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
作者:姿然      更新:2022-05-05 11:39      字数:4260
  “第一游击队?”

  姚禹庭重复着这个名字,目光不由自主的望向了那从东洋舰队之中驶出,升上天穹的三艘战舰。

  “一整个舰队,足足一十二艘巨舰,只有一艘是尖刀,自然不可能。”

  天穹之上,河源妖一冷笑道:“按照云海彼端那群天天在打海战的万国之间,通过实战得出的结论。

  一个舰队之中,三分之一的巨舰用以游击开火,突破防线,搅乱蚕食敌方阵型。

  而剩下的三分之二,用以承担敌方的火力,稳坐中军,是最佳的配置。

  故而,在打造舰队之时,我东洋,便一早打造了四艘巨舰,作为游击战舰,也即是第一游击队。

  你们大庆舰队,不是想要和我们来一场死斗吗?

  那就如尔等所愿。

  没有了这三艘巨舰来以防御姿态,我东洋的蛛网战阵,会更容易解体。

  可你们的巨舰,撑的到那个时候吗?”

  巨舰,到底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

  将灵光网络统筹为一个整体的管带们,尤其是像极夜号这样极速游击的巨舰,在灵活闪避,发动进攻的同时,就很难稳住被巨炮轰击时的灵光网络。

  像大庆舰队的一字雁阵和团缩而起的东洋舰队,才是正常的作战姿态。

  这样的作战姿态,可以让巨舰在管带意志相差无几的情况之下,承受更多次的巨炮轰击。

  而如今,东洋舰队又将三艘巨舰自防御姿态转变到游击姿态。

  则东洋舰队本部,哪怕是有蛛网战阵来卸力,所能承受的极限,也必然会出现下滑。

  但姚禹庭的面色,却反而变得阴沉了起来。

  “不能大胜,就要求速胜了吗?”

  不错,东洋舰队本部的承受极限,固然会随着三艘巨舰的离去而下滑良多。

  但蛛网战阵毕竟还是客观存在的,即便没有了这三艘巨舰,东洋舰队本部,一样会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而大庆舰队,在没有蛛网战阵的情况下,能够依仗的,便只有管带们以绝强的意志,强行约束巨舰被轰击而不会解体。

  即便是在江离点明要害之后,大庆舰队可以预见,己方一旦失败之后,会对九州未来造成怎样的影响。

  故而在名垂青史与遗臭万年的抉择之下,大庆舰队的士气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每个人的意志,也因此有了相应的加持。

  但比起蛛网战阵这样的新术集众之道,大庆舰队那虚无缥缈的意志,又能撑到几时?

  更何况,东洋舰队要攻破大庆防线的四艘巨舰,可都不一般。

  “邱金洲,浪溯。”

  广义号之上,江离眼神眯起。

  东洋舰队的第一游击队四艘巨舰,有三艘,江离都见过。

  极夜,邱金洲,浪溯,都是方才想要将广义号和济夷号直接击沉的战舰。

  而邱金洲,有速射。

  浪朔,则是极速。

  极夜号,则是极速与速射的完美结合。

  河源妖一曾经放言,这三艘巨舰加起来,他有自信可以对抗六艘同级别的巨舰。

  而那唯一一艘没有展露端倪的巨舰,能够作为游击队的一员,想来也不简单。

  “东洋之中,极夜号这样的存在,必然只能是孤例。

  而这艘巨舰之上,装载的只有两门巨炮。

  想来,应该是又一艘极速巨舰。”

  一如江离所想,那艘不知名的巨舰,以不逊浪朔的速度,冲向了更高的天穹。

  而后,并肩于极夜号之旁,一同将炮膛,对准了下面的。

  超夷号。

  “今日意外频发。”

  河源妖一的极夜号作为第一游击队四艘巨舰,乃至整个东洋舰队之中当之无愧的最强巨舰,他自然也是第一游击队四位管带之中,最有话语权的一位。

  故而在第一游击队彻底集结之后,也是由他来昭告发生。

  “但能够逼出第一游击队来,尔大庆舰队,也足以自傲。

  要知道,这本来是准备留着与那云海彼端,真正的新术水师同台相争的。

  极夜,浪溯,邱金洲,高千裞,都是我东洋舰队当之无愧的主力巨舰。

  如今,却被尔等逼得用出,来只求速胜,而不求己方一艘巨舰不沉的无伤完胜。

  呵呵,却不知,这次海战第一次被击沉的巨舰,能够承受我游击队的几轮齐射。”

  言下之意,却是已然笃定,超夷号必然会在第一游击队的炮火之下,沉没。

  “技不如人。”

  超夷号巨舰之上,黄菊人望着与极夜号一同,犹如跗骨之蛆一般,环绕在自家巨舰之旁的四艘巨舰,慨然一笑。

  “那就只能拼命。”

  游击之意,本就是攻敌之薄弱处。

  而方才已然被几轮齐射的超夷号巨舰,自然是最好的突破口。

  但黄菊人丝毫没有畏战之意,也没有想要破坏已然列好一字雁阵,请求将己身巨舰驶入阵中交替替换的意思。

  他的灵光,在大庆舰队的灵光网络之中闪烁。

  这世上之人,言行如一之人,始终是少数。

  但在灵光网络之下,其心所想,无所遁从。

  黄菊人的灵光,一如其人一般,其毅坚,且憨直。

  技不如人,那便只能拼命,但他黄菊人,不是要让旁人拼命,而是要自己来做那个第一个拼命之人。

  “菊人。”

  姚禹庭张了张嘴,却什么都说不出来。

  而且,现在也不是聊什么家长里短的时候。

  天穹之上,那四门游击巨舰的八门一万五千炼的速射炮已然蓄势待发,剩下两艘只有极速的巨舰,四门两万余炼的主炮,也开始蓄能。

  而因为他们的极速,大庆舰队如果真的想博出一条生路来,又不能去浪费自己的炮火,去拦截这一十二门主炮。

  “一轮齐射,我还是能够顶得住的。”

  超夷号巨舰之上,黄菊人面上不仅没有一丝的畏惧,甚至还有一些笑意。

  “拼命的时候,还没有到,指挥使,下令吧!”

