就是京都闻名天下的未名湖上游,而这条支流将向南流向勺园。

  穿过桥,经过华表,登上丹墀。

  京都学院用以办公的宏伟大楼,终于出现在了眼前。

  “自京都学院西门而入,过长桥,经华表,登丹墀,这可是京都学院迎宾最高的礼遇了。

  不过周师,当的起这个礼遇。”

  不知何时,江离与陈实庵两人,悄然出现在了队伍的最后。

  今日毕竟是周师的就职仪式,陈实庵作为弟子,岂有不来的道理。

  居于宏伟大楼的京都学院礼堂,可是足足坐的下近万人。

  刨去那些已然早早归家的学子,剩下近乎所有京都学院的学生,都在等着周师的到来。

  这不,甫一推开门,就有学生兴奋的大喊,传遍整个二楼:“周校长来了,周校长来了。”

  一时之间,门后的世界之中,犹如火山爆发一般,传递出一道又一道声浪。

  这就是可为天下师的周师风范。

  “周师来了?

  在何处!”

  “听到周师要来京都学院任职,我甚至推迟了回家的日,就是为了一睹周师的风采。”

  “京都学院有周师在,必然能重振昔日威名!”

  “有劳诸位学子久候了。”

  周子瑜也没有对着这些还没有从京都学院毕业,仍算是布衣而非官身的学子们摆架子,分开人流,不住的左右拱手,笑意再度挂在脸上。

  径直走到礼堂中央的台子之前,却不是周师先上台,而是他的弟子,国子监祭酒范藏器先行走上台去。

  而后,缓声开口,因其动用灵力,再加之小礼堂之内的京都学院学子们,都身具修为,却都能做到尽收耳中。

  “诸君,还有京都学院的学子们。

  早在数日之前,奉帝与帝后之命,吏部就已然写好了任命周师为京都学院院长的任命书。

  而今日,便是这任命书正式生效之时!

  下面就让周师,发表自己的就职演讲吧。”

  “好!”

  台下乌泱泱的学子们,热烈的鼓起手来,拍掌之声连成一片,那些观礼的能人异士,达官贵人们,也跟着附和。

  周子瑜缓缓上台,范藏器躬身将手中的任命书递给了周子瑜。

  那早就蓄势待发的相机,赶忙拍下。

  周子瑜含笑接过任命书,而后转过身去,收敛笑容,不去管那达官显贵,只是对着台下泱泱学子,缓声开口:“诸君。

  十年前,京都学院院长还是严院长之时,我尚为国子监祭酒,彼时我便多为京都学院出力。

  诸君多为各地书院筛选而来,目标早放京都学院之上,想必也有所闻知。

  士别三日,刮目相见,况时阅十载,诸君较昔当为长足之进步矣。我今日任京都学院院长,请以三事为诸君告。”

  周子瑜的声音,缓慢而有沉定,台下的学子只觉得犹如晨钟暮鼓,让人一震,开始清醒。

  但钱逸古,陈实庵,辜立诚,却是神情一动,察觉了什么。

  江离也是眉头一动,却察觉出类似惑心咒,却远比惑心咒正大光明的味道来。

  如果说惑心咒是蛊惑,那周子瑜的声音,则更像是。

  教化!

  “其一。

  抱定宗旨。

  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须知宗旨,正大与否,必先知学院之性质。学院者,研究高深学问之者也。”

  周子瑜的话语至此,依旧平淡,可在这平淡之中,他方才所说的话,一字一句,居然开始凝聚,在他的身后显现。

  “现在外面常常有人指责京都学院之腐败。

  我想,是因为来此求学者,都抱有当官发财的思想,以此为捷径。

  因为一心要做官,一心想发财。所以,从不问先生之学问深浅,唯问先生官职的大小,官阶大的,就特别受欢迎,这大概是为了方便毕业时有人提携吧。”

  说这句话时,周子瑜在笑,可这笑,不是调笑,是怒其不争的苦笑,无奈之笑。

  但很快,这笑容,就化作了坚定。

  “我想说的是,诸君来京都学院求学,三年或四年,时间不谓不多。

  如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定然会很高、很深。诸君来京都学院求学的宗旨是做官发财,那这个宗旨就错了,求学的路,就必然走偏了。”

  言之此处,周子瑜的声音逐渐高昂,逐渐尖锐。

  他望向每一个学子,仿佛在与他们对视一般,质问道:“平时冶游,考试来了,才去翻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唯争分数之多寡。

  考试结束,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潦草塞责。

  文凭到手,即可以此活动于社会,光阴虚度,学问毫无。

  这是自误啊,这与到京都学院求学的真正宗旨,是大相背驰的!”

  与周子瑜对视的每一个学子,都只觉心中一突,但凡有过这种虚度光阴之举的人,皆觉羞愧万分。

  但却也正是这个时候,周子瑜的声音反倒低了下来,他要的不是尖锐,而是在发人深省之后,告诉他们正确的做法。

  “诸君,在这个时候,如果不打好基础,勤奋求学,若万一为生计所迫,做了先生,则一定会耽误学生哪;若进入朝堂,则一定会耽误国家呀。

  这是耽误别人,误人误己。

  所以,宗旨不可以不正大,这是我希望于诸君者之一。”

  所说有三,至此为一,周子瑜一夜深思的文章,初露端倪,却在他的身后,凝聚出一片金色雄文。

  “师道文章!”

  陈实庵深吸一口气:“周师入圣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