  笑意盎然,背后却是慨然赴死的勇气。

  “若菊人兄走灵文之路,必为一代大儒。”

  大庆舰队的鳌头之处,邓正卿目光如电,发出一声感慨。

  在他的身旁,一枚枚闪烁着玉质光华的灵文,缓缓浮现。

  这邓正卿,居然是一位走灵文之路的灵文师。

  而且,观邓正卿的灵文,数量并不多,但境界,却实打实的臻至了将级御灵师的境地。

  给江离的感觉,与当初东岛海战之时的江心刚,相差无几。

  而当初的江心刚,可是已然走到了将级御灵师的极限。

  八股文,是有修为上限锁死的,邓正卿能够走到将级极限,有即将突破的可能,就足以证明,其非八股取士的御灵师。

  而其文字数量又不多,极大的概率,居然是走微言大义的大儒生!

  “微言大义之难,难于上青天,无怪乎能够以非怀军嫡系之身,成为大庆舰队的管带。”

  江离叹了口气,自家师傅,就是一位微言大义的灵文师,他自然知晓,微言大义道路的灵文师,有多么的稀少。

  而且,邓正卿只差一步,就能够以微言大义走入劫境。

  微言大义,是灵文圣路,入门极难,但一旦能入劫境,却比之其他道路,有更大的几率,跨入超凡入圣的灵文宗师之境。

  江离相信,邓正卿也知晓自己的价值,他若是效法方益堂逃避,哪怕没有李鸿儒撑腰,也未必会受到多大的责难。

  但他没有这样做,不仅没有,他的致夷号,甚至还在大庆舰队的最前方。

  “吾道不孤,又何惜此身?!”

  邓正卿的灵文,在致夷号之上闪烁。

  而在邓正卿的意志下,致夷号也开始推进。

  如果姚禹庭做不了这个决策,那就让他这个读书人,来做这个败坏名声的决策。

  进发,进发,一往无前!

  “轰!!”

  海域之中,再度响起震天动地的巨响,但这次,率先开火的,却是大庆舰队的致夷号巨舰。

  致夷号之上的巨舰,已然开始烧红。

  既然炮弹之中,已然掺了沙子,那炸膛的危险,就一直存在。

  既然如此,那又何必顾虑炮膛过热与否。

  黄菊人说的不错,技不如人,那就只能拼命。

  只要不要命,那大庆舰队每一艘巨舰,都可以是速射炮,都可以是极夜号!

  “莫道书生无胆气。”

  广义号之上,江心刚也为之震撼。

  “知其艰,而意不改。

  这已然不是寻常的血勇,而是刻在骨子里的孤勇。

  这邓正卿,是真正的英杰,他无论是选择哪一条道路,都一定会走的很远。”

  东岛的立身之本,就是勇气。

  所以,江心刚最知晓,勇气的区别。

  是血气上头的血勇,还是知晓结局仍执意而行的骨勇,或许最终的表现是一样的,但意义,却很不一样。

  “难道在这如此辽阔的海域之上,一往无前,于人生之路上而言,走的还不算远吗?”

  江心刚在惋惜,江离却眼神发亮。

  “你看,东洋人,怕了。”

  不错,东洋人怕了。

  在邓正卿不去顾虑炸膛的危险,也要加速发炮的自杀式攻击下,东洋舰队本部,却选择了硬抗,而不是同样冒着炸膛的危险出炮。

  在邓正卿的炮响之后随之响起的,却只有极夜号与邱金洲两艘装载了速射炮的巨舰,在其六倍速的炮速之下,本就无需考虑炸膛与否。

  他们朝着超夷号,轰落了八枚炮弹。

  超夷号之上,黄菊人哈哈大笑:“兄弟们,邓正卿一个读书人,都敢去赌命,咱们兄弟也不能差了。

  老子就替你们做了这个主了。

  咱也开炮!!”

  超夷号之上,装载的两门两万五千炼巨炮,也开始在过热的情况之下,再度装填炮弹。

  而紧挨着超夷号的扬威巨舰之上,同为灵文师的管带林少谷,也是握紧拳头。

  “我无正卿之天资,却不可无正卿之血性。”

  在他的意志之下,扬威号巨舰的两门两万五千炼巨炮,也一同装填炮弹。

  四门两万五千炼的巨炮,虽然在火力上,还是要逊色八门一万五千炼的速射炮。

  但是如果这两艘巨舰选择拦截敌方的炮火的话,剩下的火力,对超夷号而言,也就算得上可以承受。

  但此刻,超夷号与扬威号两艘巨舰的主炮,却统一的指向了东洋舰队本部。

  “怎么可能去浪费,这赌命换来的炮火啊。”

  这一刻,黄菊人与林少谷两位平时交集未必多深的管带,此刻却是心有灵犀一般。

  天穹之上垂落的炮弹且不去想,致夷,超夷,扬威三艘巨舰的炮火,却实打实的轰向了那一艘刚死了管带的赤诚号巨舰。

  “疯子。”

  羽衣指挥使倒吸一口凉气。

  这一刻,东洋舰队之中,灵光终于出现了短暂的闪烁。

  方才,是大庆舰队的方益堂无法理解东洋人为何愿意舍生。

  但如今,却是东洋舰队中人无法理解,为何大庆舰队中人,会在此时,选择忘死。

  乃至于,是在求死。